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 (PⅢNP)、Ⅳ型胶原 (CⅣ )、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73例慢性乙型肝炎、1 8例肝硬化患者及 2 0例健康人血清PⅢNP、CⅣ、HA、LN含量 ,对其中 64例进行肝活检并进行肝组织学纤维化程度分期 ,分析患者血清PⅢNP、CⅣ、HA、LN水平与慢性肝炎分型及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的关系。结果 :血清PⅢNP、CⅣ、HA、LN水平与慢性肝炎发展阶段相一致 ,随肝脏损伤程度呈上升趋势 ,其中慢性肝炎中度、重度、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肝病理组织学分期 (S0~S4)中 ,血清PⅢNP、CⅣ、HA、LN水平随肝脏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 ,S2~S4与S0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检测血清PⅢNP、CⅣ、HA、LN含量 ,是判断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增生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感染科住院的11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检测结果分析,判断各型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指标。方法在对住院118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纤维化4项即: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NP)、Ⅳ型胶原(ⅣC)检测,同时结合B超检查,根据肝病史进行分类,将所检测的各项指标用SPSS 13.0统计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结果轻度肝炎组HA、LN、PⅢNP、ⅣC轻度增高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重度肝炎及肝硬化组HA、LN、PⅢNP、ⅣC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纤维4项诊断价值结果提示,HA是诊断肝纤维化最敏感的指标,但特异性指标较高的是PⅢNP。结论血清肝纤维化4项标志物检测,结果可作为判断慢性乙型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3.
蔡洁毅  吴一平  邓芝禾 《河北医学》2006,12(11):1128-113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Ⅲ型前胶原的氨基末端前肽(PⅢNP)、Ⅳ型胶原(CIV)、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69例肝病患者的PⅢNP、CIV、LN、HA,同时与2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四项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在慢性肝炎重型组和肝硬化组中表达最高,以PⅢNP和HA升高最为显著。结论:PⅢNP、CIV、LN、HA联合检测对诊断肝纤维化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不能用慢性肝炎重型和肝硬化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CⅣ )、透明质酸 (HA)及层粘蛋白 (LN)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其诊断肝纤维化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118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PCⅢ、CⅣ、HA及LN水平 ,其中 86例患者行肝活检并与肝组织病理学分期进行比较 ,分析上述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结果 :上述四项血清学指标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升高 ,与肝纤维化的程度相一致 (P <0 .0 5 )。结论 :血清PCⅢ、CⅣ、HA及LN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 ,可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46例肝硬化患者,其中23例为肝硬化静止期,23例为肝硬化活动期。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和Ⅳ型胶原(CⅣ),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肝硬化活动期患者血清HA和LN均明显高于肝硬化静止期患者(P0.01),血清PⅢNP和CⅣ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A、LN、PⅢNP及CⅣ与ALT、AST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血清HA、LN、PⅢNP及CⅣ可以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动态监测其变化很重要。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硬化静止期较活动期明显下降。肝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检测有利于临床对疾病演变的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对肝纤维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肝穿病理学组织检查为金标准,采用化学发光法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定量检测试剂检测70例患者样本,计算血清标志物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与金标准相比,HA、PⅢNP、CⅣ、LN的灵敏度分别为83.3%、58.3%、66.7%、50.0%,特异性分别为77.3%、81.8%、72.7%、81.8%,诊断肝纤维化的准确性分别为81.4%、65.7%、68.6%、60.0%。结论血清HA、LN、PⅢNP、CⅣ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有良好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肝病的慢性化程度和肝纤维化活动水平及程度,在肝纤维化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NP)、Ⅳ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对肝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50例健康者、50例脂肪肝、50例肝硬化患者的HA、IV-C、PⅢNP、LN.结果 脂肪肝组以及肝硬化组的HA、PⅢNP、IV-C和LN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且肝硬化组明显高于脂肪肝组(P<0.05或P<0.01).结论 肝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水平升高,联合检测HA、PCⅢ、IV-C和LN含量可较好的反映肝纤维化及肝实质损害的程度,并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ype Ⅲ procollagen amino peptide,PⅢNP)、层黏蛋白(laminin,LN)及Ⅳ型胶原(collagen Ⅳ,CⅣ)血清水平变化,探讨其变化与肝纤维化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送检至我中心的204例肝病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分析。204例肝病患者中,男124例,女80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8岁;慢性肝炎轻度44例,中度50例,重度31例,肝炎后肝硬变79例。正常对照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8岁,为我中心健康工作人员及健康体检者,无肝胆疾病史。用γ放射免疫计数器进行检测HA、PⅢNP、LN、CⅣ水平。分析肝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和各组间的水平变化。结果:肝病各组血清中HA、PⅢNP、LN、CⅣ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病情发展而逐渐升高,以HA升高最为明显。结论:通过对肝炎病患者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PⅢNP、LN及CⅣ水平进行监测,可以观察病患者的肝纤维化及纤维化程度,并将此作为病人治疗后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96例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路宝川  许阳  蒲雪琴 《医学综述》2005,11(2):191-192
目的 对 96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层黏蛋白 (LN)及Ⅳ型胶原 (Ⅳ C)四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含量进行检测 ,探讨其与慢性肝炎的关系及对肝硬化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 75例慢性肝炎患者、19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的HA、PCⅢ、LN和Ⅳ C的含量 ,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这四项血清学指标依次升高 ;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PCⅢ、LN和Ⅳ C含量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 (P <0 .0 1)。结论 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与肝纤维化有密切关系 ,联合检测HA、PCⅢ、LN和Ⅳ C的含量 ,有助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诊断 ,可作为肝硬化诊断较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32例肝纤维化患者临床血清学检测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泉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145-146
目的探讨联合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2例肝病患者的HA、LN、PCⅢ、Ⅳ—C,并与32例健康体检者对比。结果三组肝病患者HA、PcⅢ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轻、中度肝病患者LN、Ⅳ—C升高不明显,重度患者HA、PCⅢ、LN、Ⅳ—C四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测具有时间短、便于反复、动态检测的优点,结合两项以上肝纤维化标志物升高,能显著提高肝纤维化的临床检出率,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血清HA,Ⅳc,LN的检测,以评价其对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用RIA法测定患血清HA,Ⅳ-C,LN的含量,同时检测TBil,AlT,PTA及A/G比值,B超测定DPV,为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血清HA,IV-C,LN水平随着慢性肝炎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均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A,IV-C,LN联合检测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为91.5%,特异度为86.6%,诊断正确率为90.1%,结论:HA,IV-C,LN与肝纤维化相关,其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 摘要 ] 目的 探讨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在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检测106例丙型肝炎患者和79例健康体检人群的肝功能指标(ALT、ALB、TBIL)和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PCⅢ、Ⅳ-C)的血清含量,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A、LN、PCⅢ、Ⅳ-C 、ALT、TBIL含量高于正常人组,ALB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表明:ALT与PCⅢ存在显著正相关(r=0.201,P<0.05);ALB与HA、 PCⅢ、Ⅳ-C存在显著负相关(r=-0.391,-0.239,-0.303,均P<0.05);TBIL与HA、LN、PCⅢ和Ⅳ-C存在显著正相关(r=0.319,0.211,0.377,0.389,均P<0.05)。结论 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功能较正常人群有所下降,肝纤维化风险更高。肝功能指标ALT、ALB和TBIL在辅助诊断肝纤维化时有一定作用,三者在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呈TBIL > ALB >ALT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13.
血清HA、LN、CⅣ与肝纤维化病理诊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和Ⅳ型胶原(CⅣ)对肝脏炎性损伤和肝纤维化程度的病理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酶免疫法测定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CⅣ水平,对比分析肝脏病理诊断。结果与现行病理诊断标准慢性肝炎分级、分期进行统计学比较,血清HA、LN、CⅣ由G0~G4、S0~S4依次升高,且与肝病分级及分期均呈正相关。结论HA对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价值较大.HA和CⅣ有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价值,LN可协助诊断中晚期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4.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慢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黎 《当代医学》2010,16(31):82-83
目的探讨联合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06例慢性肝病患者的HA、LN、PCⅢ、Ⅳ-C,并与25例健康者对比。结果各组肝病四项纤维化指标较健康对照组有升高,肝硬化病人的4项指标较其他各组明显增高。结论 4项指标HA、LN、PCⅢ及Ⅳ-C的联合测定有助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诊断,适合于动态观察肝病的进展,对肝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液生化和肝纤维化指标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符合B超诊断的28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指标(TG、TC、HDL-c、LDL-c、ALT、AST、GGT、ALP)和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CⅣ、LN)检测,并以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TG和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HDL-c和LDL-c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呈下降和升高的趋势;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组ALT、AST和GGT明显升高(P<0.01),ALP升高不显著(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PCⅢ、HA、CⅣ和LN均高于健康组(P<0.05),重度组与轻、中度组之间PCⅢ、HA、CⅣ和L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中度脂肪肝与轻度脂肪肝之间PCⅢ、HA、CⅣ和LN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非酒性脂肪肝患者多项血液生化指标异常,重度非酒性脂肪肝患者尚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多项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筛查的重要依据,而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可进一步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监控和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分期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程度.方法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239例经B超检查,确定肝纤维化分级;同时抽取患者血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结果 S1级24例(10.0%),S2级61例(25.5%),S3级154例(64.5%).肝纤维化S1级至S3级,HA和ⅣC渐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和PC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肝纤维化分级与HA和ⅣC呈正相关.结论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程度与HA和ⅣC具有显著相关性,它为无创法量化检测肝纤维化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 IA)检测160型慢性乙型病毒性患者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并与肝组织活检纤维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肝纤维化活动水平及程度呈密切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能较好地反映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慢性化程度和肝纤维化的活动水平及程度,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指标。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36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Ⅲ型胶原(TpyeⅢcolagen,PCⅢ)、Ⅳ型胶原(TpyeⅣcolagen,Ⅳ-C)和板层素(Laminin,LN)水平。结果:各类肝病患者血清PCⅢ、Ⅳ-C和LN水平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升高。以PCⅢ≥135μg/L、Ⅳ-C≥130μg/L为诊断肝纤维化的临界点,其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达80%以上。结论:表明PCⅢ、Ⅳ-C及LN可作为肝纤维化诊断较为敏感的指标,其中Ⅳ-C对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优于PCⅢ及LN,对肝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层粘蛋白与透明质酸及前Ⅲ型胶原肽关系的研究,探讨层粘蛋白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75例肝病患者层粘蛋白、透明质酸及前Ⅲ型胶原肽的水平。结果 层粘蛋白在各类肝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以肝纤维化及肝硬变最显著(P<0.01)。在慢性肝病中层粘蛋白血清水平与透明质酸及前Ⅲ型胶原肽相比差异显著(P<0.01),与肝功能常规指标相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 血清层粘蛋白水平对肝纤维化诊断较敏感,可作为一项判断肝纤维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表达水平及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相关性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5例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瘦素水平;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HA、PCⅢ、C1V、LN。结果:(1)血清瘦素水平在慢乙肝、肝硬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2)在对照组、慢乙肝组及肝硬化组中女性瘦素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1)。(3)血清瘦素与PCⅢ、LN、CⅣ、HA呈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随病情加重趋于升高;女性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存在性别差异;测定血清瘦素并分析其与PCⅢ、LN、CⅣ、HA的相关性.可对肝纤维化程度做出较合理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