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初诊T2DM患者86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U)组和微量白蛋白尿(MAU)组。检测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结果初诊T2DM患者MAU发生率为32.56%,合并高血压者MAU发生率为40.00%。MAU组FBG、P2hBG和HbA1 c均高于NAU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MAU组TG、TC均高于NAU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HDL-C、apoA1和apoB在两组间无差异。结论初诊T2DM患者MAU发生率主要与糖代谢指标和血压有关,早期诊断糖尿病并干预治疗对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05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2型糖尿病MAU的发生率为12.84%。MAU危险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MAU与糖尿病发病时间、收缩压、胆固醇、血肌酐呈明显的独立正相关,而与年龄、BMI、DBP、FBG、HbAlc、BUN、UA等无明显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MAU的发生率为12.84%,糖尿病发病时间、收缩压、胆固醇、血肌酐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MAU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DM—MA)36例,不伴微量白蛋白尿的(DM—NA)29例,正常对照组(NC)20例。3组患者均行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等测定,并计算HOMA—IR评估组织胰岛素抵抗,根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将所有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有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DM—MA组与DM—NA组HOMA—IR均高于NC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DM—MA组HOMA—IR示明显高于DM—NA组(P〈0.05),而且HOMA—IR与UAER呈独立相关(r=0.4875,P〈0.01)。结论:与DM—NA相比,DM—MA有更严重的IR,IR是MA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及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且资料完整的286例初诊T2DM患者,测定其血脂、24h尿白蛋白、空腹及餐后胰岛素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C肽等。两次24h尿白蛋白定量为30—300mg被定义为微量白蛋白尿。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所有患者均由眼科医师进行扩瞳后眼底检查明确有无眼底病变。结果(1)本研究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为19.58%(56/286)。(2)正常蛋白尿组与微量白蛋白尿组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分别占19.57%(45/230)与33.93%(1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49,P=0.021);微量白蛋白尿组的空腹血糖、HbA1c、HOMA-IR均显著高于正常蛋白尿组[空腹血糖:(11.08±1.76)、(9.24±1.65)mmol/L,HbA1c:(11.54±1.59)%、(9.39±1.64)%,HOMA—IR:(3.73±0.42)、(3.50±0.30),t值分别为-6.148、-7.533、-3.774,P均〈0.00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微量白蛋白尿与空腹血糖(r=0.460)、HbA1c(r=0.499)、HOMA—IR(r=0.308)、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r=0.405)呈正相关(P均〈0.01)。(4)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β=-0.804,P〈0.01)、HbAle(β=-0.455,P〈0.01)、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β=1.527,P〈0.05)是影响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诊住院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与空腹血糖、HbA1c、HOMA—IR相关,同时更容易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的相关性。方法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02例,按24 h尿白蛋白定量分为3组:正常组(99例)、微量白蛋白尿组(86例)、白蛋白尿组(17例)。用方差分析比较三组血清胆红素含量的差异。用线性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胆红素的影响因素,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尿白蛋白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组血清总胆红素(F=3.219;P=0.042)及间接胆红素测定值(F=3.498;P=0.032)有显著差异,其中白蛋白尿组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明显低于正常组。血清总胆红素与尿白蛋白负相关(r=-0.170;P=0.019),与病程负相关(r=-0.183;P=0.012),与血红蛋白正相关(r=0.411;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肌酐(t=7.743;P<0.001)及血红蛋白(t=-3.028;P=0.004)与尿白蛋白有独立相关性,而血清总胆红素未显示出独立相关性(t=-0.408;P=0.686)。结论血清胆红素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保护因素,这种保护作用随病程延长逐渐减弱,贫血可能抑制这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7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尿中 VEGF 水平,按尿微量白蛋白分为正常蛋白尿(n =41)和微量蛋白尿(n =32)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尿中 VEGF 水平,采用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尿中 VEGF 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及尿 VEGF 水平均较高(P <0.05);患者尿 VEGF 与空腹血糖、HbA1c、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成正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HbA1c 和尿微量白蛋白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尿 VEGF 的独立影响因素(Beta=18.4,0.626;P <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尿 VEGF 水平与 HbA1c 和尿微量白蛋白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的一个有效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 6 5例 2型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组 )和 6 2例未合并微量白蛋白尿 (正常白蛋白尿组 )患者的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病程、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体重指数及脂代谢指标进行比较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病程、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 ,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 ;②相关分析表明尿白蛋白排泄率与病程、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呈正相关 ;③逐步回归分析发现 ,尿白蛋白排泄率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甘油三酯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血压、血糖、血脂是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尿中微量白蛋白/肌酐排泄率的相关性。方法对96名己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肌酐的测定,按结果分组比较。结果HbA Ic与mALB/Cr在A、B、C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T2DM中HbA Ic与mALB/Cr呈正相关(r=0.792,P=0.012)。结论有效的控制血糖可以减少糖尿病肾损伤的程度,预防早期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有无并发CHD分为糖尿病并CHD组(28例)和糖尿病不并CHD组(70例),分析比较两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再依微量白蛋白尿含量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43例)和非白蛋白尿组(55例),比较两组CHD的发生率。结果糖尿病并CHD组微量白蛋白尿含量明显高于不并CHD组[(56±32)mg/L和(22±15)mg/L,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并发CH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白蛋白尿组(41.86%和18.18%,P=0.01)。结论检测微量白蛋白尿是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CHD发病率的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张梅  杨涛  付麒  刘璇  单珊  钱莉  周红文 《临床荟萃》2010,25(24):2117-2120
目的 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异常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245例,测定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试验、血脂、肾功能及尿ACR等.分别根据患者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ACR水平进行分层.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本研究人群中,尿ACR的异常率为21.6%,其中微量白蛋白尿20.4%,大量白蛋白尿1.2%.②不同年龄组患者尿ACR水平<40岁组(26.4±34.2)mg/g、≥40~50岁组(33.7±68.5)mg/g、≥50~59岁组(38.6±94.9)mg/g、≥60~69岁组(33.9±60.8)mg/g、≥70岁组(48.9±62.4)m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00,P>0.05).③异常尿ACR组FPG、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体质量指数(BMI)显著高于正常尿ACR组患者(t值分别为-2.547、-2.144、-2.113、-4.663,P<0.05或<0.01),高密度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正常尿ACR组(t=2.216,P<0.05).④HbA1 c≥6.5%组的尿ACR水平与HbA1c<6.5%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5,P>0.05),HbA1 c≥6.5%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尿ACR水平显著高于血压正常患者(t=-2.472,P<0.05).HbA1c<6.5%组患者尿ACR比值水平与BMI、FP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4、0.559,均P<0.05);HbA1c≥6.5%组尿ACR水平与SBP、舒张压(DBP)和FP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86、0.169、0.182,均P<0.05);⑤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影响尿ACR的主要因素包括FPG、SBP、肌酐(Cr).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尿ACR水平异常的发生不受年龄的影响,与血压及FPG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 )低血糖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研究低血糖是否会加重机体损伤,加快并发症的进展。方法选取2014年1~6月住院发生低血糖的T2DM 患者27例作为低血糖组,另选取未发生过低血糖的糖尿病住院患者80例作为非低血糖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及低血糖发生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同时研究低血糖发生率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程度的关系。结果低血糖组患者年龄、病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SCr)和尿蛋白排出量(Upro)均高于非低血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空腹血糖(FPG)、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和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低血糖发生后肌酸激酶(CK)、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高于发生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低于发生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 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与 HbA1c呈不完全逆相关关系(P>0.05),趋势图显示 HbA1c控制接近正常时较控制不良者发生率增高更明显。结论 T2DM 患者年龄较大和病程较长及HbA1c水平接近正常时较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的发生会加重T2DM 患者的机体损伤,加快并发症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9(MMP-9)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同期对10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103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HbA1c水平及血清MCP-1和MMP-9进行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HbA1c及血清MCP-1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7.04、7.23、10.28,P均<0.05)。糖尿病患者血清MCP-1和MMP-9均与HbA1c呈正相关性(r分别=0.75、0.74、P均<0.05)。结论即使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也应全面筛查和评估有无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和相关风险性;监测HbA1c也可间接反映患者体内免疫炎症反应的强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被动吸烟对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以在我院新诊断的90例女性被动吸烟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被动吸烟组,以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运动控制及糖尿病并发症伴发情况等为配比条件选取新诊断的90例不被动吸烟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非被动吸烟组,测定两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进行1∶1的配对研究.结果 被动吸烟组的FBG、2 hPBG、HbA1c水平及反映胰岛素抵抗程度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高于非被动吸烟组,(8.24±2.10) mmol/L vs (7.56±2.06) mmol/L,(13.92±2.65) mmol/L vs (13.06±2.60) mmol/L,(7.94±1.41)% vs (7.52±1.36)%和(3.49 vs 3.14)(P<0.05).被动吸烟组的HbA1c≥8.0%的比例亦明显大于非被动吸烟组27.8% vs 15.6%(P<0.05).HbA1c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r=0.217,P<0.01).结论 被动吸烟可显著干扰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其机制可能与其加重胰岛素抵抗有关,被动吸烟的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可能远远高于不被动吸烟的T2DM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胰岛素(Ins)、C 肽(CP)、尿微量清蛋白(m-Alb)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该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9例,按照 HbA1c 水平分为轻度糖尿病组45例;重度糖尿病组44例。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2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被试 HbA1c、FPG、Ins、CP 和尿 m-Alb水平,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组被试在 HbA1c、FPG、尿 m-Alb、CP 的水平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前3项指标的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健康对照组、轻度糖尿病组、重度糖尿病组。重度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 Ins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轻度糖尿病组 Ins 水平高于重度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糖尿病组 CP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与 HbA1c 水平呈正相关(r =0.427,P <0.05),重度糖尿病组 CP 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与 HbA1c 水平呈负相关(r =-0.415,P <0.05)。结论HbA1c、FPG、Ins、CP 和尿 m-Alb 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病情的控制,胰岛功能的保护以及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有着积极的意义,CP 对胰岛分泌功能的评估优于 Ins,且 CP 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初诊伴微量白蛋白尿(MU)的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障碍与胰岛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μg/min、<200μg/min,除外其他MU的原因且空腹血糖(FBS)>10 mmol/L与餐后2小时血糖(2 hBS)>15 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2例,观察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FBS、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果糖胺(FA)、UAER、尿内皮素(UET-1)、血内皮素(SET-1),计算稳态模型(HOMA)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对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前与血糖下降(避免低血糖反应且FBS<7 mmol/L与2 hBS<9 mmol/L)平稳2周后上述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后FBS(15.01±3.15)mmol/L vs(6.81±0.86)mmol/L,FA(3.90±0.38)mmol/L vs(2.41±0.29)mmol/L,HOMA-Is(2.79±0.89 vs 4.32±0.5),UAER(53.07±19.83)μg/min vs(21.65±8.16)μg/min,UET-1(244.56±19.30)pg/min vs(142.12±27.95)pg/min,SET-1(153.34±31.52)ng/L vs(103.55±20.77)ng/L,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BS、HOMA-Is分别与UAER、UET-1、SET-1有显著的偏相关性(P<0.01或<0.05)。结论肾内皮功能障碍及MU的出现与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缺陷后胰岛素缺乏并且由此继发的高血糖有关,胰岛功能缺陷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该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已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CP)和肝功能,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处理,对伴肝功能损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肝损害发生率37.82%;B组(HbA1c>9%)患者的血糖水平、肝功能异常率显著高于A组(HbA1c≤9%),P<0.01;而B组(HbA1c>9%)C肽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HbA1c≤9%).结论 HbA1c可反映糖尿病控制好坏与否,较好地控制血糖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肝损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住院患者400例。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分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30 mg为正常组(n=236), 30mg≤24 h尿微量白蛋白<300 mg为微量白蛋白尿组(n=16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NLR及联合诊断对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预测价值。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组年龄及高血压患者占比、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计数、中性粒细胞(absolute neutrophil, NEU)计数、NLR、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 TG)、...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水平及其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及健康人各60例,测定血浆MBL、空腹血糖(FPG)和HbA1c水平,观察MBL水平变化及与FPG、HbA1c的关系。结果 T2DM患者血浆MBL、FPG、HbA1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MBL水平与HbA1c呈明显正相关(r=0.257,P=0.047)。结论 MBL在T2DM患者血浆中明显增高,可能参与了T2DM的发病过程,检测MBL对T2DM的诊断和预后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