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列护理器具在断指再植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改进前2013年6月—2014年12月96例断指再植患者及改进后2015年1月—2016年8月96例断肢再植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系列护理器具进行整体护理,比较2组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舒适度、动脉危象发生率、静脉危象发生率、断指存活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度、动脉危象发生率、静脉危象发生率、断指存活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列护理器具从细节处深化了优质护理专科专病的护理内涵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程全方位静脉通路护理对无痛肠镜患者焦虑、检查时间和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无痛肠镜患者240例,根据静脉通路护理实施前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无痛肠镜护理处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全方位静脉通路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后护理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后肠镜检查时间及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程全方位静脉通路护理应用于接受无痛肠镜患者的护理中,可缩短肠镜检查时间,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降低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采用游离移植前臂双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手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顺德和平创伤外科医院2015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手指缺损患者58例依照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修复术治疗,实验组采用游离移植前臂双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有效随访。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55%,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的分别为79.31%、34.48%,两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传统修复术治疗相比,采用游离移植前臂双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术治疗手指缺损患者,可明显提高修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红英 《护士进修杂志》2014,(21):1998-2000
目的 探讨早期功能锻炼路径在头颈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早期、主动、全程为原则,将头颈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分为4个阶段,根据早期功能锻炼路径表,每个阶段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内容,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头颈部恢复状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时,张口困难的发生率分别为6.25%和15.63%,颈部活动受限的发生率分别为15.63%和40.0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1.35±9.17)和(84.69±7.08)分,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采用早期功能锻炼路径,可降低头颈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张口困难和颈部活动受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将全程护理应用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全程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治疗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对两种护理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全程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急诊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全程护理模式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减少CT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及提高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特殊护理)和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各100例。比较2组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渗漏、护理错误、来自注射误差的扫描失败、扫描时间、患者与CT技师满意程度等。结果 2组造影剂渗漏情况及护理错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误差扫描失败、扫描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技师满意度情况较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减少造影剂渗漏上应用效果不明显,但在提高满意度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提高肝动脉化疗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能有效提高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舒适程度的护理模式。方法将2004~2005年住院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4例,按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内科整体护理模式在疾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介入术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整体护理理论指导下,运用循证方法及参照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制订的全程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主要影响舒适度的疼痛、排尿困难、肢体麻木、消化道反应、心理紧张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腹部胀痛、腰背酸痛、肢体麻木、心理紧张的发生率分别为55.88%、27.94%、7.35%、26.47%,与对照组比较P<0.005差异极显著;排尿困难、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94%、54.41%、17.65%,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能提高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的舒适程度,改善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成像优化方案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成像优化方案.方法 将60例头颈CTA随机分为A(常规方案)、B(优化方案)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案与优化方案进行动脉血管成像,对形成图像进行评价,数据经SPSS 12.0软件处理.结果 B组无注射侧头臂静脉伪影干扰,颈总动脉及椎动脉起始段图像质量显著提高,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颈动脉远侧段图像质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B组颅内静脉显影淡、动脉显示质量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客观测量B组颅内静脉CT值降低、与动脉环差值明显增大,与A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成像优化方案,能有效消除注射侧头臂静脉伪影干扰并降低颅内静脉显示程度,显著改善颈部动脉起始段及颅内动脉的显示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ICU患者采用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法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2例ICU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ICU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的股静脉血流速度情况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和血流峰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 64%和13. 1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明显改善ICU患者股静脉血流情况,且能够降低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宣教与家庭干预对青少年固定矫治患者并发牙龈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固定矫治治疗的146例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3例。实验组由专职护士按事先制订的护理计划,采用语言、示范、文字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及其家长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并结合以家庭随访、家庭健康指导为主的家庭干预;对照组仅按常规向患者交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并进行一般知识宣教。比较戴固定矫治器后6,12个月时,2组患者牙龈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戴矫治器后6,12个月时牙龈炎以及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口腔卫生宣教与家庭干预有助于减少固定矫治中牙龈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效果。方法抽取2010年1~12月需院内转运的60例急诊危重患者设为对照组,用一般护士平车护送,取适当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管路通畅,注意监测;抽取2011年1~12月需院内转运的60例急诊危重患者设为实验组,在转运前、转运中、转运后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观察2组的转运时间、不良事件和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院内转运时间,对照组为(38.6±6)min,实验组为(30.2±3.0)min。实验组转运效率快于对照组(P<0.01);不良事件和医患纠纷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有效降低转运时间,提高治疗质量,优化医患关系,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宣教与家庭干预对青少年固定矫治患者并发牙龈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固定矫治治疗的146例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3例。实验组由专职护士按事先制订的护理计划,采用语言、示范、文字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及其家长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并结合以家庭随访、家庭健康指导为主的家庭干预;对照组仅按常规向患者交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并进行一般知识宣教。比较戴固定矫治器后6,12个月时,2组患者牙龈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戴矫治器后6,12个月时牙龈炎以及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口腔卫生宣教与家庭干预有助于减少固定矫治中牙龈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由责任护士负责从入院到出院至术后随访的全程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满意度、患肢功能恢复、心理适应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安全管理在降低神经专科护理管理医患纠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其实施安全管理;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神经专科护理,比较两组(安全管理实施前后)的医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安全相关指标评分.结果 观察组医患纠纷发生率2.0%,与对照组的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病房管理、护理书写、消毒隔离、急救管理及药品管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神经专科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能显著提高护理安全质量,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2月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选择2013年3-9月住院的8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观察组,针对影响治疗效果的原因,成立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护理小组,构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管理模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6.05%,对照组为7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6, 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为4.65%,5.81%,3.49%,1.16%,2.33%,均低于对照组(10.26%,17.95%,11.54%,21.79%,12.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722,5.217,4.831,7.205,4.902;P<0.05)。结论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模式,可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肝衰竭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2例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肝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护理常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全面的心理支持、信息干预、社会及家庭支持干预、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92例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肝衰竭的患者治疗过程顺利,干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肝衰竭的患者实施系统全面的心理支持、信息干预、社会支持、行为干预能积极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强围术期健康宣教对前庭神经鞘膜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就诊的前庭神经鞘膜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以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强围术期健康宣教,分别于患者人院当天及出院前1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及自制调查表对其进行全面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情况及DI,并观察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态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宣教前后的SAS评分、D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及D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1),且观察组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态度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加强围术期健康宣教可以明显改善前庭神经鞘膜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康复进程及并发症预防的实用性和效果。方法: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均静脉溶栓治疗,并按内科护理程序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心电监护下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包括被、主动翻身、起坐、站、洗漱、排便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结果:溶栓治疗2周后干预组患者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AMI静脉溶栓治疗后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递进式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接收的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递进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健康信念、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