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护理干预对防治PICC置管术后术肢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有效防治PICC置管术后术肢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20例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术前准备、术中注意事项、术后主要护理方法。结果:120例PICC患者中只有7例出现机械性静脉炎,其中轻度4例,中度2例,重度1例。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防治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有利于PICC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效防治PICC置管术后术肢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20例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术前准备、术中注意事项、术后主要护理方法。结果:120例PICC患者中只有7例出现机械性静脉炎,其中轻度4例,中度2例,重度1例。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防治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有利于PICC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200例肿瘤患者实施PICC置管的过程及护理经验,包括置管维护等.20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在术后7d之后的置管维护及护理过程中,15例发生感染,2例发生导管堵塞,2例发生静脉炎.认为PICC置管的护理是肿瘤患者术后最主要的问题,应当注重PICC的维护,以延长PICC使用寿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2月置管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3月-2021年8月置管患者为观察组。寻找导致PICC静脉炎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分析制定护理措施,防止静脉炎的发生。结果 对照组置管63例,5例导管相关性静脉炎,发生率为7.93%,观察组置管78例,2例导管相关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56%。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运用降低了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89例应用PICC置管的肝癌患者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 89例PICC置管的肝癌患者中88例无感染、静脉炎、堵管发生,1例因院外并发穿刺点感染拔管。结论对进行PICC置管的肝癌患者应加强穿刺点及局部皮肤的护理,预防感染、堵管及静脉炎的发生,及时观察和处理并发症,可以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PICC(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所致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方法将接受PICC的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于治疗前1d行PICC,置管后当日接受预防干预,给予一贴凉贴敷及健康教育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肢抬高并制动2d。观察2组静脉炎的发生隋况。结果干预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PICC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7.
PICC置管化疗并发静脉炎15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因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和维护简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反复多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PICC在使用过程中可发生静脉炎,严重者因不能耐受而拔管。2007—01/2008—12我科对15例PICC置管化疗并发静脉炎的患者进行护理,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软聚硅硐保湿敷料用于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软聚硅硐保湿敷料预防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PICC置管后按PICC护理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并选择软聚硅硐保湿敷料覆盖于穿刺点上方3cm,覆盖7d;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置管后导管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1例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86%;对照组共有6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聚硅硐保湿敷料能有效预防及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PICC(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所致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方法 将接受PICC的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于治疗前1 d行PICC,置管后当日接受预防干预,给予一贴凉贴敷及健康教育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肢抬高并制动2 d.观察2组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PICC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中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3例采用PICC导管行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平均置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23,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的时间(7.1±2.1)d明显晚于对照组(3.3±1.4)d,平均置管时间(103.6±10.2)d明显长于对照组(72.3±11.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26,4.65;P<0.05).结论 对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显著降低导管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姜红  肖丽  范玲 《医学临床研究》2014,31(9):1795-1797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贴敷治疗及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静脉炎效果.[方法]选择277例留置PICC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将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141例做为A组,将改进护理措施的136例做为B组;A组留置PICC后出现静脉炎时采用水胶体敷料贴敷穿刺侧治疗.B组留置PICC后立即采用水胶体敷料贴敷穿刺侧预防静脉炎.比较两组不同穿刺部位的静脉炎发生率、水胶体敷料贴敷治疗及预防效果.[结果]头静脉和肘部下行静脉穿刺留置PICC静脉炎发生率高于肘部贵要静脉;B组静脉炎总发生率8.1%,A组为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均有显效.[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在头静脉和肘部下行静脉留置PICC易发生静脉炎,水胶体敷料贴敷治疗及预防静脉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肿瘤化疗患者PICC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提供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方法 将163例住院恶性肿瘤首次化疗且首次使用PICC者,置管后观察3个月.出现静脉炎的34例患者列入静脉炎组,未出现静脉炎的129例患者列入对照组.分别进行一般资料调查: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类型、有无过敏史、穿刺静脉的选择、是否一次穿刺成功、置管后活动度、置管后是否经常屈肘、出现静脉炎症状的时间、分级分类;实验室指标检测: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免疫指标、空腹血糖;采用特质焦虑量表(T-AI)进行情绪状态评定.进行组间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穿刺静脉、穿刺次数、活动度、穿刺后屈肘、血糖水平、情绪状态与静脉炎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患者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类型、过敏体质、免疫功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则与静脉炎的发生无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贵要静脉置入PICC是静脉炎发生的保护因素;反复多次插管、穿刺后过度活动、持续存在的焦虑情绪是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穿刺静脉的不同、置管过程中反复多次穿刺,置管后经常屈肘、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高血糖水平和持续存在的焦虑情绪6个因素与静脉炎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在置管前、中、后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提供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方法 将163例住院恶性肿瘤首次化疗且首次使用PICC者,置管后观察3个月.出现静脉炎的34例患者列入静脉炎组,未出现静脉炎的129例患者列入对照组.分别进行一般资料调查: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类型、有无过敏史、穿刺静脉的选择、是否一次穿刺成功、置管后活动度、置管后是否经常屈肘、出现静脉炎症状的时间、分级分类;实验室指标检测: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免疫指标、空腹血糖;采用特质焦虑量表(T-AI)进行情绪状态评定.进行组间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穿刺静脉、穿刺次数、活动度、穿刺后屈肘、血糖水平、情绪状态与静脉炎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患者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类型、过敏体质、免疫功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则与静脉炎的发生无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贵要静脉置入PICC是静脉炎发生的保护因素;反复多次插管、穿刺后过度活动、持续存在的焦虑情绪是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穿刺静脉的不同、置管过程中反复多次穿刺,置管后经常屈肘、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高血糖水平和持续存在的焦虑情绪6个因素与静脉炎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在置管前、中、后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 352例住院患者行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其中155例出现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6%,分别为静脉炎、渗血、导管脱出、肢体肿胀、堵塞、导管异位、导管局部感染。结论应对置管实行统一管理,以减少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早期护理干预防治PICC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于防治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从2007年11月~2008年11月收治的98例确诊为恶性肿瘤需行化疗给予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的为实验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48例,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判断标准进行临床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置管后7d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0%(5/50)和25%(12/48),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843 1,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患者能顺利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联合积极心理护理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风险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116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按照PICC置管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风险管理联合积极心理护理。记录2组PICC置管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记录置管后1周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较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较低,(P<0.05)。 结论采用风险管理联合积极心理护理的方案对PICC患者进行护理能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胡静  雷军  王飚  苟永胜 《华西医学》2013,(12):1914-1917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同时总结并发症有效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 方法 纳入2009年9月-2012年9月期间行PICC的190例神经外科重症住院患者,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开展针对性预防和护理。 结果 本组患者PICC置管后有75例发生不同类型并发症,其中置管时并发症17例,包括导管异位8例,送管困难6例,穿刺失败3例,发生率为9%;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58例,包括穿刺点渗血、渗液16例,意外拔管12例,静脉炎10例,导管部分脱出9例,导管堵塞7例,导管相关性感染3例,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30.5%。根据其发生的不同原因,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并发症得以治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结论 规范护理流程,加强临床培训,熟悉和掌握PICC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提高PICC置管、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PICC在肿瘤患者应用中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总结2001年7月~2008年1月为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54例,观察和记录各种并发症,分析其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出现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14.81%,其中静脉炎2例,导管感染2例,导管堵塞3例,导管脱落1例。经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加强护理,均顺利恢复并完成治疗。结论:熟练掌握PICC的操作技能,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注意观察,可以降低PICC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外周导人中心静脉置管在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郑静  王丽莉 《护理学报》2004,11(5):33-34
通过40例脑血管病患者外周导人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体会,对脑梗死患者和脑出血患者分别就导管阻塞、外周静脉炎、导管周围静脉血栓、导管异位、导管感染几方面的处理,总结了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在该类疾病护理工作中的要点,为今后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6例留置PICC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了解和分析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原因。结果本组26例患者中,发生PICC并发症有8例,发生率为30.8%,其中置管不成功、穿刺口渗血、静脉炎、皮肤过敏样反应、导管脱出和导管部分断裂各1例,导管异位2例。结论熟练的操作技术、做好导管维护及对患者的宣教是预防及减少PICC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