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患者的严重程度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0例肛周脓肿患者,检测其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检测水平,并分析肛周脓肿严重程度与FIB、D-二聚体的关系。结果:FIB与病情严重程度负相关(r=-0.147,P=0.046),而D-二聚体与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r=0.810,P=0.007)。结论:肛周脓肿患者的FIB、D-2聚体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均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知检测肺癌患者及肺癌患者手术前后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bg)的含量变化,为肺癌患者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对45例肺癌患者及17例手术后复发者,20例手术后无复发者和43名健康人的D-D和Fbg进行检测.结果 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D、Fbg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经手术后1年内复发的17例肺癌患者和手术后1年内无复发的20例肺癌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D-D和Fbg含量变化与患者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和疗效观察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 5 3例发病 2 4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 ,测定其血浆中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 ,并与 4 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 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并与梗死灶大小及病情轻重明显相关。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异常 ,血浆D -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病情判断、溶栓的效果评价及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血中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肺癌患者63例、肺炎患者15例、健康人对照20例分别进行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血中D-二聚体水平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联合检测可为区别诊断肺癌和肺炎提供有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74例SCLC患者(SCLC组),7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肺良性疾病组),60例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分析D-二聚体及FIB与SCL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比较SCLC患者放疗和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SCLC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性SCLC(ED-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局限性SCLC(LD-SCL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与SCLC患者吸烟、肿瘤累及部位、最大肿块直径、远处转移有关(P0.05);FIB水平与SCLC患者肿块数目、病理分型、远处转移有关(P0.05)。SCLC治疗有效组患者放疗和化疗后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较放疗和化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情稳定组患者放疗和化疗前后D-二聚体和FI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组患者放疗和化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与放疗和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FIB可作为SCLC辅助诊断、病情监测、放疗和化疗疗效和预后判断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6.
罗文浩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1,21(2):244-24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Fbg)变化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0例脑梗死患者及3l例对照者血浆D-二聚体、Fbg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Fbg水平显著增高(均P〈0.01)。结论血浆中的D-二聚体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血浆Fbg水平的升高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Fbg的增高与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董万军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6)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er,D—D)含量变化,并观察二者水平变化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和ReaderII金标定量分析仪对60例不同组别肺癌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Fib和D—D水平检测。结果初治组和难治转移组血浆Fib和D—D含量明显升高,治疗缓解组较初治组和难治转移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血浆Fib和D—D含量变化与肺癌病情的严重程度、疗效及预后发展显著相关,其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敏感性高,可作为临床疗效评估及判断预后的十分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3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无精神疾病和重大躯体疾病的健康体检者58例为对照组。空腹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枸橼酸钠抗凝血浆,检测D-D和Fib水平。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组血浆D-D水平为(240.42±245.78)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76.53±71.25)μg/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Fib水平(2.62±0.49)g/L显著低于对照组(2.87±0.65)g/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D-D水平的增高和Fib水平的降低与性别无关。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急性期可能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1.
纤维蛋白原、vWF及D-二聚体与肺癌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D-二聚体(D-D)水平与肺癌及其病情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41例肺癌患者FIB、vWF:Ag及D-D水平,分析在不同FIB水平以及有无转移状况下肺癌与此3种指标的关系。结果肺癌组FIB、vWF:Ag及D-D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肺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FIB升高组vWF:Ag及D-D水平明显高于FIB正常组(P0.01),有转移组FIB、vWF:Ag及D-D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化疗后4组FIB、vWF:Ag及D-D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FIB升高组和有转移组FIB、vWF:Ag及D-D水平仍显著高于正常(P0.01);FIB、vWF:Ag及D-D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血浆FIB、vWF及D-D水平可用作肺癌患者体内高凝和纤溶状态的判断以及对患者病情的估计。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患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检测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晓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1):988-989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g)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98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浆DD和Fig的水平。结果各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D、Fig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DN和CDN组显著高于SDM组(P<0.05),CDN组显著高于EDN组(P<0.01)。DD和Fig分别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469及0.392,P<0.01)。结论DN患者血浆DD和Fig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外周血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D—Dimer,DD)活性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STAGOSTA-Compact全自动凝血仪检测9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血浆FIB、FDP、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FIB、FDP及D-二聚体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B、FDP及D-二聚体在肺癌组临床Ⅰ、Ⅱ期患者与Ⅲ临床Ⅲ、Ⅳ期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FIB、FDP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结论:肺癌患者FIB、FDP及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说明其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且其变化对肺癌的转移及疾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动态检测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后静脉血浆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探讨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322 例手术治疗患者按手术类型进行分组,颅脑手术者55例(A组);心胸手术者38例(B组);骨科手术者96例(C组);腹部手术者79例(D组);妇产科手术者54例(E组),采集各组患者术前、术后 24 h内、术后3 d、术后7 d静脉血,用自动凝血仪检测血浆D-D及FIB水平.结果 各组患者术后24 h内、术后3 d的D-D水平与术前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A、B、C组术后24 h内、术后3 d、术后7 d的FIB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后患者存在凝血及纤溶异常,特别是颅脑手术、心胸手术、骨科手术后应密切关注患者血浆D-D及FIB水平变化,对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及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后长期卧床患者进行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透射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术后需长期卧床患者的Fg和D-D,比较二者与健康对照组、一般组及术前后的差异。结果一般组和卧床组术后第2天和第5天与健康对照组及术前的D-D和Fg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卧床组在术后5dD-D和Fg均较一般组高,而且与卧床组第2天相比检测水平也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卧床患者及时检测Fg、D-D能有效监测静脉血栓的形成,使临床医生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NSCLC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进行测定。结果NSCL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者的病理类型、TNM分期之间无明显关系。NSCL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其生存期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r=-0.37,P〈0.01)。结论NSCLC患者存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血液存在高凝状态;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反映NSCLC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NSCLC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进行测定。结果NSCL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者的病理类型、TNM分期之间无明显关系。NSCL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其生存期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r=-0.37,P<0.01)。结论NSCLC患者存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血液存在高凝状态;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反映NSCLC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浆中 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化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行GP方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135例,分析其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无进展生存时间(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时间( 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Ⅳ期的 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表达水平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NSCLC伴血浆D-二聚体表达阳性患者的PFS(5.3个月/10.6个月,P〈0.05)和OS(11.8个月/20.4个月,P〈0.05)均明显缩短;多因素回归分析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表达水平是影响晚期NSCLC 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D-二聚体可作为晚期NSCLC患者预后判断的实验室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359例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D-二聚体的改变,了解它与肿瘤发展、扩散、预后及疗效的关系。方法检测肺癌患者359例,其中305例为带瘤患者,54例术后2a无复发、转移,分析其血D-二聚体水平在不同分期、病理类型及治疗过程中的异常改变。结果305例肺癌患者的血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54例术后无复发、转移患者,且随着肿瘤发展和扩散、转移明显升高;23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治愈时的血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疗前和复发时;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D-二聚体水平在局限期和扩散期无明显差异。结论肺癌患者早期就有血D-二聚体的异常升高,其血D-二聚体的异常改变对病情的发展、预后及疗效有重要意义;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血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前后血浆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77例初诊NSCLC患者及98例体检健康者血浆标本。检测NSCLC患者手术前后血浆D-D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术前血浆D-D水平与NSCLC患者发生死亡事件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术前血浆D-D水平为(1.04±0.71)mg/L,显著高于术后第9天的(0.62±0.47)mg/L(t=4.350,P0.01);也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37±0.11 mg/L(t=9.294,P0.01)。初诊NSCLC患者血浆D-D水平随着肿瘤临床分期递进而增加(F=9.028,P0.01),而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F=0.532,P0.05)。血浆D-D为≤0.87 mg/L的NSCLC患者预后明显优于D-D0.87 mg/L的患者(χ2=9.72,P0.01)。结论 D-D水平对NSCLC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