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口腔健康行为对儿童龋齿危险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龋齿危险因素包括唾液及菌斑中致龋微生物的计数、唾液及菌斑中无机离子的含量、宿主牙的再矿化能力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龋病的发生,口腔健康行为密切影响儿童龋病的发生,儿童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家长的影响,作者就父母及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对儿童龋齿危险因素的影响作一综述,以助有效地预测儿童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低龄儿童龋(ECC)的发生发展不仅仅是某几种特定致龋菌作用的结果,而是与整个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有关。在健康的生理状况下,口腔微生物群与宿主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共同维系宿主的健康;若这种平衡若遭到破坏,口腔内某些健康的微生物将转变成致病微生物,导致龋病、牙周病和黏膜病等口腔感染性疾病。个体与个体之间,同一个体唾液和牙菌斑之间,微生物种群明显不同。无龋儿童的细菌多样性和复杂性高于重症低龄龋(SECC)儿童,而SECC儿童在龋发生前微生物多样性呈下降趋势,即龋病可能与微生物多样性降低相关。ECC儿童在治疗前后,其微生物群落构成会发生明显改变。益生菌可抑制致龋菌的活性,降低患龋率。了解口腔微生物菌群组的结构和组成,建立不同患龋风险儿童的微生物图谱,控制与管理儿童口腔微生态,ECC的防治将会呈现出一片曙光。  相似文献   

3.
唾液中小分子多肽具有潜在的调节牙菌斑pH的功能,因而是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其在不同个体唾液中含量的检测,有助于发现龋病易感人群;探明其组成及作用途径,可为人工合成新的抗龋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龋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疾病。细菌利用食物中的糖产酸,引起了牙齿破坏,而宿主对龋病的易感性(如牙齿的形态、结构、排列、唾液的质与量、SIgA对致龋菌的对抗作用以及遗传因素等)对龋病的发生、发展也有着错综复杂的影响。很多研究表明,在无菌大鼠中变链球菌是最有效的致龋性微生物。因此,目  相似文献   

5.
龋病是一种常见于牙齿硬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基于患龋危险因素进行龋风险评估是现代龋病防治的基础。口腔微生物是龋病发生发展公认的最重要生物标志物之一,被纳入多个龋风险评估模型。本文综述了口腔微生物应用在龋风险评估模型中的最新进展和其预测龋风险的能力,并就未来如何更好地使用口腔微生物作为龋风险预测指标提出相应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6.
龋病是口内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微生物是引起龋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致龋微生物的种类、致龋机制及其多样性是目前口腔微生物学的研究热点。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检测技术被广泛用于微生物的研究中,早期检测及预防对降低儿童龋病发病率有重要作用。本综述着重论述常用分子检测技术在儿童龋病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的应用,并对未来儿童口腔微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20世纪和21世纪初对龋病发生中的宿主因素、时间因素研究的主要内容。宿主因素中包括全身和局部因素,前者为全身性疾病对机体龋敏感性或抗龋性的影响以及遗传因子对龋病发生的作用,后者主要回顾了牙齿本身、唾液、口腔卫生与龋病发病的关系。关于时间因素过去研究的内容不多,本文就已知和可能出现的某些因素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不同龋敏感性儿童及不同性别儿童牙菌斑和唾液中白色念珠菌检出差异性,并探讨其与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3~5岁儿童104名,通过唾液法与菌斑法采集样本,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口腔白色念珠菌分离培养,生化及PCR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51例高龋组中菌斑法、唾液法得到的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7.1%和27.5%(P<0.05),53例无龋组中分别为3.8%和1.9%(P>0.05),高龋组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高于无龋组(P=0.000);维吾尔族男、女口腔白色念珠菌的检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白色念珠菌可能是维吾尔族幼儿龋病的危险因素且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口腔菌群16S核糖体RNA (rRNA)数据的龋病菌群分析与诊断模型的构建及优化。方法检索NCBI、MG-RAST、EMBL-EBI、QIITA等微生物组公开数据库,收集全球范围内人类口腔微生物组的相关研究中所涉及的微生物组数据。通过口腔微生物组搜索引擎(MSE)将龋病测试数据集中的样本(1 703例)与健康样本(20 540例)进行比对,得到微生物组新颖指数(MNS)并基于该指数构建龋病诊断模型。最后使用非参数多元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宿主因素对口腔菌群MNS的影响大小,通过控制相关因素优化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效果。结果 1)相比于健康样本,龋病样本的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且菌群结构变异增大;2) ROC曲线对龋病测试数据集进行评估,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3)分析表明龋病状态、国家、年龄、龋失补指数(DMFT)及取样位点这5类宿主因素对微生物组MNS有显著影响(P=0.001);4)控制相关宿主因素后的优化诊断模型在中国儿童高龋、中龋、低龋以及混合牙菌斑样本数据集AUC达到0.87、0.74、0.74和0.75。结论 基于口腔菌群龋病...  相似文献   

10.
韦荣球菌为口腔微生态的重要成员之一,在人类口腔中呈高丰度分布.韦荣球菌不能代谢糖产酸,但能代谢乳酸,这一点曾被认为对龋病的发生发展有抑制作用,但体外及动物试验对于韦荣球菌在龋病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并未得出明确结论.近来随着口腔微生物组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韦荣球菌在龋活跃者口腔中的分布较无龋者高,韦荣球菌与多种致龋菌分布呈高度相关性,韦荣球菌对变异链球菌等致龋菌有促进作用.龋病是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韦荣球菌作为龋病相关因素不容忽视.本文就韦荣球菌在口腔中的分布、韦荣球菌与龋病的关系、韦荣球菌与链球菌的相互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剖析韦荣球菌在龋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1.
抗菌肽是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肽类物质,可分为天然抗菌肽和人工合成抗菌肽两种。人工合成抗菌肽主要是根据天然抗菌肽结构,通过重组不同功能结构域、调整原有氨基酸序列,或者完全重新设计,而获得新的抗菌肽。抗菌肽可抑制多种致龋微生物的生长,抑制微生物生物膜的形成,降低微生物产酸耐酸的特性。天然抗菌肽基因可作为龋病遗传易感性标志物,在口腔龋病防治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天然抗菌肽的不稳定性、无法实现靶向缓释,限制了其在口腔龋病防治中的应用。人工合成抗菌肽可提高抗菌肽稳定性和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可与口腔常用粘接剂聚合,减少龋病充填治疗后的微渗漏,防止继发龋的发生;可根据龋病动态进展中的pH值敏感性靶向缓释,促进早期龋的再矿化。但人工合成抗菌肽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较天然抗菌肽差;抗菌肽与其他龋病防治药物,如氟化物等联用效果尚不确切。本文针对目前抗菌肽的种类、防龋作用机制和改良设计方法进行综述,为龋病防治提供新方法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唾液是牙齿的外环境。龋病是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唾液有机成分、无机成分、缓冲能力及流速流量的改变与龋病风险性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唾液检测技术能够发现早期龋损,有助于龋病的早期诊断,为龋高危人群的监控提供重要的信息。国外近年来唾液检测技术发展迅速。本文就唾液检测用于龋病风险性评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口腔医学》2013,(10):713-714
龋病是最为常见的口腔疾病,糖醇作为一种良好的糖代用品,不易被口腔致龋微生物所利用,而且可以抑制口腔细菌发酵其他糖类,从而起到预防龋病、维持口腔健康的功效。木糖醇不能被口腔细菌分解代谢,而山梨醇和麦芽糖醇被细菌分解的代谢率很低。木糖醇的防龋功效受到大多学者的肯定,该文拟从口腔致龋菌、牙菌斑、唾液这3个主要方面,来探讨糖醇在防治龋病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用高效液相法研究不同龋敏感人群的唾液蛋白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高效疏水色谱对人腮腺唾液蛋白的分离效果,并利用其分析唾液蛋白与龋病发生的相关性,作者采用高效疏水色谱分离、分析了不同个体及不同龋敏感人群的腮腺唾液蛋白,并做了蛋白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疏水色谱可分出6种腮腺唾液蛋白,其中4种蛋白在所有个体的疏水色谱图上出现。定性分析表明,其中3种为不同表现型的富含脯氨酸蛋白(proline-richproteins,PRPS),另外1种为唾液α-淀粉酶。对比分析15名无龋者及10名高龋者的疏水色谱图,发现二组人群的蛋白组成类型无明显差异。3种不同表现型的PRPS与龋病间有不同的相关性,它们在二组间相对比有明显差异。提示蛋白比例失调可能为龋易患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用氟方式对唾液中变形链球菌数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形链球菌是口腔内主要的致龋菌,它对龋病的发生、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不仅变链的固有生物特性具有致龋性,其在唾液中的数目,对龋病也有较大的影响。 用0.05%和0.2%氟化钠(NaF)漱口液  相似文献   

16.
龋病与唾液溶菌酶、牙菌斑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美珍  庄zhao霞 《口腔医学》1990,10(4):209-210
<正> 龋病是由于牙菌斑内的微生物(致龋细菌)在有蔗糖或其他可发酵糖类存在的条件下,使糖发酵产酸,将牙齿组织破坏造成的。这个理论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同时大量研究又证实了唾液溶菌酶对口腔内某些细菌有溶菌作用。而对龋病与溶菌酶活性的关系研究甚少。本文就龋病、牙菌斑、唾液溶菌酶活性的相互关系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口腔微生物群落作为人体最多样化的微生物群落之一,其生态失衡不仅可以诱发多种口腔疾病,如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牙周病等,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系统性疾病紧密相关。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就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在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塑造中起重要作用,而遗传和饮食因素的影响目前尚有争议;此外,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影响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目前,高通量测序研究已确定一些“核心微生物群”,不同环境、不同遗传背景下的“核心微生物群”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龋敏感人群唾液的分泌率、pH值、缓冲能力、粘度进行了比较.发现无龋组唾液分泌率、缓冲能力显著高于高龋组(P<0.02),无龋组唾液的粘度显著低于高龋组(P<0.01),两组间唾液pH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结果提示唾液理化性质可能是影响龋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不同龋敏感人群唾液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收集患龋人群(DFS≥6)18例和无龋人群22例腮腺唾液,经Lowry法测定,两组人群腮腺唾液蛋白总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唾液蛋白的组成,发现两组人 唾液蛋白组成不同,碱性电泳B5、B6、B7蛋白带在高龋组的出现率显著训于无龋组(P〈0.05),且B5、B6对羟磷灰石有很强的吸附力,提示该蛋白在龋病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龋病活跃性的定义,龋活跃性试验的基本要求及局限性,龋病活跃性试验在口腔预防医学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至今已有的龋活跃性试验,即有关宿主敏感性的龋病活跃性试验和有关口腔细菌的龋病活跃性试验及今后发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