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低矮上颌窦行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使用和不使用植骨材料情况下种植体根尖新骨形成情况及种植体存留率。方法 对共60例剩余牙槽骨高度在2~4 mm的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术,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30例患者使用植骨材料并同期植入30颗种植体;对照组30例患者未使用植骨材料并同期植入30颗种植体,术后2周和3年分别进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学分析上颌窦内种植体周围的骨量情况,并统计术后3年种植体存留状况。结果 在手术过程中,实验组1例上颌窦黏膜穿孔,穿孔率为3.3%;对照组未发现上颌窦黏膜穿孔,穿孔率为0%,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实验组上颌窦内平均新骨形成高度为(4.46±0.98)mm,对照组上颌窦内平均新骨形成高度为(3.36±0.73)mm,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0颗种植体未见松动脱落,3年种植体存留率100%;对照组30颗种植体中1颗在术后2个月时因种植体松动取出,3年种植体存留率96.7%,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矮上颌窦行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使用植骨材料的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效果比不使用植骨材料者更为理想,但3年后种植体存留率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上颌窦底冲顶提升法与上颌窦内提升工具(CAS-KIT)提升法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并同期种植的97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47例)和B组(50例),其中A组采用上颌窦底冲顶提升法,B组采用CAS-KIT工具提升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植骨、种植体数量及愈合方式,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2个月骨高度、提升高度及不同时间点的种植体留存率,并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VAS评分高于B组(P <0.05)、两组植骨、种植体数量及缝合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前骨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骨高度低于B组,术后较术前的提升高度也低于B组(均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种植体留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AS-KIT工具提升法术后疼痛感较低,对骨高度的提升作用更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CBCT的角度探讨上颌窦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到本院修复种植科就诊的42例54颗上颌窦内外提升种植体,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半年、术后1年半进行CBCT随访观察。结果:42例上颌窦内外提升均获得成功,所有病例随访期间无种植体脱落,牙齿功能良好,牙龈无形态色泽异常。除有3例(外提升2例,内提升1例)术中上颌窦底黏膜穿孔外,其余病例种植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CBCT复查显示所有病例骨种植体结合良好,治疗效果理想。结论:CBCT随访观察结果显示上颌窦外提升术与上颌窦内提升术均有可靠疗效,是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高度不足时扩大种植适应证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评价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在植骨与不植骨的情况下同期植入种植体后上颌窦内成骨的效果。方法:共纳入上颌后牙区缺牙的患者26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组(A组)和上颌窦底内提升+不植骨组(B组), 同期进行种植,术后30~50个月常规复查随访,观察上颌窦内成骨情况。结果:共植入了27枚种植体(其中A组13枚,B组14枚), 随访时间为40.23(36.20,48.07)个月。A组上颌窦底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 RBH)为(6.64±1.21) mm,B组RBH为(6.96±1.36) mm,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459)。A组随访时上颌窦内成骨高度(sinus bone gain, SBG)为(2.20±1.71) mm,B组随访时SBG为1.77(0.94, 2.05) mm,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583)。根据随访时种植体尖端附近成骨情况将种植体尖端成骨分为3类,分别为优、良和中。随访时A组有9枚种植体尖端成骨质量为优和良,B组有8枚种植体尖端成骨质量为优和良,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 = 0.695)。A组种植体尖端位于新上颌窦底下方(0.09±1.32) mm,B组种植体尖端位于新上颌窦底下方(0.03±0.91) mm,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898)。随访时两组总体的SBG为1.85(1.10, 2.20) mm,将两组随访时的SBG分别与多个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其仅与种植体尖端突出于上颌窦底的高度显著相关(r=0.383, P = 0.049)。结论: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在植骨与不植骨的情况下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SBG主要与种植体尖端提升的高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底间垂直位置关系,为临床正畸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就诊的60例患者CBCT扫描数据资料,按照垂直骨面型将患者分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每组各20例。测量上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根尖到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比较不同分组间牙根与上颌窦底间垂直距离和牙根进入上颌窦的比例差异。结果第一磨牙近颊根和远颊根至上颌窦底的距离在不同垂直骨面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角组第一磨牙远颊根至上颌窦底距离小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高角组牙根进入上颌窦的比例高于均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高角组第一磨牙的远颊根进入上颌窦的比例高于均角组和低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高角组第一磨牙牙根相较于均角组和低角组更易进入上颌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改造上颌骨磨牙区种植体埋入的条件,提高种植体的成功率。方法 三组患者,第一组常规行种植体埋入,第二组骨挤压法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埋入种植牙,第三组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后二期埋入种植牙。统计种植牙的存活率。结果 各组存活率结果表明上颌磨牙区埋入种植体时用骨挤压和填骨法行上颌窦底提升术是提高存活率的有效手段,对骨量严重不足的患者术后二期埋入种植体更安全有效。结论 骨挤压法提升上颌窦底的过程中,改变了骨密度,增加了支持骨的高度,为种植体的成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需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的种植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超声骨刀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对照组采用Summers’技术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术中的感受,比较2组上颌窦底黏膜穿孔率、窦底提升高度的差别。结果:试验组术中舒适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上颌窦底黏膜穿孔率(为3.85%)低于对照组(为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上颌窦底提升高度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骨刀在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中安全可靠,且与Summers’技术相比,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中不适感,改善患者就诊体验。  相似文献   

8.
张吉锋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3):759-759
目前口腔种植修复已成为一种常规的技术应用于临床,随着种植体的材料及设计的改进和植入技术的日趋成熟,成功率在不断提高,适应证也不断扩大,但骨量不足仍是影响种植术的主要因素。笔者采用“上颌窦底提升术”来解决上颌窦底过低造成上颌后牙区牙槽突相对高度不足而使用的骨增量方法。所谓“上颌窦底提升术”就是将上颌窦前壁打开,  相似文献   

9.
应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上颌后牙根折对上颌窦黏膜的影响,并对上颌窦黏膜炎症反应进行相关性研究.随机选取经CBCT扫描并诊断为一侧根折另一侧无症状的患者50例为实验组,对窦底黏膜厚度,根尖到上颌窦底的距离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根折侧上颌窦黏膜存在增厚改变的发生率为88%,对照侧为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中,根折伴根尖周炎组、根折伴牙周炎组、无其他症状根折组的黏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折患者上颌窦底黏膜容易发生增厚样改变.根折后常伴有根尖周炎、牙周炎等症状,但不同临床症状对上颌窦黏膜厚度影响无差异性.根折牙根距上颌窦底越近,可能更容易对上颌窦黏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上颌后牙缺失,种植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不足是该区域种植手术需要解决的难题。上颌窦底提升术是解决剩余牙槽骨高度不足的主要方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包括两种术式,即上颌窦底外提升术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上颌窦底外提升术创伤大、术后反应重、需要使用抗生素、患者不易接受,但其提升幅度较大。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肿胀轻,但提升高度有限。目前,许多学者致力于上颌窦底提升手术器械和手术方案的研究。动物实验研究是口腔种植新材料、新技术开发和应用过程中重要的临床前参考资料。开发和选择适当的动物模型对人体组织进行模拟实验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在取上颌窦内断根时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2015年在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治疗的因断根误入上颌窦患者15例。通过术前CBCT定位断根在上颌窦内的位置,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手术。结果误入上颌窦的牙或牙根均被取出,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 CBCT的应用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便于手术方案的选择,大大节省了手术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锥形束CT,研究上颌窦底黏膜增厚与缺牙区部分解剖结构的关系,为上颌窦底黏膜增厚患者的上颌窦提升术与缺失牙种植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22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拍摄锥形束CT的患者资料,筛选出上颌单侧单颗后牙缺失的患者103例,通过CBCT三维重建,并以上颌窦底黏膜是否增厚(>2 mm)作为分组标准,测量牙槽骨高度、宽度、上颌窦外侧壁血管至窦底距离、上颌窦外侧壁厚度,以同一患者自身两侧指标的差值为统计值,分析上颌窦底黏膜增厚是否对缺牙区部分解剖结构存在影响。结果 最终纳入上颌窦底黏膜增厚组56例,非上颌窦底黏膜增厚组47例。对其指标进行统计,其中两组患者的牙槽骨高度差值存在差异,上颌窦底黏膜增厚组大于非上颌窦底黏膜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6)。两组间的牙槽骨宽度、上颌窦外侧壁厚度、上颌窦外侧壁血管至窦底距离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存在的上颌窦底黏膜增厚可能与缺牙后牙槽骨高度的变化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3.
在口腔种植临床中,种植体值入成功的关键在于种植体有足够的长度并与周围骨组织形成良好好的骨融合,这就要求种植体周围有 骨组织支持。上颌后牙区因上颌窦的存在及骨质疏松,加这牙槽骨的吸收,不仅使上颌窦底骨高度降低,难以取得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同时种植体易皮上凳窦粘膜进入窦腔,引起感染导致种植失败。因此该区域一直被视为种植的危险区,其远期的种植成功率很低。。上颌窦底提升、植骨、生物膜技术同时应用于这一区域使得种植成功率大大提高,成为常规修复的安全区域,也为大多数无牙颌患者的种植修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就上颌窦底提升植骨、移植材料的选择、同期或延期种植体植入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使用专用内提升器械进行上颌窦不同高度的上颌窦内提升,评价在不植骨的情况下同期植入
不同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方法: 52 例( 89 枚) 上颌后牙高度不足病人,根据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 Residual
Bone Height,RBH) ,分为两组: A 组45 例,3 mm≤RBH≤5 mm; B 组44 例,5 mm≤RBH≤10 mm。根据种植体类
型分为RN 组、TE 组。采用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 Osteotome Sinus Floor Elevation,OSFE) 同期植入瑞士
Straumann种植体RN 4.1mm×10 mm、RN 4.1mm×8 mm、TE 4.1mm×10 mm 及TE 4.1mm×8 mm 种植体,分别测量
种植体近中、远中、颊侧、舌侧的稳定系数,取平均值记录为该种植体的初期稳定系数,比较两组种植体稳定系数
在植入后有无差异。结果: A、B 两组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有显著性差异。RBH 范围在3 ~ 10 mm 时,TE 与RN
种植体植入的初期稳定性有显著性差异。无论采取级差备洞还是逐级备洞,TE 与RN 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有
显著性差异。结论: 运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植入的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随着BRH 的减少而降低,但RBH
范围在3~ 10 mm 时,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是可预期的。同时在此范围内,TE 种植体植入的初期稳定性均较与
RN 种植体稳定性为高,都达到了较好的初期稳定性。TE 种植体结合级差备洞更易获得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阻生尖牙已成为口腔正畸科较为常见的疑难疾病之一,尤以上颌尖牙阻生的患者最为常见,正确的诊断是成功治疗阻生尖牙的关键。近年来,随着锥形束CT(CBCT)在国内不断普及,因其精确的定位与三维重建功能,现已逐渐成为上颌阻生尖牙的首选诊断方法及研究手段。本文就上颌阻生尖牙CBCT的临床应用及测量分析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联合上颌窦底提升术(MSL)在老年凹面型上颌窦底形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上颌窦底提升术治疗的80例老年上颌窦底形体为凹面型的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种植材料选择胶质银,观察组种植材料选择A-PRF。观察两组的术后相关指标、骨密度、种植体稳定系数(ISQ)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肿胀程度较低,愈合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6个月观察组骨密度值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6个月ISQ值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明显比对照组(25.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上颌窦底形体为凹面型接受上颌窦底提升术时为其种植A-PRF,其稳定性较为良好,可有效促使新骨的形成,并加快愈合速度,同时还能减轻术后不适感,并保障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技巧,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颌后牙缺失严重骨量不足36例,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49颗种植体手术临床资料。结果:31颗闭合式、16颗开窗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成功负载,骨结合良好,种植体存留率95.9%。2例负重后脱落。结论:上颌窦底提升术扩大了种植牙适应证范围,闭合式提升和开窗提升各有相对适应证,把握适应证、手术中的技巧,严格无菌操作,因牙位不同选择负重时间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上颌后牙区往往由于长期缺牙导致该区垂直骨量不足,从而为常规的种植修复带来了困难。在此情况下,采用经牙槽突上颌窦底提升术联合短种植体植入修复缺牙区的方法,不仅创伤小,手术及修复时间短,而且减少了并发症并且减轻了患者术后不适的程度,此术式的简化更易于被患者接受。该修复方法目前已成为国内外临床医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经牙槽突上颌窦底提升术联合短种植体植入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锥形束CT( CBCT)研究成人安氏Ⅱ1错患者正畸治疗前上颌中切牙牙槽骨的三维形态结构,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安氏Ⅱ1错畸形患者18例,以个别正常志愿者17例作为对照,分别拍摄CBCT片,分析上颌中切牙唇腭侧倾斜度、上颌中切牙牙槽骨的厚度和高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安氏Ⅱ1错患者上颌切牙唇倾度明显增大( P<0.05)。在牙槽骨厚度方面,安氏Ⅱ1错患者上中切牙整个牙槽骨形态表现为狭窄,而且上中切牙牙根距颊侧皮质骨较近( P<0.05)。在牙槽骨高度方面,安氏Ⅱ1错患者上中切牙腭侧牙槽嵴顶和根尖到PP平面高度大于正常( P<0.05);而颊侧牙槽嵴顶到 PP 平面的高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成人安氏Ⅱ1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槽骨表现为狭窄且腭侧牙槽骨略高,矫治中可对上中切牙施加适当的内收和压低,但是在矫治中需严格控制切牙的转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ITI种植体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87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其中66例窦底牙槽嵴高6~10 mm者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手术,其余21例骨高2~5 mm者行开窗植骨上颌窦底提升术,均同期植入ITI种植体.手术3~6个月后拍X光曲面全景片,确定骨结合后行上部修复.修复后6~52个月观察评价骨结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上颌窦炎症,在98枚种植体中,1枚种植失败,其余97枚种植体稳定,未见明显骨吸收影像.种植体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结论] 临床上应根据上颌窦底牙槽嵴高度不同,选用开窗植骨或上颌窦内提升技术提升上颌窦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ITI种植体在临床上是可行的.由于ITI种植体本身的特点,同期植入,可以保证其初期稳定性,利于种植体-骨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