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病员应激反应致血糖升高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83例脑挫裂伤病员的血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按病情分为重症组42例,轻症组41例,发生高血糖60例,发生率72%。重症高血糖组平均血糖值(10.48±5.05)mmol/L,轻症高血糖组平均血糖值(8.41±1.42)mmol/L。重症高血糖组的死亡率50%,重症正常血糖组的死亡率17%(P<0.01)。结论:脑挫裂伤病员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达72%,病情越重血糖升高越明显,波动范围越大,死亡率越高。对重症脑挫裂伤病员的血糖监测可作为病情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03年3月~2009年3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25例,入院后监测随机血糖,根据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水平正常组和血糖水平升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1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53例出现高血糖,发生率42.4%,应激性高血糖组其恶化死亡率(9.43%)比无应激性高血糖组高(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其恶化死亡率显著高于无应激性高血糖者,可作为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万娜萨  张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1):1531-1533
目的:比较脑出血术后血糖和入院应激性高血糖的差别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脑出血后24 h内入住医院神经外科,入院时检测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并经过手术治疗的病人,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在入院时和手术后发生的应激性高血糖的差别、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差别,并比较入院时与手术后的应激性高血糖的高低对其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入院时的应激性高血糖值分别为(14.27±2.56)mmol/L、(13.23±3.18)mmol/L,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1.22±3.35)分、(20.65±4.23)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值分别为(10.56±1.32)mmol/L、(16.88±2.46)mmol/L,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9.69±4.16)分、(28.92±4.73)分,死亡组均高于存活组(P<0.01).手术后血糖降低组病人的死亡率3.88%,明显低于手术后血糖升高组的86.67%(P<0.01).结论:脑出血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手术后比入院时增高的病人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后应激性血糖升高对其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血糖升高组与血糖正常组的预后。结果血糖升高者28例,血糖正常者58例。急性脑出血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为32.6%。血糖升高组昏迷率、致残率、死亡率均高于正常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应激性血糖升高明显影响预后,血糖越高,昏迷率、致残率、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出血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与其病灶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应激性高血糖与其病灶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发病72 h内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次日晨空腹血糖(FBG).FBG升高者为高血糖组,FBG正常者为正常血糖组,每组各40例.根据头颅CT记录80例患者的病变部位、大小,并行2组患者入院时、发病7 d、28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及发病3个月Barthel指数(BI)比较.结果:高血糖组血糖升高水平与病灶的大小、部位有关;病程中,高血糖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BI值与正常血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应激性血糖值在不同病灶部位、大小间差异显著,且与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张连英 《中原医刊》2004,31(13):6-7
目的 :探讨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的处理方法及预后影响。方法 :对ICU收治的应激性高血糖患儿 5 2例 ,按血糖值高低分组讨论 :分轻中度高血糖组 (血糖在 7 3~ 10 1mmol/L之间 )及重度高血糖组 (血糖 >10 1mmol/L)。轻中度高血糖组予限制血糖 ;重度高血糖组另分两组 :限糖组及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组。分析两组血糖值变化及预后。结果 :轻中度高血糖组经限制血糖治疗 5天后血糖恢复正常 ,重度高血糖胰岛素治疗组与对照组入院第 2天血糖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 P <0 .0 1) ,而且重度高血糖组与轻中度高血糖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 P <0 .0 1)。结论 :血糖水平越高 ,预后越差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血糖下降速度较快 ,预后较好 ,对危重症的抢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检测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空腹血糖,根据糖尿病史、血糖值高低,分为糖尿病组、应激性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观察3组脑梗死进展发生率和预后。结果糖尿病组脑梗死进展发生率高于应激性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且3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梗死加重与高血糖有明显关系,且预后不良,故应尽量避免引起血糖增高的因素,以减少脑梗死加重。  相似文献   

8.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剑平 《华夏医学》2007,20(3):451-452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2例非糖尿病(DM)AMI患者入院早期的血糖水平进行测定,将其分为无应激性高血糖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观察两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感染及死亡情况。结果:AMI急性期应激性高血糖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感染及病死率比无应激性高血糖组高(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感染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无应激性高血糖者(P〈0.05),应激性高血糖对AMI的预后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11月收治的AMI患者60例患者根据空腹血糖值分为两组,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试验组)36例(血糖≥7.0 mmol/L),AMI未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对照组)24例(血糖<7.0 mmol/L),在发病后24 h行血浆BNP浓度检测。结果发病后24 h血浆BNP水平在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明显高于AMI未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671.87±631.71)ng/L vs(299.53±455.67)ng/L,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以判断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病情危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 I)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1例非糖尿病(DM)的AM I患者入院早期的血糖水平进行测定,并根据血糖测定结果,将其分为无应激性高血糖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观察两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死亡情况。结果:发现91例AM I患者急性期有30例出现高血糖,发生率为33.0%,应激性高血糖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及病死率比无应激性高血糖组高(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无应激性高血糖者(P<0.05),AM I后应激性高血糖提示预后不良,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急性脑卒中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无糖尿病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80例,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对照组80例,当血糖≥11.1mmol/L时,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8.0~11.1 mmol/L。观察2组病死率和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8.75%,尿路感染发生率6.25%,病死率2.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第15、30天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伴应激性血糖升高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苏州市5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苏州市姑苏区城北街道50岁以上人口进行整群抽样,并统一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脑卒中患病率为10.4%,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年龄越高患病率越高;非脑卒中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的暴露率明显低于脑卒中组(P<0.05);年龄、高血压、肥胖、吸烟、饮酒、高血糖、心脏病、脑卒中家族史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防治中应积极调控血糖、血脂、血压等,并积极倡导戒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积极锻炼,以减少脑卒中危险因素,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及病死率。脑卒中;危险因素;患病率  相似文献   

13.
高血糖对脑卒中病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高血糖对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检测200例脑卒中急性期(发病后24 h内)患者的首次空腹血糖,分为高血糖组、血糖正常组。根据颅脑CT或MR I记录高血糖组病灶的性质、大小及部位。结果高血糖组患者和血糖正常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糖正常组脑卒中急性期预后与高血糖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血组和大病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分别较缺血组和小病灶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高血糖组不同病变部位患者血糖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较脑梗死、大病灶较小病灶、近中线部位较远离中线部位患者血糖升高明显,血糖可作为急性脑卒中评估病情的指标之一,高血糖可加重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应避免引起血糖升高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潘龙云  秦留真 《当代医学》2009,15(12):57-58
目的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的血糖水平,比较有应激性血糖升高的患者与血糖正常患者的预后差异情况。结果入院后有应激性血糖升高的患者较血糖水平正常者预后差。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与应激性血糖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5.
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杰  曹莉 《安徽医学》2007,28(6):496-498
目的研究影响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2~2006年间在我科住院40例进展性脑梗死(SIP)及同期住院治疗的5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NSIP)患者,回顾性地分析比较两组血压、血脂、血纤维蛋白原、血清铁蛋白、发病当天随机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发热、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关系。结果SIP组与NSIP组在发病当天血糖、纤维蛋白原、血清铁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热及过早接受降压治疗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糖、纤维蛋白原、血清铁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等项目的增高,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热及过早接受降压治疗均为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微量蛋白尿与急性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急性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微量蛋白尿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0例急性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患者分为两组:微蛋白尿阳性组(32例)和微蛋白尿阴性组(48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病史、体重指数、血脂水平、空腹血糖,90天死亡率,神经功能评分(由NDS和ADL评分表达),进行分析,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有差异,微蛋白尿阳性组NDS评分高于阴性组,微蛋白尿阳性组ADL评分低于阴性组.微蛋白尿阳性组90天死亡率高于阴性组(15.63%比2.08%),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对判断急性脑卒中的预后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 lc)和餐后2h血糖(2hPBG)的价值,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3组:正常血糖组、高血糖组、糖尿病组,测定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较正常血糖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较正常血糖组,缺血性脑卒中病情重,预后差,梗死面积大,死亡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餐后2h血糖与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病情、估计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脑梗死患者自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对459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空腹血糖(FPG)水平分为未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组(空腹血糖<6.1 mmol/L),应激性血糖轻度升高组(6.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和应激性血糖显著升高组(空腹血糖≥7.0 mmol/L)。统计数据包括患者年龄,既往病史,血生化、凝血系列化验结果,CT、磁共振影像学表现,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数据分析采用PASW 18.0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年龄大于65岁,有房颤、高血压病史、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正常的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风险增加。大脑半球梗死与应激性高血糖有关。同时FPG、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和血清尿素氮(BUN)五项检测指标与ADL评分结果密切相关。应激性血糖轻度升高组和应激性血糖显著升高组ADL评分低于未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组,应激性血糖显著升高组又低于应激性血糖轻度升高组。应激性高血糖水平与脑梗死患者活动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rs=-0.264 3,P<0.000 1)。结论应激性高血糖的出现增加了脑梗死患者活动功能障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血压、血糖、血脂与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薇  张茁 《北京医学》2007,29(6):339-34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与脑血管病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1016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336例为复发性卒中.采集后者此次发病时血压水平、血糖及血脂数据,并与同期入院的680例首次发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进行比较,明确以上伴发疾病的控制对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作用.结果 复发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压、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不良明显高于首次发病者(P值分别为0.023、0.001、0.028),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甘油三酯异常对复发脑血管病影响不大.结论 血压、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是脑血管病再发的最主要风险,应在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6例(实验组),其中105例合并高血压,25例合并糖尿病;随机选择同期与实验组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其中单纯糖尿病组20例、单纯高血压组40例及冠心病组20例。测定各组的胱抑素C水平,分析患者胱抑素C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当时、发病第2天和治疗后的胱抑素C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组或合并高血压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高,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和胱抑素C水平是缺血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与患者收缩压(r=0.593,P0.05)、血糖水平(r=0.534,P0.05)和年龄(r=0.568,P0.05)呈正相关。结论胱抑素C水平的升高可辅助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患者年龄较大且血压和血糖升高的同时应警惕胱抑素C水平的升高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