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胡为常用疏肝解郁中药,其抗抑郁作用备受中医界关注,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柴胡的文献,对以柴胡为主要药物的复方的临床疗效和现代的药理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发现柴胡作为肝经引经药,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柴胡龙骨牡蛎汤等经方治疗抗抑郁证临床疗效显著。药理实验研究也提示柴胡类经方及一些自拟的经验方已经成为治疗抑郁证的主要方剂,其中单味药柴胡发挥了明显的抗抑郁作用,是重要的抗抑郁中药之一,且柴胡的有效组分柴胡皂苷是发挥抗抑郁作用的主要成分,药理机理可能涉及单胺类递质及受体表达、乙酰胆碱转移酶蛋白及基因表达、抗免疫炎症损伤及抗凋亡等途径。因此,对柴胡抗抑郁作用的深入研究,对揭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发抗抑郁新药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柴胡汤系东汉名医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名方,其姊妹方为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等7味药组成,是治疗少阳半表半里症的有效方剂,具有和解少阳,清热解毒,疏肝和胃,扶正祛邪之功。大柴胡汤是由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芍药、大黄组成,主治少阳病兼阳明里实症。大柴胡汤症是少阳病主要病症,临床较为多见,是古今临床常用方剂。有关此汤的研究报道很多,现将有关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 药理作用大柴胡汤的主要功能是和解少阳,通里泄热,方中柴胡解少阳之郁滞,黄芩清解胸腹之热,大黄通里泄热,枳实政结…  相似文献   

3.
王燕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0):357-358
《伤寒杂病论》为中医临床学最重要的典籍。其书千古辉煌,被后世尊为经方,这在我国医学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据统计书中用柴胡者计有9方,方名有柴胡者,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6方;方名无柴胡者有3方。  相似文献   

4.
柴胡-黄芩药对是小柴胡汤类方发挥和解少阳作用的核心药对。临证凡见少阳枢机不利为病机关键,并辨证论治以柴芩为主药之方,皆可认为是小柴胡汤类方。为探析柴芩药对疏利少阳之奥秘,特检索历代医经,结合现代药理学,试论柴芩药对的配伍意义,及以柴芎散、柴胡清肝汤、柴胡枳桔汤、柴胡达原饮为代表的小柴胡汤类方治疗少阳及兼夹病症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柴胡类方方证运用体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胡类方是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经方以及后世以柴胡为主药的经典名方,包括小柴胡汤、四逆散、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苓汤、柴朴汤、逍遥散、丹栀逍遥散等。临证时只要能准确把握柴胡药证(即主治胸胁苦满,  相似文献   

6.
大柴胡汤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柴胡汤是柴胡剂群的重要方剂之一,亦是小柴胡汤的加减方。是由柴胡、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半夏、生姜、大枣等八味药组成。方中用柴胡、黄芩之苦寒,清解少阳经腑之邪热;大黄、枳实行气通便,以泻阳明之实热;半夏、生姜之辛苦,以和降胃气;芍药配大黄,酸苦涌泄,于土中伐木,平肝胆之气逆;生姜、大枣以和胃气。诸药配伍,既可疏利肝胆之气滞,又可荡涤肠胃之实热。本方在《伤寒论》原文中多是用以治疗少阳阳明并病者,即是小柴胡汤与大承气汤的合方。但是,本方与小柴胡汤相比,重用生姜至五两,重在和胃降逆、开结散饮。  相似文献   

7.
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举隅梅颖(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中医科,南京210008)关键词大柴胡汤临床应用急性腮腺炎荨麻疹牙周炎中图号R289.5大柴胡汤源自东汉末期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其处方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组成,具有和解少阳,...  相似文献   

8.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由柴胡、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半夏、大黄、牡蛎等药物组成,具有镇惊解郁,化痰安神之功,主治癫、狂、痫等多种疾病,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更年期抑郁症多例,疗效甚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柴胡汤,是少阳病和解剂之总方,正如柯韵伯所说:“少阳之机枢剂,和解表里之总方。”该方以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7味药组成,在《伤寒论》中以柴胡命名的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共6方。了解柴胡汤诸方加减,必须先从小柴胡汤开始,才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之主方,方中柴胡、黄芩清解少阳经腑邪热,又疏肝利胆,促进疏泄以增强新陈代谢;半夏、生姜和胃止呕,能升能降,助柴胡透达以散邪气而解表;人参、炙甘草、大枣温补脾气,扶正去邪,以拒邪气内…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核心症状的一类情感障碍类疾病,此病发病机制复杂、症状广泛、病情迁延难愈,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特点,严重危害个人及社会安全。目前西医治疗尚无特效药,以对症治疗为主,而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此病具有显著优势。柴胡作为解表药,具有疏肝解郁、退热、补阳之功效,对抑郁症患者具有明确疗效。目前研究发现柴胡活性成分如柴胡皂苷、山柰酚、异鼠李素、槲皮素,柴胡药对如柴胡-郁金、柴胡-白芍、柴胡-川芎、柴胡-黄芩,柴胡配伍方剂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四逆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散等抗抑郁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调节微生物-肠-脑轴、调节神经递质、抑制免疫炎性反应、调节神经细胞营养因子等有关。故该文对柴胡单体、药对、配伍方剂、中成药抗抑郁的具体机制及进展进行总结,以便为后续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柴胡桂枝汤合方解热作用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合方柴胡桂枝汤与桂枝汤、小柴胡汤的解热作用功效.方法:首先复制干酵母大鼠发热模型,给予桂枝汤、小柴胡汤及合方柴胡桂枝汤,然后测量体温,观察各自解热效果.结果:桂枝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均有解热作用,且柴胡桂枝汤解热作用优于桂枝汤、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与桂枝汤比较无差别.结论:柴胡桂枝汤解热作用优于桂枝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合方中方与方间解热作用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抗抑郁症的剂量配比与量效学关系。方法 :以小鼠悬尾不动时间、5-羟色胺酸诱导小鼠甩头次数为指标,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拆方为单味柴胡、小柴胡类方组(去柴胡)、非小柴胡组(桂枝、茯苓、大黄、龙骨、牡蛎),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法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进行拆方研究。结果 :柴胡组、非小柴胡组能显著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增加5-羟色胺酸诱导小鼠甩头次数。同时在柴胡组剂量水平取2.5 g/kg、小柴胡组4.5g/kg、非小柴胡组5 g/kg,全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抗抑郁作用最强。结论 :均匀设计是研究中医古方一个简单而有用的工具,它既能找出处方中药物的最佳配比,又不需要拆方研究即能获得处方中每一味药物的作用性质,更能体现研究中医处方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13.
柴胡汤为《伤寒论》要方之一,颇受后世医家重视,今业医者无不知柴胡法为和解法,主少阳病表里不和,且方为应用,但是,欲深入探讨柴胡汤涉及的理论总理,特别是中西医结合地弄清柴胡汤和柴胡证,并非和解表里或和解少阳即令人满意。故作柴胡汤新解。  相似文献   

14.
不同配伍组方小柴胡汤的人肝细胞毒性体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检测不同配伍组方小柴胡汤对人肝细胞的毒性,为减毒改良提供依据. 方法:MTT法检测不同配伍组方小柴胡汤水煎液和超声萃取液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活性的影响,以此作为初筛,并用正常人肝细胞进行验证.结果:小柴胡汤原方、黄芩、黄芩 柴胡水煎液对人肝癌细胞株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强度原方《黄芩《黄芩 柴胡合煎液;黄芩 半夏、柴胡、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和大枣水煎液无显著作用;超声法样品比水煎法样品的抑制作用弱.结论:小柴胡汤原方水煎液具有肝细胞毒性,主要毒性药材为黄芩,柴胡可增强黄芩的毒性,半夏可降低黄芩的毒性.  相似文献   

15.
柴胡、小柴胡汤与定时发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胡、小柴胡汤与定时发病胡剑北(皖南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室芜湖241001)关键词柴胡;小柴胡汤;定时发病中医在长期临床中,人们已总结发现了不少应重视服药时间的方剂,如鸡鸣散、十枣汤、阳旦汤(桂枝汤)、坠痰丸等,均要求服药定时在平旦等。近年随着中医时间...  相似文献   

16.
正经统计,治疗男科疾病的经方有50余首[1],涉及男科病种20余种。其中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4首方剂均属于柴胡汤类方[2]。本文收集149例柴胡汤类方的临床医案,并加以统计分析,总结柴胡汤类方在男科临床运用的方证特点,并就各方证之间的异同点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1)书籍文献:查阅历代有关经方治疗男科疾病文献资料,包括《中华医典·医案分部》、《中医历代医案精选》、《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相似文献   

17.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体会孙建军(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医院210015)关键词大柴胡汤发热胁痛痛经中医药疗法大柴胡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方剂,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扩大其运用范围,取得了不少经验。笔者近来年运用大柴胡汤治疗中医多科疾病,取得了明...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载:“按之心下满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组成:柴胡、黄芩、芍药、枳实、大黄、大枣、生姜。心下,即是指胸腹部分,痛的范围满于胸腹并多旁及两胁,解剖位置属肝、胆、胃、胰、脾。笔者临床上曾师其法而用之,治疗阻塞性黄疸、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现介绍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一书,由柴胡、生姜各15克,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各9克,大黄6克,大枣5枚组成。 该方是由小柴胡汤减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小柴胡汤本是治疗少阳病证的主方。风寒之邪侵犯人体后,发病的病位在肌表的称为太阳病证或表证;病邪传入于内的,称为阳明证或里证;若病邪既不在表又未传里,而是在表里之间,则称为少阳病证或半表半里证。少阳病的病机是:邪气欲传于里,正气欲驱邪于外,正邪分争,相持不下。所表现的典型症状是:往来寒热,胸胁胀满,心中烦闷欲呕,默默不欲食(不想说话,也不想进食)等。所谓“往来寒热”,是说寒与热交替发作,一阵怕冷,一阵发热,而且反复发作无定时,有  相似文献   

20.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图法分类号R249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第107条,由柴胡、半夏、党参、龙骨、牡蛎、桂枝、大黄、茯苓、生姜、大枣、铅丹等药组成,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伤寒误下,邪热内陷、表里俱病、烦惊谵语等症。笔者临床上用此方治疗失眠、心悸、耳鸣、眩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