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对2012-2016年黔西南州流感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黔西南州流感监测哨点医院2012-2016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病原学监测数据、暴发和聚集性流感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2-2016年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17 665例,ILI%为2.01%。采集鼻咽拭子标本4 485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53份,平均阳性率为16.79%;2012年以流感病毒B型和季H3为主,2013年以BY型和甲型H1N1为主,2014年以季H3和甲型H1N1为主,2015年以季H3为主,2016年以季H3和BV型为主;2012-2016年黔西南州共发生ILI暴发疫情2起,聚集疫情8起,采集标本94份,阳性52份,阳性率55.32%;暴发及聚集性疫情阳性标本型别与当年病原学检测主要型别一致;全州80%的ILI暴发和聚集性疫情发生在中小学校。结论 2012-2016年黔西南州监测的ILI病例中5~14岁年龄组和15~24年岁龄组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较高;春季、秋季和冬季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流感暴发和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NDRS)乙型肝炎(乙肝)报告情况和质量。方法:下载2019年全国200个乙肝监测试点NNDRS报告的乙肝个案调查表和附卡,计算附卡有效填写率;根据附卡信息,按照乙肝诊断标准(WS 299-2008)对报告乙肝进行复核,用Kappa检验评价报告与复核分类的一致性;分析导致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定襄县乙型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2年乙型肝炎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定襄县乙肝年平均发病率为39.28/10万,呈上升趋势。县城和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发病率较高;20~34岁和65~74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段,年平均发病率60/10万,70~74岁年均发病率最高,达76.24/10万,14岁儿童发病率低于8/10万;农民发病较多。结论定襄县乙肝防控形势严峻,应加强健康教育,采取以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降低发病率;≥65岁老年人乙肝应依托健康管理项目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河南省乙型肝炎疫苗(HepB)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HepB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7-2021年河南省HepB AEFI个案数据和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报告AEFI个案8 143例,年均报告发生率为33.30/10万剂。不同年份间报告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33,P<0.001)。报告月份主要集中在4-6月,占报告总数的31.08%;报告发生率位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是安阳市、信阳市和永城市,分别为89.71/10万剂、60.21/10万剂和54.41/10万剂,不同地区间报告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9.60,P<0.001)。男女性别比为1.17∶1,≤1岁占82.43%,接种后≤1天发生反应占93.70%。所有AEFI中,一般反应7 951例(97.64%),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异常反应141例(1.73%),以过敏性反应为主。痊愈或好转占98.59%。结论 河南省HepB预防接种较安全,AEFI以一...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1997~2002年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2002年的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年以来,河南省乙型肝炎发病呈上升趋势,6年平均发病率69.42/10万,2002年上升居全省各类传染病发病首位。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15~45岁,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为5.40%~7.88%。结论:加强乙肝监测和免疫接种,开展预防乙肝的宣传教育,将有效控制乙肝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福建省6个监测点急性乙肝报告的病例资料,评价其实际发病情况。方法对报告的急性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清进行实验室复核。结果 2013年共报告乙肝4 086例,初始报告急性乙肝692例(16.9%)、慢性乙肝3 373例(82.7%)、未分类21例(0.5%)。经流行病学调查及抗-HBc-IgM 1∶1000检测排除,审核订正后报告急性乙肝269例(6.6%),慢性乙肝3 796例(92.9%),订正后急性乙肝病例占比下降;乙肝发病性别比2.1∶1。抗HBc-IgM估算的急性乙肝发病率明显低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报告发病率。结论应提高医务人员对乙肝诊断标准的认识,及时利用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乙肝分类诊断,客观评价福建省乙肝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2010-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0-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河南省共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8 74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79/10万;92.47%的病例集中在2~15岁人群,以学生最多,男女发病比为1.99∶1;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每年的3-7月和11月-次年1月多发。结论 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处较低水平,但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5 - 2016年郑州市居民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 收集通过“河南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2015 - 2016年郑州市户籍居民脑卒中监测数据,并分析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 2015 - 2016年郑州市户籍居民脑卒中年均发病率和标化率分别为620.78/10万和383.64/10万,年均死亡率和标化率分别为86.65/10万和55.31/10万。女性发病率(539.10/10万)和死亡率(75.67/10万)低于男性发病率(701.61/10万)和死亡率(97.46/10万)。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人群。脑梗死在发病病例分型中的占比为 72.34%,其次是脑出血,占比16.75%,未分类脑卒中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占比分别为9.48%和1.43%。结论 急性发病的主要类型为脑梗死,女性居民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近些年呼伦贝尔市采取的乙型肝炎防治措施是否到位及人群免疫水平,为下一步乙肝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呼伦贝尔市2006—2010的乙型肝炎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0年,呼伦贝尔市乙型肝炎累计发病数为14040例,年平均发病率101.67/10万。2010年发病率最低为46.17/10万,2006年最高为140.30/10万。自2008年开始,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年平均发病率较高的地区集中于牧区,报告发病数较高的地区集中于林区及农区。全年龄组均有发病,发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46:1,25岁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20岁组。职业构成中居前五位依次为家务及待业(25.25%)、农民(18.84%)、工人(15.51%)、学生(8.17%)、牧民(6.21%)。结论应加强〉15岁知识水平较低人群乙型肝炎防治的健康教育,在学生中普及乙型肝炎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郑州市2015 - 2016年户籍居民冠心病发病死亡情况。方法 根据河南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收集的郑州市户籍居民冠心病发病监测数据,对2年间郑州市居民冠心病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数据库的建立基于Excel2010软件,SPSS19.0统计软件用于描述性分析。结果 郑州市2015 - 2016年报告户籍居民冠心病发病22 259例,死亡13 513例,户籍人口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分别为152.75/10(标化率90.21/10万)和92.89/10万(标化率65.16/10万)。相比于2015年(122.91/10万),2016年全市监测人群冠心病粗发病率上升至182.58/10万,粗死亡率由88.83/10万上升至96.94/10万。女性发病率、死亡率低于男性。6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60岁以下年龄组。在冠心病发病病例分型中,急性心肌梗死为主要的病例分型,占比92.08%。1月份发病最多(3 113例,发病率20.63/10万)最多。结论 监测年间郑州市户籍居民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男性急性发病率、死亡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2006年乙型肝炎报告病例构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监测点报告乙型肝炎(乙肝)ON例进行调查和实验室复核,掌握监测点乙肝报告病例的构成。方法对18个监测点所有符合病例定义报告的乙肝疑似病例进行调查,采血和实验室复核甲肝抗体(抗-HAV)、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的IgM,最终进行实验室诊断。结果2006年8省市18个县监测点共报告2858例乙肝病例,其中急性疑似病例占23.97%,急性确诊病例占14、87%,慢性疑似病例占20.33%,慢性确诊病例占34.67%,肝硬化占4.09%,原发性肝癌占2.06%。对1681例进行了实验室复核,复核后急性乙肝病例占24、16%,急性确诊病例占15.37%。尽管急性和慢性乙肝病例复核前后比例变化不大,但复核前后一致性较低。结论国内乙肝报告病例中以慢性乙肝病例为主,急性乙肝病例在报告的乙肝病例中能够准确判定的病例仅占不足1/3。报告的乙肝病例存在分类错误,不能客观反映乙肝发病水平。修订国家乙肝诊断标准,对乙肝病例开展监测,将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病例分别报告是监测系统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2013-2015年中国乙型肝炎(乙肝)监测试点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为提高乙肝监测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下载2012-2015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200个监测点乙肝报告病例个案表及其附卡,分别从3个方面进行实施效果评价:①未分类乙肝病例所占比例;②附卡信息及报告类型一致性分析;③急性乙肝病例报告的准确性。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2.0软件分析,计算构成比、趋势χ2检验和一致性检验,计算Kappa值。结果 未分类乙肝报告病例比例从开展监测试点项目前的32.07%下降到2015年项目实施后的4.26%,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趋势χ2=24 988,P<0.05);2013-2015年通过附卡信息诊断的类型及报告类型一致性分析,2013、2014和2015年的Kappa值分别为0.768、0.821和0.836;2013-2015年监测试点地区急性乙肝报告准确率为55.77%~74.49%,且呈现逐年升高趋势(趋势χ2=97,P<0.05)。结论 中国乙肝监测试点项目开展取得较明显效果,急性乙肝报告病例诊断准确性逐年提高,未分类乙肝病例的比例降低。建议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监测模式,提高全国乙肝病例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6-2020年福建省乙型肝炎(乙肝)疫情重复报告情况,为改善乙肝疫情监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乙肝报告卡,根据卡片有效证件号等填报信息提取本研究纳入卡并划分为重复报告卡(重卡)和无重卡,运用SAS 9.4软件分析重卡构成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2016-2020年福建省累计报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西乙型肝炎(乙肝)发病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乙肝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2年乙肝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广西报告乙肝病例307302例,年均发病率为81.54/10万,2005--2012年年报告发病率(发病数)分别为:64.12/10万(29637例)、73.64/10万(34317例)、73.12/10万(34507例)、78.31/10万(37337例)、85.21/10万(41035例)、85.29/10万(41418例)、95.81/10万(44099例)、96.77/1077(44952例);0~14岁组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年报告发病率(发病数)由2005年的17.52/10万(1752例)下降至2012年7.02/10万(713例),其他各年龄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病例以20—39岁年龄组为主占50.16%(154132/307302),男女比例为2.27:1(213321/9398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9.21%(181946/307302)。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市为防城港市(137.63/10万)、北海(94.70/10万)和百色(91.37/10万),年均发病率最低的市为钦州市(45.42/10万),14个市中柳州市乙肝年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北海市年报告发病率相对稳定,其他12个市年报告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无明显的季节性。2005--2012年报告新生儿首针接种率为97.71%(686200/702300)-99.30%(738871/744080)。结论广西儿童乙肝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成年人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加强乙肝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和疫情监测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是广西乙肝防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2012年河南省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和基因型分布.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3-6月在河南省抽取1~74岁常住人群32 203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既往病史以及危险因素的暴露史等.采集5 ml静脉血,经ELISA和巢式RT-PCR法分别进行HCV抗体和HCV RNA检测;并对HCV RNA阳性样本进行非结构蛋白5区(NS5B)基因扩增和测序,对所测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和基因分型;分析不同特征调查对象抗-HCV、HCV-RNA阳性率及HCV基因亚型分布的差异.结果 在32 203名调查对象中,抗-HCV和HCV RNA阳性率分别为0.48% (153/32 203)和0.24% (78/32 203),其中男性分别为0.42% (65/15 634)和0.23% (36/15 634),女性分别为0.53% (88/16 569)和0.25% (42/16 596),性别间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6和0.18,P值均>0.05).NS5B基因分型与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在71份HCV RNA阳性样本中,共有6种亚型,分别为lb、6a、3a、2a、3b和1a,所占比例分别为56.3% (40/71)、19.7%(14/71)、11.3% (8/71)、8.5% (6/71)、2.8%(2/71)和1.4%(1/71);感染者HCV基因亚型主要集中在lb和6a这两个分支上,两种亚型的Bootstrap值均为0.95.结论 2012年河南地区HCV流行处于较高水平,基因型亚型以1b和6a型为主.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乙肝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湖北省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北省2001-2007年的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年以来湖北省乙型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7年平均发病率为83.15/10万,2007年上升至全省各类传染病发病首位。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15—50岁,高发人群为农民、学生。结论乙肝仍是湖北省发生最多的传染病,应进一步加强乙肝监测和免疫接种,开展预防乙肝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003—2005年宜昌市城区3189名1—7岁儿童进行了乙肝监测,为防制乙肝制定科学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微量末稍血,用胶体金标纸片法检测。结果HBsAg阳性率为0.19%,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3.45%,抗-HBs阳转率为70.81%,3年间抗-HBs阳转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抗-HBs阳转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全流动儿童管理制度,提高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达到有效保护低年龄组儿童,降低乙肝发病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宁波市鄞州区2006-2015年15岁及以上居民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成人HBV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的鄞州区2006-2015年乙型肝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鄞州区累积报告≥15岁居民乙型肝炎病例1 664例,年均发病率为11.50/10万,各年发病率在8.22/10万~13.87/10万之间,总体呈下降趋势(X2趋势=5.492,P<0.05),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122.229,P<0.01),慢性乙型肝炎呈上升趋势(x2趋势=14.792,P<0.01).乙型肝炎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具有地区差异性,发病率<10/10万和≥10/10万的镇数分别为6个和19个.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发病率为17.78/10万.男女发病比为2.63: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x226.318,P<0.01).农民乙型肝炎病例最多(32.51%).结论 鄞州区≥15岁居民乙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中青年农民工人群为重点防治对象,应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