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不同康复时段的听觉言语识别能力评估,探索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听觉言语识别能力的获得规律,为评价及预测聋儿康复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标准化的儿童言语听觉测试环境及测试词库,对863例不同年龄、不同康复时段的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进行听觉言语识别能力评估,包括自然环境声响、声母、韵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植入人工耳蜗儿童和配戴助听器儿童在语音识别、声调识别及语音清晰度上是否存在差异,以期为助听器及人工耳蜗术后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5名听障儿童,其中助听器组25名,人工耳蜗组30名;采用听觉语言能力评估词表进行评估;利用SPSS 16.0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听障儿童的韵母识别率显著高于声母识别率(t=3.505,P=0.001);助听器组韵母识别率显著高于声母识别率(t=3.672,P=0.001);人工耳蜗组韵母识别率与声母识别率无显著性差异(t=1.517,P=0.135);人工耳蜗组的声母识别显著高于助听器组(t=3.508,P=0.01);两组儿童的韵母识别、双音节词声调识别及语音清晰度之间无显著差异(均P>0.05);人工耳蜗组和助听器组的语音清晰度变异系数均大于20%,离散程度较大。结论听障儿童的康复教学应重视声母识别训练,同时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多通道人工耳蜗在语前聋儿童及青少年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通过对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和青少年的听力和语言能力的评估,探讨我国儿童在使用人工耳蜗后的听力和言语能力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25例行人工耳蜗植入的语前聋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参与本组测试。选用《聋儿听觉言语康复评估方法》作为测试材料,分别进行声音,言语声和环境声的辨别,数词,单字词,双字词,3字词,韵母,声母,声调,封闭项列短句的识别,开放项列字词和开放项列短句识别,语言清晰度,模仿句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使用人工耳蜗和助听器的语前聋儿童的言语识别能力的比较研究,为人工耳蜗植入适应证提供参考.方法实验对象包括18例人工耳蜗植入和40例配戴助听器的先天性语前聋儿童,先在自由声场测试双耳裸耳听阈,根据装置使用时间和平均裸耳听阈值分组,测试并比较使用人工耳蜗和助听器的语前聋儿童封闭项的声母、韵母、单音节词识别率.结果人工耳蜗植入时间≥2年组儿童的韵母、声母和单音节词识别率明显高于<2年组患者.助听器使用时间≥2年组的各测试项识别率与<2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装置使用时间<2年的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各测试项识别率均明显高于平均裸耳听阈>100 dB HL的助听器使用者,与平均裸耳听阈≤100 dB HL的助听器使用者的各测试项识别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装置使用时间≥2年的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各测试项识别率均明显高于平均裸耳听阈>90 dB HL的助听器使用者,但与平均裸耳听阈>70 dB HL但≤90 dB HL的助听器使用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极重度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能获得比助听器使用者更好的言语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评估方法.方法受试者为18名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语前聋儿童,耳蜗植入时平均年龄6岁.按人工耳蜗使用时间长短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评估:第一阶段18名患儿,使用人工耳蜗1~12个月;第二阶段12名,使用人工耳蜗13~24个月;第三阶段8名,使用人工耳蜗25~36个月;第四阶段6名,使用人工耳蜗在36个月以上.描述性分析,以问卷的形式了解儿童在人工耳蜗植入后声音接受、言语表达及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言语测试,进行言语识别能力和发声能力测试.结果第一阶段患儿,能够感知和辨别来自家庭和环境中的声音;第二阶段患儿,封闭项词识别率是51%,开放项词识别开始启动;第三阶段患儿,封闭项词识别率达到72%,开放项词识别率是40%,能正确发出的单词数是42%;第四阶段患儿,封闭项词识别率和开放项词识别率分别达到84%和53%,能正确发出的单词数达62%,部分患儿已有自发的口语表达.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对语前聋患儿的言语发育有帮助,患儿的言语能力随着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的推移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129例极重度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声母、韵母、单音节及双音节词识别能力的评估,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的听觉康复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用《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作为测试材料,分别测试患者的声母、韵母、单音节词、双音节词识别率,用各分项评估结果的均值代表总体听觉能力,进而研究康复时间、植入年龄、术前配戴助听器经验及性别对听觉能力的影响。结果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听觉能力各分项得分逐渐提高(P〈0.05)。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低龄组与大龄组间总体听觉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男、女组之间总体听觉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助听器组与未配戴助听器组间总体听觉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能提高语前聋患者的听觉能力。植入时间越长,听觉康复效果越好。植入时年龄越小,术后听觉能力进步越快。大龄语前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后听觉能力仍能获得一定的改善。术前短时间配戴助听器对于极重度语前聋患者术后听觉能力康复无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声调识别的特点,为编制适用于汉语的人工耳蜗言语编码策略提供参考资料。方法23名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时年龄2~18岁,均使用人工耳蜗1年以上。按人工耳蜗植入时年龄分为6岁以下和6岁以上两组,分别测试患者对一声与二声、一声与三声、一声与四声、二声与三声、二声与四声、三声与四声6种声调组合的识别能力。结果6岁以上组患者一声与二声分辨测试得分最低,与其余5种组合测试得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声与四声分辨的测试得分最高,除二声与四声组合外,与其余4种组合测试得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岁以下组患者一声与二声分辨的测试得分最低,三声与四声分辨的测试得分最高。6种不同声调组合测试得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岁以下组患者6种不同声调组合测试的得分均高于6岁以上组。结论语前聋患者最易区分三声与四声之间的差别,而一声与二声之间的差异最难分辨。语前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越早,使用人工耳蜗时间越长,其声调识别能力越好。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语前聋中国儿童双耳人工耳蜗植入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估双侧耳人工耳蜗植入对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语前聋患儿的听觉与言语康复疗效。方法:2例先天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单侧耳人工耳蜗植入术后2年和3年分别施行对侧耳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年评估患儿左、右耳单耳及双耳人工耳蜗助听听阈和言语识别率。以及言语清晰度。结果:①双耳人工耳蜗助听与单耳人工耳蜗助听相比。平均听阈降低分别为13dB和11dB;②在安静环境中双耳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言语识别率(开放项列)分别平均提高为9%和10%,2例双耳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言语识别率(开放项列)分别达97%和95%;③在嘈杂环境中对言语的识别能力明显提高;④言语清晰度有明显改善。结论:双耳人工耳蜗植入可明显提高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语前聋患儿在安静和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率,对语前聋儿童的言语和语言发育有明显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通过客观及主观听力学评估来确定人工耳蜗植入是否对语前聋成年患者言语发育有促进作用。采用回顾分析患者术后的开放式言语识别率等客观指标及患者生活质量等主观指标。结果是 1989~ 1999年共完成 198例成年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其中4 4例为语前聋 ,分别植入美国Nucleus 2 2、Nucleus2 4或Clarion人工耳蜗装置。患者平均手术年龄 34岁 (14~ 6 2岁 ) ,通过开放式言语识别率测试 (包括字词、短语和短句识别 )可以发现自幼接受不同听力训练的语前聋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语前聋患者手术效果的确不如语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人工耳蜗植入技术(Cochlear Implant)使双侧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语后聋患者和年龄较小的语前聋患者在言语识别方面改善较大,但对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是否受益尚存在争议。本文研究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的获益情况。方法:以语前聋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关注交流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等情况,设计语前聋青少年CI使用效果和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并分析患者人工耳蜗术后获益效果和满意度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家长均对孩子植入人工耳蜗后的声音获得非常满意,且认为人工耳蜗对整体综合交流能力的改善有一定帮助,患者本人及家长都愿意选择CI。结论:对语前聋青少年CI植入者不应把言语测试识别率得分的提高作为评判人工耳蜗获益情况的唯一标准,还应考虑人工耳蜗在提高患者综合交流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帮助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