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血脂、体重指数、血肌酐(SCr)等水平,探讨高尿酸血症与相关影响因素及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mAlb)/肌酐(Cr)水平将110例T2DM患者分为3个亚组,正常白蛋白尿组40例(尿mAlb/Cr〈30μg/mg)、微量白蛋白尿组39例(30μg/mg≤尿mAlb/Cr〈300μg/mg﹚及临床白蛋白尿组31例﹙尿mAlb/Cr≥300μg/mg),测定SUA、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等指标,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和体重指数,并与30例对照者(对照组)比较。结果:临床白蛋白尿组SUA水平为(375.6±179.5)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的(247.9±111.1)、(229.7±104.3)、(235.9±122.8)μmol/L(P〈0.01或P〈0.05﹚,且SUA随mAlb/Cr的增加而增加。SUA与SCr、TG、BMI呈正相关(P〈0.01),与CCr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G、BMI与SUA呈正相关(P〈0.05),CCr与SUA呈负相关(P〈0.05),SCr与SUA无相关性。结论:TG、BMI、CCr是SUA的独立相关因素,CCr与SUA相关性较SCr好,高尿酸血症可能参与了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应尽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
韦良广 《广西医学》2014,(4):525-52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T2DM患者150例,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非高尿酸血症组(NUA)99例、高尿酸血症组(HUA)51例,检测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并观察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HUA组体重指数、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24 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NUA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N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均明显高于N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可加重T2DM患者代谢紊乱,并促进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ALB)的影响因素。方法 291例T2DM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MAU)组119例和正常白蛋白尿(NAU)组172例。比较两组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肌酐等指标,分析与U-ALB相关的指标。结果两组性别、BMI、舒张压、HbA1c、FBG、HDL、LDL、TC、TG和肌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AU组较NAU组年龄大、病程长、收缩压和尿酸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龄、病程长、收缩压高和高尿酸是T2DM患者U-ALB的相关因素,积极干预控制尿酸和血压,有利于减少和延缓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4.
董瑞鸿 《当代医学》2010,16(25):30-30
目的检测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血脂、体重指数(BMI),分析初发T2DM患者MAU阳性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比浊法测定80例初发T2DM患者MAU及HbA1c。结果 80例初发T2DM患者中39例MAU阳性,MAU阳性组HbA1c、血糖、血压、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均高于MAU阴性组(P〈0.01)。MAU阳性组治疗14天后复查MAU31例好转。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血糖、血压、血脂有关,积极干预病变可逆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肾病患者检测血清胆红素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UAER)将1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UAER<30mg/d)72例,微量蛋白尿组(30mg/d≤UAER<300mg/d)70例和大量蛋白尿组(UAER≥300mg/d)50例,分别测定各组身高、体重、血压、血肌酐、尿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微量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大量蛋白尿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显著低于正常蛋白尿组及微量蛋白尿组(P<0.05),而肌酐、尿素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及微量蛋白尿组(P<0.05),且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与尿微量白蛋白呈负相关(r=-0.304,P<0.01;r=-0.272,P<0.01;r=-0.278,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并肾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且与尿微量白蛋白呈负相关.胆红素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1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测定160例T2DM患者(12DM组)及10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CRP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并根据有无微量白蛋白尿将T2DM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84例)及微量白蛋白尿组(76例),分析比较各组间CRP水平。结果T2DM组CRP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结论CRP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姚振 《基层医学论坛》2016,(28):3975-397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液白蛋白水平与糖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诊治的老年T2DM患者350例,测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餐后2 h葡萄糖(2 hPG)。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UACR≥300 mg/g)患者FPG、HbA1c和2hPG均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30≤UACR<300 mg/g)患者水平,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FPG、HbA1c和2hPG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UACR<30 mg/g)患者水平(P<0.05)。196例FPG<7.0 mmol/L的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发病率均显著低于154例FPG≥7.0 mmol/L患者(P<0.05)。203例HbA1c<6.5%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发病率均显著低于147例HbA1c≥6.5%患者(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尿液白蛋白水平与FPG、HbA1c和2hPG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2型糖尿病(T2DM)病人不同程度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收集T2DM病人299例,按照白蛋白尿程度分为白蛋白尿正常组(NAU组)9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91例及临床蛋白尿组(CAU组)111例。分析各组临床资料、NLR及实验室指标特征。结果MAU组病人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酶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及NLR均高于NAU组(P < 0.05~P < 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NAU组(P < 0.05);CAU组病人年龄、病程、收缩压、FBG、HbA1c、TC、TG、LDL-C、血肌酐(Cr)、尿酸(UA)、hs-CRP、Cys-C及NLR均高于NAU组(P < 0.05~P < 0.01),病程、FBG、HbA1c、Cr、UA、hs-CRP及NLR也均高于MAU组(P < 0.01),HDL-C低于NAU组(P < 0.01)。多元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收缩压、舒张压、FBG、TG、LDL-C、Cr、hs-CRP、Cys-C及NLR是影响T2DM白蛋白尿的相关因素(P < 0.05~P < 0.01)。NLR与年龄、病程、FBG、HbA1C、TC、HDL-C、Cr、hs-CRP因素有统计学关联(P < 0.05~P < 0.01)。结论NLR与2型糖尿病白蛋白尿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何丽芬  张辉  翟飞  王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046-2047
目的:观察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hs-CRP)的含量变化。方法:分别检测43例健康体检者,77例T2DM患者(3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40例正常白蛋白尿组)血清hs-CRP、MALB与血脂水平。结果:T2DM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结论:hs-CRP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关。检测T2DM患者的hs-CRP对其早期预防及病情分析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421例,根据血尿酸(SUA)水平分为高尿酸(HUA)组118例和正常尿酸(NUA)组303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静脉血糖(FPG)、血脂、血尿酸、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总蛋白(UTP)、尿肌酐(UCR)、尿尿酸(UUA)。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8.03%,HUA组的体质量指数( BMI )、舒张压、TG(甘油三酯)、AST(谷草转氨酶)、GGT(γ-谷氨酰转肽酶)、血肌酐、尿素氮、UCR、UMA、UTP较NUA组明显升高, 而HDL、FEUA 、Ccr均明显低于NUA组。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TG、血肌酐、尿酸排泄分数、肌酐清除率是 S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者存在更明显的肥胖,脂代谢紊乱,肝肾功能损害,是发生高尿酸血症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2CRP)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患者60例,分为糖尿病斑块组30例(超声检查颈内动脉见斑块)和糖尿病非斑块组30例(超声检查颈内动脉未见斑块),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2CRP。结果:糖尿病斑块组与非斑块组患者的FPG、HbAlc、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间的hs2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hs2CRP水平高于非斑块组,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hs2CRP与老年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在老年T2DM颈动脉硬化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胱抑素C与超敏C-反应蛋白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意义。方法:对60例正常对照者,70例无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者和56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者分别进行胱抑素C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组的胱抑素C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无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胱抑素C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白蛋白尿纽(DM纽)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组)39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33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做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和TNF-α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DN患者纽血清中hs—CRP、IL-6及TNF-α水平高于正常人组及DM组,且随DN的加重而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IL-6及TNF-α是2型DN的病理生理过程中重要的炎症介质,在2型DN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hs—CRP、IL-6及TNF-α有助于DN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BMI≤25kg/m2的PCOS患者(PCOSl组)和40例BMI〉25ks/m。的PCOS患者(PCOS2组);另选BMI匹配的健康女性各30例,分为对照1组和对照2组。分离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EDF,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应用SPSSl4.0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DF和hs-CRP在PCOS患者血清中均明显增高,且与正常体质量的PCOSl组相比,hs-CRP水平在肥胖的PCOS2组进一步显著增高。相关性分析显示,PEDF与hs-CRP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EDF水平与hs-CRP密切相关,揭示代谢紊乱与亚临床慢性炎症共同促进PCOS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靳美  戴艳萍  陈晓光  齐丹  张春媛 《黑龙江医学》2012,36(10):732-734,74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颅脑CT/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并选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记录对照组及患者组入院时、入院后第3 d和第7 d,血清cTnT、hs-CRP和T3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入院时急性脑梗死患者cTnT、hs-CRP显著上升,T3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随着病情缓解cTnT、hs-CRP与T3均有所变化。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cTnT、hs-CRP及T3异常,并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检测cTnT、hs-CRP及T3对临床辅助判断急性脑梗死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尿酸排泄分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肾脏尿酸排泄分数(FEur)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43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SUA水平分为低、中、高3组;根据相关生化指标计算尿酸清除率(Cur)、FEur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高尿酸血症(HUA)者占12.6%;SUA水平越高,男性所占比例越大;SUA水平随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和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则相反:24h尿尿酸(UUA)定量随SUA水平的升高而升高,Cur和FEur则随SUA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相关分析显示:FEur与肌酐清除率(Ccr)、BMI和SUA呈负相关,与HbAlc和HOMA—IR呈正相关。结论:T2DM患者尿酸代谢紊乱存在低尿酸血症和HUA两种形式;FEur可更全面、真实的反映肾脏处理尿酸的状况。对易合并肾损害的T2DM患者而言,关注其FEur、避免高尿酸尿对肾脏的损害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血浆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分级、危险度分层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按临床诊断分级分为:1级20例,2级30例,3级30例;危险度分层分为:低危组13例,中危组16例,高危组15例,极高危组36例。另选择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IL-6、hs—CRP的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组IL-6和hs—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分级水平及危险度分层递增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和hs—CRP水平变化呈正相关(r=0.46.P〈0.05)。结论IL-6和hs—CRP浓度能反应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及危重程度,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可考虑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危险度的新临床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的水平。方法检测对象分3组,A组:2型糖尿病组[DM(+),UAlb〈30mg/24h,n=32];B组:糖尿病肾病组[DM(+),UAlb≥30mg/24h,n=30];C组:健康对照组[DM(-),UAlb〈30mg/24h,n=30],均测定血清CRP的含量,同时测定血浆胰岛素(INS)、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甘油三脂(T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和HOMA-IR指数。结果A组和B组hs-CRP明显高于C组(P〈0.01);B组hs-CRP也明显高于A组;且糖尿病患者hs-CRP与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INS)和HOMA IR指数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血清CRP与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的hs-CRP与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和HOMAIR之间存在正相关,因此炎症、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增加了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危险。  相似文献   

19.
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CH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其在CHD的发病及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经冠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98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s—CRP水平。并对其中43例CHD患者检测治疗后hs—CRP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hs—CRP的含量变化。结果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8.25±6.38)较正常对照组(1.93±0.77)显著增高(P〈0.001);其中心肌梗死(AMI)组(13.93±5.81)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9.42±5.25)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57±3.10)(P〈0.01);AMI组血清hs—CRP水平与UAP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除SAP组外,其中36例CHD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从SAP到AMI的过程中,hs—CRP水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hs—CRP水平与CHD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CHD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和C-反应蛋白(CRP)与T2DM合并高血压、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32例T2DM患者,分成单纯DM组、DM合并高血压组和DM肾病组,测定血UA、CRP、Cr、BUN、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和血脂水平。结果DMEH组和DN组血uA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DN组血C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单纯DM组(P〈0.001,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UA与DBP、TG、Cr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血UA与FINS呈正相关;CRP与FPG、UAER和Cr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高尿酸和CRP可能参与T2DM高血压及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动态监测可作为DMEH和DN的预告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