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种苦豆子生物碱对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研究苦参碱(matrine MT)、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 OMT)、槐果碱(sophocarpine SC)、槐定碱(sophoridine SRI)四种苦豆子生物碱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来探讨它们的抗炎、调节免疫作用机理。方法:用LPS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使之剂量依赖性地产生肿瘤坏死因子,观察四种苦豆子生物碱对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影响。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四种苦豆子生物碱均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巨噬细胞经LPS刺激产生TNFα。结论:四种苦豆子生物碱均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生成TNFα,这可能是它们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苦参软膏中苦参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苦参软膏(苦参总碱等)中苦参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以Inertsil ODS-3的色谱柱(5μm,0.46 cm×15 cm)分离,乙腈-0.1%磷酸溶液(18∶82,v/v)(三乙胺调节pH值至8.0)为流动相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结果 苦参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分别在0.078 08~ 7.808 μg、0.0996-9.96 μg和0.02004 -2.004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1.000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RSD为1.8%,n=9)、99.9%(RSD为1.8%,n=9)、97.8%(RSD为2.2%,n=9).结论 本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可作为苦参软膏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HPLC同时测定苦豆子中槐定碱、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苦豆子中槐定碱、氧化槐果碱及氧化苦参碱含量的HPLC测定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C18(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A)-02%磷酸水(B)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5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 ℃。结果:在线性范围内3个对照品的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970%,970%。结论:可通过HPLC同时测定苦豆子中槐定碱、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并可用该方法进行苦豆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和槐胺碱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和槐胺碱的 HPL C方法。方法 :用 VP-ODS150 mm× 4.6mm,5μm色谱柱 ,柱温 50℃ ,以甲醇 -水 -三乙胺 (55∶ 45∶ 0 .2 )为流动相 ,紫外检测波长 2 15nm,流速 0 .8ml/ min。结果 :在所确立的色谱条件下 4种生物碱得到很好地分离 ,标准曲线显示在 0 .1~ 0 .7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为98.5%~ 10 1.0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可用于生药及制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和槐胺碱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5.
HPLC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苦参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苦参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ALLTIMA AM INO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3%磷酸溶液-无水乙醇(80∶10∶10);流速1.0 mL.m 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结果:该方法回收率苦参碱为99.5%(RSD 1.58%),槐定碱为99.2%(RSD1.44%),氧化苦参碱为100.2%(RSD 1.8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该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苦豆子总碱中氧化型生物碱与还原型生物碱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18键合硅胶反相柱,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三乙胺2.0 m L/L)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0℃,流速1.0 m L/min。结果: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分离良好,氧化苦参碱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为1.15%;苦参碱平均回收率为98.76%,RSD为1.64%;氧化槐果碱平均回收率为100.12%,RSD为1.86%;槐果碱平均回收率为98.35%,RSD为2.01%。结论:所建立的测定苦豆子总碱中氧化型与还原型生物碱含量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能有效控制苦豆子总碱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苦刺花中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含量的HPLC测定法。方法:色谱柱为ZORBAX-C18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A)-0.4mol·L-1磷酸水(B)(1: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nm,流速1mL·min-1,柱温30oC。结果:在线性范围内4个对照品的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8%,101.09%,98.72%,98.47%。结论:可通过HPLC法同时测定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并可用该方法进行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槐定碱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槐定碱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以 YC花环试验、活化 MΦ的 NO诱生量及胞内溶菌酶与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小鼠脾脏和胸腺的组织学形态变化为观察指标。结果 ,灌胃槐定碱小鼠的腹腔 MΦC3 b受体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 ,脾组织中脾小体融合增大 ,MΦ增多。槐定碱不影响腹腔活化 MΦ内 SOD活性 ,但对腹腔活化 MΦ的 NO诱生量及胞内 L SZ活性有抑制趋势。结论 ,槐定碱可增强正常小鼠 MΦ功能 ,并促进脾脏免疫细胞增殖 ,而对活化 MΦ的功能则表现抑制倾向。 相似文献
9.
氧化槐定碱对小鼠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氧化槐定碱(Oxysophoridine,OSR)对小鼠脑组织急性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ICR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OSR(62.51,25,250 mg/kg)组;尼莫地平(20mg/kg)组。各实验组分别灌胃7d,1次/d;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1小时,采用快速断头法制备小鼠急性全脑缺血模型。观察小鼠的喘息次数和喘息维持时间;取小鼠脑组织测定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SR(125、250mg/kg)组和尼莫地平(20mg/kg)组小鼠断头后喘息次数明显增加,喘息维持时间显著延长;与对照组比较,OSR(62.51、25、250mg/kg)组和尼莫地平(20mg/kg)组小鼠脑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OSR(1252、50mg/kg)组和尼莫地平(20mg/kg)组小鼠脑组织SOD、GSH-Px活性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OSR(125、250mg/kg)组和尼莫地平(20mg/kg)组小鼠脑组织LDH、CK活性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OSR(1252、50mg/kg)组和尼莫地平(20mg/kg)组小鼠脑组织NOS活性显著降低。结论:氧化槐定碱对小鼠急性脑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氧化苦参碱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微血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及肺微血管变化的影响,并探讨OMT治疗肺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气管注射博来霉素制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将72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氧化苦参碱治疗组(简称治疗组),每组24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饲养;治疗组造模后第2天起腹腔注射氧化苦参碱注射液,直至处死;模型组造模后每天腹腔注射同等量的生理盐水。每组在造模后第3,7,14,28天随机处死6只,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计算机图形自动分析系统(CIAS)评估肺纤维化程度。通过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组织匀浆TNF-α含量。肺组织切片行CD-31免疫组化标记,通过CIAS评估肺微血管动态改变。结果模型组第14,28天肺HYP含量均高于同期正常组(P均<0.05),治疗组第28天肺HYP含量明显低于同期模型组(P<0.05);病理学半定量分析显示治疗组肺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模型组及治疗组肺微血管密度(MVD)呈动态改变,在第3,7,14天2组肺组织MVD均高于正常组,在第28天时则明显低于正常组,其中模型组肺MVD第3,7天较治疗组均更高(P均<0.05);ELISA检测示模型组和治疗组各时间点肺组织匀浆TNF-α均高于正常组(P均<0.05),治疗组第7,14天TNF-α较同期模型组均明显下调(P均<0.05)。结论在肺纤维化发展过程中存在肺组织微血管密度动态改变,早期大量新生血管形成,晚期微血管减少甚至消失,氧化苦参碱能一定程度阻止肺纤维化早期新生血管形成。氧化苦参碱治疗肺纤维化可能部分与抑制TNF-α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青藤碱(20、60、180 mg/kg4组,酵母多糖A腹腔注射诱导急性腹膜炎,提取腹腔巨噬细胞,贴壁法纯化.鸡红细胞吞噬法测定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率;分别采用荧光定量realtime 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NF-α、IL-6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20mg/kg青藤碱能明显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吞噬指数和吞噬率,明显降低巨噬细胞TNF-α、IL_6的表达:60、180mg/kg组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率,显著降低巨噬细胞TNF-α、IL-6的表达.结论:青藤碱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减少炎症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结肠上皮细胞炎症模型,探讨槐定碱、苦参碱和苦豆碱对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细胞接种12孔板中,每孔接种肠上皮细胞株IEC-6 2×105个细胞。细菌脂多糖(LPS,1 mg·L-1)干预生长良好的IEC-6细胞12 h,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3种生物碱不同浓度对炎症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给药后细胞上清中IL-6,TNF-α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IL-6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上清中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LPS (1 mg·L-1)干预12 h后,IL-6,TNF-α含量分别为(1 899.68±45.80),(148.67±5.93) ng·L-1。苦豆碱、槐定碱和苦参碱均可有效减弱LPS诱导的结肠上皮细胞损伤。当生物碱浓度为100 μmol·L-1时,槐定碱、苦参碱和苦豆碱均可提高LPS损伤细胞的活性,细胞存活率分别从80.47%提高为91.96%,92.40%,97.23%。此外,这3种生物碱可降低IL-6和TNF-α的含量及其在细胞内的表达。结论:槐定碱、苦参碱和苦豆碱3种生物碱均可通过降低IL-6和TNF-α活性发挥抗炎作用。其中,苦豆碱的抗炎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4.
生理介质中苦参碱和槐定碱的电化学动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生理介质中研究苦参碱和槐定碱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动力学性质。方法:运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苦参碱和槐定碱的直接电化学氧化行为,用控制电位电解库仑法、计时库仑法、计时电流法测定并计算了它们的电化学动力学参数。结果与结论:在0.30~1.2 V电位窗口内,MT和SR均产生1个不可逆氧化峰,并且它们的电极反应均受扩散步骤控制;用控制电位电解库仑法和循环伏安法得到MT和SR的电极反应电子转移数n和电荷转移系数α,运用计时库仑法和计时电流法测定了它们的扩散系数D及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f。 相似文献
15.
肿瘤坏死因子-α的天然抑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对TNF介导的各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过去10年中对100多种影响TNF的产生、分泌及其功能发挥的天然化合物进行了实验研究,总结了这些天然产物的结构、作用机理及治疗潜力。 相似文献
16.
葛根对肿瘤坏死因子产生及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根提取物灌胃给小鼠和静注给家兔,可诱导OK432或LPS在动物血清中产生TNF。家兔血清TNF活性与血清治疗的肿瘤重量的相关系数为-0.659。葛根灌胃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枢GAT-1下调对氧化槐定碱(oxysophoridine,OSR)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板法观察并分析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GABA)及GABA运载蛋白(GABA transporter 1,GAT-1)抑制剂NO-711与OSR镇痛的协同作用;采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OSR对福尔马林致痛小鼠脊髓和大脑GAT-1 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中枢GAT-1的变化对OSR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GABA(2.0 mg·kg-1,icv)和NO-711(0.125 mg·kg-1,icv)均可显著加强阈下镇痛剂量OSR(32.0 mg·kg-1,iv)在小鼠热板反应中的镇痛作用,使小鼠痛阈明显提高(P <0.05,P<0.01);OSR(500.0 mg·kg-1,iv)可明显抑制福尔马林致痛小鼠脊髓和大脑GAT-1 mRNA的表达(P<0.05,P<0.01).结论:中枢GAT-1参与了OSR的镇痛作用,GAT-1基因下调能增强OSR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四种苦豆子生物碱对巨噬细胞上清液中环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参碱(matrine MT)、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 OMT)、槐果碱(sophocarpine SC)、槐定碱(sophoridine SRI)4种苦豆子类生物碱对环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LPS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PGE2,放免法测定4种生物碱对给予外源性花生四烯酸AA后其产物PGE2的含量来反映生物碱对环氧化酶-2(COX2)的影响;用A23187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6-Keto-PGF1a,放免法测定4种生物碱对给予外源性花生四烯酸AA后其产物6-Keto-PGF1a含量反映生物碱对环氧化酶-1(COX1)的影响.结果:4种生物碱对COX1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除MT外,其余3种生物碱对COX2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除MT为COX1选择性抑制剂外,其余三种苦豆子生物碱均具有COX2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氧化槐定碱(Oxysophoridine,OSR)对麻醉大鼠海马区脑生物电(EEG)变化及其功率谱的影响。方法:利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电极置入大鼠海马脑区,采用单极引导法及计算机辅助FFT技术记录并分析氧化槐定碱对大鼠海马脑生物电变化的影响。结果:侧脑室注射(icv)氧化槐定碱2.5、5、10mg/只,大鼠海马脑电图出现以低幅慢波为主并伴有梭形睡眠波的波形,脑电总功率有一定下降,主频略有后移(P<0.05),θ波占总频率比例明显升高(P<0.05),但δ波比例下降(P<0.05),主频后移。结论:氧化槐定碱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其作用与降低海马脑生物电活动有关;海马核团可能是氧化槐定碱中枢抑制作用传导环路上的结构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氧化槐定碱(oxysophoridine,OSR)对麻醉大鼠中脑网状结构脑生物电(EEG)变化及功率谱的影响.方法:利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电极置入大鼠中脑网状结构,采用单极引导法及计算机辅助FFT技术以脑电图、功率谱、频率分配为指标记录并分析OSR对大鼠中脑网状结构脑生物电变化的影响.结果:每只侧脑室注射(icv)OSR 2.5,5,10 mg,大鼠中脑网状结构出现以低幅慢波为主并伴有梭形睡眠波;脑电总功率下降(P<0.05).θ,α波占总频率比例升高(P<0.05).结论:OSR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其作用与降低大鼠中脑网状结构电活动有关;中脑网状结构可能是OSR中枢抑制作用传导环路上的结构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