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为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第5腰椎、骶骨各390块,测量第5腰椎横突、椎间孔的上下径和前后径。结果:第5腰椎横突正常上下径为13.3±2.6mm,前后径12.4±2.5mm。第5腰椎肥大的横突上下径为20.9±2.4mm,前后径30.9±3.3mm。第5腰椎横突肥大L5~S1椎间孔的前孔,左侧:上下径11.5±4.3mm,前后径10.5±2.7mm;右侧:上下径10.2±4.5mm,前后径9.6±3.0mm。结论:第5腰椎横突肥大,可引起L5~S1椎间孔的前孔狭窄,累及第5腰神经为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当影响下肢运动时可行横突的肥大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腰椎横突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为探讨L3横突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套正常成年男性干燥腰椎骨横突长,[宽,厚,横间距及横突间夹角等进行了测量,同时对8具成年男尸的腰椎横突区进行了解剖观测,结果:(1)L3横突最长,L5横突宽及厚最大,横突长,宽,厚左右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横突间距亦以L5最大。横突间夹角在不同椎序间无显著性,(2) 腰筋膜中层的纤维聚集成束附着于腰椎横突末端,在L3横突末端附着范围最大,每一横突间隙内有一恒定神经血管束从胸腰筋膜中层突出,腰神经后外侧支被纤维束固定寺横突背面。结论:(1)腰椎横突长度的解剖序列为L3>L5>L2>L4>1。(2)L3横突过长,胸腰筋膜在L3横突末端附着范围最大,腰神经后外侧支被纤维束固定于横突背面等是导致L3横突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腰椎横突及其旋后角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100例成人干燥腰椎骨横突的测量和横突旋后角的绘图测量,结果揭示了第3腰椎横突的正常上界值和横突旋后角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对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诊断的解剖学依据,同时对腰椎横突长度的解剖序列的传统描述作了更正。  相似文献   

5.
广西壮族腰椎横突及其后斜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青  朱芳斌 《解剖学杂志》1997,20(4):378-380
对54例广西壮族成人男性性腰椎的横突长度,横突总长及横突后斜角作了测量。讨论了腰椎横突长度的变化规律,横总长的变化规律及其三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第5腰椎、骶骨各390块,测量第5腰椎横突、椎间孔的上下径和前后径.结果 第5腰椎横突正常上下径为13.3±2.6mm,前后径12.4±2.5mm正常椎间孔前后、上下径.第5腰椎肥大的横突上下径为20.9±2.4mm,前后径30.9±3.3mm.第5腰椎横突肥大L5~S1椎间孔的前孔,左侧:上下径11.5±4.3mm,前后径10.5±2.7mm;右侧:上下径10.2±4.5mm,前后径9.6±3.0mm.结论 第5腰椎横突肥大,可引起L5~S1椎间孔的前孔狭窄,累及第5腰神经,为腰腿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穴位注射配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又称“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是指在某种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小关节微小移位,使滑膜充填于关节间隙中而不能自行复位,引起腰部疼痛和功能障碍。单纯药物或手法治疗本病疗效欠佳。我院2007年10月年至2009年10月采用中药穴位注射配合正骨手法复位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6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坐位旋转手法对腰椎内在应力的实时监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研究坐位旋转手法时对腰椎内在应力分布的特点。方法:使用L4-5腰椎CT片,以Mimics软件系统逐层重建,建立L4-5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手法原理,将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即时显示手法作用时腰椎间盘的位移和内在应力的变化。结果:正常腰椎在旋转手法作用时应力主要集中在椎体、终板和椎间盘处。退变腰椎在手法作用时应力主要集中在L4小关节的下关节突和椎弓,且应力分布集中。结论:(1)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时,对于正常腰椎应力主要作用于椎体、终板和椎间盘等前部结构。(2)对于退变腰椎,应力主要作用于后部结构,并且所受应力分布集中,易损伤小关节、椎弓。  相似文献   

10.
金钢宇 《医学信息》2008,21(12):2317-231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多由外伤或久坐,受凉等因素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除有腰痛外大多伴有下肢放射痛,腰椎活动受限等症状,患者患有腰椎病的多痛苦不堪,严重的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腰椎横突间韧带的解剖学观测,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15具经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解剖观测腰椎横突间韧带,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宽度和厚度。 结果 L1~2横突间韧带长度(1.67±0.39)cm,宽度(0.80±0.23)cm,厚度(0.09±0.04)cm;L2~3横突间韧带长度(1.80±0.35)cm,宽度(0.94±0.23)cm,厚度(0.09±0.06)cm;L3~4横突间韧带长度(1.72±0.25)cm,宽度(0.95±0.21)cm,厚度(0.09±0.03)cm;L4~5横突间韧带长度(1.50±0.20)cm,宽度(1.04±0.23)cm,厚度(0.09±0.04)cm。 结论 腰椎横突间韧带为经横突间入路(含内窥镜下)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解剖学标志,熟悉其解剖形态特点对于此类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俸如全 《医学信息》2009,22(8):1608-1609
颈肩背肌筋膜综合症是由于长期姿势不良,颈肩背部肌肉过度疲劳,致病因子侵犯颈肩背部肌纤维组织,引起肌内无菌性炎症,从而导致广泛的肌肉疼痛及痉挛的症候群,其临床表现为颈肩背部的疼痛、僵硬紧缩、压迫、沉重感,X光线检查为颈椎退变、小关节失稳、生理曲度改变等表现,是目前最常见的颈部疾患.传统治疗方法以理疗、针刀、痛点阻滞为主,但疗效不确切,极易复发.笔者近年来通过对70余例该病患者的治疗,总结出以手法整复配合银质针为主的治疗办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第5腰椎椎板下缘的观测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5腰椎椎板下缘的观测与临床应用@王大伟$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2000 @苑振峰$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2000 @狄玉进$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2000 @徐金法$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20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密集银质针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的疗效。方法共选取腰椎后关节紊乱患者86例,随机抽样将观察病例分为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密集银质针治疗组43例,采用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密集银质针治疗,1次/w;单纯密集银质针对照组43例,采用单纯密集银质针治疗,1次/w,两组均4w为1疗程。并采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比较年龄、性别、治疗前评估是否存在差异,确定可比性;治疗前后疗效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临床研究中,根据统计学分析报告可得出以下的结果:①两组的均衡性两两比较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JOA评分(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病例两两比较具有可比性;②两组1个疗程后的疗效及JOA评分两两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密集银质针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的疗效优于单纯用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说明此联合疗法能明显改善腰椎后关节紊乱,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月~1998年7月,我科用小针刀治疗长期反复发作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42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男270例,女150例,年龄16~42岁,平均29岁。病程半个月~3年。左侧186例,右侧202例,双侧32例。2.手术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压痛最明显处,用甲紫标记。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按小针刀四步(定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规程操作,切口与骶棘肌肌纤维走  相似文献   

16.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主要症状为腰背疼、腰臀疼和腰腿疼 ,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三腰椎横突过长 ,活动范围广等积累性损伤 ,部分病人可因急性损伤或长期习惯性姿势不良而发病。我院疼痛门诊自 1 998年至 2 0 0 0年共收治此类病人 59例 ,现就其诊断与治疗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组 59例中 ,男 33例 ,女 2 6例 ,年龄 2 4~ 65岁 ,其中大于 50岁 1 6例 ,占总例数的2 7% ,病史 2~ 6个月的 4 6例 ,6~ 1 8个月 1 3例。疼痛单发于左侧 2 1例 ,右侧 2 8例 ,双侧1 0例。除 4例外 ,腰三横突尖端部位均有明显压疼。治疗方法 病人取俯卧位 ,术…  相似文献   

17.
秦海  杨忠东 《医学信息》2008,21(10):1824-1825
我们自1998~2007年对收治的30例三踝骨折的病人均行内固定治疗,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椎定位正脊手法对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周围肌肉及筋膜代偿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80例,分为腰椎定位正脊手法组和常规针灸推拿法组,每组40例。统计分析两组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腰椎定位正脊手法组改善率与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常规针灸推拿法组50.0%(P0.05)。结论腰椎定位正脊手法能够提高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的腰椎周围肌肉及筋膜代偿能力。  相似文献   

19.
背景:手法复位是传统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是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角,但其有效性存在争议。目前有关手法复位的疗效评估及临床意义更多是一种经验判断,尚缺乏手法复位的客观研究。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性。 方法:采用随机、空白对照研究,选择60~75岁胸腰椎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压缩程度1/3~1/2,后凸角≤30°)患者,手法组采用腰后伸位徒手按压复位,对照组不加复位主动干预,其余治疗方案两组相同。分别比较入院时、复位后、下床站立时以及随访时X射线片测得的伤椎高度比和后凸角。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病例67例,其中手法组36例,男13例,女23例,平均年龄(65.4±10.8) 岁,对照组31例,男11例,女20例,平均年龄(67.2±9.7)岁,两组性别、年龄、伤椎高度、后凸角基线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相对于对照组,手法组复位后可即刻显著恢复伤椎高度(P=0.016),后凸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89)。但3周后下床站立时和随访时两组椎体高度比和后凸角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并与入院时水平相近(P > 0.05)。结果提示,手法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仅可在卧床期间改善伤椎高度,对于后凸角无明显改善作用,在短疗程下远期未表现出手法复位的作用,临床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表达的变化,探讨针刀松解和电针法治疗该综合征的中枢镇痛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和电针组,造模28d后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分别观察下丘脑nNOS、 CCK-8阳性神经元和纤维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nNOS、 CCK-8阳性细胞和纤维数量较正常组增多;针刀组及电针组大鼠较模型组下丘脑nNOS阳性细胞和纤维的表达增多,光密度升高,而CCK-8阳性细胞的表达减少,光密度降低.结论:针刀松解法与电针可通过增加下丘脑nNOS及减少CCK-8的表达,达到中枢镇痛的目的,以减轻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引起的下腰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