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起初认为干扰素(Interferon,IFN)仅仅是干扰病毒复制的物质,因此命名为干扰素。现已证实IFN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比它的直接抗病毒作用更重要。IFN与淋巴细胞的关系是相互的;淋巴细胞产生IFN,反之,IFN能直接调节淋巴细胞的功能或间接地调节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MHC)的抗原表达。根据抗原性不同,干扰素分为三型:α、β和γ。过去以白细胞和纤维细胞IFN区别α和β,这种区别方法不很好,因为两者经常由同一种细胞同时产生。任何细胞在给予适当的病毒刺激后都可能产生IFN-α和(或)-β。IFN-T则是淋巴细胞产生的,确切地说是受刺激处于有丝分裂状态下的T淋巴细胞产生的。T细胞产生IFN-γ的功能与T细胞的其他功能相似,抗原的刺激有特异性,限于Ⅱ类MHC抗原,而且需要有辅助细胞。激活细胞产生的IFN分泌到细胞外,扩散到其它细胞,与特殊的受体结合。随着结合,一批基因被激活,引起相应的蛋白质生成。IFN-受体结合和IFN-反应性基因激活之间有“第二信使”。第二信使通过在基因非编码区的IFN-反应性序列(IRS)再与IFN-反应性基因作用。IRS类似cis的功能,可能由强化子调节。IFN-αβ和IFN-γ分别有特异性的IRS。IFN-αβ的反应性序列(IRS)密码序列是……AGTTTCTCT……。IFN-r反应性序列(IRS)是……AGAAGNA/CAG……。干扰素的作用可分4类:1.抗病毒作用,用IFN处理过的细胞能耐受病毒感染,这是由于激活了几种阻止病毒蛋白质合成的酶系统。结果使感染细胞内产生的病毒抗原大量减少。2.淋巴细胞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的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干扰素(IFN)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及肿瘤坏死冈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等凋亡诱导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取12例 PV 患者 PBMNC,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 NK 细胞活性并计算裂解单位(LU),用 RNA 酶保护分析法检测 TRAIL 及其他凋亡诱导基因的表达。结果 PV 患者 PBMNC 的 NK 细胞活性在未经处理组为(152.0±146.6)LU,IFNα1b 及 IFNα2b 处理组分别为(250.9±197.4)LU 和(355.9±249.9)LU,与未处理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和 P<0.01)。而 PV 患者的 PBMNC 经过IFNα1b及 IFNα2b 刺激后,TRAIL mRNA 的表达明显增加,且 IFNα上调 FLICE,DR3,DR4和TNFRp55基因表达,诱导 FasL,Fas,TRADD 和 RIP 基因的表达。为了确定 TRAIL 在 IFNα诱导的 NK细胞活性中所起的作用,应用中和实验表明 TRAIL 受体 DR4-Fc 及 DR5-Fc 多肽能够部分阻断 IFNα2b提高的 NK 细胞活性。结论 IFNα诱导/上调 TRAIL 及其他凋亡诱导基因在 PV 患者 PBMNC 的表达,并介导 IFNα提高的 NK 细胞活性,这可能是 IFNα治疗 PV 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刘南 《临床医学》2005,25(7):13-15
目的观察应用干扰素α-2b(IFNα-2b)联合低剂量HA方案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血液学缓解率和细胞遗传学反应率,寻找治疗CML的新方法。方法采用IFNα-2b(300万U/d)联合HHT(2mg/d,每月用10天)和Ara-C〔(10mg/(m2·d),每月用10天)〕治疗CML慢性期患者27例,治疗后血液学缓解率和细胞遗传学反应率与对照组(IFNα-2b加用羟基脲治疗CML慢性期)作比较。结果IFNα-2b联合低剂量HA方案治疗组治疗6个月的CHR率、总CHR率和细胞遗传学反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P<0.05、P<0.05),CML急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且发生急变的时间晚。结论CML慢性期患者采用IFNα-2b联合低剂量HA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CML患者的CHR率,提高CM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反应率,延长CML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功能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变化,明确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初发AAA患者26例为实验组,给予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另取10例健康捐献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组。采集AAA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外周血标本,分离提取PBMNC。观察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3(IL-3)水平及PBMNC对健康人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抑制作用。结果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9.2%(18/26)。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TNF-α表达分别为(59±4)、(160±5)、(84±4)及(68±3)ng/L,IFN-γ分别为(23.1±2.4)、(126.4±11.6)、(62.5±4.3)及(31.6±3.3)ng/L,IL-3分别为(33.1±2.8)、(11.2±1.0)、(20.9±1.6)及(31.1±1.7)ng/L。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PBMNC分泌TNF-α及IFN-γ显著升高,IL-3表达显著降低,且治疗6个月后上述各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F=213.760、146.382、34.329,P均<0.05)。此外,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对造血祖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57±10)、(26±8)及(18±11)%,治疗后6个月的抑制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F=74.729,P<0.001)。结论PBMNC分泌的IL-3、TNF-α及IFN-γ水平对评判AAA病情变化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药物治疗的主要突破在于α-干扰素(IFN-α)的应用,以及针对BCR/ABL酪氨酸激酶的信号传导抑制剂——STI 571的研制应用。用IFN-α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或用高三尖杉酯硷联合IFN-α治疗CML,取得了满意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效果。本文就CML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γ(IFN-γ)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抗微生物感染、抗肿瘤等生物学功能,在天然免疫及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IFN-γ受体由IFN-γ受体1(IFNGR1,即IFN-γ受体α链)及IFN-γ受体2(IFNGR2,即IFN-γ受体β链)组成,IFNGR1广泛表达于除红细胞外的所有细胞表面,为结合IFN-γ及传递其信号所必需。IFNGR2的表达受细胞的活化及增殖状态的影响,主要参与IFN-γ信号的转导。IFNGR1作为激发该通路的关键分子,其表达与否、表达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细胞对IFN-γ的敏感性,并且其表达失衡与多种疾病发生相关,本文就目前细胞表面IFNGR1表达与部分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郑秀萍  尹娅红 《家庭护士》2009,7(18):1638-1639
干扰素(IFN)是一种由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生物活性蛋白,由IFN-α、IFN-β、IFN-γ3个成员组成.由于IFN-α和IFN-β在理化特性、抗原性及受体等方面均有许多相似之处,并发挥相似的生物学效应.故以往被合称为Ⅰ型干扰素,而IFN-γ则归为Ⅱ型干扰素[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7(IL-7)对急性白血病(AL)细胞B7分子表达和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L原代白血病细胞R7分子的表达。体外用IL-7诱导白血病细胞。分析其对B7分子蛋白表达的影响,进而用RT-PCR检测B7-1和B7-2 mRNA表达。MTT法检测诱导后白血病细胞对异基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刺激作用,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清液中1干扰素(IFNγ)含量:应用B7-1、B7-2和W6/32单抗阻断实验研究B7分子刺激PBMNC的机制。结果 11例AL患中B7-1弱阳性3例,B7-2弱阳性1例。IL-7能显刺激白血病细胞B7-1和B7-2表达,呈时间依赖性。IL-7作用于HL-60细胞可诱导B7-1和B7-2 mRNA表达。诱导后的白血病细胞显刺激PBMNC增殖并产生IFNγ。B7-1单抗和W6/32单抗可抑制白血病细胞诱导PBMNC增殖和产生IFNγ,而B7-2单抗无抑制作用。结论 原代AL细胞低表达B7-1和B7-2分子。在体外,IL-7通过诱导白血病细胞B7-1分子表达,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使PBMNC分泌IFNγ增多,显提高了白血病细胞的免疫原性。在共刺激分子诱导抗白血病T细胞免疫反应巾,B7-1作用显强于B7-2。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α(IFN-α)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可使多数患者重建正常造血,改善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反应并延长患者生存期,疗效优于传统化疗,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直接拮抗造血祖细胞增殖、激活细胞免疫和改善干细胞微环境。本文综述IFN-α在CML治疗中的心用及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骨髓纤维化往往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自然史相伴随,纤维化程度的加深标志着疾病的进展。作者观察了α-干扰素(IFN-α)治疗CML后对骨髓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所选病例均为Ph染色体阳性的慢性期CML患者IFNα 5×10~6U/m~2·d,治疗期最少12个月,最长40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骨髓活组织检查。确定骨髓纤维化分级杯准:一级,微量小硬蛋白或网状纤维占造血面积小于25%,无出血现象和人为的细胞空泡,包括脂肪沉积;二级,网状纤维占检测区域的25%~  相似文献   

1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药物治疗的主要突破在于α-干扰素(IFN-α)的应用,以及针对BCR/ABL酪氨酸激酶的信号传导抑制剂-STI571的研制应用。用IFN-α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或用高三尖杉酯硷联合IFN-α治疗CML,取得了满意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效果。本文就CML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ATRA和IFNα合用对体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作者应用ATRA、IFNα或者两药联合对初诊Ph(+)CML慢性期患者的CD34~+细胞进行了深入的体外研究。 材料和方法 血细胞取自16名未经治疗的初诊CML慢性期患者,其Ph(+)中期分裂相均100%。先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继之用免疫磁性分离法收集CD34~+细胞,其纯度大于90%。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及相关信号通路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免疫发病中的作用,从Th细胞失衡、转录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水平研究环孢菌素(CsA)治疗慢性AA的免疫调节机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Q-PCR)检测慢性AA患者治疗前和CsA治疗6月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T-bet、GATA-3及STAT4、STAT6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慢性AA患者治疗前和CsA治疗6月后外周血Th1、Th2比例及PBMNC培养上清IFN-γ、IL-12、IL-4水平,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慢性AA患者PBMNC T-bet、STAT4mRNA表达、T-bet/GATA-3比值、Th1比例、Th1/Th2比值、PBMNC培养上清IFN-γ、IL-12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经CsA治疗6月后,患者T-bet、STAT4表达、T-bet/GATA-3比值、Th1比例、IFN-γ、IL-12表达均有所下降,但T-bet、STAT4、T-bet/GATA-3比值、Th1比例、IFN-γ表达仍未达到正常水平,GATA-3、STAT6mRNA表达、Th2比例、IL-4表达在治疗前后与正常人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FN-γ/T-bet、IL-12/STAT4通路的异常活化及Th平衡向Th1型偏移在AA免疫异常的发病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CsA能通过下调IFN-γ/T-bet、IL-12/STAT4通路的异常活化及纠正Th1过度极化而减轻AA异常亢进的细胞免疫,解除造血抑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α干扰素(IFN-α)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总结1993年3月~1999年底行allo-BMT的CML第1次慢性期(CP1)患者85例.BMT前未用IFN-α治疗组30例,用IFN-α治疗55例;其中疗程<6个月30例,6~12个月15例,>12个月10例.结果经COX多元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确诊至BMT的时间、预处理方案、停IFN距BMT时间对生存率无影响,而用IFN治疗的疗程与生存率有关;4组的植活时间、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慢性GVHD、肝静脉闭塞症、白血病复发的发生率及非白血病死亡率差异均无显著性.IFN-α用药≥6个月组Ⅲ~Ⅳ度GVHD发生率比其它两组明显升高(P<0.01).与不用IFN-α组及用药>12个月组比较,IFN-α用药<6个月组5年生存率高(P<0.05),而与用药6~12个月组相比,IFN-α疗程<6个月组5年生存率也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IFN-α治疗半年以内,5年生存率有提高的趋势,应用半年以上有可能使Ⅲ~Ⅳ度GVHD发生率增加,但应用1年以内,对生存率没有造成不良影响.IFN对CMLallo-BMT预后的影响尚须更多资料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β-干扰素对人PC-3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7年研究者发现了一种能干扰病毒在宿主细胞增殖的蛋白质,即干扰素(Interferon,IFN),分为Ⅰ型干扰素和Ⅱ型干扰素两大类。Ⅰ型IFN家族包括IFN-α,IFN-β。IFN-α和IFN-β的分子有序列同源性,共用相同的细胞表面受体,并且有类似的功能。Ⅱ型IFN又称为免疫干扰素或γ-干扰素(IFN-λ)。其中,β-干扰素(Interferon-β,IFN-β)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6.
体外研究已经证明α-干扰素(IFN)可以减少白血病细胞的增殖率,而维甲酸(RA)能使白血病细胞停滞于细胞周期的G_1期,并增强体外IFN抗增殖作用。本文评价43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病人用3天疗程RA和IFN(RA/IFN)在体内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病例和方法:CML病人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21~79岁,慢性期33例,加速期4例。急变期6例。所有病人ph~1阳性。每个病人用RA  相似文献   

17.
α干扰素(IFN-α)治疗Ph~+慢性髓细胞白血病(Ph~+CML)获血液学及细胞遗传学缓解已为多数学者证实。为了解IFN-α诱导CML的细胞遗传学缓解对预后的影响,作者分析了62例Ph~+CML应用α-2bIFN治疗的情况。 研究方法: 1.病例选择:1984年6月至1990年12月就诊的71例初治慢性期Ph~+CML,男性40例,女性31例,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FN-γ和TNF-α对培养的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G raves病(GD)患者甲状腺组织,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增殖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和TNF-α对甲状腺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凋亡率以及对Fas蛋白表达率的影响,用ELISA检测IFN-γ和TNF-α刺激甲状腺细胞后培养物上清液中sFas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独IFN-γ组、TNF-α组和IFN-γ/TNF-α联合组甲状腺细胞凋亡率、Fas蛋白表达率以及培养上清液中sFas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甲状腺细胞增殖活力均明显降低(P<0.01),且IFN-γ/TNF-α联合组效应最强(P<0.01)。单独IFN-γ组、TNF-α组和联合组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与Fas蛋白表达率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FN-γ和TNF-α能诱导甲状腺细胞凋亡,且这种诱导作用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IL-10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态观察干扰素-α(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的IL-10水平。以其预测乙肝患者对IFN—α的治疗反应。方法 用ELISA分别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IFN-α 2b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100μg/ml)诱导下培养48h后培养上清液IL-10的水平,20例健康人做对照。结果 23例干扰素应答患者PBMC IL-10水平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较治疗前显著降低。27例无应答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PBMC产生IL-10的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 用IFN-α治疗后,高水平IL-10持续不降低,提示慢性乙肝患者对IFN-α无应答。  相似文献   

20.
体外对生物反应调节剂(BRMs)单独及与化疗药物并用对阿霉(ADM)素敏感和耐药的K-562细胞系进行了研究。用RPMI-1640液体培养法培养细胞,以抑制率做为判断指标,研究结果如下:(1)10~3U/ml浓度IFN-α、-β和-γ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0.51、0.46、0.28;IFN-α、-β和-γ联合应用,抑制率无增加;对K-562/ADMIFN单独应用效果可疑,但IFN-α、-β与-γ联合应用,抑制作用明显增强;(2)IFN与ADM联合应用,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为两种药物单独应用时抑制率之和,但对K-562/ADM的抑制率大于二者抑制率之和;3种IFN之间作用无差异;(3) G-CSF或RA与ADM合用能明显增强ADM对K-562/ADM细胞的抑制作用;(4) K-562/ADM细胞对MTX无交叉耐药性,对VP-16有部分交叉耐药性;RA与VP-16并用,能增强VP-16对K-562/ADM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证明,某些BRMs可直接抑制K-562细胞,与化疗药物并用有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对K-562/ADM细胞尤其明显。BRMs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能有助于难治性或复发性白血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