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套餐化护理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与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套餐化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10月—2015年12月)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ICU病人100例为对照组,实施后(2016年1月—2016年3月)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ICU病人1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护理,观察组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与维护套餐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和发生时间、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结果]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人干预后CRBSI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CRBSI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推迟(P0.05)。[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与维护套餐化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推迟发生时间,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元化护理应用于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2014年1-12月73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导管;2015年1-2016年6月97例为干预组,制定并实施多元化方案护理导管,观察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类型比较,干预组出口感染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隧道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可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1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将2015年1~12月21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CRBSI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导管留置总天数为32 808 d,发生CRBSI 14例,发生率为0.427‰;干预组导管留置总天数为40 414 d,发生CRBSI 7例,发生率为0.1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效的集束化护理可有效减少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CRB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联合核查表干预在防控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583例留置中心静脉置管(CVC)的病人作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管理联合核查表干预的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留置CVC导管的502例病人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CLABSI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CLABS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掌握CLABSI相关理论知识合格率、手卫生依从性、置管时最大无菌屏障执行率、每日评估导管留置必要性的执行率、导管使用和维护操作的合格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集束化管理联合核查表干预能有效降低CLAB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通道护理门诊在PICC带管出院病人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51例PICC带管出院病人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7月—2016年12月51例PICC带管出院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病人通过定期在专门的血管通道护理门诊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导管脱落、导管感染及导管堵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导管脱落、导管感染、导管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定期在专门的血管通道护理门诊对PICC带管出院病人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显著减少病人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病人的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无缝合固定方式在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血液透析临时置管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采用改良无缝合导管固定装置思乐扣联合Ⅳ3000透明敷贴固定血液透析临时导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缝合固定联合Ⅳ3000透明敷贴固定血液透析临时导管,比较两组病人临时导管的脱出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人疼痛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导管脱出率、导管相关并发症、病人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无缝合导管固定方式可减少血液透析临时导管脱出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疼痛度,是导管固定中较好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置管维护方案对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脐静脉导管(UV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UVC集束化管道维护方案及相关流程,构建UVC医护管理团队。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0名患儿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置管维护方案,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8例患儿设为观察组,采取集束化置管维护方案。比较两组患儿UV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CRBSI发生率为0.176%,低于对照组的0.740%(P0.05);观察组患儿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发生率和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置管维护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UV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减少管道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刘新萍  马晓萍  赵慧玲 《全科护理》2012,10(29):2707-270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CVC)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应用TEGO连接器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两组,CVC配合使用一次性肝素帽病人40例为对照组,CVC配合TEGO连接器病人38例为实验组,两组病人均规律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结果]实验组CR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VC配合TEGO连接器进行规律性血液透析能降低透析病人CRI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王倩 《全科护理》2016,(17):1811-1813
[目的]研究基于可控因素确认的风险控制法在重症监护室(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ICU自2015年1月起针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控开展了基于可控因素确认的风险控制法,比较风险控制前(2014年1月—2014年12月)和控制后(2015年1月—2015年12月)各项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风险控制法应用后,ICU护理人员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应用前,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应用前及感染发生时间较应用前显著延迟,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可控因素确认的风险控制法应用于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防控实践中,能够显著提高ICU护理人员导管相关性感染风险管理能力,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推迟感染发生时间,节省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8月我中心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9—11月本中心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90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可预防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患者感染发生率,降低患者因导管感染导致的生理、心理负担,延长导管使用期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高危压疮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压疮治愈出院的老年高危压疮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随访,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及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老年高危压疮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7月在一般重症监护病房(ICU)和神经外科ICU住院的123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病人设为对照组,了解CRBSI发生率;将2013年4月—2014年10月在ICU和神经外科ICU住院的130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病人设为干预组,将多准则决策分析法运用于治疗护理中。[结果]对照组发生CRBSI 21例,感染率13.40例/千导管日,干预组发生CRBSI 5例,感染率2.98例/千导管日,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干预策略用于护理中心静脉置管病人能有效降低CRB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潘玉娟  兰建芸  潘井岗 《全科护理》2016,(34):3627-3629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普外科中心静脉导管(CVC)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6月的CVC置管病人132例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5年12月的CVC置管病人141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CVC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在导管评估、冲封管方法及时机、输液接头更换、消毒方法与待干、敷料固定方法、穿刺点红肿渗出、病人舒适度、CVC导管留置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普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规范了CVC导管日常使用,能减少CVC并发症,提高病人舒适度,使导管留置时间满足治疗需要,对保障普外科病人的输液安全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改善结、直肠癌造口术后出院病人生存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结、直肠癌行造口术后出院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等组实验研究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出院病人4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同类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两组病人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改善结、直肠癌造口术后出院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其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等方面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及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行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7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时间分为实验组(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385例和对照组(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3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目标性监测及干预;比较两组主要监测指标[包括皮肤感染、置管部位、置管时间、前白蛋白(PA)]、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皮肤感染、锁骨下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置管时间、P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目标性监测及干预有助于优化监测目标管理,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专案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3月(护理专案实施前)血液透析中心181名血液透析患者为对照组,对血液透析中心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展开现况调查,分析原因。成立专案团队,与医院感染管理科合作,开展“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的专案活动,选取2019年4月—8月(护理专案实施后)血液透析中心198名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5.05%,低于对照组的1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案的实施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预防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病人气道堵塞更优的方法。[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ICU)行机械通气病人23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月—2016年12月入住ICU行机械通气病人2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运用六西格玛(6Sigma)管理方法对气管导管堵塞情况进行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的管理,寻找气管导管堵塞的真因,并借助因果图、改进模式等工具,制定留置气管导管病人关键的护理干预措施,改进护理操作流程。两组病人均随机采用人工气道护理质量考评表评价各100次,记录项目执行准确率,并统计导管堵塞率。[结果]观察组气管导管堵塞发生率(3.6%)明显低于对照组(10.9%,P0.05)。[结论]将六西格玛管理法应用于人工气道护理中,有效地降低了气管导管堵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CU)内导管相关中断事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6月ICU收治留置导管的161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7月—2018年12月ICU收治留置导管177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前馈控制相应的护理对策,分析两种不同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161例病人,导管中断事件10例,观察组177例病人,导管中断事件3例。观察组导管中断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39.71±5.29)分,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为(46.73±3.23)分,观察组治疗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前馈控制能有效减少导管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改善护理结局,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采用集束干预策略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后ICU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人197例为观察组,选取2011年同期实施常规护理的ICU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人178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发生时间、不同部位置管率、病人住院时间及院内花费情况。[结果]观察组股静脉置管率低于对照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率高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感染发生时间迟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院内花费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延迟感染的发生,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组)42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模式组)42例,对两组患者不同部位感染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患者满意率及护理前后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导管卫生保持习惯、生存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不同部位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导管卫生保持习惯均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感染中的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习惯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