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对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方法:在Pubmed、EBSCO、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关于计算机认知训练对认知障碍患者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时间限制均为1960年1月1日~2016年5月1日。由2名课题组成员根据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文章质量的评价后,再采用专门的软件对纳入文章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者分别用计算机认知训练系统干预3、4、5、6、8、9、12周后,干预组认知功能训练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对不同认知域中定向能力、注意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基于计算机的认知训练,短期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但长期的计算机认知训练效果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其干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章小彩  李琳  张丽萍  张玲玲   《护理与康复》2017,16(2):159-162
目的观察口香糖联合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组20例、口香糖+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入组后均维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组在康复护士的指导下进行认知矫正训练,口香糖+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组在进行认知矫正训练时咀嚼口香糖,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工娱治疗。每周训练3次,每次1 h,持续4周。干预前后采用多客体追踪实验范式评估患者的注意功能。结果干预前,三组患者在追踪任务的正确率和反应时上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组、口香糖+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组反应时和正确率均显著改善(P0.05),而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香糖联合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的干预方法对注意功能的改善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炎合并认知障碍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脑炎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将患儿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认知训练,研究组进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比较两组患儿训练前后认知功能、社会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训练前两组患儿认知功能、社会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训练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研究组患儿认知功能、社会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可改善患儿认知功能、社会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有利于患儿尽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我国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的文献进行分析,为今后国内进行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法,对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出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时间从建库到2016年7月。[结果]共检索出文献49篇,发表在29种期刊上,广东省的相关文献数量排在第1位(22.4%),来源于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的文献数量最多,共33篇(占67.3%),文献类型以临床实验性研究为主,排在前3位的关键词分别是认知障碍、脑卒中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结论]认知功能训练相关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其深度、广度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组织损伤后的主要功能障碍之一,其相关评定、干预方法日益受到关注。认知训练是对认知障碍进行干预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不同认知域和认知加工过程进行训练来提升认知功能、增加认知储备。近年来,在传统认知训练治疗基础上,认知训练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新型认知训练工具,包括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训练、远程认知功能训练、虚拟现实训练、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音乐疗法等,不同的认知训练方法各有特点,为认知障碍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有利于个体化治疗、精准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视空间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3 例视空间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人工组(n=21)、计算机组(n=21)和综合组(n=21),人工组由专业的治疗师进行常规的认知训练,计算机组由专业治疗师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认知训练,综合组联合运用计算机和常规训练进行综合训练。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评定疗效。结果训练后三组的LOTCA评分与训练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01)。训练后,三组在视知觉、空间知觉和动作运用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组和人工组在视运动组织方面均明显优于计算机组(P<0.01)。结论人工训练和计算机训练能有效提高视空间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自主编制的计算机认知训练程序进行训练对改善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2019年6月—8月,通过健康宣教活动选择59例MCI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其中,试验组30例老年人接受计算机认知训练(computer cognitive training,CCT),训练内容包括注意力、执行功能、空间定向和工作记忆训练,对照组29例老年人不接受干预,正常生活。干预前和干预5周后,分别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2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并进行统计分析,干预后对试验组30例老年人进行访谈。结果 干预前后试验组MoCA和MMSE得分增加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大部分MoCA认知领域进步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访谈结果显示,部分老年人表示记忆能力有提升、反应增快,希望能继续接受该训练。结论 应用自主编制的计算机认知训练程序进行训练能够显著改善MCI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恢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编号奇偶数字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工作记忆(WM)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影响。方法:将43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人工组(14例)、计算机组(14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人工组加用人工WM训练,计算机组加用计算机辅助WM训练。在训练前、训练结束时、训练结束后第30天、训练结束后第90天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在训练结束时、训练结束后第30天、训练结束后第90天,人工组及计算机组的MoCA评分均较对照组及训练前提高(P0.05),并且计算机组在训练后各时间点评分高于人工组(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WM训练及人工WM训练均能有效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前者的作用更为显著;并且上述训练效果在训练结束后仍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难度自适应计算机认知训练对社区老年人的干预效果,旨在为在社区针对认知健康老年人开展难度自适应计算机认知训练提供依据。 方法 在北京市4个社区中便利选取74名60岁及以上认知健康的老年人。先入组的37名老年人为试验组,后入组的37名老年人为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难度自适应和固定难度的计算机认知训练,训练时间共6周,每周5次,每次20 min。通过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获得老年人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通过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听觉词语学习测验、Stroop色词测验、连线测验和数字广度测验评估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总体认知功能、记忆力、执行功能和注意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总体认知功能得分、记忆力得分、执行功能得分和注意力得分均具有可比性。干预后:①总体认知功能,两组的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总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试验组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记忆力,干预后试验组记忆功能得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执行功能,干预后试验组色词测验3和连线测验A、B耗时较干预前缩短(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注意力,两组数字倒背得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计算机认知训练对社区认知健康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有积极效果,难度自适应计算机认知训练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海马功能连接模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改善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例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均等分为认知训练组(n=15)和对照组(n=15),认知训练组采用常规治疗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RehaCom系统),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治疗时间为12周。所有受试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认知神经量表评估(包括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韦氏记忆量表,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及静息态下海马功能连接模式的改变情况。结果:①认知训练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②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认知训练组患者大脑与左侧海马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楔前叶、右额内侧回、右侧额下回、左侧颞中回等;与右侧海马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包括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右侧额上回、小脑后叶、左侧楔前叶等。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而静息态海马功能连接模式的转变可能是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训练组、rTMS组及联合治疗组各30例。3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认知训练组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rTMS组予rTMS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计算机认知训练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3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3组ADL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的MMSE、MoCA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3组的MMSE、MoC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MMSE评分、MoCA评分、MBI评分均优于认知训练组、rTMS组(P0.05)。结论: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计算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的意义.方法 对入院符合入组条件的102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单盲的方法,随机分为计算机训练组(46例)和传统康复训练组(56例),所有病例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并给予传统康复训练5周,同时给予计算机训练组计算机认知训练5周,对两组病例在训练前和训练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在训练前,计算机训练组和传统的康复组MOCA量表评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训练5周后,两组病例MOCA量表评分均数高于各自训练前,且与传统训练组相比,计算机训练组病例MOCA量表评分提高较明显,其注意力、命名、视空间结构、记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脑卒中后,积极的康复训练对认知障碍具有改善作用,计算机辅助训练的应用,能进一步阻止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进展,并对认知康复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的认知训练在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及对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40例脑损伤住院患者经中文版神经行为认知状态评定(NCSE)软件确定为认知受损者,随机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高压氧、物理因子治疗及传统治疗,训练组在此基础上接受8周的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分别于人组时、治疗第8周及停止治疗后第4周采用NCSE软件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功能独立性进行评定。结果:训练组与对照组在人组时NCSE评分及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及停止治疗后第4周,2组的NCSE评分和FIM评分均显著提高,且以训练组患者改善幅度更为明显,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有助于改善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功能独立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脑循环治疗对社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在上海市宝山区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或就诊的120例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脱落7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对照组(T0组,30例)给予健康宣教及危险因素控制干预,治疗组分为3组(T1组28例、T2组27例、T3组28例),在T0组干预基础上,分别采用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脑循环治疗、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脑循环治疗,12周后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T1、T2、T3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明显高于T0组及治疗前(P<0.05),其中T3组MoCA总分、计算及延迟回忆评分明显高于T1、T2组(P<0.05);T1、T2、T3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评分较治疗前及T0组明显降低(P<0.05),T3组ADL、IADL评分均低于其他治疗组(P<0.05)。结论: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脑循环治疗能有效改善社区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认知功能障碍泛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由于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非药物干预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非药物干预在配合改善认知功能药物(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冬氨酸拮抗剂)治疗的同时,不仅可以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增加认知储备,还可使患者的生活充实有意义。非药物干预手段以认知训练为主,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逐渐成为发展新趋势,其具有训练难度自适应、减轻工作量、远程居家训练和及时反馈等优点。其他方法包括运动干预(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太极等)、神经调控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等)、中医非药物干预(针刺治疗和推拿疗法等)、饮食干预、怀旧疗法和音乐疗法等。本研究对认知功能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进行综述,以期为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结合计算机认知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用RTMS以及计算机认知训练。分别比较2组在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2组MMSE评分、MoCA评分、Barthel指数及SS-QOL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后,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结合计算机认知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计算机辅助训练对脑损伤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有认知障碍的脑损伤患者按训练方式的不同分为头针组(n=30)、计算机组(n=30)和联合组(n=30),头针组给予头针治疗、计算机组给予计算机辅助训练、联合组给予头针联合计算机辅助训练,时间为2个月。在训练前及训练后2个月分别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记忆力测验评估。结果:训练前,三组患者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及记忆力测验各项分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2个月后,三组患者项目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联合组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头针联合计算机辅助训练对改善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训练与人工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康复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计算机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兼与人工训练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数种子的方法,将34例人选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人工训练组和计算机训练组。其中人工训练组17例.计算机训练组1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两组训练内容相同,包括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6个方面,人工训练由治疗师利用图片、器械等工具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训练.计算机训练利用OT—SOFT软件将训练过程由计算机实现,30min/次,1次/d,两训练组分开,避免相互干扰。结果:两组治疗后LOTCA总分及各条目得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计算机训练与人工训练相比.其治疗后LOTCA总分的差值及定向测试、视知觉测试、空间知觉测试、动作运用测试、视运动组织测试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思维运作测试方面明显好于人工训练。结论:计算机训练与人工训练均能改善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提高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但与人工训练相比,计算机训练在思维运作测试方面明显好于人工训练,并且具有内容丰富,节约人力等优点.可提高认知训练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 方法:32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实验组(n=16),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评定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和LOTCA评分均有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LOTCA的定向力、空间知觉、思维能力,注意力改善更明显(P<0.05),而视知觉、动作运用得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计算机训练能有效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