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护康一体化治疗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1日~2020年6月1日接受住院治疗的94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模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采取医护康一体化治疗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智能精神状态[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脑卒中量表(CSS)]。结果: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MMSE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CS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医护康一体化治疗模式,有利于改善其病情,促进其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性化循证护理对高龄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龄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强循证支持下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氏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肌张力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简易智力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MAS评分、FMA评分及MMSE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 0. 05);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M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及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 36%,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1. 82%(P 0. 05)。结论循证支持下的个性护理应用在高龄脑梗死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配偶参与式注意力训练对中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9月收治的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配偶参与式注意力训练。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改良后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MMSE评分及改良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MMSE评分及改良后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配偶参与式注意力训练可改善中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连续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在院期间与出院后给予连续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变化,以及干预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FMA)与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社会功能、活力、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连续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使肢体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卒中合并肢体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1日诊治的106例脑卒中合并肢体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研究组给予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神经功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两组上下肢运动功能、MBI评分和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P0.01),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两组C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合并肢体障碍患者中,护理效果明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中循证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护理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循证护理,比较2组肌张力评分与Barthel指数。结果护理前,2组肌张力评分、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肌张力评分、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促进患者肢体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9):1577-1579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日常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干预前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具有积极临床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该院于2016年1-12月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合并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包括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传统疾病护理,为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焦虑SAS及抑郁SD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社会关系、生理、心理、环境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提供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可有效改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S)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2例ACI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的31人设为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7年3月~2018年2月的31人设为研究组,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NIHSS量表、Barthel指数、MMSE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常规组NIHSS评分为(32.22±5.79)分,研究组为(17.13±2.21)分,研究组评分低于常规组(P 0.05);常规组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变化不明显(P 0.05),研究组护理后Barthel评分为(81.23±5.71)分,明显高于护理前的(63.25±11.66)分(P 0.05);护理前后常规组MMSE评分变化不明显(P 0.05);研究组护理后MMSE评分为(17.73±7.21)分,较护理前的(12.36±6.11)分明显升高,且高于常规组的(12.97±5.27)分(P 0.05);研究组出院时患者SDS评分为(56.27±7.37)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63.73±7.91)分(P 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人数为29人(93.55%),高于常规组的23人(74.19%)(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ACIS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减少痴呆的程度及抑郁情绪,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强,能提高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非致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再发风险认知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非致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同时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再发风险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治疗依从性和脑卒中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脑卒中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非致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认知功能康复,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0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仅接受结肠造口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再联合延伸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ESCA、SF-36各维度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ESCA量表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知识4个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ESCA量表4个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SF-36量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活力8个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SF-36量表8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伸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收集7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并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不同护理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4.74%、34.21%,观察组为15.79%、13.16%,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态度、护理技能、专业知识、护理差错总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后IL-6、COR、VA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下降(P0.05),而SAS则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护理后VAS、SA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下降(P0.05),而IL-6、COR护理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护理后,观察组IL-6、COR、VAS、SAS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减少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血压的控制及不良事件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的控制情况、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148.9±8.5)mm Hg、舒张压(97.6±5.2)mm Hg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149.5±8.2)mm Hg、舒张压(98.6±5.8)mm Hg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P和RP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F、GH、SF、VT、MH、R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其血压控制表现良好,能达到不良事件预防的效果,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对结核性脓胸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结核性脓胸手术患者,按照临床试验数字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患者干预后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经干预后效果显著,观察组有效率为88.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15%(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正确服药、饮食与锻炼以及规律随访等方面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结核性脓胸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能提高手术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并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子宫内膜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所有患者均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模式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手术优良率、疾病不确定感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手术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中不确定性、信息缺乏维度评分及总分显著降低(P0.05),而复杂性及不可预测性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反映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5),而社会因子及信仰因子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子宫内膜癌围术期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手术优良率,有效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方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8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多方位护理。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血钠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钠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前心功能各指标无差异,观察组护理后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方位护理能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缩短治疗时间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童趣化护理干预在学龄前患儿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180例学龄前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9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童趣化护理干预,现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手术前1天,2组患儿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 YP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时,2组患儿mYPAS评分与手术前1天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1天,2组患儿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时,2组患SBP、DBP与手术前1天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SBP、D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1天,2组患儿心率(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时,2组患儿HR与手术前1天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期合作量表(IC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龄前患儿麻醉诱导中应用童趣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儿的焦虑情绪,且对血压、HR影响较小,从而提高麻醉诱导配合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功能锻炼对脑出血后的老年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 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前瞻性收集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2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Berg平衡量表评估患者的运动和平衡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评价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2组治疗前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和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功能锻炼可以显著改善脑出血后的老年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在提高急性病毒性脑炎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的方法。结果 2组患者对自杀、压疮的认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输液外渗和意外伤害的认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压疮和自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液外渗及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护理质控评分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投诉率低于对照组,综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语言方式心理干预对ICU气管插管清醒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ICU气管插管清醒患者分成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加用非语言方式心理护理)各57例,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2组插管前HAMA、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3 d后、7 d后、拔管时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插管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3 d后、7 d后、拔管时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插管前NOS、5-HT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3 d后、7 d后、拔管时的NOS、5-H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语言方式心理干预能改善ICU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