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非语言沟通是指运用一切非语言信号所进行的人际沟通。人际沟通中65%的社会意义由非语言来传递,如何恰当地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建立一种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医务人员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对护理人员如何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对ICU的病人进行有效地沟通作了阐述,并对如何加强ICU护士的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2.
非语言沟通在ICU危重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语言沟通是指运用一切非语言信号所进行的人际沟通.人际沟通中65%的社会意义由非语言来传递,如何恰当地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建立一种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医务人员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对护理人员如何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对ICU的病人进行有效地沟通作了阐述,并对如何加强ICU护士的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2011年4月91例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加强心理护理,并使用手写板、音乐疗法、按摩、图文示意卡、做好医护沟通、合理使用镇静剂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ICU昏迷患者并发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入住某三甲医院ICU的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1~12月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护理的患者72例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废用综合征、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预防并降低ICU昏迷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惩罚性报告制度在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不良事件分析小组,在ICU建立非惩罚性报告制度,对出现非计划性拔管事件采取不公开、非惩罚的处理原则,分析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预防措施,不断修改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结果实施后非计划性拔管上报率由13.3%提高到66.7%(P<0.01),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3.27%下降至1.14%(P<0.01)。结论在ICU实施非惩罚性报告制度能明显改善护士对非计划性拔管的认知及上报态度,有助于找到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杜绝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有利于预防和避免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化性护理干预策略在减少ICU器官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预防意外拔管采用强化护理干预策略;比较两组意外拔管情况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意外拔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夜间高危时段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出现的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ICU患者降低意外拔管的发生,全面提高ICU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防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提高ICU插管病人的护理质量,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提出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有效固定导管,合理使用镇静剂及肢体约束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ICU患者意外拔管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总结ICU置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次发生意外拔管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措施。结果发生意外拔管的原因有多方面,除护理不当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患者意识状态,留置管道的数目,患者的年龄及时段,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意志力,家属的误解及干预等。结论通过选择适当有效的固定方法,努力减轻患者不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增加对老年患者夜间巡视次数等护理对策,有助于减少意外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1.
治疗性沟通技巧在晚期癌症病人家居宁养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晚期癌症病人家居宁养护理中运用治疗性沟通技巧,解决晚期癌症病人的心理问题,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 方法 以宁养院收治的910例晚期癌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依据口头叙述及观 察检测的结果,评定病人的心理问题;运用会谈技术和电话访视等治疗性沟通技巧,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结果 治 疗性沟通技巧可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总有效率达84.18%,766例病人的心理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 或安详地离开人间。结论 对晚期癌症病人采用治疗性沟通技巧能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提高病人和 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循证护理的实践.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临床26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实践.结果 通过循证护理,对化疗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进行了有效的预防和护理.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实践,可有效的避免化疗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恶性肿瘤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疾病本身特点如治疗时间长、病人低质量的生存状态、预后差和我国专科护理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一人群的护理受到广泛关注。培养肿瘤专科护士、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模式、开展死亡教育及资源合理配置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疾病本身特点如治疗时间长、病人低质量的生存状态、预后差和我国专科护理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一人群的护理受到广泛关注。培养肿瘤专科护士、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模式、开展死亡教育及资源合理配置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综合护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使此类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方法对30例合并糖尿病的恶性肿瘤患者,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严格控制感染,加强心理、饮食、皮肤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在30例患者中除3例血糖控制不理想放弃治疗外,其他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化疗期间,进行全方位护理并积极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妇科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规范化程序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施妇科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规范化程序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1例,实验组根据制订的干预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入院后24h、手术前24h、出院前24h、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状态评估总得分、抑郁、愤怒得分在手术前24h、出院前24h、术后6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焦虑得分在出院前24h、术后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独得分在出院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的规范化程序,有利于护士准确实施护理干预对策,缓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保持较良好的身心状态,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便秘发生率及程度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22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各110例,常规护理组按肿瘤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护理干预组除接受肿瘤科常规护理外,还针对肿瘤患者便秘相关因素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及程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肿瘤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并减轻便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初次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作用。方法103例初次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循证护理原则,作出评价,采取适合患者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种护理方法患者生理、心理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相应的护理后,焦虑状态、收缩压及脉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循证护理后,其焦虑状态明显降低,而且收缩压和脉搏均在正常范围,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缓解初次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生理反应,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防范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为提高ICU插管病人的护理质量 ,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并提出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有效固定导管 ,合理使用镇静剂及肢体约束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8例四肢恶性肿瘤病人施行瘤体骨灭活再植术的护理,提出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很重要;通过观察患手术后体温,伤口渗液的颜色、量,切口局部有无红肿,伤口负压引流是否通畅,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是否良好,以及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以确保手术获得预期效果。术后鼓励患早期主动活动患肢和功能锻炼是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