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6例在我院行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修补术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期的疼痛情况,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12h两组患儿特殊病人疼痛评估量表(FLACC)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24、48h 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拒用药次数、哭闹次数及抗拒进食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可减轻患儿的术后疼痛,使患儿配合治疗,促进患儿恢复,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理念下小儿泌尿外科术后早期进食的效果。方法将623例泌尿外科疾病术后的患儿分成观察组(317例)和对照组(306例),观察组患儿基于快速康复理念术后返回病房时评估Steward苏醒评分及进食需求,评估合格即指导进水、进食,对照组患儿在术后6 h开始进水。比较两组患儿首次进水、进食的时间;术后6 h内和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术后6 h内口渴、饥饿的发生率;术后6 h 3分以上疼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进水、进食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 h内和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内口渴、饥饿、疼痛评分3分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评估机制和预防措施完善的前提下,小儿泌尿外科术后早期进食能降低患儿术后口渴、饥饿及疼痛的发生率,且不会增加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综合护理在肛门结肠拖出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59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综合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临床效果、血清因子水平变化、疼痛评分情况及心理舒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有效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12、24、72 h时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心理舒适、生理适和环境舒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系统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应用于肛门结肠拖出术患儿,可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提升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路径化护理措施在小儿腹股沟疝围术期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患儿100例,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路径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术后2组患儿的手术情况及康复进程,并对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患儿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路径化护理措施应用在小儿腹股沟疝围术期护理干预中,可显著缩短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吴芳  胡月梅 《妇幼护理》2022,2(18):4260-4262
目的 分析尿道下裂术患儿采用早期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3月收治的70例接受尿道下裂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实施早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康复,疼痛程度和并发症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术后首次排便、导尿管拔除以及住院方面所需要的时间均比对照组有显著的减少(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3 h、6 h、12h、24 h的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2例患儿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是8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尿道下裂术患儿采用早期预防性护理,能够提升术后恢复效果,减轻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周欢 《妇幼护理》2022,2(18):4234-4236
目的 分析评价手术室舒适化护理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行小儿包皮环切手术治疗的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舒适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循环指标,术后1h、24h、72h的、疼痛评分以及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循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h、24h、72h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包皮环切手术中应用手术室舒适化护理,能有效改善临床指标,降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围术期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治疗的扁桃体炎患儿90例,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将2组扁桃体炎患儿的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扁桃体炎患儿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能够促使扁桃体炎患儿的不良情绪得到显著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患儿离床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患儿与父母满意度的影响,为提升疝气患儿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疝气患儿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小儿腹股沟疝围术期护理路径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围术期心理干预、水胶体透明贴覆盖手术切口、个性化护理方案等)对患儿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下床时间,术后6,12,24 h及2 d手术切口可视疼痛评分,观察患儿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患儿及父母对手术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住院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6,12,24 h及2 d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和父母对手术及护理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患儿的临床指标,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及父母对手术及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非切口疼痛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术后非切口疼痛情况、焦虑、舒适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的非切口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在生理、精神等方面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显著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非切口疼痛的程度,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低温等离子射频刀扁桃体切除术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79例,依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扁桃体剥离术治疗,研究组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刀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疼痛程度(VAS)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VAS评分3.74±0.57分,低于对照组6.34±1.0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躯体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低温等离子射频刀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可显著改善其术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对手术室患儿术后疼痛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104例手术室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的FLACC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依从性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80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活力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躯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提高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依从性,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不良心脏事件,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多维镇痛护理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术患者9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痛病房多维镇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及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阶段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病房多维镇痛护理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能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脊柱侧弯手术患儿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脊柱侧弯手术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康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obb角、术后疼痛及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脊柱侧弯手术患儿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医护一体管理模式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RARC)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4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行RARC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控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RARC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患者中应用安全、有效,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术后控尿率,改善围术期就诊体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FTS理念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焦虑状态、髋关节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家属协同护理结合全人照护管理模式对急性支气管炎(AB)患儿医疗恐惧感及配合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0例AB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14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40例,常规护理+家属协同护理+全人照护管理模式).比例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术中实施盐酸羟考酮注射液预处理对患者术后疼痛、术中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肺癌根治手术治疗,均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给予0.08 mg/kg氯化钠注射液预处理;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给予0.08 mg/kg盐酸羟考酮注射液预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手术时间,术后2 h、术后6 h、术后12 h疼痛程度及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h及术后6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有改变,观察组术后CD4+、CD4+/CD8+同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CD8+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根治术中实施盐酸羟考酮注射液预处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手术安全性,并对预防免疫功能紊乱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部分切除术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6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行肝脏部分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5)及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康复、炎症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肠道通气时间、恢复谱食时间、放置腹腔引流管时间、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低于对照组(P<0.05),而补体C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减轻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阶段性改变联合集束化护理对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生活方式、康复进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济南市济钢医院心内科PCI治疗的10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资料,将入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集束化护理,观察组在集束化基础上联合阶段性改变护理;对比两组患者PCI术后康复进程、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情况,评估生活质量,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6分钟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尿潴留、失眠、心律失常、心绞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完成率、WHOQOL-BREF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段性改变联合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缩短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康复进程,改善预后及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