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初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真实体验,旨在为提升PCI术中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于2021年6月-2022年4月对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17例初次PCI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借助Nvivo 11 Plus软件整理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冠心病患者初次PCI术中真实体验归纳为5个主题:身体控制剥夺、复杂情绪冲击、术中决策挑战、应对策略激发、术中支持系统强化需求。结论 医护人员需重视冠心病患者PCI术中感受,积极完善护理服务措施,充分调动社会支持资源,强化实施信息支持策略,以改善PCI患者术中体验。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深入探讨颅内肿瘤病人术后住院期间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颅内肿瘤病人术后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Colaizzi方法整理分析资料。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9个亚主题,即术后生理不适:疼痛、睡眠障碍;沉重的心理负担:负性情绪、对疾病预后的不确定感、家庭经济压力大、对家人的愧疚伴随自身价值感缺失、社交回避;不同的疾病应对方式充满希望、积极面对、消极应对;缺乏术后康复知识,渴望获得医护支持。结论:颅内肿瘤病人术后面临诸多不适与压力,医护人员应根据颅内肿瘤病人术后的生理状况及心路历程,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支持,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杨静  王晶晶  杨秋  李仙 《当代护士》2021,28(7):47-49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术后住CICU内心的真实体验,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减轻术后各种不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0名冠心病术后入住CICU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现场录音及笔记,以现象学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提炼出6个主题,即语言沟通障碍,躯体活动障碍,疼痛,咳嗽咳痰困难,环境嘈杂,渴望得到关怀.结论 冠心病术后住CICU患者易出现语言沟通障碍,躯体活动障碍,疼痛,咳嗽咳痰困难,渴望得到关怀.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的真实感受采取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人药物素养现状,为制定病人药物素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3月—4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3例PCI术后病人和9名心内科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素养理论为框架,进行半结构访谈,访谈资料根据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11个亚主题,即药物信念(产生担忧情绪、对服药的认知存在差异、主动学习意愿低)、功能性药物素养(药物知识掌握不足、药物技能缺乏)、互动性药物素养(药物知识获取需求大、医护人员支持、家庭及同伴支持、网络支持利用度低)、评判性药物素养(缺乏正确辨别信息能力、服药依从性低)。结论:PCI术后病人存在服药信念不强、药物知识及技能缺乏、药物知识获取途径单一、服药依从性低等问题,医护人员应关注病人的服药信念,加强医患沟通交流、采用多种方式增加病人药物知识,并通过服药管理平台规范病人服药行为,同时不可忽略同伴、家属支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师有娣  岳敏  吴东静 《全科护理》2022,20(10):1407-1409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医学应对方式状况及与健康赋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8月109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PCI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人资料调查表、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老年慢性疾病病人健康赋权量表调查病人医学应对方式及健康赋权现状,分析其医学应对方式与健康赋权的相关性。结果:109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PCI术后病人中选择面对32例,占29.36%,选择屈服41例,占37.61%,选择回避36例,占33.03%。病人的健康赋权平均得分为(92.56±4.73)分,其健康赋权状况较差。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冠心病心绞痛PCI术后病人面对与责任信念、参与治疗、增长知识、重建自我、获取支持、健康赋权总分呈正相关性(P<0.05);回避与获取支持、责任信念、重建自我、健康赋权总分呈正相关性,而与增长知识、参与治疗为负相关关系(P<0.05);屈服与增长知识、参与治疗、获取支持、重建自我、责任信念、健康赋权总分呈负相关性(P<0...  相似文献   

7.
范丽娟  梁宇  邵云霜 《全科护理》2022,20(16):2184-2188
对衰弱的概念、老年冠心病衰弱常见评估工具、衰弱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病人预后影响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老年冠心病病人PCI预后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住院冠心病患者的护理需求,为护士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以Maslow需要层次理论为框架对河南省某医院的3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呈现多样化且五个层次的需求内容广泛.不同个体特征患者的护理需求不尽相同.结论 护士要重视冠心病患者的护理需求,针对不同特征患者满足其不同程度的护理需求,使其在住院期间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夏瑶瑶  李颐  熊晓云  钟雯  张瑜 《全科护理》2022,20(14):1979-1983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的心脏康复护理需求,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对PCI病人制定有效的心脏康复护理服务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于2021年5月—2021年10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6例PCI病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法提炼主题分析资料。结果:通过编码、分析提炼出3个层面主题:(1)缺乏疾病知识,包括欠缺健康指导、科普渠道局限2个亚主题;(2)难以调节情绪,包括情绪困扰、容易急躁2个亚主题;(3)影响日常生活,包括转变健康行为、增添经济负担、社会支持不足3个亚主题。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指导,结合信息技术拓宽科普渠道,及时评估病人心理状态,做好病人的情绪管理,积极开展心脏康复的建设,满足病人的康复需求,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6月—2020年5月选取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9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n=69)和研究组( n=70)。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依从性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80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活力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躯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提高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依从性,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不良心脏事件,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脏康复护理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接受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60,常规护理+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无氧阈、峰值氧耗量、METs、最大运动功率、LVEF、CI及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精力评分均升高,LAVImax及Gensin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其心脏功能及冠脉扩张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90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遵循医嘱给予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治疗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并发症发生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1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心衰、心源性休克并发症发生率虽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切口疼痛、腹胀、腰酸背痛评分分别为(1.56±1.32)分、(10.27±1.46)分、(1.34±0.97)分低于对照组(2.69±1.43)分、(16.18±2.25)分、(1.89±1.21)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满意度(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分别为(59.48±5.12)h、(6.43±2.26)d、(4.89±0.18)万元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69.13±6.27)h、(9.15±2.68)d、(5.27±0.16)万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表格书写、基础护理、介入护理评分分别为(92.47±4.58)分、(93.49±3.91)分、(94.09±5.17)分均优于对照组(87.19±3.72)分、(88.62±4.29)分、(90.26±3.9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疗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综合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高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25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强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高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强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还能让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有效缩短,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1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干预)各58例,护理12个月后,根据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2组患者生理评分、心理评分、社会评分、总体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并观察2组焦虑(SAS)、抑郁(SDS)情绪、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心脏事件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生理评分、心理评分、社会评分、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SAS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LVEF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预后质量、改善心功能,并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冠心病病人康复护理的有关措施,从康复治疗与护理、康复训练与护理、心理治疗、饮食的康复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归纳,为促进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术后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连续性护理干预,跟踪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我管理水平、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BMI达标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危险因素达标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PCI术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从而有效地减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入院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标准管理的常规随访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再入院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冠心病知识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9.
Patient empowerment has been shown to have some positive impacts on self‐efficacy, self‐esteem, and recovery. Howev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empowerment needs of patients after a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s scarc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Chinese‐language instrument to measure empowerment needs of such patients. The initial instrument was generated based on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erviews with patients after a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rocedure. Content validity was tested with a panel of experts using the Delphi method. In total, 226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for psychometric tests using the revised instrument. Expert authority coefficient was 0.92, and content validity index was 0.95.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was demonstrated by Cronbach's α coefficients (0.86 for the total score, 0.66–0.74 for the dimensions). The newly developed 19‐item, five‐dimension instrument has shown satisfactory validity (face/content validity and construct validity) and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The instrument could help clinical nurses who have close contact with patients after a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empowerment needs and could help develop appropriate health education to address such nee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