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膀胱癌患者采用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技术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后或膀胱镜探查证实为膀胱癌的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检查,将第一次显像定义为常...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患者行PET-CT检查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肿瘤患者应用吓一氟代脱氧葡萄糖(^8F—FDG)进行PET-CT显像检查的护理要点。方法应用IF-FDG对95例恶性肿瘤患者行PET-CT显像定性诊断,显示肿瘤复发部位和范围。同时进行全程的护理配合,包括检查前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等;检查中患者保持正确体位;检查后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结果PET-CT图像高度清晰,能清楚观察到肿瘤病灶及其转移。结论完善及有针对性的全程护理是PET-CT检查获得清晰高质量图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CT)、增强计算机断层摄影(CT)在胰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和临床等综合手段证实的31例胰腺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别观察其CT图像中胰腺病变处的形态、密度、强化程度、胰胆管扩张、转移及PET显像胰腺病灶感兴趣区(ROI)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并结合临床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单纯PET、增强CT、PET+CT、PET-CT结合增强CT检测对胰腺疾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31例胰腺病变的患者中,胰腺恶性肿瘤20例,良性病变11例.单纯PET对胰腺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5.0%和54.5%,而PET-CT的诊断特异度高于单纯PET,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增强CT[(85.0%、81.8%、83.9%)比(75.0%、72.7%、73.1%)].PET-CT结合增强CT检查对胰腺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0.9%.增强CT诊断Ⅰ期和Ⅱ期胰腺癌的灵敏度高于PET-CT,但对于Ⅲ期和Ⅳ期胰腺癌患者,PET-CT则可发现更多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胰腺恶性病变的SUVmax为1.7~18.9,良性病变的SUVmax为0.6~5.0,良恶性病变间平均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检查将功能学与解剖形态学显像相结合,在胰腺肿瘤的诊断与分期中的作用优于单纯PET或CT检查.对于胰腺癌的T分期.增强CT优于PET-CT,而PET-CT在显示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方面优于增强CT,两者各有优缺点.在胰腺癌的诊断和分期中,PET-CT检查结合增强CT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刘蕊  陈云富  于丽娟 《护理研究》2008,22(29):2724-2724
无无效腔注射器基本不存在无效腔,无论抽吸还是推注药液均可保证有效剂量准确,对2007年在我科进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T-CT)检查的480例病人使用1 mL无无效腔注射器静脉注射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微量贵重放射性药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PET-CT显像检查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将正电子发射作层显像称之为PET,它是利用示踪原理显示活体生物活动的医学影像技术。我们使用~(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FDG)能被肿瘤组织特异性地摄取,用于肿瘤定性、分期、分型等诊断方面。我院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DiscoveryLS PET CT,于2002年10月21日~11月29日对30例肿瘤受检者进行PET-CT显像检查,在整个过程中,护理工作是较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及磁共振灌注成像三种检查方法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26例单侧脑血管病变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及磁共振灌注成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用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及磁共振灌注成像三种检查方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97.44%、94.87%和82.05%,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与灌注加权磁共振成像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12、0.002)。26例单侧血管病变患者用三种检查方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96.15%、92.31%、92.31%,三者无显著性差异(P=0.552)。结论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对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较敏感,在诊断单侧血管病变中三种检查方法均较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胆系统肿瘤患者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检查中的精细化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择行PET-CT检查的肝胆系统肿瘤患者7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精细化护理配合。评价2组患者对PET-CT检查的配合情况、平均检查时间、重复检查情况、图像不合格情况。结果研究组对PET-CT检查的配合率74.36%高于对照组51.28%(P0.05),不配合率2.56%低于对照组23.08%(P0.05);研究组平均检查时间为(21.5±2.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24.5±2.3)min(P0.05);研究组重复检查率、图像不合格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胆系统肿瘤患者行PET-CT检查中采用精细化护理配合,可以有效缩短检查时间,提升图像与检查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中的应用,探索适合PET-CT检查的注射方法,以避免药物渗漏、减少局部污染,顺利完成检查,同时做好注射人员的辐射防护。[方法]选取受检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实行前臂静脉预留静脉留置针注射药物,对照组采用相同部位静脉输液针直接穿刺后注射。检查前按体重给药,测量操作台面污染情况,记录注射人员完成每例注射直接接触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的时间,从PET-CT采集图像观察记录受检者皮下血管有无外渗情况。[结果]观察组注射人员直接接触18F-FDG的时间、药物皮下外渗发生率及注射台面污染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在PET-CT检查中不仅缩短了注射人员接触18F-FDG的时间,同时避免了药物渗漏的发生,而且减少了注射台面污染,同时更有利于检查的顺利完成及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透射计算机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X Computer Tomography,PET-CT)检查中12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2-fluoro-2-deoxy-D-glucose,18F-FDG)两种注射方法对实际注入剂量准确性和成像质量的影响,以及注射操作者受辐射时间的差异,探索适宜的注射操作方法,以提高显像质量,做好注射工作的辐射防护。方法选取进行PET-CT检查的患者150例,随机分成两组,检查前注射18F-FDG,剂量(7.2±0.2)mCi,体积0.5ml。实验组采用间接注射法,对照组采用直接注射抽回血再注射法。分别测量注射后注射器内残留的放射性活度,记录注射操作人员完成每例注射直接接触18F-FDG时间。从PET-CT采集图像观察记录受检者皮肤有无放射性污染及皮下血管外漏情况。结果实验组注射操作人员直接接触18F-FDG时间、药物皮下血管外漏和皮肤放射性污染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而注射器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均较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注射法注入剂量精确、方法稳妥,利于显像检查和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8)F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结合320排CT双入口灌注成像(DI-CTP)灌注指数(PI)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证实的SPN 34例(恶性结节21例、良性结节13例),均行~(18)F-FDG PET-CT及DI-CTP检查,~(18)F-FDG PET-CT以SUV≥2.5、DI-CTP以PI50%为恶性结节诊断阈值,比较分析二者分别及结合对SPN的诊断效能。结果 34例SPN左肺固有上叶5例、左肺舌叶2例、左肺下叶3例,右肺上叶10例、右肺中叶3例、右肺下叶11例。结节最大径:1.0~2.0 cm 8例、2.0~3.0 cm 26例,其中伴肺门及纵隔增大淋巴结2例。~(18)F-FDG PET-CT SUV诊断SPN的敏感性81.0%,特异性46.2%,准确性67.6%。DI-CTP PI诊断SPN的敏感性90.5%,特异性84.6%,准确性88.2%。~(18)F-FDG PET-CT SUV结合DI-CTP PI诊断SPN的敏感性95.2%,特异性100.0%,准确性97.1%。结论 SPN病理特点决定了~(18)F-FDG PET-CT SUV及显像的复杂多样,~(18)F-FDG PET-CT SUV结合DI-CTP PI可大大提高SPN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PET-CT是分子影像中最高端的显像方式,一次显像可以全面地了解患者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提高诊断疾病的准确性。本文介绍2010年8~12月在我院行PET-CT检查患者共1468例,通过精心护理,顺利完成检查,并获得较好的PET和CT融合图像,体现了护理在PET-CT检查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正>PET-CT(全称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是将PET(功能代谢显像)和CT(解剖结构显像)两个已经相当成熟的技术相融合,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影像学检查,适应于人体大多数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肿瘤的分期以及是否复发与转移;对原发灶不明的转移性肿瘤可以进行原发灶的寻找或全身情况判断。由于PET是利用人体的示踪剂参与人体的生化代谢过程,从而反映人体组织功能信息,所以PET-CT显像必然受到各种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必然会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深吸气后憋气15s和自然呼吸条件下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检查对肺部结节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影响。方法:26例行全身PET-CT检查发现肺部结节的患者,在全身检查结束后立即进行深吸气后憋气15s肺部PET-CT显像,要求患者在CT采集中深吸气后憋气10s,而在PET采集中深吸气后憋气15s,测定肺部结节在2次PET-CT检查中的SUVmax值,然后计算两者之间的变化。结果:深吸气后憋气15s使肺结节病灶SUVmax比自然呼吸下采集升高27.1%;深呼吸憋气15s使肺结节SUVmax的升高与结节大小有关,结节越小,SUVmax升高明显。结论:深吸气后憋气15s快速采集可以使肺结节SUVmax测定更精确,尤其是小结节更容易受呼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和99mTc-MIBI G-MPI双核素显像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术后6个月心功能、心肌活力的变化.方法 入组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1例,出院前2天及术后6个月均行99mTc-MIBI G-MPI、18F-FDG PET-CT检查.比较6个月和基线的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CT结构密度成像(CT增强扫描)、功能成像(CT灌注成像、PET-CT代谢显像)对肝细胞癌的病变范围的显像价值。方法 25例肝细胞癌均行CT增强扫描、CT灌注成像及PET-CT检查,根据PET-CT结果分为代谢阴性组和代谢阳性组,计算两组CT增强扫描面积与实际面积差(D1),CT灌注面积与实际面积差(D2),同时计算代谢阳性组PET-CT代谢面积与实际面积差(D3)。结果代谢阴性组10例,D1(2.95±1.41)cm2,D2(0.69±0.41)cm2。D1、D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谢阳性组15例,D1(6.51±4.76)cm2,D2(1.27±0.89)cm2,D3(0.80±0.55)cm2,D1和D2、D3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2和D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显示肝细胞癌病变范围与实际病变范围存在一定的差距,CT灌注成像、PET-CT代谢显像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病变的实际范围,对于临床手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PET-CT与SPECT-CT联合探测在颈部淋巴结转移阴性(cN0期)喉鳞癌患者颈部前哨淋巴结(SLN)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例cN0期喉鳞癌患者,术前行18F-FDG PET-CT显像疑似淋巴结,同时行99锝m-硫胶体(99Tcm-SC)SPECT-CT显影SLN,二者结合对微转移SLN进行定位及定性,术中利用手持式γ探测仪探测确定SLN,将手术切除的SLN及非SLN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判断转移。结果 15例喉鳞癌患者术前经PET-CT显像疑似淋巴结及SPECT-CT显影SLN,2例均未显影。其中有13例PET-CT显像13枚疑似淋巴结,SPECT-CT显影23枚SLN,13枚疑似淋巴结均经CT定位与相应SLN重合。术中γ探测仪探出SLN 22枚,符合率为92.3%。手术切除SLN共计23枚,非SLN共计44枚,6例患者(40%)经病理检查证实淋巴结转移,其中SLN的转移度为21.7%(5/23),高于非SLN转移度2.3%(1/44)(P=0.008)。6例患者转移患者显像淋巴结标准化摄取比值(SUV值)均值为3.51±1.76,高于9例无转移患者显像淋巴结的SUV均值1.58±0.64(P=0.010)。SLN检出率为86.7%。SLN检测的灵敏度为83.3%、准确率为86.7%、假阴性率为16.7%。结论术前联合PET-CT与SPECT-CT并参考SUV值对cN0期喉鳞癌患者微转移SLN定性及定位,有助于手术方案选择的合理性,术中结合γ仪探测SLN可提高颈清范围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18F-FDG PET-CT全身显像与99mTc-MDP全身骨骼显像对肺癌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49例病理证实为肺癌的患者,男28例,女21例,平均年龄(58.9±10.8)岁,所有患者均于10天内分别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与99mTc-MDP全身骨显像,最终骨转移癌诊断结果由手术病理、MR检查或临床随访半年以上病灶范围扩大或加重证实。结果:49例患者18F-FDG PET-CT与99mTc-MDP全身显像共检出异常病灶259处,其中被证实为转移灶228处,31处为良性病灶。18F-FDG PET-CT和99mTc-MDP SPECT诊断骨转移癌的灵敏度为90.8%和56.6%,特异性为93.5%和45.2%,准确性为91.1%和55.2%。结论: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肺癌骨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99mTc-MDP全身骨显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实施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CT(PET-CT)检查的护理措施,确保PET-CT融合图像的质量.[方法]实施全程护理配合,如预约时对受检者进行PET-CT检查的基础知识宣讲,积极做好心理护理;配合医生了解病人的健康史、病史,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测量体重、血糖、准确计算显影药物剂量;选择合适的血管稳、准、快捷地行静脉穿刺,确保注射显影剂无外渗;注射药物后,指导病人合理饮水、安静休息等待检查并协助病人进行扫描检查等.[结果]由于护理流程合理,措施得当,全组206例病人检查的PET-CT融合图像全部达到诊断要求.[结论]规范、细致、周到的护理配合,有助于检查获得高质量的PET-CT图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肿瘤科护士常见放射性职业暴露[(刚接受了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ECT)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检查及125I粒子植入后6个月内的病人)]及防护问题进行综述,为肿瘤科护士提供相关的防护知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老年患者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2020年2月1日入院需采用PET-CT检查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检查图像质量、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观察组检查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PET-CT检查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检查图像质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