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尺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10月使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尺骨远端骨折13例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1.6年,平均1年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根据Garland and Werler方法评定腕关节术后疗效.优8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84.6%。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尺骨远端骨折.固定可靠,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尺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第1、2掌骨间平行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第1、2掌骨间平行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20例。结果本组20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TAM系统评分:优14例,良5例,中1例。影像显示均达到骨性愈合,Cooney评分均为优。功能满意。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第1、2掌骨间平行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疗效确切,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伟  常训 《解剖与临床》2012,17(3):247-249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Garland III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5月~2009年8月,采用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Garland III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6例,其中伸直型51例(尺偏型23例,桡偏型28例),屈曲型5例.按Flynn疗效评定标准评价其疗效.结果:56例患儿,55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 a,平均1.5 a.55例均骨折愈合,其中1例术后伤肢再次外伤,虽骨折愈合,但肘关节受限15°,不能完全伸直.无一例发生Valkmann肌缺血.疗效优35例,良11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83.64%.结论: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Garland III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能有效防止闭合复位外固定后骨折再移位,减少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麻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小儿闭合性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病例,在静脉全麻下,手法复位后经皮克氏针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12~24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迟发性尺神经炎、骨化性肌炎、肘内翻畸形、肘关节僵硬等远期并发症,按Flynn评价,优38例,良3例,可2例。结论运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简单,并发症少,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联合克氏针固定与单纯手法复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发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40例),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40例),两组患儿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和肘内翻发生率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分别是(4.34±1.1)天与(9.14±2.1)天(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是(56.74±5.3)天与(58.14±5.1)天(0.05),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22.5%与5%(0.05)。两组远期临床疗效的优良率分别是90%(对照组)与92.5%(观察组)(0.05)。结论手术内固定联合手法复位组相对于单纯手法复位组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肘内翻发生率低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但两组患儿远期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双枚克氏针髓腔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下1/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共收治儿童桡骨下1/3骨折69例.其中,男52例,女17例;年龄6?13岁,平均(9.2±2.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50h,平均(25.3±11.9)h.骨折AO分型...  相似文献   

7.
俯卧位闭合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俯卧位下行闭合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俯卧位闭合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术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67例,其中SandersⅡ型52例(ⅡA型25例,ⅡB型20例,ⅡC型7例),Ⅲ型15例(ⅢAB型10例,ⅢAC型3例,ⅢBC型2例),合并脊椎骨折7例.术前Bohler角为(2.71±0.83)°,Gissane角为(164.00±8.85)°.结果:67例术后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术后Bohler角为(31.54±1.98)°,Gissane角为(131.15±5.80)°,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按Maryland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43例,良21例,可3例.结论:选择在俯卧位下行闭合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能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有效恢复跟骨的Gissane、Bohler角,特别是对局部肿胀明显软组织挫伤严重的跟骨骨折,可降低软组织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0.00%;且研究组的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为确切,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生活以及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第五掌骨干骨折在临床上常见,手术治疗多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但术后大多数患者要求取出内固定物,需二次住院治疗。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具有创伤小、切口小、不需再次住院手术取出等优点,但对第五掌骨干骨折的应用效果不明确。目的:对比分析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与微型钢板置入治疗第五掌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在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第五掌骨干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钢板组30例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克氏针组30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其中5例小切口切开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级、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握力、第五掌指关节活动度等,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法评估患者的手指功能。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18个月;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克氏针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均小于钢板组(P <0.05),钢...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空心钉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愈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骨折愈合23例,不愈合2例,股骨头坏死1例。骨折愈合时间6~12月,平均7.5月。结论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操作容易、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髋关节功能恢复理想,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下载PDF阅读器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交叉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16例儿童股骨髁上骨折.手术方式为在C形臂X光机引导下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并给予患肢长腿前后石膏托外固定.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8个月(8~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8周.根据Merchan评定标准,优10例,良5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3.8%.结论:闭合复位经皮交叉穿针内固定是治疗儿童股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操作方法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与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青年锁骨中段A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2例锁骨中段A型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克氏针内固定组(40例)和钢板内固定组(42例),其中克氏针内固定组患者选用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钢板内固定组选用小切口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固定疗效。结果克氏针内固定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5.00%,钢板内固定组患者优良率为85.7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克氏针内固定组患者骨愈合率为70.00%,钢板内固定组为45.23%,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及小切口钢板内固定在锁骨骨折治疗工作中均切实可行,各有优势,其中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术中损伤小,患者术后骨愈合快,但其内固定物易出现松动、脱出;而小切口钢板内固定伴有相对较大手术损伤,患者骨愈合较慢,但其内固定稳定性高。因此,在实际治疗工作中,医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叶馨  陈晓东 《解剖与临床》2009,14(6):443-445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植入物的生物力学特点,为治疗股骨颈骨折选择内固定植入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6年1月-2008年8月关于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器械方面的文章,比较股骨颈骨折不同内固定植入物的生物力学特点。结果:MCS的抗剪切作用较弱,抗扭转作用与DHS相当,固定骨质疏松及不稳定的骨折不如DHS和LPFP,但有较好的动力加压作用。DHS/DCS的抗剪切作用较强,也有较强的抗扭转作用和动力加压作用,治疗骨质较疏松的骨折也有较好的固定作用。LPFP各方面的强度都最高,固定不稳定骨折及骨质疏松的骨折也最为稳定,但缺乏动力加压作用。结论:不同的内固定材料有不同的生物力学特性,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选择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根据医师的经验、患者的病情和年龄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可吸收螺钉结合克氏针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可吸收螺钉结合克氏针对17例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按Sanders分型[1]:其中Ⅱ型6例,Ⅲ型10例,IV型1例。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11.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疗效优6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2.4%。结论可吸收螺钉结合克氏针用于治疗跟骨骨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及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8例脊柱胸腰骶椎结核患者,采取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行脊柱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治疗。结果:8例患者经过1~2a的随访,腰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植骨块全部融合,融合时间6~7个月,后凸角矫正,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核病灶无复发。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骶椎结核,可较彻底清除病灶,椎管有效减压,畸形部分矫正,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固定牢靠,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功能锻炼,是一种可行的、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临床用接骨板内固定骨折,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钢板发生破坏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应用静强度理论模拟人体单肢站立承受太弯组合变形,在人体新鲜尸体下肢人为造成骨折,用接骨板固定。对接骨板进行应变测量,还对接骨板进行疲劳实验、四点弯曲实验。用静强度理论和低周疲劳劳强度理论分析接骨板的破坏原因,旨在为设计应用接骨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不同内固定参数对横、斜形骨折两种情况下骨愈合过程的影响,利用Python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对综合力学调控及细胞分化的作用下的骨愈合过程进行模拟;同时采用正交实验的设计方法,对不同内固定参数对骨愈合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利用L9(34)正交表对不同的内固定参数进行组合,对不同组合下的愈合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优选长效内固定方式。分析结果表明,横形骨折在愈合初期的愈合效果优于斜形骨折的愈合效果;使用接骨板进行固定时,不同参数对愈合形式产生不同的影响,接骨板的工作长度对骨折愈合过程影响较大,较小的工作长度使横、斜形骨折的愈合过程出现较大的差异,横形骨折较斜形骨折更早地愈合至1 000 MPa;增加工作长度,横、斜形骨折愈合形式相近,并且两者16周的愈合结果皆高于1 400 MPa;同时,接骨板及螺钉上的最大等效应力随着工作长度的增加出现降低的趋势;整体来说,骨折近端空出1~2孔,为骨折的愈合提供较好的力学环境;横、斜形骨折的愈合速率与内固定系统参数的选择有很大的相关性,斜形骨折对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要求高于横形骨折,因此斜形骨折下应当适当增加螺钉数量,以保证其对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股骨颈骨折手术空心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综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复位和三枚空心钉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方法,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空心钉内固定手术进行力学综合分析,可以找出一种符合生物力学规律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材料力学理论计算,分析了人单足站立时,骨折面所承受的螺钉预紧力和髋关节作用力所产生的轴向压、垂直分力和由此引起的弯距对骨折面与螺钉的综合力学效果.结果 获得了三颗空心钉内固定手术后,由各种力的综合作用所产生的螺钉及骨折面产生的内应力,并与许用应力值进行了比较.结论 从力学角度看,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是安全可靠的,术后病人可以快速复原,而且三枚空心钉的倒三角布局力学效果优于正三角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