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价应用A4B2封堵器治疗隔瓣后型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择不同型号A4B2封堵器封堵14例隔瓣后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后15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封堵的即刻效果。术后1、3、6、12个月定期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12例隔瓣后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应用A4B2封堵器封堵成功,置入封堵器直径为4~12mm,平均(6.8±2.5)mm。术后15min左心室造影、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显示:9例完全封堵;3例术后造影示少量分流,其中2例24h后心脏超声复查无残余分流,1例1个月后超声复查无残余分流。术后并发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各1例,均为一过性,1周内恢复;1例于术后4d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临时起搏器8d后完全恢复。结论 置入A4B2封堵器治疗多出口的隔瓣后型室间隔缺损安全、有效、合理,近期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国产对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即刻及近期效果。方法:纳入2003-08/2005-04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住院患者45例,经胸心脏超声和左心室造影明确确诊为膜部室间隔缺损。采取经左心系统-室间隔缺损-右心系统建立导丝轨道,再经股静脉沿导丝经输送鞘送入封堵器的介入方法实施封堵。术后即刻、72h及1个月行经胸心脏超声复查。观察疗效。术后1个月随访超声心动图多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①42例成功封堵,全组技术成功率93%,术中未发生任何严重的并发症。②已行封堵的全部患者术后均无残余分流,术后即刻完全封堵率100%。术后72h及1个月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无残余分流。③1例术后5d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阿-斯发作,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出现阵发性房颤,10例出现发热,经处理后均恢复正常。④1个月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三尖瓣返流量术后均小于术前[术后1个月:(3.23±0.32),(4.54±0.63),(3.04±0.37)mm,(20.53±5.6)mL;术前:(3.61±0.59),(5.12±0.54),(3.34±0.45)mm,(28.27±7.12)mL,P<0.05]。结论:应用国产对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损伤小、成功率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国产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回声中断2~11(5.6±1.2)mm,术中左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为4~11.8(6.8±2.2)mm,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对上述患者经导管封闭。术后3 d、1个月、3个月复查心电图、胸片、TTE。结果:59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6.7%),封堵后无明显残余分流,术后3 d、1个月、3个月随访时TTE检查均未发现残余分流和封堵器移位。结论:国产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近期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4.
国产对称型封堵器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的近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国产对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即刻及近期效果。 方法:纳入2003—08/2005—04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住院患者45例,经胸心脏超声和左心室造影明确确诊为膜部室间隔缺损。采取经左心系统-室间隔缺损-右心系统建立导丝轨道.再经股静脉沿导丝经输送鞘送入封堵器的介入方法实施封堵。术后即刻、72h及1个月行经胸心脏超声复查。观察疗效。术后1个月随访超声心动图多项血流动力学指标。 结果:①42例成功封堵,全组技术成功率93%,术中未发生任何严重的并发症。②已行封堵的全部患者术后均无残余分流.术后即刻完全封堵率100%。术后72h及1个月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无残余分流。③1例术后5d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阿-斯发作,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出现阵发性房颤,10例出现发热,经处理后均恢复正常。④1个月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三尖瓣返流量术后均小于术前[术后1个月:(3.23&;#177;0.32),(4.54&;#177;0.63),(3.04&;#177;037)mm,(20.53&;#177;5.6)mL;术前:(3.61&;#177;0.59),(5.12&;#177;0.54),(3.34&;#177;0.45)mm.(28.27&;#177;7.12)mL,P〈0.05]。 结论:应用国产对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损伤小、成功率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国产封堵器封堵先天性膜部室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及封堵前后左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①对象:选择2003-08/2006-0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82例.男43例,女39例;平均年龄(14.3±10.7)岁.其中26例为膜部瘤,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②方法:术中经左心室造影确定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及形态,造影后经股动脉送入Judkin 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至左心室,调整导管通过缺损处进入右心室,送入面条导丝至肺动脉或上腔静脉,经股静脉送入圈套器达肺动脉或上腔静脉,套住导丝拉出体外,建立股动脉至股静脉轨道.沿轨道钢丝经股静脉侧送入6-9F输送鞘管至左心室,透视和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释放封堵器,在左心室释放左心室面伞,轻轻回撤整个输送系统,当左心室面伞紧贴室间隔时,释放右心室面伞,经胸超声心动图和左心室造影证实封堵器位置良好,无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主动脉瓣和三尖瓣功能未受影响,表明封堵成功.③评估;封堵前、封堵后3 d、1个月、1年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左室短轴缩短率的大小及变化.结果:78例成功置入封堵器,治疗成功率95%.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为2-12(5.1±2.4)mm.封堵器直径4~14(6.7±2.9)mm.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过程中所有封堵器位置及形态良好.封堵后行左心室造影,1例有少许残余分流,1个月后残余分流消失.封堵后3 d、1个月及1年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每搏输出量较封堵前明显缩小(P<0.01),而封堵后3 d、1个月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无明显变化,封堵后1年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较封堵前显著下降(P<0.05).且上诉6项指标均恢复正常.结论:国产封堵器应用于先天性膜部室间隔缺损未发现特殊生物相容性问题,能够有效的改善室间隔缺损患者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惠者行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术中左心室造影,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在2.5~12mm,选择腰部直径为4~14 mm国产封堵器进行封堵,10分钟后进行左心室造影,观察即刻效果.并且于术前、术后3日、1个月、6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观察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每搏量、短轴缩短率、肺动脉压的变化.结果:44例中42例成功置入封堵器,其中35例采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7例采用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介入治疗成功率95%(42/44).另外2例因膜部瘤太大、多出口、距离主动脉瓣近不能完全封堵,转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10分钟左心室造影,41例完全封堵无分流;1例有残留少量分流,1个月后复查经胸超声心动描记术示残留分流消失.获随访患者所有封堵器位置及形态良好,未影响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功能.术后3日、1个月及6个月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量、肺动脉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动脉导管未闲封堵器在一定条件下可用于封堵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Amplatzer偏心性封堵器经导管介入修复先天性膜部室间隔缺损的远期效应。方法:选择2002-06/2005-10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室间隔缺损行Amplatzer封堵器介入修复膜部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患者62例。其中3例为膜部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修补后残漏修复,1例为房室联合缺损修复。术中左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3~15(6.56±2.78)mm,伴膜部瘤样膨出19例。Amplatzer偏心性封堵器由美国AGA公司制造,为镍钛记忆合金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由具自膨胀性的双伞和连结双伞的“腰部”组成,内充3层聚氨酯纤维片。所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6~18(9.29±1.98)mm。术后3d,3,6个月,1,2,3年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X射线和心电图检查评价封堵器的作用及其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62例,6个月随访56例,1年随访38例,2年随访21例,3年随访16例。①62例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②3个月随访时闭合率达98.3%。未发生封堵器脱落栓塞,3个月随访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61例封堵器位置良好,形态正常、无血栓形成。③3个月随访中1例因残漏量增大,行外科修补手术;封堵3d后X射线检查提示肺充血有不同程度减轻,3,6个月随访时左心室舒末内径、心胸比例比术前明显缩小(3个月:(45.67±8.40),(47.57±8.23)mm,(46±5)%,(49±6)%,P<0.0001;6个月:(46.13±8.50),(49.56±7.34)mm,(51±5)%,(45±5)%,P<0.0001),随访中心脏形态变化逐渐改善。④心电图检查术后12h内除1例发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没有严重心律失常发生,1,2年随访时新出现7例(11.3%)束支传导阻滞。结论:①Amplatzer偏心性封堵器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内皮化程度良好,结构独特巧妙,封堵原理独特,操作简便的特点。②Amplatzer偏心性封堵器经导管置入修复膜部室间隔缺损成功率高,并发症轻,远期疗效可靠。③是否有其他并发症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李志刚 《山西临床医药》2009,(14):1627-1628
目的:探讨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方法,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膜部室间隔缺损病例经国产膜部室间隔封堵器行封堵介入治疗,术前所有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初筛选,左室造影最终筛选确定。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18~36岁,平均30岁,术中所有病例均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随访3个月~1年,胸超声心动图、X线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2例封堵手术成功,即刻手术成功率100%,无残余分流,无主动脉瓣反流、房室瓣反流,未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患者胸闷、心悸症状消失,心电图随访无房室传导阻滞也无束支传导阻滞并发症,封堵伞位置良好。结论:国产封堵器封堵介入治疗成人膜部室间隔缺损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Amplatzer偏心性封堵器经导管介入修复先天性膜部室间隔缺损的远期效应。 方法:选择2002-06/2005-10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室间隔缺损行Amplatzer封堵器介入修复膜部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患者62例。其中3例为膜部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修补后残漏修复,1例为房室联合缺损修复。术中左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3-15(6.56&;#177;2.78)mm,伴膜部瘤样膨出19例。Amplatzer偏心性封堵器由美国AGA公司制造,为镍钛记忆合金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由具白膨胀性的双伞和连结双伞的“腰部”组成,内充3层聚氨酯纤维片。所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6-18(9.29&;#177;1.98)mln。术后3d,3,6个月,1,2,3年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X射线和心电图检查评价封堵器的作用及其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62例,6个月随访56例,1年随访38例,2年随访21例,3年随访16例。①62例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②3个月随访时闭合率达98.3%。未发生封堵器脱落栓塞,3个月随访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61例封堵器位置良好,形态正常、无血栓形成。③3个月随访中1例因残漏量增大,行外科修补手术;封堵3d后X射线检查提示肺充血有不同程度减轻,3,6个月随访时左心室舒末内径、心胸比例比术前明显缩小(3个月:(45.67&;#177;8.40),(4757&;#177;823)mln,(46&;#177;5)%,(49&;#177;6)%,P〈0.0001,6个月:(46.13&;#177;8.50),(49.56&;#177;7.34)mm,(51&;#177;5)%。(45&;#177;5)%。P〈0.0001),随访中心脏形态变化逐渐改善。④心电图检查术后12h内除1例发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没有严重心律失常发生,l,2年随访时新出现7例(11.3%)束支传导阻滞。 结论:①Amplatzer偏心性封堵器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内皮化程度良好,结构独特巧妙,封堵原理独枵,操作简便的特点。②Amplatzer偏心性封堵器经导管置入修复膜部室间隔缺损成功率高,并发症轻,远期疗效可靠。③是否有其他并发症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封堵器置入部位与室间隔缺损治疗后的心律失常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心律失常是封堵器置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预防方法.分析封堵器置入膜部瘤体内能否预防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方法:选择2002-1/2007-06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完成治疗室间隔缺损患儿1810例,其中采用封堵器置入治疗644例,以封堵器左盘面是否跨越左心室基底部为界分为置入膜部瘤体与置入左心室基底部两种.外科手术治疗1166例.术后严格综合监护1周,出院前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出院后1,3,6,12,24个月作定期随访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结果:①封堵器置入组的三度室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高于外科手术组(P<0.05),而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低于外科手术组(P<0.05).②对于伴膜部瘤形成者,封堵器置入组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高于外科手术组(P<0.05);而如果将封堵器置入膜部瘤体内,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及完全性左束传导阻滞均明显低于置入基底部者(P<0.05),也明显低于不伴膜部瘤形成而置入基底部组及外科手术组(包括伴膜部瘤形成和不伴膜部瘤形成)(P<0.05).③对于外科手术组,伴膜部瘤形成和不伴膜部瘤形成者术后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材料与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封堵器置入体内后血小板黏附较少,凝血功能检查、免疫系统反应(免疫球蛋白、补体)、材料表面再内皮化反应均正常,未发生炎症等宿主反应.无封堵器脱落等材料反应发生.结论:①封堵器置入膜部瘤体可有效降低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治疗后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②封堵左室基底部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封堵器过大变形.  相似文献   

11.
背景:对于大入口多出口的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如果采用对称型或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有时难以完全封堵.目的:观察A4B2封堵器封堵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根据膜部瘤大小选择合适封堵器对封堵效果的影响.设计:病例分析.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对象:2004-08/2006-05拟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形成226例患者中,对造影术显示膜部瘤为大入口多出口的36例患者应用A482封堵器封堵治疗.36例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形成患者,造影测量室缺左室面破口(入口)直径平均为(10.6±8.7)mm(8-21 mm),右室面均有多个出口,最大右室面破口(出口)直径平均为(3.1±2.9)mm(2-8mm).主要材料:封堵器与输送装置由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和北京华医圣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采用医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等材料,经特殊工艺加工制作成双盘形,专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封堵治疗.封堵器的型号大小以腰部直径来表示,可选型号为4-16 mm.方法:①应用7~10 F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相应封堵器.②选择不同型号A4B2封堵器,置入封堵器直径为4~16mm,平均(6.3±2.4)mm.⑨封堵后15 min 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封堵的即刻效果.封堵后l,3,6,12个月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主要观察指标:封堵后有无残余分流、心律失常以及心脏各瓣膜功能是否受到影响.结果:①封堵膜部瘤左室面破口16例,封堵器完全置于瘤体内封堵瘤体16例,封堵膜部瘤右室面破口4例.②36例患者封堵后15 min左心室造影、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显示32例完全封堵,3例造影示少量分流(<3 mm),(其中2例发生在封堵器完全置于瘤体内:1例发生在封堵膜部瘤右室面破口封堵后),其中2例24 h后心脏超声复查无残余分流,1例1个月后超声复查无残余分流.⑨术中并发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3例和2例,均为一过性,1周内恢复.④封堵器置入体内后血小板黏附较少,凝血功能检查、免疫系统反应(免疫球蛋白、补体)、材料表面再内皮化反应均正常,未发生炎症等宿主反应.无封堵器脱落等材料反应发生.结论:经导管采用A4B2封堵器治疗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关键在于对膜部瘤大小、形态、位置及膜部瘤组织粘连牢固程度判断并以此来确定封堵部位及选择合适的封堵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5-05/2007-03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9例,其中膜周型室间隔缺损30例,继发房间隔缺损15例,动脉导管未闭14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①所有Amplatzer封堵器均由北京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提供。仪器采用Sequoia256及Sequoia512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5.0MHz。②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及X射线的引导下采用国产封堵器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术后1d,7d、1个月、3个月、1年随访,观察封堵器的位置,有无残余分流。结果:59例患者均封堵成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2例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微量残余分流在术后3个月完全消失;其余患者均未见封堵器脱落、移位,无溶血、房室传导阻滞、瓣膜反流、心脏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可用于引导先天性心脏病的封堵器介入治疗,同时也可用于术后随访,观察封堵器封堵后的移位、脱落等物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13.
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Amplatzer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经胸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测引导下,对15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用Amplatzer偏心伞形封堵器封堵。结果 15例封堵全部成功,其中6例术中出现二尖瓣反流或残余分流,经调整封堵器的位置和方向后3例反流即刻消失,3例术后1个月时消失;1例次日伞脱落后二次封堵成功;2例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d治愈。最长随访10个月,均见封堵器位置正常、稳定,无合并症。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前、术中及术后随访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产封堵器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106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4-10/2008-11赣州市立医院心内科使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06例,均经临床、心电图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并有行介入封堵治疗的适应证.患者均经股静脉穿刺行右心导管检查及送入封堵器械,动脉导管未闭和空间隔缺损需经股动脉穿刺,封堵前行主动脉弓降部或左室造影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适应证,帮助选择封堵器的型号,术后重复造影以判断封堵效果: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患者术中常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和评价.所有患者均使用国产封堵器及其配套输送系统.封堵后随访1个月~4年,手术成功率99.1%(105/106),无心脏瓣膜受损、封堵器脱落移位,释放封堵器后残余分流约4.7%(5/106),Ⅲ度房室传导阻滞0.9%(1/106),发生溶血0.9%(1/106).随防中末发现血栓形成、组织排异反应、细胞毒性及急性全身中毒现象.结果提示严格把握适应证,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技术成功率高等优点,且比进口封堵器价格更低廉,规格更齐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疗效。方法共20例膜周部VSD患者,男性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15.6岁(3~35岁),其中10例伴有膜部瘤。采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进行VSD封堵术,术后即刻行左室造影、升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验证即刻疗效,术后24h、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心电图、TTE、X线胸片随访复查。结果18例患者经导管治疗成功,2例因未能成功建立动静脉轨道而放弃封堵,技术成功率90%(18/20)。5例患者术后即刻造影及TTE检查显示少量残余分流,24h后超声检查证实残余分流消失,其余均即刻达到完全封堵,24h内完全封堵率100%。1例患者术后24h出现交界性逸搏心律,3d后恢复正常,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18例患者平均随访7.8个月(1~24个月),无封堵器移位、晚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进行介入治疗,疗效确切,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心电监护、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分析,评价应用偏心或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后对早期心电生理的影响。方法123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偏心封堵器治疗56例,对称封堵器治疗67例。患者术前、术后行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术中、术后行心电监护,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心导管资料及介入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平均肺动脉压(mmHg),Qp/Qs,室间隔缺损直径(cm),距主动脉瓣距离(cm),封堵器直径(cm),手术时间(min),X线曝光时间(min)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2)心电图及Holter结果:两组内经连续变量配对t检验后,术后室性早博数目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3),室上性早博增加不显著(P=0.05),PR间期、QRS宽度、QTc术前术后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经χ^2检验,平均心率(Ha),豫间期,QRS波宽度,校正QT间期(QTc),房室交界区早搏(AVE),室性早搏(vr),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NPJT),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NpVT),房室传导阻滞(AVB)和束支传导阻滞(BBB)均未见显著差异;独立变量与室性早博的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与室性早博数目的增加相关(P=0.02),而体重、性别、室缺大小、封堵器直径与室性早搏无关。结论经导管堵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室性早搏数目明显增加并出现加速性交界性和室性自主心律;但更应防止术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及其带来的危害,加强患者的术后心电监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评价Amplatzer装置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VSD患者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确定VSD部位,测量缺损口长径及其边缘至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距离。术中依据超声测值选择封堵器型号,观察封堵器位置及有无残余分流和瓣膜反流,其中1例应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监测。术前和术后分别测量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Dd)、每搏指数(SVI)和心脏指数(CI)。结果TTE检查确定1例为肌部缺损,另27例为膜周部缺损。VSD与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距离均>3mm。缺损口直径为4~13mm,平均(6.81±2.65)mm,封堵器型号为4~16mm,平均(8.71±3.58)mm。28例全部封堵成功,24例无残余分流,4例伴膜部瘤者有少量残余分流,无瓣膜反流。术前和术后LVDd、SVI及C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在VSD介入治疗的术前诊断、术中监测和术后疗效评价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旨在评价超声心动图在行偏心性 Amplatzer室间隔封堵器经导管修补室间隔膜部缺损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行经导管偏心性 Amplatzer室间隔封堵术的患者 47例 ,年龄 3~ 3 7岁。超声心动图用于封堵治疗前患者的筛选 ,封堵术中封堵器放置的引导和监测以及术后的随访。结果  47例 VSD患者均在超声心动图引导和监测下成功地完成缺损封堵。术前超声检查测量室间隔膜部缺损直径 3~ 10mm,平均 (5.2 3± 0 .67) mm,左心室造影测量室间隔膜部缺损直径 3~ 11mm,平均 (5.45± 1.0 2 ) mm,超声测值与造影测值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VSD距主动脉瓣环的残缘长度 ,超声测值小于造影测值约 3 mm。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检查手段 ,在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的术前病人筛选、术中的引导、监测以及术后随访中有着其他影像检查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应用国产及进口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共19例膜周部VSD患者,采用国产或进口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VSD封堵术17例,术后即刻行左心室造影、升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封堵疗效,术后24h和1、3、6个月行心电图、TTE、X线复查,观察疗效。结果 17例患者均成功置入室间隔封堵器,其中选用国产封堵器14例、进口Amplatzer封堵器3例。17例患者术后即刻造影及TTE检查显示完全封堵、无残余分流,完全封堵率100%。术后24h及1、3、6个月随访时,患者临床不适症状缓解,TTE显示封堵器位置稳定,室间隔水平无分流,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封堵器对膜周部VSD进行介入治疗,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价非对称型封堵器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对58例拟行经导管VSD封堵术的患者,术前取胸骨旁五腔心切面、左心室长轴切面、主动脉短轴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行超声扫查,确定VSD部位及周围毗邻关系,并测量VSD边缘距主动脉瓣瓣环的最小距离,测量VSD下缘距三尖瓣隔瓣距离;术后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观察封堵器在心腔内的形状及封堵效果,并随访3~12个月。结果 58例VSD患者选择使用非对称型封堵器,封堵术均获成功,其中嵴下型18例(缺损边缘距主动脉瓣最小距离为0.5mm)、膜部13例、肌部3例、嵴内型3例、隔瓣后型21例(缺损边缘距三尖瓣最小距离为1.5mm)。术后超声显示非对称型封堵器图像清晰,封堵器在心脏内呈现超声图像与体外形态相一致。其中3例囊袋形VSD在放置对称型封堵器后因残余分流多而改用非对称型封堵器,效果良好。术后即刻观察9例存在室间隔少量残余分流,24h后完全消失。57例三尖瓣、主动脉瓣均未出现因封堵引起的明显反流,1例术后出现主动脉瓣反流,瞬时反流量约0.5ml,随访3个月,反流无明显增多。结论 根据VSD部位及形态选择非对称型封堵器能进一步扩大封堵术应用范围及提高其安全性;彩色超声心动图在筛选病例、观察疗效及远期随访中起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