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的改变 ,我们对 31例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病住院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 (IL)2 (IL 2 )及其可溶性受体 (sIL 2R)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及其可溶性受体p5 5 (sTNF RⅠ )、p75 (sTNF RⅡ )及IL 10进行了检测 ,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与精神病理学间的关系。对象  (1)患者组 :共 31例 ,均为解放军第 2 15医院的住院患者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的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病诊断标准 ,以阳性症状为主 ,无躯体疾病 ,至少 3个月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排除合并躯体疾…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精神分裂症和18例健康对照的血清IL-6、TNFα和SIL-2R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6(P<001)和TNFα(P<005)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且血清IL-6水平男性患者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阳性家族史患者显著高于阴性家族史患者(P<005),但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健康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存在IL-6和TNFα介导的免疫功能异常,血清IL-6水平可能是其亚型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5.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精神病理学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与细胞因子的关系,了解抗精神病工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60符合CCMD-2-R精神分理解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4-6周,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6、TNF2和SIL-2R水平,并间明精神病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估精神病理及其变化。结果 抗精神病药治疗后血清IL-6水平显示下降,而血清TNF2和SIL-  相似文献   

6.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正常人,采用放射免疫法对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检测,同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1β,IL-2,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男性患者IL-6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患者。IL-2 P因子分显著负相关,IL-8和TNFα与N因子分显著正相关。结论: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亢进状态,细胞因子与精神病理之间有着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8.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与神经炎性反应存在一定的联系,特别是参与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现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测定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白介素 - 8(IL - 8)含量及其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结合活性 (ECKR)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研究组 34例 ,为本院初次入院病人 ,符合 CCMD- 2 - R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男 2 0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34.4± 4.6 )岁 ,病程 (7.4± 2  相似文献   

10.
Ⅰ、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相关细胞因子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首发Ⅰ型(以阳性症状为主)、Ⅱ型(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及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变化。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其中Ⅰ型组17例,Ⅱ型组10例,混合型3例;健康对照者28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LA)对血浆IL-6、sIL-6R及IL-13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6及sIL-6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浆IL-1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Ⅱ型组患者的IL-6及sIL-6R水平均比Ⅰ型组高,其中Ⅱ型组患者IL-6显著高于Ⅰ型组,Ⅱ型组患者血浆IL-13水平显著低于Ⅰ型组;未发现患者组及对照组血浆IL-6、sIL-6R及IL-13之间的相关性。结论:Ⅰ、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IL-6、IL-13水平异常,血浆IL-6水平升高、IL-13水平降低可能是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征性免疫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皮质醇(COR)及甲状腺功能特征。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A组)58例、不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B组)57例、抑郁症患者(C组)58例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的COR及甲状腺功能,以健康对照组(D组)60例为参考。结果 A、B两组的COR水平均高于D组(P0.05)。A、C两组TT4、FT3及TSH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四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C两组FT4较治疗前低(P0.05)。B组TT4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84.5%、82.4%、79.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COR水平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存在一定变化,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与抑郁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研究表明,精神疾病存在着氧自由基代谢异常[1、2]。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u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疗程的关系。作者单位:418000 湖南铁五局怀化医院精神科(洪晖);衡...  相似文献   

13.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时血清催乳素和皮质醇的改变汪广剑范庆祝邵亚琴徐乐平陆伟玲薛蕴庄对23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按CCMD—2诊断)作无抽搐电休克治疗(ECT),平均年龄27.1±8.5岁,平均病程3.4±5.2年,无严重躯体疾患及酒精滥用史。每晚并...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和生长激素水平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 P R L) 、生长激素( G H) 基础水平与正常人的差异及治疗前后 P R L、 G H 水平的变化,以及利培酮对 P R L、 G H 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2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 、4 、6 周末的 P R L、 G H 水平进行测定,并与32 名正常人对照,同时分为利培酮组32 例和氯丙嗪组30 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样本的基础 P R L、 G H 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 P> 0 .05) ,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 P R L 显著升高( P< 0 .01) , G H 无显著变化( P< 0 .05) 。女性患者治疗后 P R L 水平升高明显,为男性的23 倍。利培酮治疗后6 周末 P R L 水平为(122 .33 ±73 .27)μg/ L,较治疗前明显增高( P< 0 .01) ,较氯丙嗪组 P R L 水平(102 .06 ±65 .61)μg/ L为高,但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结果支持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抗精神病药物所致 P R L 升高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利培酮有明显的致 P R L 升高的作用,有较强的拮抗中枢多巴胺作用。  相似文献   

15.
Ⅰ型和Ⅱ型精神分裂症与血浆细胞因子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检测以阳性和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Ⅰ型、Ⅱ型)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并探讨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Ⅰ型患者20例、Ⅱ型患者18例及20名正常人的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检测.用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结果Ⅰ型患者的IL-2水平显著高于Ⅱ型患者,且和SAPS分显著正相关;Ⅱ型患者的IL-8水平显著高于Ⅰ型患者,且和SANS分显著正相关.结论Ⅰ、Ⅱ型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7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7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5名正常人的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检测,同时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1β、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亢进状态,细胞因子与精神病理之间有着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影响及其与血清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的60例患者予利培酮治疗6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数字划销测验(CT)、修订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注意功能、记忆功能和执行功能,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2、sIL2R水平。对60名健康人(对照组)进行相同的认知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认知功能测验成绩显著差于对照组(P<0.01),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6周的利培酮治疗,CT的净分及WMS-RC的记忆商数均有显著提高,CT的失误率及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显著下降,同时血清IL2水平显著降低,而sIL2R水平变化不明显;治疗前患者的失误率与血清IL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记忆商数与血清IL2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治疗6周末失误率下降值和记忆商增加值均与血清IL2水平下降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注意、记忆功能的改善与降低的血清IL2水平相联系;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部分特质可能与其紊乱的免疫功能(特别是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2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20名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以nmol/L计。结果抑郁症组血清IL-2水平为0.46±0.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5±0.19(t=2.517,P<0.05)。抑郁症组的IL-1β、IL-6、TNF-α和IFN-γ水平分别为0.32±0.57,0.14±0.37,0.03±0.05和0.05±0.13,与对照组(分别为0.23±0.25,0.08±0.23,0.05±0.09和0.01±0.0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分别为0.645,0.589,1.099和1.110,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血清IL-2水平升高,提示IL-2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癫痫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与癫痫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58例癫痫患者及42例正常对照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癫痫组血清sIL-2R及TN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sIL-2R及TNF水平变化与癫痫类型无关,抗癫痫药物对血清sIL-2R及TNF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癫痫患者存在内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其单核-巨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唾液酸(SA)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利培酮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3、6个月末采取血液标本进行血清SA含量测定,同时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并与32名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逐渐下降,到第6个月末最明显,且与PANSS总分的降低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期间血清SA含量增高,可能与精神病理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