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鼻饲和胃肠减压患者胃管的固定临床通常采用胶布固定法,即胃管置入到所需刻度时先用1条长约6cm的胶布将其固定在鼻翼两侧,再用1条长约9cm的胶布将其固定在脸颊上。这种传统的固定方法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由于置入胃管时需用石蜡油润滑胃管,残留的石蜡油使胶布不易粘在管壁上,导致胃管不易固定而脱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减轻患者因留置胃管和鼻饲管而造成的鼻咽部损伤;减轻对鼻咽部的刺激,减少恶心、呕吐等不适;避免因固定不当导致留置管脱出。方法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对意识清醒患者也主张采用当胃管到达咽部时,让患者低头,使下颚靠近胸骨柄,当胃管置入至1~2cm时,撑开鼻翼稍向上抬起,以减少对鼻腔的刺激。判断时让患者饮温水或凉开水,可使患者口腔、咽部湿润,还利于黏稠的痰液排出。固定时采用临床上使用的绷带以普鲁士结固定胃管,不易滑脱,增加患者舒适感。结果通过留置胃管巧置入、巧判断、巧固定减轻因置管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置管付损伤,使患者舒适,避免因咽部干燥致使黏稠的痰液不易咳出,导致肺部感染并发症。结论留置胃管的巧置入、巧判断、巧固定方法简便,是在原技术操作基础上有所改进,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55岁,主诉入院诊断:上消化道穿孔。入院后给予常规下胃管,患者取平卧位,按《护理学基础》中所述方法置入胃管[1],置管深度约65 cm,注射器回抽抽出混浊黄绿色液,证实胃管在胃内,胶布固定。保守治疗6 h后病情不见好转,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患者为胃溃疡并穿孔,胃管自穿孔处穿出并插入腹腔约5 cm,腹腔内?穿孔附近?积存黄绿色混浊脓液约300 mL,穿出胃管浸泡其中。  相似文献   

4.
胃管固定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置胃管是临床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护理操作,常用于需要进行胃肠减压或鼻饲的患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我们感到传统的胃管固定法存在一些小弊病,比如固定在面颊部易脱落、不美观等问题。为此,我们将胃管固定在耳垂部。该方法应用临床已6年,使用效果很好。1操作方法备齐使用物品,一次性胃管、胃肠减压包或鼻饲包、20ml注射器、两条胶布、一次性减压盒和其他用物。按照操作规程,将胃管由一侧鼻腔轻轻插入胃内45~55cm,确定胃管在胃内后,先用纱布擦净患者鼻翼部的油渍(因紧张恐惧易出汗、出油或受胃管刺激流眼泪、鼻涕)。用一条胶布…  相似文献   

5.
留置套管针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它既可以减少反复穿刺、保护血管、减轻病人痛苦 ,又方便用药。但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 :单纯用传统的固定方法极易造成脱管 ,尤其是躁动的病人。一方面污染床单位、增加护理工作量 ,另一方面增加了病人的再损伤的机会。为此这里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固定方法 ,临床应用多例 ,效果良好。1 方法穿刺成功 ,常规用皮肤保护膜固定后 ,用一宽 1 5cm左右 ,长度为 10cm左右的胶布自连接输液管处向上左右交叉粘贴。在交叉处 ,再用一宽 1 5cm左右 ,长度超过穿刺部位肢体周径至少 5cm的胶布 ,自下向穿刺面粘贴 ,相交后重叠2cm以上。为确保牢固 ,可同法再置一条胶布于对应的皮肤保护膜边缘处。2 体会传统固定法多采用自穿刺面向下粘贴胶布 ,其长度未能达到可重叠 ,且临床上采用背部穿刺较多 ,胶布两端恰好在肢体两侧 ,病人活动时极易造成胶布卷边脱落。此法是将其中 1~ 2条固定胶布自下向穿刺面反向粘贴 ,且长度大于穿刺部位周径 ,胶布在穿刺面 (即多在背侧 )重叠 2cm以上 ,病人活动时不易被接触摩擦 ,固定牢固。使用此法时需注意胶布环绕肢体时不可过紧 ,以胶布两端结合时长度大于穿刺...  相似文献   

6.
以往女性导尿管常取4条胶布分别固定在大阴唇四周,或用两条胶布自尿道口处交叉将导尿管固定在阴部.这两种方法固定不牢,易脱落。我们介绍一种新方法:取一块长10cm宽5cm胶布,顺长将胶布剪成6cm长等分的4条(附图)。将上边整体部分贴在耻骨联合部(导尿前需刺净阴毛),中间两条变叉固定在导尿管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外科胃肠道手术患者胃管置入长度。方法:选择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按操作规范将胃管置入,置管长度为耳垂—鼻尖—剑突,约45~55cm;试验组置管长度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8cm,约53~63cm,同样按操作规范将胃管插到所需的长度。医生在术中调整胃管长度,术后测量调整后的胃管长度。结果:试验组胃管置入长度明显接近实际应置入长度。结论:留置胃管时应根据其置管目的,调整胃管的置入长度,普外科胃管置入长度应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8.
洗胃首要措施是置入胃管,固定好胃管是关键,过去采取一些方法,一是用胶布在口角固定胃管,这样在洗胃过程中,胶布易被洗胃液、分泌物浸湿脱落,或者易被患者用手拔出胃管,影响洗胃操作的进行;另一种对不合作的患者采取以鼻腔插入,易造成鼻腔粘膜损伤,导致鼻腔出血,给患者造成痛苦.为此,我们结合临床经验,试制了用一次性注射器空筒套入胃管固定法,经临床260人次使用,认为此法固定简便、可靠,提高固定洗胃管成功率,没有发生其他不良倾向,现介绍如下,供广大护理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
胃管误入气管超过1小时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46岁,因胆囊结石入院。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晨7点,行胃管置入。用普通硅胶胃管按胃管置入法操作方法插入50cm,回抽出1ml白色粘液样液体,固定胃管。插入过程中患者曾出现短暂(约2秒钟)呛咳,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无呼吸困难。于7点30分钟送入手术室,8点30分钟麻醉师进行气管插管时通过喉镜发现胃管位于气管内。例2:患者,女,61岁,因头皮肿瘤(浸及颅骨和脑膜外层)收入院,拟在全麻下行头皮肿瘤切除术。患者神志清楚,生活能自理,术晨7点行胃管置入。用普通硅胶胃管按胃管置入法操作方法插入45cm,回抽胃管未抽出液…  相似文献   

10.
巧用胶塞瓶盖代替传统固定胃管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胃管是基础护理中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胃管的固定目前多采用传统使用胶布固定法,该方法虽然简单,但胶布固定存在很多弊端,如胶布遇热、汗液时其粘贴剂溶化,造成胃管松脱、脱落,因长时间留置出现皮肤过敏,影响患者的舒适度,从而导致非计划性拔管时有发生[1]。为解决上诉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肠梗阻患者留置胃管的成功率,延长胃管保留时间。方法将5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基础护理学操作流程进行,并常规以胶布固定胃管。实验组操作者戴无菌手套徒手插胃管,以一次性纱布绷带在胃管鼻端处系一死结,并在死结上、下方各缠绕三圈布胶布加强固定,再用胶布对胃管和绷带间行十字交叉固定,绷带两端经两颊-耳后于头顶处打一活结,胃管末端接一次性胃肠减压器。结果实验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93%,胃管滑脱率3.6%,且患者较舒适,无胶布过敏现象,减少了非计划性拔管。结论徒手插胃管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以绷带在胃管鼻端处打死结,并在胃管上、下两端以布胶布加强固定死结位置后,再用胶布对胃管和绷带间行十字交叉固定的固定方法能有效防止胃管滑脱。  相似文献   

12.
神经内科留置胃管属常见护理操作,但常规的胃管胶布固定法存在一定缺限:(1)每隔几天即更换胶布过于繁琐,增加患者痛苦;长期不换则胶布难以固定且在患者鼻部形成胶布痕迹,很难去除;(2)遇患者变换体位牵拉到胃管,或遇到打喷嚏、呕吐等腹压大的动作时,胃管易脱出,再次留置胃管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与痛苦;(3)胶布过敏。故笔者在临床中尝试新型胃管固定法,胃管脱出发生率显著降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外科截肢中,因股部呈圆锥形,气囊止血带易于发生下滑。兰州军区总医院骨科应用胶布固定法取得满意效果。方法是;先在大腿根部前、后、外侧纵行贴长3.5cm,宽5cm的胶布,然后再上止血带,将胶布条向上贴于腹部或臀部。再用绷带在止  相似文献   

14.
以往腋部手术后敷料的固定大多采用胶布粘贴或绷带缠绕。这些方法均有不少弊病,如敷料脱落,伤口裸露易于感染和胶布过敏等。近年来,我们使用自制的腋部手术后固定带,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1 制作与用法1.1 材料橡皮膏底布或绷带,宽12cm。1.2 制作将一条长140cm、宽12cm 橡皮膏底布或绷带对折成70cm 长,在对折处以一角为圆点以5cm 为半径裁一弧形,见附图(1);将另一条长50cm、宽12cm同类材料对折成长25cm,在对折处以一角为圆点以4cm 为半径裁一弧形,再在弧形的中点处以30&#176;角缝至对侧,见附图(2),展开两条对折材料,使两条弧线对齐  相似文献   

15.
自1986年1月至1987年9月,对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50例采用术后22~90小时,平均48小时的早期折线法,证明病人痛苦小,切口对合平整,无1例裂开,全部Ⅰ期愈合,现报导如下:拆线方法:按常规拆线法拆除缝线,然后剪1cm宽的两层无菌纱布一条(与切口等长),附在切口上,再用1cm 宽的胶布按切口垂直方向两侧逐条固定,两胶布间距离约1~2cm,5~7天后将胶布扯去。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儿科新生儿室成立三个月以来,新生儿洗胃60余例,效果较好,没有一例发生并发症。2用物与方法2.1用物胃管,20ml注射器,生理盐水或1%碳酸氢钠。2.2方法测量胃管插入长度,以发际到剑突的长度加上测孔的4分之三的长度约(2~4cm),将患儿头稍向后仰,将涂有石蜡油的胃管经鼻腔或口腔插入,当插入咽喉部时,(5~7cm),在患儿吸吮动作或啼哭换气之间迅速地将胃管插入胃  相似文献   

17.
为防止医院交叉感染 ,各医院感染管理监控要求 ,拖把必须有明显的标志 ,严禁混用。以前我院基本上采取拖把上面粘贴胶布或纸标签 ,然后在胶布或纸标签上写上厕所、办公区等字样 ,由于水溅湿等原因 ,胶布或标签纸易脱落 ,字迹易模糊。我科自 2 0 0 0年 12月至今 ,在拖把上采用不同颜色的粘粘带固定 ,标志醒目 ,深受医护、卫生员的好评 ,现介绍如下。1 材料尼龙粘贴带 ,白棉布 ,油性白板笔。2 制作方法不同颜色尼龙粘贴带长约 10 cm、宽约 5 cm,白棉布长约5 cm、宽约 2 cm,将白棉布缝在粘贴带上 ,用油性白板笔在白棉布上写上治换室 (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昏迷及有些不能进食的特殊病人,需供给营养和喂药,常常采用上胃管的方法。过去我们采用上硅胶管,用胶布固定,末端采取反折用止水夹用消毒纱布包裹,很复杂,又要经常更换纱布,消毒胃管,既增加了成本,操作又麻烦,现在采用一次性胃管,固定用一根布带,保留用两个一次性引流袋的外封盖,在临床上应用20例病人,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的改进。方法将10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按传统方法插管,对照组采用头偏一侧,胃管插至鼻腔10~12cm,将胃管的自然弯曲度向头顶部方向扭转180°。观察两组插胃管方法一次性成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P<0.05)。结论患者头偏一侧,胃管插入10~12cm时向头顶部方向改变胃管自然弯曲度可提高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置入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应用于小儿胃肠道术前经鼻置入胃管的效果观察。方法将60例胃肠道术前需要置入胃管治疗的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涂抹后置入胃管;对照组采用石蜡油涂抹后置入胃管。观察两组患儿插管时的表现及家属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应。结果我们发现两组的恶心呕吐、躁动等不适症状的表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还发现实验组患儿置入胃管均一次性成功,且家属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更好。结论局部涂抹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应用于小儿胃肠道术前经鼻置入胃管,可以减少患儿痛苦,使置入过程更加顺利,进而可以使家属情绪更加平和,减少护患矛盾,促进护患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