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比较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TLIF与改良TLIF手术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所有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别实施改良TLIF手术治疗以及TLIF手术。结果观察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4.00%具有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出血量(201.45±10.27)mL和手术时间(60.21±2.15)min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P <0.05)。结论通过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改良TLIF手术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其疗效优于TLIF手术。  相似文献   

2.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又称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是脊柱退行性疾病之一,也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往往伴有退行性腰椎不稳和腰椎侧凸.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采取手术的治疗方式日渐增多.我院从2000年10月~2008年10月应用手术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手术治疗伴有腰椎不稳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伴有腰椎不稳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6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患者采用全椎板减压、神经根管松解加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术.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4年,JOA评分优良率为91.7%.结论 全椎板切除减压 横突间植骨融合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伴有腰椎不稳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作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生活的常见病,是中老年人群腰腿痛的主要原因。现将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基础与阶梯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多见于中老年人,病情复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多因反复发作而手术治疗。2006年7月至2009年1月我科经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3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它是老年人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也是腰椎手术的常见病。本文对有关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疗效及影响因素的文献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药熏洗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及骶管注射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方法对9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牵引及骶管注射配合牵引治疗,10d为1疗程,2~3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3d进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发现,两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组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均可,短时间内,两组治疗效果基本相当;中药熏洗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远期疗效相对较好,维持效果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CT和MRI进行诊断的效果,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间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分别采用CT检查和低场MRI诊断方案对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评价诊断效果。结果:MRI诊断方案对患者的病灶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同时诊出阳性率也更高,较CT诊断结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低场MRI诊断方案应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对多发性骨髓病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有助于临床的分期和预后,对于患者的治疗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老年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手术方法及临床观察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单纯开窗减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3月—2010年9月49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明确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单纯开窗减压的方法治疗,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评价,进行术前术后评分,计算改善率。结果本组患者术前JOA评分7~14分,术后最后随访时评分20~26分,总体疗效评价优30例,良13例,中6例,无差病例,优良率为88%。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90%的患者腰痛完全缓解,95%的患者能连续行走>lh。结论采用单纯开窗减压的方法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总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腰椎管狭窄症保守治疗无效时,常需要行减压手术,但传统单纯减压手术可能导致腰椎不稳定[1],减压融合又可导致相邻节段退变加速等并发症.我科2007年11月~2008年2月应用Coflex棘突间植入物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8例,随访1~3个月,近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Colfex装置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后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行Colfex装置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中3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术后出现1例便秘,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未发生切口感染、脑脊液渗漏、Colfex装置松动、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18例下腰痛消失,12例腰痛得到明显改善,术后间隙性跛行基本消失,平均行走距离超过1000 m。结论 对接受Colfex装置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给予完善的临床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椎管狭窄症是指多种原因所致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的狭窄,并使相应部位的脊髓,马尾神经或脊神经根受压的病变.随着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和老年人群数量快速增长,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老年人慢性腰退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严重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我科对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采用手术治疗60岁以上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6例,术后效果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2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68例手术方法为半椎板切除术,观察组60例手术方法为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评价不同手术疗效、VAS评分以及术前术后的椎管矢状径。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椎管矢状径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变化,且观察组术后变化幅度更大,观察组的JOA评分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用于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肢体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结果经6-15个月的随访,参照nakal分级,优17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结论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腰椎退行性病变的X线诊断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退行性病变是指包括腰椎间盘、关节突关节、椎周韧带及软组织相互影响、综合退变而导致的系列疾病。临床主要有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退行性腰椎滑脱,退行性脊柱侧凸,椎间盘源性腰痛及退行性腰椎不稳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腰椎管狭窄已被认为是继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腰腿痛原因的又一重要发现而被引起重视,兹概述如下:病因和病理腰椎管狭窄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椎管狭窄是发育上的异常,由于椎弓缩短而引起椎管前后径的减小或由于椎弓间距缩短而引起横径减小。如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可导致前后径和横径均减少。继发性椎管狭窄的原因可由于脊柱退行性改变,如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退行性脊椎滑脱、轻度的椎间盘突出、因年龄增长而椎间盘厚度的进行性减少、严重驼背和继发性腰椎前凸、脊柱外  相似文献   

17.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因腰椎退行性变而引起的腰椎不稳症患者越来越多.目前,认为腰椎节段性不稳定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它常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存在,其手术治疗不能以一般的神经减压术及椎管成形术解决.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部积累性劳损促使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且随年龄的增长其退行性改变亦随之加重,腰椎管狭窄是椎管骨性或纤维性因素使椎管容积减少,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而引起腰痛,下肢痛,下肢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者可有下肢不同程度的瘫痪和二便功能障碍。我  相似文献   

19.
腰椎管狭窄症自1954年Veriest首先报道后,Epstein又将其做了补充,认为狭窄可因发育性或退变性所致,以退变性多见.并指出神经根嵌压于侧隐窝亦可引起根性神经痛。一般将腰椎管分为中央椎管和侧隐窝和神经根管三部分.为了准确判定引起症状的狭窄部位,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我科对3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病人的症状、体征、CT和术中所见作了详细分析,发现大多数病人的症状是由侧隐窝狭窄所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2009年6月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2例,其中22例合并内科疾病。42例采用单节段开窗潜行扩大减压,10例采用多节段减压植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结果:随访1~5年,平均2年4个月,根据JOA下腰痛评分系统,优24例,良2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达88.4%,无围术期死亡,术后2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有严重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手术方式能有效解除老年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