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用于全髋关节置换的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7年11月,选择80例96髋,男45例,女35例;年龄23~74岁,平均51.4岁;体重指数平均25.20。股骨头缺血坏死34例,髋发育不良并发骨性关节炎30例,高龄股骨头颈骨折16例,均行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半年,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0min,术后平均6d下地,半年随访结果Harris评分平均93分。结论: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及下地时间早为其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比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常规后外侧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疗效上的区别。方法 9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小切口组与常规组,每组47例。小切口组采用微创小切口入路,常规组采用标准后外侧切口入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结果小切口组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切口组开始功能锻炼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切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6%,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15%,小切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全髋置换术相较标准后外侧入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程福寿  张国东 《江西医药》2022,(9):1168-1170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小切口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 60例创伤性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实施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方案纳入A组,将实施后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方案纳入B组。观察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手术疗效(93.33%)与A组手术疗效(90.0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B组比A组患者VAS评分低且有显著差异(P<0.05)。B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后外侧小切口较外侧小切口入路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均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但术后患者切口疼痛感觉更轻,术中、术后出血量更少。且应结合患者情况及术者对手术方法掌握程度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唐本森  向阳  周玉坤 《贵州医药》2010,34(3):234-236
由于假体设计的不断改进和手术技巧的提高,人工全髋关节假体的10年优良率已达90%以上,从而成为临床上常用的外科手术。常规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无论是前侧、外侧、后侧入路,均存在手术切口长、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疤痕影响美观等不足。我们在外侧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于2003年5月以来采用外侧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11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后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微创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囊内骨折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小切口对23例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总结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切口长度、失血量、术后康复、假体位置、Harris评分方面的手术经验.结果 手术切口平均(8.6±1.1)cm;术中出血量平均(200±30)ml;手术时间平均(90±10)min;术后引流量平均(180±35)ml,平均输血400ml.Harris评分术后6个月平均(81±3)分.结论 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可行的,尤其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但技术条件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微创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囊内骨折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外科采用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总结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切口长度、失血量、术后康复、假体位置、Harris评分方面的手术经验。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成功率100%。切口长度平均6.6~11.2 cm,平均(8.7±1.6)cm。单侧手术时间26~67 min平均(49.1±21.9)min;术中失血量180~520 ml,平均(370±54)ml。术后1年关节功能评分(84.82±2.94)分。30例患者优良26例,优良率86.7%。结论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是切实可行的,但技术条件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髋关节病行改良Hardinge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THA)进行评价。方法于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对我院106例单侧髋关节病采用改良Hardinge入路小切口THA治疗。结果本组98例得到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5.65分,提高至术后平均90.58分。本组未出现术后感染、神经损伤及脱位等并发症。结论改良Hardinge入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标准切口治疗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选取解放军第八二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行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种术式的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关节功能改良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在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方面,经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χ2=5.272,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后外侧小切口术比较安全,且近期疗效优于后外侧标准切口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1.
陆频 《中国医药指南》2014,(29):53+61-53
目的了解改良前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配合方法。方法总结41例46髋前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过程,从术前准备、手术体位、术中配合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与手术进程相关的护理步骤。结果通过充分的手术前器械准备,手术体位、搬放和术中根据手术进程进行细心的工具配合,所有手术患者术中手术进程顺利,术后效果满意。结论仔细的手术准备和熟练的术中护理配合是前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7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4例(33个髋关节),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患者Merle D'Aubigne评分:15~18分,平均17.2分;髋关节活动范围:屈伸平均50°~125°,外展内旋10°~50°,内外旋20°~45°。术后无切口及关节内感染,无脱位,髋关节疼痛消失。X线平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未出现异位骨化。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增加,屈曲挛缩畸形基本矫正(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增加髋关节活动度,矫正髋关节畸形,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核性髋关节退变经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36例结核性髋关节退变患者,其中17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患者行病灶清除矫正畸形及功能重建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核性髋关节退变患者术后的髋关节Harris等级评分较病灶清除矫正畸形及功能重建术好(χ2=3.98,P=0.046)。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核性髋关节退变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常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对两组患者术后随访进行Harris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无差别(P>0.05);两组患者术后评分比较,3个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强直性脊柱炎全髋置换术的手术特点,了解其术后的疗效。方法:对48例(63髋)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本病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11年,平均(6.8±1.2)年。结果:Harris评分为术前平均(43.87±1.63)分,术后平均(81.32±1.26)分,其中优2髋(3.2%),良31髋(49.2%),可27髋(42.8%),差3髋(4.8%)。X线显示假体整个松动率为30.2%(19/63),异位骨化率25.4%。结论:对髋屈曲畸形的患者选择改良前外侧入路有利于软组织彻底松解。本组病人疗效满意;无菌性松动和异位骨化是该置换术后的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DAA和PLA入路下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入路不同,分为DAA组和PLA组.观察围手术期血红蛋白、HHS评分、VAS评分、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等指标.结果:(1)与PLA组相比,DAA组手术当天Hb(血红蛋白)进一步下降(P...  相似文献   

17.
钱宏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421-422
目的分析并评价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给予骨牵引治疗2周,术中松解与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以及髋关节外展功能,术后对肢体延长情况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该组患者手术平均用时为(100.5±9.5)min,手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90.4±31.5)mL;所有患者的关节旋转中心重建在正常解剖位置。术后对患者进行15个月的跟踪随访,没有发现臼杯与股骨假体松动情况,Harris评分结果为平均(90.4±3.1)分;随访期间未发现关节脱位、骨折和假体周围组织感染病例。结论对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实施手术前胫骨牵引、对髋关节旋转中心的松解和重新建立、对假体的合理选择、对神经血管的有效保护等措施,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效果还是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经乳晕切口取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的手术取出方法。方法:对80例隆重乳者分别采用乳晕下半缘切口进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治疗。结果:72例感效果满意,8例术后乳房形态欠佳。结论:对大多数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采用乳晕下半缘切口进行取出手术能得到满意效果,乳房瘢痕不明显,并发症少,外形较佳。  相似文献   

19.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康复训练护理效果.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8年8月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78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系统的康复训练指导.结果:78例经术后6~24个月(平均12.6月)随访,Harris 评分表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至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65~91分,平均87.11分.80分以上55例, 优良率70.51%).髋关节活动度屈曲100°~120°,伸直10°~15°,内收30°~40°,外展40°~45°,内旋40°~50°,外旋40°~45°.肌力5级,生活均能自理.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系统的康复训练措施行之有效,能有效地缓解疼痛、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