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宿主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宿主抗肿瘤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多种肿瘤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状态异常和比例失调.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ulatory cells,Treg)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reg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使肿瘤特异性T效应细胞不能扩增到一定水平以根除肿瘤[1,2].现将CD4 CD25 Treg在肿瘤免疫中的意义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2型糖尿病(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细胞膜打孔和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46例初诊T2DM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的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并分析其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胰岛素强化治疗3个月后,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和CD3+T、CD4+T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前后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与CD3+、CD4+、TNF-α自细胞介素6(IL-6)、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h-β)均无明显相关性.治疗前,CD3+T细胞百分比与CD4+T细胞百分比、IL-6水平与HOMA-β成正相关(P<0.05).治疗2周时,TNF-α与HOMA-IR和HOMA-β成正相关,而IL-6与C-RP成负相关(P<0.05).结论 初诊T2DM患者存在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的紊乱,胰岛素强化治疗后CD4+CD25+FoxP3+Treg细胞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低水平的Treg细胞一方面可能是T2DM发生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可能是高血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焦玉萌  王雪梅 《淮海医药》2013,31(4):371-37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性的T淋巴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疾病、移植免疫、肿瘤免疫和感染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1-4]。已有文献报道,寄生虫感染时,宿主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增殖,在调节机体免受过度免疫病理损伤的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5-6],但是这种作用却不利于宿主有效地清除寄生虫。因此为了更好的认识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寄生虫感染免疫之间的关系,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变应性鼻炎15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 T细胞占T细胞比例以及CD+4 CD+25 Treg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并与1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占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Foxp3+ CD+4 CD+25 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CD+4 CD+25 Treg细胞在外周血中比例明显减少,这可能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SIR)对人类天然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存活及扩增的作用。方法初次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受者8例,应用MACS免疫磁珠法分选CD4+CD25-和CD4+CD25+T细胞,流式细胞仪进行检验,体外培养两种细胞,并在后者中非别加入SIR与环孢素(CsA)。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验证培养前后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结果CsA组Treg占CD4+T细胞的(2.92±0.55)%,低于空白对照组(7.67±0.91)%(P<0.01);SIR组Treg占CD4+T细胞的(10.81±1.05)%,高于空白对照组和CsA组(P<0.01)。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结果表明体外SIR扩增前后的Treg加入CD4+CD25-细胞MLR培养体系中,其CPM值分别为8345±2079及9418±2274,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均低于CD4+CD25-细胞正常MLR培养(P<0.05)。结论SIR体外对人体天然CD4+CD25+T细胞亚群有促增殖效应,而CsA则具有抑制效应,扩增后的CD4+CD25+T细胞与天然CD4+CD25+T细胞有相同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柴忆欢  邱慧英  徐杰 《江苏医药》2006,32(12):1132-1134
目的 探讨体外选择性去除表达CD25+、CD69+的同种异体反应T细胞协调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肿瘤的可能性.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初次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CD25+、CD69+表达情况,磁性细胞分离系统在细胞表达高峰去除CD25+、CD69+同种异体反应T细胞.MTT法在各时间点检测不同抗原组再次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再次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明显降低了对相同刺激原的反应性(48.82±13.71)%,保留大部分对无关刺激原的反应性(65.47±9.84)%和肿瘤刺激原的反应性(64.83±3.65)%.结论 体外选择性去除表达CD25+、CD69+的同种异体反应T细胞可以协调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肿瘤.  相似文献   

7.
<正>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其发生的原因与诸多因素有关。CD4+CD25+T调节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Treg)是一个具有独特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此亚群细胞可抑制性调节CD4+或CD8+T细胞活化与增殖,在免疫应答中发挥调节作用[1]。目前对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与RRTI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用膜表面标志CD4+ CD25+ CD127low/-作为检测调节性T(Treg)细胞标记的可行性,并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LE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及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并分析两组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与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比例为(3.31±0.82)%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为(2.28±0.47)%,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6.07±1.59)%和(5.01±1.09)%(P<0.01).SLE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比例与CD4+ CD25+FoxP3+ Treg细胞比例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13、r=0.709,P<0.01).结论 膜表面标志CD4+ CD25+ CD127low/-可以用来鉴定Treg细胞;SLE患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的显著减少可能与SLE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T细胞亚群CD3+、CD4+、CD4+/CDs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体外实验时维生素A体内活性代谢产物视黄酸对MP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T细胞亚群CD3+、CD4+表达及CD4+/CD8+比率的调节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10-12月在空军总医院儿科确诊为MPP的20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例患儿作为病例试验组,另10例患儿作为病例对照组(即未与视黄酸孵育),同期10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患儿及正常对照儿童外周血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 CD25+ Treg细胞、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病例试验组提取其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视黄酸共同培养孵育,再次测定CD4+ CD25+ Treg细胞、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将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 CD25+ Treg细胞、CD4+/CD8+、CD3+百分比分别为(4.5±1.9)%、(1.3±0.9)%、(38.9±11.4)%,正常对照组儿童分别为(13.2±2.5)%、(7.9±3.0)%、(65.1±8.8)%,病例对照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视黄酸共同孵育后病例试验组以上指标明显升高,分别上升至(9.2±3.8)%、(5.9±2.5)%、(81.3±11.6)%,与病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 CD25+ Treg细胞、CD3+T细胞表达明显受抑,CD4+/CD8+亚群比例异常,T细胞亚群数量及功能明显紊乱,而体外试验时维生素A体内活性代谢产物视黄酸干预后能增强淋巴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CD3+ T细胞表达,恢复CD4+/CD8+亚群比例,纠正T细胞亚群功能失衡,从而增强、协调机体免疫、抗感染能力,为维生素A辅助治疗MPP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3):412-414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具有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和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其功能紊乱或数量下降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GO)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其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大量研究表明Treg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但Treg在GO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不多.本文将对Treg在GO中的免疫调节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史增梅 《河北医药》2012,34(13):1978-1979
1995年,Sakaguchi等首次分离获得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CD+4CD+25T细胞,称为调节性T(regulatory T,Treg)细胞[1].研究表明,CD+4CD+25T细胞是存在于正常机体内的一类同时具有免疫无能性和抑制性的调节性T淋巴细胞,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和T-T细胞接触性抑制,对抗原提呈细胞(APC)和免疫效应细胞发挥独特的免疫调节功能;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lymphocyte,CTL),对某些病毒、肿瘤细胞等抗原物质具有杀伤作用,与自然杀伤细胞构成机体的重要防线,以上2种细胞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检测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的含量,并与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Treg含量作比较,探讨Treg在AR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30例AR患者为试验组(8周未用抗组胺、糖皮质激素),15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以上受试对象外周血中Treg的含量,结果以CD4+CD25+Treg、CD4+CD25highTreg及Foxp3占外周血T细胞的百分比表示.结果 AR患者外周血Treg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 P<0.05).结论 AR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明显减少,是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雷帕霉素对小鼠体内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系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实验组(B、C、D),B、C、D三组分别灌胃雷帕霉素1、2、3 mg.kg-1,A组每天予以无菌水灌胃,共3周。3周后,无菌条件下心脏采血,EDTA抗凝,分离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实验组(B、C、D)小鼠外周血和脾细胞中CD4+CD25+Treg细胞水平分别为(9.62±1.43)%(、13.76±1.97)%(、15.41±2.45)%和(12.23±4.56)%(、23.03±6.18)%(、25.17±6.42)%,对照组(A)小鼠外周血和脾细胞中CD4+CD25+Treg细胞水平分别为(3.52±0.65)%和(6.53±3.01)%,无论是在外周血还是脾细胞中,B、C、D组CD4+CD25+Treg细胞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C、D组与B组之间CD4+CD25+Treg细胞水平也有明显差异性(P0.05),C组和D组之间CD4+CD25+Treg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雷帕霉素能够诱导昆明系小鼠体内CD4+CD25+Treg细胞增殖,其使用剂量可以影响CD4+CD25+Treg细胞的增殖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schonlein-henoch purpura,HSP)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6例HSP患儿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值。结果 HSP患儿治疗前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值明显低于治疗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HSP治疗后组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表达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治疗前患儿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而在治疗有效后升高,说明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HSP的发病和病情的发展。而CD4+CD25+CD127-Treg细胞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对HSP患儿预后判断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CD4~+CD25~+调节性T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肿瘤生长能激发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CD4+和CD8+T细胞反应,他们可能延缓肿瘤生长并且可能根除肿瘤,然而肿瘤常见的结果是死于肿瘤细胞无法控制的生长和播散,说明肿瘤细胞是通过多种方式逃逸免疫攻击,其中一个重要机制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抑制肿瘤特异性T效应细胞的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功能状态及甲泼尼龙对其的影响。方法清晨取静脉血5 mL,常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为健康组、哮喘组及1×10-7 mol·L-1甲泼尼龙哮喘干预组,刺激培养48 h,用ELISA法测定IL-10及TGF-β1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reg的比例及细胞内Foxp3表达,用SPSS 17.0进行分析。结果哮喘组,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降低,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减少,TGF-β1分泌减少,IL-10分泌有增高趋势,但与健康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甲泼尼龙可以明显增加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CD4+ CD25+ Treg比例,Foxp3表达明显增强;但未能增加TGF-β1及IL-10的分泌。结论哮喘患者CD4+ CD25+ Treg功能低下,可能是哮喘发病机制之一;甲泼尼龙可能通过上调CD4+ CD25+ Treg数量,起到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晚期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30例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与10例健康人比较。结果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数量增加(17.9±6.1)%,表达高于正常人(6.81±0.4)%(P<0.001)。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与患者的病理类型无关(P>0.05),但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化程度有关(P<0.01)。结论Treg细胞在肺癌患者中比率明显升高,并与临床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慢性HBV感染者48例(慢性HBV携带者10例为慢性HBV携带者组、慢性乙型肝炎18例慢性乙型肝炎组和乙肝肝硬化为乙肝肝硬化组20例),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血CD4+CD25+Treg细胞频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HBV DNA载量。结果 血CD4+CD25+Treg细胞百分率:慢性HBV携带者组为(6.72±2.60)%、慢性乙型肝炎组为(8.56±3.12)%、乙肝肝硬化组为(11.59±4.3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HBV DNA载量:慢性HBV携带者组为1.7 ×106拷贝/ml、慢性乙型肝炎组为4.3 ×105拷贝/ml、乙肝肝硬化组为6.8 ×104拷贝/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肝病患者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与HBV DNA滴度正相关。结论 慢性肝病患者血Treg细胞频率与HBVDNA滴度正相关,提示Treg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致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CD4+辅助性T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传统观点认为CD4+辅助性T细胞,特别是Th1和Th2细胞能够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 Treg)和辅助T细胞17是新发现的Th细胞亚群,它们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3],是对Th1和Th2免疫平衡理论的重要补充,成为免疫学和肿瘤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4].炎症、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状态中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也有不少报道[5-7].本文就Treg细胞及Th17细胞的研究现状及临床意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初步确定广州地区健康学龄前儿童外周血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的表达,建立学龄前儿童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的正常参考范围,为临床研究相关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150名3~6岁体检健康的学龄前儿童外周血,采用多色免疫荧光素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的表达.结果 健康学龄前儿童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在外周血中约占CD4+T细胞的6.52%~6.97%,不同性别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初步确定广州地区学龄前健康儿童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正常范围,为临床研究儿童相关疾病提供参考依据.应用IL-7受体细胞膜表面标志物CD127联合检测外周血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能较好地反映完整的调节性Treg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