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荫森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0,(3)
苯是常见工业毒物,应用很广。五十多年以来国内外对苯中毒进行了大量研究。苯的慢性作用主要损害造血系统。长期接触高浓度苯,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20倍以上,这提示苯可能有致白血病作用。六十年代以来,苯引起血细胞遗传学改变的报告在国外渐多。这对阐明苯对机体的远期危害,探讨苯中毒的早期诊断和发病机理是有一定价值的。本文主要参考Dean的资料和近年国内的研究成果,就这方面问题整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避蚊胺的致突变作用。方法 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 避蚊胺各剂量组在加或不加体外代谢活化系统(S9)的条件下,各菌株的每剂量平均回变菌落数(R+)/自发回变菌落数(Rc)的比值(MR)小于2。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7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避蚊胺对鼠伤寒沙门氏杆菌TA97、TA98、TA100、TA102 4个菌株未呈现遗传毒性,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率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药百菌清的致突变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菌清系一种新型的农药杀菌剂和皮革防霉剂。经我们研究,百菌清对啮齿动物的急性毒性低,但有明显的蓄积毒性。为了判断该农药对动物、两栖生物、水生生物和植物的致突作用,我们进行了该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5.
加入WTO后公共卫生发展的新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经过十五年的奋斗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并成为正式成员国,这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将带来积极影响,但是也必须看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遇到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要以清醒的头脑分析研究新问题,提出对策,抓住机遇,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据认为,在癌症的始发过程中必需涉及到有关遗传的方面,许多致癌剂的代谢受膳食改变和膳食组成的影响。大部分有机的化学致癌剂也是致突变剂,而终致癌剂和致突变剂大体上是一致的。因此,致癌剂的代谢改变亦反应了其致突变性之改变,这已为细菌和果蝇中的研究所证实。在宿主中介试验(host-mediated assay)中,将一种指示微生物注射入小鼠的腹腔,并经口或非肠道给予受试化合物,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从腹腔取出这种指示微生物,检查其突变情况。虽然这种检测系统不能测定对小鼠的诱变作用,但可指明经小鼠代谢所产生的致突 相似文献
8.
李思汉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0,(6)
亚硫酸氢钠(NaHSO_3)通常用作葡萄酒,发酵饮料,果子汁的细菌抑制剂以及干果类的防腐剂。最近几年,大量的证据表明:亚硫酸氢盐(SO_2)。即使在低浓度下,也是一个强环境污染物。SO_2污染水平和某些人体疾病,包括各种癌症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办有报告指出,亚硫酸氢盐对某些微生物有致突变性。本文报告亚硫酸氢盐对高等植物有致突变 相似文献
9.
618环氧树脂(简称E_51)是分子中含有两个环氧基团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量300~370,环氧值0.48~0.54当量/100克,为浅黄色极粘稠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二甲亚砜等有机溶剂。E_51在国内外土木工程中作为粘接剂应用极广,而且作为金属内壁涂料的主要成份,已广泛地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国外报道,与E_51相似牌 相似文献
10.
徐贵发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6,(4)
环境中有许多种类的致突变物质,其中大部分与癌肿发生有关,因此研究环境中抑制致突变作用的因素对于人类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称为致突变剂破坏物质(desmutagen)。另一类称为生物性抗致突变剂(bio-antimutagen)。前者主要是在细胞外直接或间接使致突变剂失活或破坏。而后者则是在细胞内抑制突变作用的自身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从微生物试验、体外培养哺乳细胞试验,哺乳动物和人群体内试验等不同的研究层次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SO2致突变作用研究领域所做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常用化学添加抗菌剂溴硝醇的致突变性。方法通过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CHO细胞正向基因突变试验、Ames试验及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等4个致突变生物学试验对溴硝醇进行致突变性研究。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选用CHL细胞,设暴露浓度为30、10、5、2.5mg/L(-S9)和50、20、10、3mg/L(+S9)。正向基因突变试验,选用CHO细胞,设暴露浓度为20、10、5、2.5mg/L。Ames试验,选用TA97、TA98、TA100、TA102、TA1535菌株,暴露浓度为50、25、12.5、6.25、3.125μg/皿(+S9),30、15、7.5、3.75、1.875μg/皿(-S9)。小鼠骨髓微核试验,6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雌雄各半,雄性小鼠染毒剂量为20、40、80mg/kg;雌性小鼠为25、50、100mg/kg。结果 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溴硝醇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均≤4.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向基因突变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溴硝醇对CHO细胞突变频率,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es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溴硝醇的回变菌落数均阴性对照组的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反应关系。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结果显示,溴硝醇3个剂量组均未引起微核出现率增加。结论本研究条件下,溴硝醇无明显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有森 《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1983,(4)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现已证明,氯乙烯是一种致癌剂,能引起多种实验动物出现多种器官的肿瘤;引起人类发生肝血管肉瘤及肺、脑、造血器官等部位的肿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氯乙烯列为对人致癌的化学物质。氯乙烯也是一种致突变剂,对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哺乳动物细胞的体外致突变试验均呈阳性反应,接触氯乙烯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升高。近年来已见到一 相似文献
14.
居室内装饰材料的致突变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装饰材料挥发性化合物对实验动物和暴露人群的致突变作用,从而为室内装饰材料安全卫生质量的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根据监测装修后客房空气挥发物浓度,在染毒柜内配制相当于现场测得的5、10、20、40倍浓度进行小鼠微核试验,分别检测在装修环境中工作的女服务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结果:装修半年内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甲醛、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的含量明显高于未装修的客房,并且高于国家标准;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于现场浓度40倍剂量对小鼠染毒15d后,其微核率比阴性对照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05),在装修与未装修客户内工作的女服务员外周血微核率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装饰材料挥发物在密闭空调环境中不易挥发,其高浓度对实验动物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5.
咖啡和咖啡因的致突变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咖啡和咖啡因致突变物质的来源归纳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1)外源性污染:咖啡在采摘、运输、储藏和加工等过程中均可造成污染,使用杀虫剂或储藏不当致霉菌生长。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研究FE - 5 0是否具有致突变性。方法 以国家技术监督局《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l5 6 70 1995 [1] 为实验依据。选择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和Ames试验进行研究。结果 Ames试验中 ,在不加S9条件下 ,TA98在剂量为 5 0、5 0 0ug/皿时的回变菌落数均高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的回变菌落数 (MR >2 ) ,且有剂量反应关系。在加S9条件下 ,TA98、TA10 0 在剂量为 5 0 0ug/皿时的回变菌落数均超过空白和溶剂对照组的回变菌落数的两倍。各剂量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微核率、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畸变细胞率和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农药FE - 5 0具有潜在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尤恩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2,(2)
作者用Ames法测定空气飘尘提取物的致突变性,多环芳烃(PAH)的分离用双相薄层层析法,用气谱-质谱定量分析。飘尘样品,在工业区(Dhmuta)一个采样点采集13份样品(2,220~4,750 m~3),在城市(Fukuoka)主要交通区的不同地点采集11份样品(1,120~2,820 m~3),每次收集24或48小时。这些样品用甲醇提取,用以对致突变性和苯并芘(B(a)P)含量相关性的研究。分离,在工业区的重污染区从5,646 m~3空气中采集粒子重6.422 g,用甲醇在索氏提取器内提取8小时,浓缩成提取物(1.434 g) 相似文献
19.
黄河兰州中段南河滩水是南山人畜饮用和灌溉的主要水源?近年来排入黄河的污水量增多,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某进口染发剂的致突变作用.方法 采用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时.发现该进口染发剂具有明显遗传毒性.继而进行了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 该进口染发剂对TA97、TA98、TA100、TA1024个菌株Ames试验结果显示.当剂量为5 000和500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