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35株非发酵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非发酵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WHONET-5软件对2002年5月~2005年12月临床分离的735株非发酵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分离的2322株致病菌中,735株为非发酵菌,最常见的菌种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醋酸钙不动杆菌、产碱假单胞菌、类产碱假单胞菌.药敏结果显示,非发酵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96.0%;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21.6%;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6.7%.结论:非发酵菌作为院内感染的常见菌,其感染率及耐药性有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情况结合药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常用抗菌药物对综合性医院分离的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度内蒙古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所分离非发酵菌的构成比及耐药性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全院2009年度共检出非发酵菌286株,占分离菌的31.6% (286/90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47株,鲍氏不动杆菌8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6株,分别占分离非发酵菌的51.4%、29.4%、9.1%.不同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 非发酵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情况严重,多种抗菌药物对其体外抗菌活性较低,应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病原菌的感染率和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我院呼吸内科近3年非发酵菌感染耐药状况。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分离的呼吸道病原菌中非发酵菌165株作体外药敏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二代头孢菌素及一些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在65%以上。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二代头孢菌素及一些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在60%以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仅8.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大多数抗生素有耐药性,尤其是亚胺培南,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高。结论非发酵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耐药率高,特别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和流行特点选择用药,同时应注意加强病房消毒与细菌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非发酵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2006年临床分离菌株进行Kirby-Bauer法药敏试验,结果按NCCLS2004年版标准判断,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6年我院共收集2432株临床分离菌株,其中,非发酵菌744株,占革兰阴性菌株数的45.3%。亚胺培南对非发酵菌抗菌活性最强,其中,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和其他假单胞菌未发现耐药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率为20.2%。其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环丙沙星亦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耐药率多在11.5%~30.5%。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高达64.5%~100.0%。结论:本组资料对非发酵菌感染的药物治疗和抗菌药物的选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医院非发酵菌的感染及体外耐药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非发酵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分离的359株非发酵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120NE进行细菌鉴定,K-8法做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4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685株,其中非发酵菌359株,359株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最高占53.2%,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25.1%)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8%)。非发酵菌感染部位以痰液(咽拭子)检出率最高占60.4%,其次是创面分泌物(32.9%)和尿(3.9%)。病区分布以老年病房最多占44.0%,其次是烧伤科(22.6%)和呼吸科(11.7%)。检出的非发酵菌对所监测的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非发酵菌的检出率高,且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非发酵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2006年临床分离菌株进行Kirby-Bauer法药敏试验,结果按NCCLS2004年版标准判断,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6年我院共收集2432株临床分离菌株,其中,非发酵菌744株,占革兰阴性菌株数的45.3%。亚胺培南对非发酵菌抗菌活性最强,其中,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和其他假单胞菌未发现耐药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率为20.2%。其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环丙沙星亦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耐药率多在11.5%~30.5%。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高达64.5%~100.0%。结论:本组资料对非发酵菌感染的药物治疗和抗菌药物的选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本院2001年8月至2005年7月间临床标本培养分离出的108株非发酵菌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08株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60.2%(65/108),不动杆菌占21.3%(23/108),麦芽窄食单胞菌占8.3%(9/108),其它非发酵菌占10.2%(11/108);非发酵菌分布部位以呼吸道分离率最高(95.3%),其次是创面分泌物3株(2.8%)和泌尿道2株(1.9%);三种主要非发酵菌中除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较敏感外,铜绿假单胞菌和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结论定期监测非发酵菌感染种类、耐药性变化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葡萄糖非发酵菌肺炎及其抗菌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葡萄糖非发酵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分析184例住院患者葡萄糖非发酵菌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184例葡萄糖非发酵菌肺炎患者中,细菌分离率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75株(40.8%),不动杆菌属49株(26.6%)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6(14.1%)株。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老年、严重基础疾病、长期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接受各种侵袭性诊疗操作、不合理应用广谱抗生素。药敏结果显示该类细菌耐药情况严重。结论:葡萄糖非发酵菌肺炎易发生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机体抵抗力低下者,耐药菌多,死亡率高,故临床应重视对葡萄糖非发酵菌肺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非发酵菌感染状况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常规方法细菌培养鉴定菌株,(K—B)纸片扩散法做药敏及用ATB系统鉴定细菌和药敏。结果:非发酵菌占临床细菌分离率19.9%(106/532),从其种类构成比来看,其中分离率高的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占53.7%(57/106),不动杆菌占16%(17/10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14%(15/106)。对儿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检测显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为20%~96%,耐药率低的是多粘菌素B为20%,亚胺培南为23%。不动杆菌属耐药率为18%~85%,耐药率低的是亚胺培南为18%,多粘菌素B为2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率从28%至100%不等,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0%,而耐药率低的是复方新诺明为28%,多粘菌素B为3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以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仍然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非发酵菌,药敏的显示对多数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开展对非发酵菌的培养和耐药性的动态监测,对控制院内感染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623株非发酵菌生素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非发酵菌群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特点,方法:回顾调研本院近5年中共623株非发酵菌抗生素耐药情况。结果:每年非发酵菌在革兰氏阴生杆菌中所占的百分比有所增加;非发酵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达90%以上;而丁胺卡那、氟哌酸、环丙沙星耐药率低于50%。结论:非发酵菌作为院内感染的常见菌其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耐药菌株也逐年增多,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常见非发酵菌耐药状况,探讨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API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非发酵菌328株,前三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54.3%)、鲍曼不动杆菌(20.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2.8%)。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性高,分别为94.4%、97.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分别为93.9%和91.5%。结论:临床非发酵菌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最常见,对多种抗生素存在高耐药率,应重视非发酵菌耐药监测,依据药敏结果制定正确的抗感染方案,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常见非发酵菌耐药状况,探讨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API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非发酵菌328株,前三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54.3%)、鲍曼不动杆菌(20.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2.8%)。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性高,分别为94.4%、97.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分别为93.9%和91.5%。结论:临床非发酵菌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最常见,对多种抗生素存在高耐药率,应重视非发酵菌耐药监测,依据药敏结果制定正确的抗感染方案,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非发酵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分析仪对我院ICU141株非发酵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并回顾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最为常见,其次是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抗生素敏感率依次为:亚胺培南81.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6.5%,左氧氟沙星38.2%,丁胺卡那霉素37.5%;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13种抗生素敏感率依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3.5%,头孢他啶83%,复方新诺明82.1%,环丙沙星72.3%,头孢吡肟65.2%;铜绿假单胞菌对13种抗生素敏感率依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5.4%,亚胺培南73.6%,丁胺卡那霉素69.3%,妥布霉素68.4%,环丙沙星59.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3种抗生素敏感率依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7.4%,左氧氟沙星67.7%,环丙沙星65.3%,头孢他啶58.3%,复方新诺明57.2%。结论:非发酵菌呈多重耐药现象,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好耐药监测对减缓耐药菌产生、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辛力华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8(4):313-313
本文将对1997年1月~1999年3月我院从临床分离出的166株非发酵菌种类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导致的内源性医院感染发病率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1997年1月~1999年3月我院微生物实验室对住院患者各种标本细菌培养出的非发酵菌166株。1-2 细菌药敏试验 采用新型的微量稀释法细菌药敏检测试剂盒,药敏板上含有12种临床常用抗生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非发酵菌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从我院ICU患者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非发酵菌株作体外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药敏试验采用MIC法及K-B法,按CLSI 2010年版判断标准。结果共分离非发酵菌447株,其中前4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207株(46.31%)、铜绿假单胞菌144株(32.2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9株(10.96%)和伯克霍尔德菌36株(8.05%)。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1.55%,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分别为49.61%和53.4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5.95%、29.01%、35.11%和0.7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伯克霍尔德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对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较低。推荐临床治疗使用。结论非发酵菌是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院内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241株非发酵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非发酵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4年7月~2005年7月送检的241株非发酵菌,采用VITEK-Ⅱ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脑外科、呼吸科、骨科分离率最高,为24.9%、23.2%及10.8%.标本检出率较高的为痰液、分泌物、尿液.药敏结果显示:241株非发酵菌对13种抗生素耐药率较低的为泰能(17.8%)、阿米卡星(27.0%)、哌拉西林(33.2%)、头孢吡肟(30.7%)、头孢他定(37.6%)等.结论 院内非发酵菌感染日趋严重,且呈现多剂耐药.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优化选择抗生素,提高感染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18.
非发酵菌的临床检出状况及耐药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了解非发酵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状况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此类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然后采用VITEK仪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共检出非发酵菌318株,占总检出菌数的26.32%(318/1208)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62株占50.94%、不动杆菌75株占23.5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6株占17.61%.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亚胺硫霉素较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硫霉素较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较敏感.结论:非发酵菌已成为主要致病菌占临床感染的1/4.种类分布广.耐药性严重.临床床治疗的根本方法是早期、足量、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医院非发酵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6年7 月~2008年1月间临床送检标本中检出的241株非发酵菌.采用VITEK-Ⅱ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据 lNCCCLS标准,MIC判定药敏结果.结果 脑外科、呼吸科、骨科病人的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4.94%、23.27%及10.79%.而临床 标本中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痰液、分泌物、尿液等.药敏结果显示:241株非发酵菌对13种抗生素中耐药率较低的依次为亚胺墙 南16.9%,阿米卡星29.3%,头孢吡肟33.9%,头孢他啶39.1%等.结论 建议加强对临床非发酵菌感染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 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感染发生,提高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婴幼儿非发酵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病情转归进行研究,分析感染婴幼儿非发酵菌的耐药情况,为医师识别非发酵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及时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本院儿科各病区91例非发酵菌感染患儿资料,回顾性分析患儿基本临床资料及病情转归,检测非发酵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并采用PCR法检测细菌耐药基因,对阳性结果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近5年中本院儿科住院的患儿中非发酵菌感染者91例,其中新生儿35例(早产儿19例),29日龄~1岁29例,1~3岁27例;男性60例,女性31例;有基础性疾病患儿41例(45.05%),出现脏器功能损害16例(17.58%),自动出院3例(3.29%),死亡1例(1.09%);分离非发酵菌102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42株,鲍曼不动杆菌3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1株,其他非发酵菌6株;新生儿病区44株(43.13%),小儿重症监护病房33株(32.35%),普通儿科病区25株(24.50%)。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液占全部标本的84.31%;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MDR)、广泛耐药(XDR)、泛耐药(PDR)分离率分别占63.63%和19.04%;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40.48%,耐药基因检测阳性率最高的是blaPER(28.57%);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36.36%,所有耐药株均携带blaOXA-51和blaOXA-23基因。结论:有基础性疾病或进行侵袭性诊治的患儿易感染非发酵菌,且多为耐药菌株,治疗困难,病程长,风险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