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远期抗凝状态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远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并发症的关系,最佳抗凝强度范围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行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院6个月以上的患者在门诊检查凝血三项(PT、PT%、PTR、INR、Fbg、APTY)216例次.按照INR结果不同分为4组.Ⅰ组:INR<1.5;Ⅱ组:INR 1.5~2.0;Ⅲ组:INR 2.1~2.5;Ⅳ组:INR>2.5.结果 Ⅰ组28例次,华法林服用量(3.61±1.44)mg,INR(1.38±0.12),出现脑栓塞4例次,并发症发生率14%;Ⅱ组92例次,华法林服用量(3.50±1.37)mg,INR(1.65±0.14),出现鼻出血2例次,并发症发生率2%;Ⅲ组80例次,华法林服用量(3.18±1.63)mg,INR(2.23±0.19),出现血尿2例次,鼻出血2例次,并发症发生率5%;Ⅳ组16例次,华法林服用量(2.32±1.23)mg,INR(2.80±0.19),出现鼻出血2例次、咯血1例次,并发症发生率18.7%.Ⅱ、Ⅲ组的并发症占总数的79.6%,INR在1.5~2.5之间并发症最低.结论 INR在1.5~2.5之间是安全可靠的,是本地区最佳抗凝强度范围.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强度是动态的,术后远期更应高度关注抗凝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总结有关心脏瓣膜病行“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后早期抗凝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结果:有利于病人术后早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日数,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方法,提出护理中应重视病人住院抗凝护理及出院后的指导,按要求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定期随诊,  相似文献   

4.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介绍了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方法及其检测,提出护理中应重视病人住院及出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按要求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定期随诊。  相似文献   

5.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必须终身抗凝治疗,以防血栓形成或栓塞发生.但与抗凝治疗有关的出血与栓塞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占所有术后远期并发症的首位[1].特别是某些特殊人群,由于术后抗凝治疗各有其特点,也更具有争议,给缺乏医学知识的患者常带来一定的思想负担,所以正确的抗凝治疗及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918-1920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治疗效果及抗凝强度的范围。方法选取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华法林服用剂量按INR值范围2.0~3.0调整,观察组华法林服用剂量按INR值范围1.5~2.0调整。对比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TT、APT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INR抗凝强度的范围1.5-2.0更安全可靠,预后良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已普遍开展,术后抗凝治疗不当所致的出血与栓塞等并发症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而加强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成了防止术后抗凝不当所致的出血和血栓的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术后正确采集PT标本,掌握食物、药物及其他疾病对抗凝效果的影响,有效的健康教育,规范住院期间抗凝治疗的护理,科学的出院抗凝治疗指导等已成为减少此类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的应用.方法:随访观察2003年1月-2007年6月本院行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98例,分析华法林的应用情况及其并发症.结果:术后97名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其中8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有效,但有引起致命性并发症危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mechanical heart valve replacement,MHVR)术后长期抗凝治疗病人的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贵州省某三级甲等医院MHVR术后14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抗凝治疗满意度量表(Anti-Clot Treatment Scale,ACTS)对其抗凝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抗凝治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MHVR术后病人抗凝治疗满意度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出院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长、医生能否调华法林剂量、出院后是否再次住院以及每次复查费用,可以解释满意度总变异的58.7%。标准化回归方程为满意度得分=0.262×出院时长-0.347×出院后并发症发生情况+0.239×医生能否调华法林剂量-0.219×出院后是否再次住院-0.130×每次复查费用。结论:对MHVR术后病人进行延续性护理时,应重点加强华法林用药的教育,提高用药依从性,严禁病人随意加量或减量,指导病人观察出血、血栓形成的信号,学会应对措施,同时及时告知医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章培  施雁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4):1290-1294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要接受长期抗凝治疗,正确、规范、安全、有效的抗凝治疗必须依赖患者良好的抗凝治疗依从性。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国内外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及其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经验。方法本组176例行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术后待胸部引流管的引流量<20 ml/h,开始予肝素300~400 u/h,拔除气管插管后开始予华法林5 mg/d口服,待PT>22.5 s,APTT>60 s,PT-INR>1.6时停用肝素,口服华法林(2.5±0.8)mg/d,单一主动脉瓣置换者PT-INR(1.8±0.3),其余PT-INR(2.2±0.4)。结果本组应用肝素(52±8)h,出院前97%的患者达到低强度的抗凝要求,在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除3例PT-INR>6.0(未出现并发症),再次入院调整剂量外,其余患者均达到抗凝治疗的要求。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剂的应用先给予饱和量,再用维持量的低强度的抗凝方法是安全的,术后出凝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  相似文献   

12.
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远期瓣环力学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MVR)后瓣环力学功能的远期变化特点以及对左室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77例接受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1年以上的患者(MVR组),根据心律分为心房颤动组(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组(窦律组),并选取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应用二维和M型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瓣环的运动幅度、房室腔大小以及心功能进行测量。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MVR组二尖瓣瓣环M型运动曲线出现异常;②MVR组二尖瓣瓣环运动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窦律组与房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R组T波结束距瓣环峰位移时间和R波顶点距瓣环最低点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延迟(P〈0.01或P〈0.05);③MVR组左房收缩末径较对照组扩大(P〈0.01),以房颤组更为明显;房颤组左室内径较对照组扩大(P〈0.01或P〈0.05),而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则降低(P〈0.05);窦律组左室内径、EF和FS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二尖瓣瓣环的运动幅度与EF和FS呈正相关。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后力学功能异常的瓣环在左室重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抗凝保健手册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使用的效果。方法将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分为两组,使用抗凝保健手册的63例患者为实验组,未使用手册的78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对自我保健及抗凝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抗凝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指导患者使用抗凝保健手册进行抗凝效果的自我监测,可提高对抗凝知识的掌握程度,减少抗凝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随意自我运动锻炼;康复组除上述护理外,同时还针对患者个体情况而制订康复计划,实施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比较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监护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康复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监护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心脏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心脏功能的康复,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训练及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0例,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治疗、监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康复指导,实验组采用术后阶段性康复训练法。分别在患者脱离呼吸机后2h及出院时,采用生活质量测评表( 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评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生理领域及心理领域。结论阶段性康复训练及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中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功能恢复,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患者对华法林抗凝认知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华法林抗凝临床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华法林抗凝认知情况调查表,以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门诊复诊和电话随访的方式对115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抗凝认知得分为4~15(9.34±2.91)分,认知程度差者占40.0%,认知程度一般者占34.8%,认知程度好者占25.2%;认知程度主要影响因素为社会支持度、抑郁程度和现居住地。结论:患者抗凝认知程度尚待提高,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进行华法林抗凝相关知识的宣教,特别是对于社会支持较差、有抑郁倾向或抑郁症状以及现居农村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张蓉  李莉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9):1771-1772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方法术前做好对病人的心理疏导、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充分的术前准备,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持续心电监护、维持循环稳定、严防感染以及合理的出院指导,以保证患者术后尽快康复。结果35例患者术后及3个月复查示,瓣周漏治愈27例;术后仍有轻至中度漏2例;死亡6例。结论对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瓣周漏的病人手术前后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增加手术的安全性,确保再次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病人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