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彬  李魏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8):20-21
目的通过分析132例新生儿畸形资料,了解本地区先天性畸形发生的相关因素,畸形儿的发生率及其与孕妇的孕、产次、孕周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6年9月~2007年12月间出生的132例畸形儿与同期出生的对照正常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该时期畸形儿的发生率为3.26%,其中乡村来源的产妇畸形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P〈0.01);畸形儿组的平均孕产次较对照组高(P〈0.05);多胎妊娠时胎儿畸形发生率增加(P〈0.01);孕期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可能增加胎儿畸形发生率。结论畸形的发生与孕妇的职业、居住环境、孕产次及药物史有关,加强产前监测和产前诊断,积极采取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新生儿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蚌埠地区0~5岁儿童出生缺陷与饮用水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用现况调查的流行病学方法,筛查出的出生缺陷具有明确诊断或者经医师体检诊断出生缺陷儿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居住地饮用水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结果研究显示,母亲孕前、孕期及哺乳期和父亲饮用自家井水(〈50米)而其子女出生缺陷发生比例最高,饮用自来水出生缺陷发生比例排在第2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家庭居住环境附近有无河流与出生缺陷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居住环境附近有无河流对出生缺陷的发生无直接关系,但饮用水类型与出生缺陷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出生缺陷高危人群进行调查,了解出生缺陷高危人群的构成,提出对高危人群优生指导意见。方法对计划怀孕农村妇女609例进行问卷调查,依据家族史、遗传史、既往生育史等确定高危人群。结果有自然流产史(孕20周内)、死胎死产史者占45.0%;夫妇双方或家系成员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或先天性畸形者占18.9%;长期接触高危环境者占16.6%;年龄〉35岁占14.9%;曾生育遗传病患儿、不明原因智力低下或先天缺陷儿者占4.6%。结论出生缺陷高危人群是出生缺陷高发风险人群。建立高危人群数据库,对其孕前分类实行宣传指导、咨询培训和实验室筛查以及孕期实施重点监控,是有效预防出生缺陷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常男性体重指数(BMI)与睾酮(T)、雌二醇(E2)的关系。方法收集因不孕症就诊的夫妻中男性正常者43例,检测其BMI和血清T、E2水平。结果 43例男性的平均BMI29.6kg/m2。有生育史的男性的BMI(26.7±6.1)kg/m2明显低于无生育史的男性的BMI(31.7±5.3)kg/m2(P〈0.01)。有生育史的男性的血清T水平(19.1±4.1)nmol/L明显高于无生育史的男性的血清T水平(16.7±3.1)nmol/L(P〈0.05)。有生育史的男性的血清E2水平(79.2±24.2)pmol/L明显低于无生育史的男性的血清E2水平(105.3±24.7)pmol/L(P〈0.01)。BMI与血清T水平成负相关(r=-0.807,P〈0.001),与血清E2水平成正相关(r=0.684,P〈0.001)。结论 BMI的增加是男性生育力下降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蓉  桂宝芬 《云南医药》2000,21(2):92-93
目的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出生缺陷监测中,通过对全省10家医院出生的58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儿,按1:1配对调查。结果 产与之有关的危险因素有母亲生育年龄,母亲文化水平,孕母营养,孕早期常食发芽土豆及干腌菜,是否接受优生宣教育关。结论 应提倡适时生育,同时广泛开展优生宣教,加强孕期合理营养,可减少畸形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妇女更年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514例45~54岁妇女的有关更年期综合征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有更年期症状者,占87.50%,已自然绝经者的发病率高于未绝经者(P〈0.05);初婚年龄小,初孕年龄小、孕次多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初婚年龄大,初孕年龄大、孕次少者(P〈0.01);文化程度高者发病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低者(P〈0.01);干部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民(P〈0.01);有精神创伤史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无精神创伤史者(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母源性性传播性疾病(STD)对胎儿的影响,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方法通过对1000例死胎、死产、畸形儿跟综回访调查研究,找出影响胎儿出生健康的母源性STD,通过统计学的方法STD对胎儿出生的死亡率、畸形率、感染率的影响。结果母源性STD传播率最高的区域是非洲地区;发病率最高是艾滋病、梅毒、淋病,因此非洲地区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死亡率及感染率均高于其他地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母源性疾病直接对胎儿出生健康状况造成影响,加强孕前健康教育及做好围产期感染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粤北山区出生缺陷的风险因素,出生缺陷的种类、发生率等,以提出防控措施。方法首先设计问卷调查表,尽可能将引起出生缺陷的可能因素列入其中,然后,对粤北山区(连州)近5年来(2008。2013年)有生育(包括死胎、死产、活产)的家庭人户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导致粤北山区出生缺陷的风险因素、出生缺陷的种类、发生率。结果调查了31548名新生儿,共检出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683名(216/万人),出生缺陷的种类达31种,其中前五位的是:耳部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多指(趾)、先天性脑积水,主要的风险因素有孕妇早期感冒(发热、病毒感染)、营养因素(叶酸、碘缺乏)、孕妇有畸形儿生育史、孕期接触有害有毒物质、孕期服药史、近亲婚配。结论粤北山区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比全国平均水平略高,其风险因素较多,加强对风险因素的控制,可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戴宇晓 《江西医药》2010,45(9):915-916
目的探讨优化出生缺陷高发风险人群的优生监测措施。方法对随机选取的我县2003~2009年126例病残儿医学鉴定再生育对象进行优生监测,并选择同期121例病残儿医学鉴定再生育对象为对照组。结果监测组畸胎死胎发生率16.7%,健康分娩率100%,无缺陷儿出生;对照组畸胎死胎发生率19.8%,健康分娩率91.7%,缺陷儿出生7例。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病残儿医学鉴定再生育对象等出生缺陷高发风险人群的优生监测是优生促进工作中的重中之中,应不断提高优生监测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预防干预出生缺陷,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将2000-2003年(未实行预防干预措施的为未干预组)与2004-2007年(期间采取预防干预措施的为干预组)的新生儿进行出生缺陷对比。结果2000-2007年共出生21503例新生儿,出生缺陷187例,其中未干预组出生缺陷182例,干预组出生缺陷5例,出生缺陷率分别为1.10%和0.09%,通过实施干预使出生缺陷明显下降(P〈0.01)。结论实施预防干预措施后新生儿出生缺陷明显减少,无一例神经管畸形儿出生。  相似文献   

11.
高原低体重儿及有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山南地区204例藏族低体重儿及有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低体重儿发生率为17.75%,女婴(21.77%)高于男婴(14.70%),P<0.01;围产儿死亡率为24.02%,均显著高于内地有关报导。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胎龄,母亲的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围产儿死亡率与出生体重有关,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加,死亡率相对下降(r=-0.97)。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山南地区204例藏族低体重儿及有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低体重儿发生率为17.75%,女婴高于男婴,P〈0.01;围产儿死亡率为24.02%,均显著高于内地有关报导。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胎龄,母亲的文化程序等因素有关。围产儿死亡率与出生有关,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加,死亡率相对下降。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居世界第一位 ,而我省又高于全国 ,每年约有 5 0 0 0例先天畸形儿出生 ,它不仅造成新生儿死亡 ,而且即使婴儿成活也会造成其终身残疾 ,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我们在对各县健康教育工作检查过程中对我市襄垣县妇幼保健院 1999— 2 0 0 1年的孕产妇3 5 12人作了出生缺陷调查 ,现报道如下。1 调查资料调查资料均来自襄垣县妇幼保健院 1999— 2 0 0 1年孕产妇分娩资料 ,并筛查出生缺陷儿和神经管畸形儿人数 ,结果见表 1。表 1  1999— 2 0 0 1年分娩及出生缺陷畸形比率年度 分娩人数缺陷儿人数缺陷比率神经管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市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制订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 2003年至2011年我院所有出生的围产儿的监测对象结果监测到出生缺陷儿297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6.81‰。城镇出生缺陷例数123例,发生率14.65‰,农村出生缺陷例数175例、为发生率1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20.15‰)明显高于女性出生缺陷发生率(13.03‰),结论做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孕6个月,第1胎,产前检查来院。查体:T36.5℃,P80次/min,R18次/min,BP120/80mmHg(1mmHg=0.133kPa)。心肺无异常。孕早期无感冒、发热、阴道出血等病史,否认用药及与毒物、x线接触史,家族中无遗传病及生育畸形儿史。孕3个月时曾于外院行B型超声(B超)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孕4个月自觉胎动至今。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我国每年有80万~120万出生缺陷儿诞生。出生缺陷给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所以,减少出生缺陷儿出生对家庭、社会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现将我区2008-2010年间发现的出生缺陷情况作一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本区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为减少出生缺陷儿  相似文献   

17.
吴英  黄娟  彭福梅  林艳  孙乐科 《江西医药》2011,46(10):885-887
目的比较呼吸衰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应用经鼻持续正压(nCPAP)和常规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方法将32例呼吸衰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两组:nCPAP组16例,机械通气组16例,观察两组的治愈率、上机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nCPAP组与机械通气组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nCPAP组上机时间较机械通气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机械通气组并发症明显增多。结论呼吸衰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使用nCPAP,能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率,降低各种并发症,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流产对再次妊娠分娩产程及胎盘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志强  杨希娟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935-1936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对未生育妇女再次妊娠产程及胎盘异常的影响。方法对176例妊娠有人工流产史74例(观察组)和无人工流产史102例(对照组)的初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产程、胎盘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10.75±2.64)min长于对照组(8.12±3.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粘连、胎盘残留、低置胎盘的发生率分别为13.52%、10.81%、8.11%,明显高于对照组2.95%、1.9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置入率(2.71%)高于对照组(0.9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可使未生育妇女妊娠分娩第三产程延长并增加胎盘异常的发生率,应尽可能杜绝产前人工流产。  相似文献   

19.
黄国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1,(33):27+29-27,29
目的:对比研究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疗效。方法:将72例早产低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观察组治予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对照组用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平均每日体重增加量、住院时间以及治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平均每日体重增加量为(15.48±5.29)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31±4.90)g(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为(18.58±7.2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38±6.75)d(P〈0.05);治愈率观察组(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PN可明显改善早产低体重儿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赵采云  华绍芳 《天津医药》2019,47(3):284-287
目的 分析出生体质量≥2 500 g小于胎龄儿(SGA)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其围产结局。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2018年4月8日于本院产科出生的体质量≥2 500 g SGA 183例为病例组,另择同期出生的≥2 500 g适于胎龄儿(AGA)183 例为对照组,比较 2 组影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主要相关因素,包括母亲因素[孕妇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症等],胎儿因素(性别、胎次等),胎盘脐带因素;并对围产期是否发生胎窘、羊水减少、新生儿疾患等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例组孕母BMI低于对照组,脐带胎盘异常、女婴和第1胎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盘脐带异常、女婴、第 1 胎是导致≥2 500 g SGA 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孕母高 BMI 是≥2 500 g SGA 的保护因素;≥2 500 g SGA 围产期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2 500 g AGA(P<0.05)。结论 ≥2 500 g小于胎龄儿的危险因素及围产结局具有特殊性,有望通过加强孕期、围产期筛查与指导,密切监控高危因素,以减少其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