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析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应用普通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 G-CSF)对骨髓抑制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150例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75)、观察组(n=75),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后骨髓抑制预防,观察组给予rh G-CSF治疗。比较2组相关临床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Hb、PL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取rh G-GSF治疗对于预防化疗后骨髓抑制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 GMCSF)对肿瘤患者化疗后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肿瘤患者化疗后使用rhG-CSF、rhGM-CSF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治疗的情况。结果:43例患者经rhG-CSF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有效率为90.7%,rhGM-CSF治疗43例患者白细胞升高有效率为74.4%,两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rhG-CSF治疗后出现腹痛、腹泻、皮疹、肌肉骨骼疼痛、低血压、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rhGM-CSF治疗组。结论:肿瘤患者化疗后rh G-CSF升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应用硫培非格司亭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 G-CSF)初级预防化疗所致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N)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成本。方法 选取接受高FN风险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146例,使用硫培非格司亭(观察组)或rh G-CSF(对照组)预防性治疗,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比较社会角度下硫培非格司亭或rh G-CSF的治疗成本,并进一步比较在纳入“浙丽保”因素后使用硫培非格司亭或rh G-CSF患者个人承担的治疗成本。结果 两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治疗次数少,化疗间期仍参加工作的比例高;未纳入“浙丽保”因素前观察组治疗总成本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非直接医疗成本和间接成本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均P<0.05);纳入“浙丽保”因素后,非直接医疗成本和间接成本保持不变,观察组的治疗总成本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浙西南农村地区的社会现状,纳入“浙丽保”因素后,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使用硫培非格司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平均治疗总成本显著低于rh ...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白细胞下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过程中出现的白细胞下降的趋势及相应对策。方法监测8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普通干扰素3~5MU[通用名:重组人干扰素α-2b,商品名:凯因益生(配预充注射器),由北京凯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出品]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白细胞下降,予以G-CSF治疗4周。结果干扰素抗病毒治疗1周~2周即可出现白细胞下降,加用G-CSF治疗后均可达到使用干扰素指征。结论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过程中出现的白细胞下降并非骨髓抑制,加用G-CSF治疗后均可达到使用干扰素指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和艾灸前后环磷酰胺(CTX)模型荷瘤小鼠血清中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含量的变化,探讨针灸改善荷瘤小鼠骨髓抑制、升高白细胞数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昆明种雄性小鼠64只,植种S180肉瘤造成移植瘤模型,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每组16只。其中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腹腔注射CTX,制备荷瘤小鼠骨髓抑制模型,空白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针刺组、艾灸组均选取大椎、膈俞、肾俞、足三里,每天固定时间分别进行针刺、艾灸治疗,空白组、模型组每日陪同抓取、固定,不做任何治疗。均每日1次,连续5 d。各组小鼠分别采尾部静脉血,人工镜检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并分别于治疗3 d和治疗5 d后的第2天,每组各处死8只小鼠,摘取眼球,取其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血清中GM-CSF和G-CSF的含量。结果注射CTX的各组荷瘤小鼠白细胞均降低,且第4天降至最低,血清中GM-CSF和G-CSF含量明显下降,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针刺组与艾灸组白细胞开始回升,血清中的GM-CSF和G-CSF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天,针刺组、艾灸组白细胞数均已接近基础白细胞水平,血清GM-CSF和G-CSF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X造成荷瘤小鼠骨髓造血细胞损伤,导致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且血清GM-CSF和G-CSF的含量降低。针刺和艾灸可以提高CTX荷瘤小鼠血清中GM-CSF和G-CSF的含量,诱导粒细胞前体和巨噬细胞前体细胞呈集落生长,刺激造血细胞分化,以利于髓系造血细胞的增值、分化和成熟,从而缓解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提升外周血白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对比,探究新瑞白(PEG-rh G-CSF)对化疗相关性粒细胞减少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研究方法,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两个周期化疗,方案相同。实验周期给予PEG-rh G-CSF 100μg/kg皮下注射,每周期1次,对照周期给予rh G-CSF 5μg/kg皮下注射,每日1次。于2次化疗周期的第3、5、7、9、11、13、17、21 d检测外周血象,记录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1.5×109/L和ANC<0.5×109/L发生率,ANC<0.5×109/L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率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各化疗周期和总化疗中期中,PEG-rh G-CSF组与rh G-CSF组患者ANC<1.5×109/L发生率、ANC<0.5×109/L发生率、ANC<0.5×109/L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G-rh G-CSF组与rh G-CSF组治疗过程中ANC最低值均出现在化疗第7 d,分别为(6.8+2.4)×109/L和(7.3+3.5)×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2,P=0.109);PEG-rh G-CSF组与rh G-CSF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病率分别为26.0%和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P=0.289)。结论:预防性用药时,新瑞白1剂给药与rh G-CSF连续给药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少,与rh G-CSF相比半衰期长,血药浓度稳定,是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新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 ,化疗的主要副作用之一是骨髓抑制 ,这往往是被迫停药或者减量的最常见原因。随着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 G- CSF)的问世 ,对解决恶性肿瘤化疗中白细胞下降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自 2 0 0 2年 2月至 2 0 0 3年 2月采用里亚金 (rh G- CSF,哈尔滨里亚哈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因化疗而致白细胞减少的患者 3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病例选择 本组 6 0例均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证实为恶性肿瘤 ,全身状况 (KPS)评分 70分以上 ,不伴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  相似文献   

8.
哮喘患者血清G-CSF和IL-10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血清G-CSF和IL-10水平.结果哮喘患者血清G-CS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合并肺炎组血清G-CSF最高;治疗后血清G-CSF明显下降(P<0.01);血清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后血清IL-10明显上升(P<0.01);血清C-CSF与IL-10呈负相关(r=-0.732,P<0.01).结论哮喘患者血清G-CSF升高,IL-10降低,二者参与哮喘病理炎症发展:检测G-CSF和IL-10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白细胞下降后或停止化疗后第3天口服中药,每日1剂,至白细胞正常或下周期化疗开始时停用.对照组采用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至白细胞正常停用.结果: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疗效持久,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0.
小剂量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NVB联合DDP化疗3周期白细胞下降规律,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治疗及小剂量G-CSF进行干预后情况。方法第1周期第1、8天使用NVB 25 mg/m^2,第2-4天用DDP 30 mg/m^2,粒细胞减少后予G-CSF150μg治疗,第2、3周期第1-5天用NVB,第2周期粒细胞减少后予G-CSF150μg治疗,粒细胞缺乏、粒细胞减少者第3周期化疗结束后48 h即予G-CSF 75μg干预。结果NVB、DDP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长,强度高,常需延期化疗,5天给药法配合小剂量G-CSF干预能综合粒细胞缺乏时间,降低相关发热以及减少抗生素使用量。结论NVB第1、5天给药+小剂量G-CSF干预对粒细胞缺乏更为有利,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G-CSF预激对低白细胞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用含G-CSF预激化疗方案治疗12例低白细胞AML.结果 12例患者11例获完全缓解(CR),总缓解率91.7%;从治疗开始至中性粒细胞恢复(>0.5×109/L)和血小板恢复(>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5天和14天,中性粒细胞缺乏(<0.5×109/L)持续时间为9天(4~15天);化疗并发症有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肠道感染及肝酶谱升高,经积极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均治愈.结论用含G-CSF预激化疗方案治疗低白细胞AML,疗效良好,化疗并发症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的应用.方法 将59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在每次化疗后出现Ⅲ度骨髓抑制后给予G-CSF,150μg/d,皮下注射;GM-CSF, 150μg/d,皮下注射.对照组31例,在每次化疗后出现Ⅲ度骨髓抑制后开始给予G-CSF对症处理,300μg/d,皮下注射.两组每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2次超过10×109/L,停药继续观察血常规.结果 两组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治疗作用.结论 化疗后出现Ⅲ度骨髓抑制后给予G-CSF和GM-CSF联合治疗是化疗后预防严重骨髓抑制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于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二组,观察组在化疗前皮下注射给予使用rh G-CSF,对照组则不使用,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前使用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显著改善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状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范明华 《中外医疗》2012,31(29):110+112-110,112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该院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将患者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中医治疗与G-CSF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3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够有效改善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丁海燕 《中外医疗》2008,27(36):147-147
肿瘤放化疗中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是骨髓抑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肿瘤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近年来已成为恶性肿瘤放化疗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化疗后G-CSF应用时间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肿瘤化疗后适合的用药时间。方法:利用随机分组和分组对照方法,治疗组20例,化疗结束24小时后即应用G-CSF,对照组20例,化疗后发现白细胞下降时使用G-CSF。结果:化疗结束24小时后即应用G-CSF可有效防止白细胞(WBC),过度下降,并可使其明显上升。结论:化疗24小时后即应用G-CSF,可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和为如期化疗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7.
叶爱琴  周娟 《海南医学》2003,14(10):62-63
目的 研究对化疗所致发热性白细胞减少者预防性使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意义。方法 选择30例肿瘤患者,初次使用化疗后均引起发热性白细胞减少,在第二次化疗后(用相同方案)预防性使用G-CSF,观察前后两次白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发热的比例。结果 后次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发热的比例均低于前次。结论 对初次化疗后引起发热性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以后化疗时预防性使用G-CSF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下降的疗效[2]。方法对165例常规剂量化疗治疗的癌症患者,化疗结束当日查血常规,确定白细胞减少程度,对低于标准者随机分为3组,即单用G-CSF[4(]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第1组);G-CSF+增白胶囊(第2组),G-CSF+感观性状与增白胶囊相同的安慰剂(第3组)。从化疗结束后第3日起,第一组,单用G-CSF注射剂150μg,隔日一次皮下注射,共用18~22天;第二组,G-CSF同量同法用10天,并分别在化疗开始加用增白胶囊;第三组,G-CSF同量同法用10天,并分别在放化疗开始加用安慰剂;结果G-CSF组不能按期完成化疗者占本组患者40.5%;G-CSF+增白胶囊组,不能按期完成化疗者14.8%,G-CSF+安慰剂不能按期完成化疗者53.1%。结论在放化疗的治疗中,运用中西医结合法有利于减小其化疗的毒副作用,使常规剂量化疗方案顺利完成,同时减少了医疗开支。  相似文献   

19.
益气补血升板方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疗是晚期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而骨髓抑制是化疗最常见的毒副反应.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有效治疗.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目前尚无价廉效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下降的疗效[2].方法 对165例常规剂量化疗治疗的癌症患者,化疗结束当日查血常规,确定白细胞减少程度,对低于标准者随机分为3组,即单用G-CSF[4](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第1组);G-CSF+增白胶囊(第2组),G-CSF+感观性状与增白胶囊相同的安慰剂(第3组).从化疗结束后第3日起,第一组,单用G-CSF注射剂150μg,隔日一次皮下注射,共用18~22天;第二组,G-CSF同量同法用10天,并分别在化疗开始加用增白胶囊;第三组,G-CSF同量同法用10天,并分别在放化疗开始加用安慰剂;结果 G-CSF组不能按期完成化疗者占本组患者40.5%;G-CSF+增白胶囊组,不能按期完成化疗者14.8%,G-CSF+安慰剂不能按期完成化疗者53.1%.结论 在放化疗的治疗中,运用中西医结合法有利于减小其化疗的毒副作用,使常规剂量化疗方案顺利完成,同时减少了医疗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