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survivin和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NSCLC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和PTEN在78例NSCLC组织、46例癌旁组织和12例非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urvivin在非癌良性病变组织、癌旁组织、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0、10.9%、67.9%.其蛋白表达逐渐增强(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的survivin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及非癌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P〈0.05)。PTEN在非癌良性病变组织、癌旁组织、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00%、91.3%、47.4%,其表达逐渐减弱(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的PTEN表达低于癌旁肺组织及非癌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P〈0.05)。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PTEN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Survivin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和PTEN在NSCLC中的异常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过度表达,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降低,并且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二者可作为NSCLC判断病情和评价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张林超  赵俊峰  孙继建 《重庆医学》2015,(15):2034-2036
目的:研究微小RNA204(miR‐204)在人肾透明细胞癌(RC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泌尿外科行手术切除的RCCC及对应癌旁正常肾脏组织标本共65例,运用qRT‐PCR技术检测miR‐204在RC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miR‐204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间的相关性;采用人工合成的miR‐204模拟物转染人RCCCCaki‐1细胞,分别采用q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 miR‐204下游潜在靶点Bcl‐2及SIRT1 mRNA 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miR‐204在RCCC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应癌旁正常肾组织(P<0.05);miR‐204低表达与肿瘤体积增大(>3 cm ,P<0.05)、肿瘤淋巴结转移(P<0.05)及高TNM分期(Ⅲ+Ⅳ期,P<0.05)显著相关;miR‐204转染人RCCCCaki‐1细胞后可显著降低细胞内Bcl‐2及SIRT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miR‐204在RCCC组织中表达下调并与肿瘤恶性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miR‐204可能通过下调Bcl‐2及SIRT1的表达来抑制RCCC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胡茜  刘昆 《重庆医学》2015,(8):1072-1074
目的:检测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IP2A )和c‐M yc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CIP2A和c‐M yc蛋白在72例宫颈癌和1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CIP2A和c‐Myc与宫颈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CIP2A和c‐Myc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2.8%(38/72)和56.9%(41/72),而二者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3%(1/12)和25.0%(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69,P=0.004;χ2=4.208,P=0.040)。CIP2A和c‐Myc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病理分化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中CIP2A与c‐Myc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73,P=0.001)。结论宫颈癌组织中CIP2A高表达与恶性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并与c‐Myc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吴萍  叶晓锋  吕怀盛  秦憬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10-12,F000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对经随诊资料完整的术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标本60例、癌旁组织加例和肺正常组织5例,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和EGFR。结果 60例NSCLC中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3.33%,20例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10%,5例正常组织未见阳性染色细胞。EGFR的阳性表达率为65.00%,20例癌旁组织及5例正常组织未见阳性染色细胞。癌组织MMP-9和EGFR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MMP-9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EGFR与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MMP-9和EGFR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习惯及肿瘤的病理类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MP-9和EGFR的信号传导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和转移起着重要作用,MMP-9和EGFR的共同高表达是肺癌不良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AXX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DAX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以及相关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AXX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高表达108例(80.0%),癌旁组织高表达30例(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组织病理学分级、TNM分期、原发肿瘤、淋巴结的转移、远处转移以及胸膜侵犯显著相关(P均<0.05),Kaplan-Meier统计分析显示DAXX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组(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DAXX表达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为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DAXX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ATP 结合盒转运子E1(ABCE1 )的mRNA和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其与各种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 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ABCE1mRNA 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ABCE1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癌旁肺组织(P<0.05),且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 =3.992,P =0.001)。ABCE1 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pTNM 分期无关( P> 0.05),与病理类型有关(P =0.036),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鳞癌; ABCE1mRNA 的表达与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 =0.026)。结论ABCE1的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和转移相关,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潜在的肿瘤标记物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磷酸化蛋白p27和钙网蛋白(CRT)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7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的p27和CRT蛋白水平,分析其蛋白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27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而CRT水平却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两种蛋白在不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上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A(TNM分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p27水平较低,而CRT水平较高,且总体上p27和CRT的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663,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中p27水平较低,CRT水平较高,且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yal1基因的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40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Hyal1mRNA在新鲜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组织Hyal1基因的mRNA表达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40例样本中18例(45%)癌组织的Hyal1基因的mRNA的表达量升高,22例(55%)癌组织的表达量降低。结论Hyal1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的异常下调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抑癌基因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VF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from chromosome 10;10号染色体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物磷酸酯酶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PV-6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62例NSCLC组织和20例癌旁肺组织中VFEN蛋白表达。结果VFEN蛋白表达在NSCLC为50%(31/62),明显低于癌旁肺组织90%(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EN蛋白表达与NSCLC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FEN蛋白低表达与NSCLC的发生、细胞增殖、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可望作为预后观测的指标和分子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凋亡相关蛋白 Survivin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种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 NSCLC 组织及20例癌旁组织中 HIF-1α和 Survivin 的表达。结果 NSCLC 组织中 Survivin、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36/52)和59%(31/52)均高于癌旁组织。HIF-1α、Survivin 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相关(P <0.05)。HIF-1α的表达与 Survivin表达(r =0.406,P <0.05)呈正相关。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 HIF-1α、生存素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HIF-1α和 Survivin 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合成酶(mPGEs-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为肺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RT-PCR检测肺癌及癌旁组织中mPGEs-1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相应标本中mPGEs-1蛋白的表达.结果 肺癌组织中mPGEs-1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mPGEs-1蛋白阳性表达率肺癌组织中为66.7%(40/60),在相应癌旁组织中为10%(6/60),肺癌明显高于癌旁(x2=20.38,P<0.01).肺癌mPGE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随着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肺癌mPGE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mPGEs-1的高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可能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为开发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2.
RECK及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REC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一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RECK、MMP~9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30例正常肺组织中RECK、MMP-9蛋白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RECK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3%,低于在正常肺组织的阳性表达;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80%,明显高于在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RECK的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MP-9的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RECK、MMP-9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356,P〈0.05)。结论:RECK与MMP-9在NSCLC的发展、转移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RECK和MMP-9的联合检测有待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宣威与非宣威地区非小细胞肺癌P63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P63蛋白在肺鳞癌组织中高表达;非小细胞肺癌中,P6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与患者性别无关;P6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在相同病理类型、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相同性别的阳性表达率,宣威组与非宣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63蛋白的表达在宣威并无地区特异性,并不是宣威肺癌高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类微小RNA let-7a1和let-7c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53例肺组织手术标本及临床资料,其中包括肺癌组织44例(收集其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和良性肺疾病组织9例。并收集病人吸烟史、肿瘤TNM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let-7a1和let-7c的表达,分析其在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良性肺疾病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中let-7a1和let-7c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和良性肺疾病组织(P < 0.05);癌旁正常组织中let-7a1和let-7c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良性肺疾病组织(P < 0.05)。let-7a1表达与分化程度、吸烟和TNM分期有关(P < 0.05~P < 0.01),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无关(P>0.05)。let-7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有关(P < 0.01),与吸烟、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let-7a1和let-7c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降低,并且随临床分期进展、淋巴结转移呈明显下降趋势,提示两者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let-7a1和let-7c可能成为肺癌早期诊断生物标志因子,并可能成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新的靶点,为高危人群的早期干预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薛春竹  凌翔  雷琼琼 《重庆医学》2012,41(19):1954-195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半乳凝素1(Gal-1)mRNA及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蛋白质印迹技术分别检测35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远处正常肺组织(距癌组织边缘大于5cm)中Gal-1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NSCL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正常肺组织中,Gal-1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正常肺组织(P<0.05);NSCL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正常肺组织中,Gal-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正常肺组织(P<0.05);NSCLC患者癌组织中Gal-1mRNA的表达与患者TNM分期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Gal-1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一个潜在的NSCLC发病与转移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TRAP -PCR -ELISA方法检测3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相应的 32例癌旁组织 ,9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和 9例正常肺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 :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 75 % (2 7/ 36 ) ,癌旁组织为 6 .2 5 % (2 / 32 ) ,肺良性病变组织为 11.1% (1/ 9) ,正常肺组织为 0 % (0 / 9)。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肺癌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结论 :端粒酶在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作为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16基因蛋白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21例肺良性疾病组织中p16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肺良性疾病中p16蛋白阳性率85.7%,高于肺癌组织的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16蛋白表达阳性率肺癌Ⅰ、Ⅱ期高于Ⅲ、Ⅳ期,无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p16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16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联系,进一步研究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在人肺癌A549细胞中对p16 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NSCLC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p16 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不同病理参数癌组织中p16蛋白表达的差异;采用MSP法检测不同浓度(0~16 μmol/L)5-Aza-CdR处理后的A549细胞中P16基因启动子区DNA的甲基化状态,并采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5-Aza-CdR对A549细胞中p16 表达的影响。结果 76例NSCLC组织中,32例(42.11%)p16 蛋白表达阳性,低于癌旁正常组织(59例,77.63%)中阳性表达(P<0.05);不同病理组织分级、肿瘤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p16 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549细胞中p16蛋白表达和非甲基化产物均呈低表达状态,5-Aza-CdR作用后,p16蛋白和其非甲基化产物表达均上调,且随着5-Aza-CdR浓度的升高呈增多趋势。结论 p16 在鳞癌、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及Ⅲ~Ⅳ期NSCLC组织中低表达,提示其失活可能与NSCLC的进一步进展有关,5-Aza-CdR可诱导A549细胞中p16蛋白和非甲基化产物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倾向于扩散至淋巴系统,被认为是最具特异性的淋巴管生成调控因子。本研究旨在探讨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7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VEGF-C的表达,以癌旁组织19例、正常肺组织20例为对照。结果 VEGF-C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6%,明显高于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的表达;淋巴结转移组的肺癌标本中VEGF-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无淋巴结转移组肺癌中表达率;低分化组的肺癌标本中VEGF-C阳性表达率高于在中高分化组中表达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是VEGF-C蛋白阳性表达影响因素。结论 VEGF-C在肺癌中有较高的表达率,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VEGF-C与肺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评估肺癌进展客观指标及预测肺癌淋巴转移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