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锐 《中国科学美容》2011,(11):87-87,91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断治疗以及提高其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病因、诊治及死亡原因。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治疗86例,非手术治疗10例;痊愈92例、死产4例。死亡者多为复合伤。结论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快速综合评估伤情、早期诊断、早期剖腹探查,合理选择术式是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成功率、降低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健  董贵珉 《腹部外科》1997,10(6):247-248
总结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1985年6月-1997年6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计523例,其中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者7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证实。  相似文献   

3.
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的围手术期处理(附7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1985年6月~1997年6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含其他部位损伤)计523例,其中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者7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证实。结果治愈62例,死亡10例。本文就患者如何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进行讨论。认为:(1)术前应多专业科室协作,仔细、全面地判断伤情;(2)术前处理的关键是抗休克治疗;(3)手术治疗是抢救该类患者生命的最主要方法,术中全面仔细地探查及正确合理地实施手术方案是挽救生命、提高水后生存质量的关键;(4)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问题是防止误漏伤情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闭合性腹部创伤79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大新  牛正宣 《肝胆外科杂志》2009,17(5):367-368,329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创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9例闭合性腹部创伤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结果79例中62例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17例。痊愈77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1例、多器官衰竭(MODS)1例。结论早期及时的诊断,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原则,以及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闭合性腹部创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CT对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本院接诊的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CT资料,对比手术所见,评价CT对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符合率。结果6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共发现腹腔内实质性脏器和空腔脏器损伤77处,损伤脏器主要包括脾脏、肝脏、肾脏、胰腺、胃、空肠等,并且在CT平扫时可清晰显示腰椎部骨折及腹水情况,其中有1例漏诊,漏诊率为1.59%。结论 CT不仅能清楚显示闭合性的盆、腹腔脏器的损伤,还能对损伤进行初步的分级,对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可快速精准的对患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6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8例(12.3%)患者无明确脏器组织损伤,19例(29.2%)为轻微损伤但无需特殊处理,23例(35.4%)仅需腹腔镜下止血、修补或放置引流等简单处理,15例(23.1%)需要腹腔镜下(n=10)或中转开腹(n=5)完成脏器切除手术。未发生术后再出血与消化道瘘,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腹腔脓肿、早期炎性肠梗阻各1例,均为中转开腹患者。结论:腹腔镜技术有助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明显减少了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对于术中发现的腹部脏器损伤,腹腔镜技术可进行及时、安全、有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再次腹部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7例肝移植术后再次腹部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平稳,痊愈出院。2例急诊手术患者中1例术后因并发上消化道应激穿孔、出血和切口感染自动出院。结论肝移植术后再次腹部择期手术的风险较急诊手术者低,与非肝移植行类似手术者相仿。  相似文献   

8.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指腹部外伤后腹壁完整,无或兼有腹腔内脏器损伤,如实质性脏器肝、脾、胰、肾及大血管、胃肠道、胆道、膀胱的破裂,从而致腹腔出血、腹膜炎,由于腹部闭合伤的表现多无特异性,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断而失去抢救机会。因此,腹部闭合伤的急诊观察很重要。现将我科2002年2月~2004年2月5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在急诊室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7例,男性39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3岁。致伤因素:交通事故37例,高处坠落伤12例,摔伤6例,挤压伤2例,均经外科手术证实为腹部闭合性损伤。1.2急诊观察:①早…  相似文献   

9.
<正>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的常见病,在外科急诊中尤为常见,多伴有休克或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而及时正确的手术探查是提高疗效的关键。1993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12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胰腺损伤手术漏诊再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剖腹探查术中胰腺伤漏诊教训,探讨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7例胰腺损伤漏诊的处理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分析漏诊原因。结果 7例均治愈,出现胰漏4例,经保守治疗而愈;胰腺囊肿3例。结论 胰腺损伤剖腹探查漏诊,再手术操作复杂。应根据病人全身情况、腹腔情况及胰腺损伤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1.
腹部外科患者并存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腹部外科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 对48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并存糖尿病时围手术期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以2型多见,老年患者占68.8%,病情隐匿,术前漏诊2例.48例患者中非急诊手术37例,急诊手术11例.术后发生酮症酸中毒3例,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6例,泌尿系感染2例,真菌感染1例,腹部切口裂开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的腹部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选择合理手术时间和麻醉方式,有效的营养支持,是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创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25例病人的病因、伤情、治疗经过及死亡原因.手术治疗105例,非手术治疗20例.结果:治愈112例,死亡13例.结论:重视早期诊断及围手术期处理,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手术原则,选择性进行非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闭合性腹部创伤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以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共治愈34例,治愈率为97.1%,死亡1例,病死率为2.9%.1例肝破裂合并颅内血肿,术后死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结论 (1)准确并及时诊断,并进行手术探查,做相应的处理是腹部闭合性损伤治疗成功的关键;(2)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中,一定要正确解决好全身与局部,出血、感染与器官功能保存等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3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行上腹部手术围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中重度慢性肺病患者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8例,心功能不全5例,胸腔积液4例,3例行胸腔穿刺;并发Ⅰ型呼吸衰竭2例,Ⅱ型呼吸衰竭6例。治愈30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合并霉菌性败血症2例,合并心功能衰竭1例。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后正确处理可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上腹部手术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率,急诊手术需谨慎。  相似文献   

15.
急诊床旁超声在腹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急诊床旁超声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腹部闭合性创伤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行急诊床旁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肝损伤92%,脾损伤93%,肾损伤80%,胰腺损伤50%,空腔脏器损伤67%,肠系膜血管损伤100%,腹膜后血肿100%.结论 急诊床旁超声是诊断腹部创伤致内脏破裂出...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诊治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16例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诊治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0年以来应用腹腔镜探查和治疗的16例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结果16例腹腔镜探查都有阳性发现,13例在探查后直接得到了治疗,3例中转开腹手术均治愈。结论应用腹腔镜诊治在临床上诊断不明的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患儿有探查确诊率高、创伤小、恢复快之优点,多数病例且有探查和治疗同步进行之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腹腔镜对1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行腹腔镜探查术,并进行相应处理。结果:腹腔镜探查均获成功,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具有微创高效、探查范围广、诊疗一体化等优点,适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时腹部闭合性多器官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顺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48例腹部闭合性严重多器官损伤部位、损伤程度、早期诊断方法及手术措施。结果 48例均进行手术治疗,分别施行脏器修补,全部或部分切除。治愈40例(83.33%),死亡8例(16.67%)。结论 腹部闭合性严重多器官损伤是引起大出血与休克的主要原因,全面仔细检查、及早腹腔穿刺、B超检查、X线检查等对早期确诊、早期施行手术是抢救腹部多器官损伤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9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一脏器损伤71例,腹部多脏器损伤21例,合并其他重要系统损伤34例。治愈87例,死亡5例。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病情常发展迅速,早期准确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是关键,详细了解病史,多次全面仔细体格检查,结合腹腔穿刺、B超、X线、CT等检查可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延迟性肠坏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外科治疗41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2.65%)发生延迟性肠坏死,均于明确诊断后行手术治疗。结果 8例行一期肠段切除吻合术,3例因腹腔污染严重无法行一期确定性手术,先施行肠造口术,6个月后再行二期肠吻合术。11例全部治愈,其中2例发生肠瘘,经积极治疗后痊愈。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延迟性肠坏死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导致漏诊或延迟处理,病死率高,临床医生应严密动态观察,CT的正确诊断率较高,早期剖腹探查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