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褐藻糖胶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体内造血系统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以BALB/c小鼠进行体内照射,一次性全身照射前腹腔注射给予褐藻糖胶3d,测定脾指数、脾脏内部结构以及内源性脾结节数(7.5Gy)、骨髓有核细胞计数(6.0Gy)、外周血象(5.5Gy)。结果小鼠体内造血系统实验显示7.5Gy^60Co-γ照射后,各给药照射组的脾指数及内源性脾结节数明显较对照组增多,中剂量照射组的脾脏大小以及脾脏内部组织结构均比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别;6.0Gy^60Co-γ照射后,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各给药照射组与照射对照组比较,均高于照射对照组(P〈0.05或P〈0.01):5.5Gy^60Co-γ照射后30d,小鼠外周血象测定中各给药照射组白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无明显影响。结论褐藻糖胶对^60Co-γ射线照射引起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新型四物胶囊对60Coγ射线所致小鼠造血功能损伤的影响,为该药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5 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照后连续给药7 d。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新型四物胶囊高、中、低剂量(20.0、10.0、5.0 g.kg-1)组分别在照前、照后第1、4、7、11、14、17、23天检测外周血象,同时在照后第7天进行CD34+细胞检测、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结果新型四物胶囊各剂量在造模后7 d提高CD34+细胞数,促进CFU-GM增殖,同时高剂量还促进CFU-E、BFU-E及CFU-Mix增殖;第7~14天显著升高白细胞与血小板数。结论新型四物胶囊可有效改善60Coγ射线对小鼠所致的造血损伤,提高骨髓造血功能,进而促进外周血各组分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真皮多能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放射损伤后造血恢复的作用。方法 分离新生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体外培养至第10代用于研究,观察干细胞层体外对正常大鼠骨髓粒-巨噬系祖细胞和红系祖细胞集落生长的影响;进一步将真皮多能干细胞经尾静脉输入5Gyγ射线全身照射的大鼠体内,检测移植后骨髓有核细胞、粒-巨噬系祖细胞集落CFU—GM、红系祖细胞集落CFU—E和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的恢复情况,观察4周后动物的存活率。结果 真皮多能干细胞层体外可促进正常大鼠CFU—GM和CFU—E集落的生长;全身输入干细胞促进了5Gyγ射线全身照射动物的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CFU-GM和CFU—E集落数的恢复。实验组动物4周后的存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真皮多能干细胞具有一定支持造血的功能,可促进急性放射损伤大鼠的造血恢复,为造血损伤相关疾病的干细胞治疗提供新的细胞来源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择目前已有的辐射防护药物(包括化学药物、中药复方及细胞因子),研究联合用药的辐射防护活性,筛选最佳药物组合,为新的急性放射损伤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试验分为模型对照组,E0703+rhG-CSF+新型四物合用组(组合Ⅰ),E0703+rhIL-11+刺白胶囊合用组(组合Ⅱ),E0703+rhG-CSF+新型四物合用组(组合Ⅲ),E0703+rhIL-11+刺白胶囊合用组(组合Ⅳ),523+rhG-CSF+新型四物合用组(组合Ⅴ),523+rhIL-11+刺白胶囊合用组(组合Ⅵ),523+rhG-CSF+刺白胶囊合用组(组合Ⅶ),523+rhIL-11+刺白胶囊合用组(组合Ⅷ),共9组药物组合。60Coγ射线7.5 Gy照射造模,照射前24 h按组分别给予化学药物预防,照后皮下注射细胞因子,并灌胃给予中药。照射前,照射后1、4、7、10、13、16、22 d检测小鼠外周血象。照射后第7天进行祖细胞集落培养实验。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除组合Ⅶ外,其余各组合对外周血液成分在不同时间点呈现不同程度的促进恢复作用;而对各造血祖细胞集落的生长,组合Ⅰ、Ⅲ的作用最为显著;其中,组合Ⅲ尚有促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值恢复的作用;组合Ⅴ也有加速外周血液成分恢复和促进粒系生长的作用。结论综合比较,组合Ⅲ对促进外周血液各成分恢复和造血祖细胞生长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L-11,rhIL-11)对照射小鼠血恢复的影响。方法:给5.5Gh^60Coγ射照射小鼠连续10d皮下注射rhIL-11 200,4000μg/(kg.d)或溶剂,观察体重、外周血象和髓髓造血祖细胞的变化。结果:各种给药组小鼠体重明显增加(P〈0.01)。照后第11天rhIL-11 200μg/(kg.d)组血小板计数检查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rhIL-11不同时间约药对^60Coγ射线照射猕猴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正常成年猕猴用^60Coγ射线一次全身照射3.0Gy ,吸引剂量率154.96cGy/min,分照射对照、早期给药和后给药3组,后两组分别在照射后当天和第13天开始皮下注射rhIL-1160μg.kg^-1.d^-1(μKD),每日1次,连续14d。结果 照射后应用rhIL-11可明显短照射猴外周血小板数和白细胞数量低值的持续时间,早期给药还可明显升高照射猴外周血小板数的最低值。给药后1周内,早期给药组外周血红细胞数较照射对照组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从给药后第19天开始则明显高于照射对照组。照射后45d骨髓细胞培养结果表明,rhIL-11可明显刺激照射猴骨髓有核细胞体外形成CFU-MK和CFU-Mix的能力。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同样表明 IL-11治疗组骨髓粒系和巨核系细胞明显增殖。结论 rhIL-11可明显促进急性放射病猴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照射后早期给药的效果优于第13天开始给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经重组人干细胞因子 (rhSCF)或rhSC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 CSF)动员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 7 0Gyγ射线照射猴的治疗效果。方法  15只猕猴分成照射对照、rhSCF和rhSCF rhG CSF 3组。rhSCF 5 0 μg·kg- 1 ·d- 1 每天 1次 ,连续 8d皮下注射 ;单独注射rhSCF 3d后每天 1次皮下注射rhG CSF 10 μg·kg- 1 ·d- 1 ,给药 5d ;照射对照组同时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照射前 4h收集外周血干细胞 (PBSC) ,7 0Gyγ射线照射后 2~ 3h回输PBSC ,观察其造血恢复情况。结果 单纯rhSCF动员的PBSC可促进照射猴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的恢复 ,但不如rhSCF rhG CSF联合动员组。单用rhSCF动员组各系集落数与照射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rhSCF rhG CSF组的照后 30d的CFU GM、CFU Mix和CFU MK数明显高于照射对照组。照射对照组骨髓病理切片主要为脂肪细胞 ,而另两组骨髓腔内都可见到丰富的造血细胞 ,三系造血活跃。结论 rhSCF和rhSCF rhG CSF动员的PBSC可促进 7 0Gyγ射线照射猴的造血功能恢复 ,两因子联用组的效果优于单因子组。  相似文献   

8.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骨髓型放射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治疗急性骨髓型放射病中的作用,并对其机理做初步的探索。方法BALBc雌性小鼠分成MSCs组和照射对照组,MSCs组经5.5Gy60Coγ射线照射,2h内尾静脉输注C57BL6雄性小鼠的MSCs,照射对照组照射后不作处理。观察各组外周血象变化、骨髓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周期、骨髓病理变化、骨髓造血粒系祖细胞集落(CFUGM)以及基质细胞集落(CFU-F)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SCs组的三系血细胞下降慢,最低值抬高,并且造血恢复更迅速,尤其白细胞、血小板变化更明显。骨髓细胞凋亡率和P53蛋白表达量少于对照组。照后2d,MSCs组G0G1期比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G2M期比值及S期计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照后4dMSCs组胸骨骨髓增生活跃,对照组增生减低,照后20dMS-Cs组新生造血灶多于对照。CFU-GM、CFUF计数在照后初期、极期、恢复期均高于对照。结论MSCs对急性放射病治疗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SCs减少细胞凋亡、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干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机体长期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设计了二次照射小鼠模型,即首次γ线照射后给予不同剂量的rhG-CFS治疗,待外周血细胞恢复正常后(照后45d),给予等剂量第二次照射,照后不再接受任何治疗,观察前后两次照射后外周血细胞的恢复和活存率的改变。结果发现首次照射后各治疗组小鼠外周血WBC、RBC及血小板恢复时间提前,恢复速度加快,RBC及血小板谷值升高。第二次照射后尽管各观察组小鼠外周血WBC、RBC及血小板的恢复均较缓慢,但原rhG-CSF治疗组小鼠外周血恢复速度仍明显快于对照组,恢复时间也明显提前,其中以2.5及5.0μg剂量组效果最佳,1.25、2.5和5.0μg组小鼠30d活存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40.5%和44.2%,后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表明rhG-CSF不仅能促进受照小鼠近期造血功能的恢复,而且照后早期给药对照射小鼠长期造血功能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rhG—CSF对6.5Gy照射小鼠近期有远期造血恢复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机体长期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设计了二次照射小鼠模型,即首次γ线照射后给予不同剂量的rhG-CSF治疗,待外周血细胞恢复正常后,给予等剂量第二次照射,照后不再接受任何治疗,观察前后两次照射后外周血细胞的恢复和活存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梁金菇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梁金菇多糖(LJPS)对造血功能辐射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用造血祖细胞克隆法,内源性脾结节形成法,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脾脏指数等方面观察了LIPS对60^Coγ射线照射5.5Gy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辐射骨髓及脾脏细胞的 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LJPS辐射后第7天骨髓CFU-GM,CFU-E,CFU-F数量增加,辐射第14天的骨髓有核细胞数,脾脏指数,CFU-S明显增多,辐射第3,7,14天骨髓,脾脏bcl-2蛋白表达上升。结论:LJPS对小鼠造血功能辐射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其机理与调节骨髓,脾脏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抗放药尼尔雌醇照前不同给药方案对60Co γ射线照射所致小鼠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防护效应的影响,并揭示其促造血恢复机制。方法 采用外周血象分析和存活率实验确定尼尔雌醇较优给药方案,再以骨髓造血干/祖细胞表面标志分析、多系骨髓细胞集落及骨髓HE病理切片等方法,分析尼尔雌醇照前2次间隔给药促进照后骨髓造血恢复的作用机制。结果 尼尔雌醇照前3次间隔给药与2次间隔给药均能提高9.0 Gy照射小鼠存活率至100%,明显优于1次给药(20%, χ2=21.66、21.66,P<0.05)。尼尔雌醇照前3次连续给药与2次间隔给药均能改善6.5 Gy照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的恢复(F=21.33、100.9、49.34、19.19, P<0.05),且比1次给药效果好(F=17.11、63.38、21.89、14.37, P<0.05)。尼尔雌醇2次间隔给药显著提高6.5 Gy照射后小鼠10 d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数(t=8.58、2.80, P<0.05);显著增强小鼠骨髓造血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与1次给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6.34, P<0.05)。同时,2次间隔给药明显改善照射小鼠骨髓象的重建。结论 与传统的照前单次给药相比,尼尔雌醇照前多次给药可显著提升其对小鼠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辐射防护效果。考虑到核医学应急救援的实际情况,建议尼尔雌醇照前采用间隔1 d的给药方式,在减少尼尔雌醇给药次数情况下,以获得最佳的抗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四物汤不同分离部位对3.5 Gy照射小鼠外周血象的影响,发现四物汤补血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60只小鼠常规饲养适应环境后,采用60Co-γ射线3.5 Gy全身一次照射,照射后立即给予四物汤不同分离部位,连续给药7 d,在照射后1、3、5、7、9、11、13、15、17、19 d检测其对外周血象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四物汤不同洗脱分离部位在不同时间点可以升高辐射致血虚证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其中水洗脱部分对辐射致血虚证小鼠补血效果较佳。结论四物汤补血作用的主要物质为多糖、单糖等大极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阿魏酸对小鼠外周血象和骨髓造血功能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初步探讨阿魏酸的抗辐射作用机制。方法 6~8周ICR小鼠96只,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模型组、阳性药(408片)治疗组和阿魏酸10、30、90 mg ·kg-1·d-1治疗组,每组16只。小鼠初次给药后24 h接受3.5 Gy 60Co γ单次全身照射,之后连续7 d给药。其中,每组10只用于观察照射前2 d及照射后3、7、10、15、22 d的外周血象;其余6只用于照射后7 d检测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细胞率、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以及Thbd和HMGB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照射模型组比较,90 mg ·kg-1 ·d-1的阿魏酸可有效提高小鼠3.5 Gy照射后3、10、15、22 d的外周血白细胞数(t=2.267、2.399、1.945、2.828,P<0.05),显著降低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细胞率(t=4.013,P<0.05),明显提高造血祖细胞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E)、红细胞爆裂型集落生成单位(BFU-E)和粒-单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GM)的集落形成能力(t=2.366、2.953、3.115,P<0.05),并提高骨髓细胞中Thbd和核内HMGB1蛋白表达水平(t=17.75、23.39,P<0.01)。结论 阿魏酸可通过调节Thbd和HMGB1蛋白表达,促进小鼠骨髓造血功能辐射损伤修复,加速外周血象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对急性照射小鼠存活率及造血系统改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137Cs 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两次实验的照射剂量分别为6.0Gy和8.0Gy,剂量率均为1.01Gy/min.每次实验取健康雄性C57BL/6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523)及33.3?100?300mg/kg西咪替丁组,每组10只.西咪替丁各剂量组于照射前6d灌胃给药,每天1次,照射后5h给药1次;阳性药组于照射前1d灌胃给药1次,照射后5h给药1次.检测8.0Gy照射后30d小鼠存活率,以及6.0Gy照射后30d小鼠外周血象?骨髓DNA含量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8.0Gy照射后,模型对照组小鼠于第21天全部死亡,西咪替丁低?中?高剂量组30d存活率分别为50%?20%和30%;6.0Gy照射后第30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照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明显降低(P<0.01),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P<0.05),骨髓DN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咪替丁高剂量组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P<0.01),西咪替丁各剂量组骨髓DNA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明显降低(P<0.01,P<0.05)并趋于正常.结论 西咪替丁能提高急性照射小鼠30d存活率,且对其造血系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小鼠60Coγ射线损伤后造血系统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60Coγ射线对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照射,剂量分别为2、4、6 Gy,在不同时间分别测定小鼠体质量,外周血细胞计数,免疫器官指数及股骨骨髓的病理变化。结果照射后小鼠的外周血象有变化,其中白细胞下降最迅速且明显,其次是血小板,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照射后3 d免疫器官指数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骨髓造血细胞数目迅速减少,出现造血抑制;照射后小鼠体质量增加缓慢,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60Coγ射线照射可引起小鼠外周血细胞下降,免疫器官指数下降,并抑制骨髓造血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17.
rhIL-11对外周血小板数及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观察rhIL-11在体外对人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和对3.0Gy照射猕猴的外周血小板数及骨髓造血祖细胞恢复的影响。结果显示,rhIL-11可明显提高照射猴外周血小板数的最低值,缩短血小板最低值的持续时间,加速血小板数的恢复,但未见到血小板数与rhIL-11剂量间的明显关系。rhIL-11不仅直接刺激CFU-MK增殖和分化,而且还可促进CFU-GM、CFU-e、BFU-e及早期的CFU-Mix的增殖。提示rhIL-11可能是治疗血小板减少和骨髓再生不良的一个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用体外微量甲基纤维素培养方法观察了LACA小鼠受5Gy60Coγ线一次全身照射后0~25灭骨髓中红系祖细胞(CFU—E和BFU—E)损伤和恢复的动态过程。与以往测得的5Gy照射后CFU—E(D), CFU—GM、CFU—S变化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说明急性照射后CFU.E和CFU—E(D)的变化一致。照后即刻CFU—E明显减少, 照后10天恢复正常。BFU—E变化特点是先下降后上升, 照后20天恢复正常。CFU—E与CFU—GM的变化在时间上一致。CFU—E与CFU—S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8428, BFU—E与CFU—S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9717.  相似文献   

19.
作者研究了给小鼠照前服用WR-2721和照后服用葡聚糖产生的辐射防护协同作用.实验用雌性C3H/HeN小鼠,照前30分钟腹腔注射200mg/kgWR-2721,照后1小时尾静脉注射250mg/kg葡聚糖.~(60)Coγ线照射7~16Gy,剂量率为0.4Gy/min.检测30天的存活率、内源性造血脾结节形成(E-CFU)和粒-巨噬集落形成细胞(GM-CFC).结果如下.1.WR-2721、葡聚糖及二药合并对受照小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大剂量单次给药对非清髓骨髓移植小鼠造血恢复的影响,为rhG-CSF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经60Co γ射线6 Gy全身照射.于受照后0.5h给予rhG-CSF处理,通过检测接受不同骨髓移植时间(未移植组和照后0.5、6、24和48 h移植组)和rhG-CSF不同给药剂量(0、0.25、0.5和l mg/kg组)照射小鼠外周血象变化,摸索最佳接受骨髓移植时间和rhG-CSF最佳给药剂量.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小鼠非清髓骨髓移植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受体小鼠外周血中GFP+白细胞占有核细胞总数的百分数,探究rhG-CSF大剂量单次给药对外源性干祖细胞植入的影响.结果 rhG-CSF大剂量单次给药对照后0.5~48 h内接受非清髓骨髓移植小鼠的造血恢复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对照后24 h移植组小鼠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恢复最佳(F=17.76、14.75、8.66,P <0.05);0.25~1.0 mg/kg rhG-CSF单次给药可不同程度地促进非清髓骨髓移植小鼠的多系造血恢复,尤以大剂量rhG-CSF(1.0 mg/kg)给药时效果更为显著(F=5.34、8.92、16.54,P<0.05);此外,照射小鼠接受GFP小鼠骨髓细胞移植后,在照后9~21 d,rhG-CSF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均明显高于移植对照组(F =35.61,P<0.05),但GFP+细胞比例在给药组与移植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hG-CSF大剂量单次给药可显著促进非清髓骨髓移植小鼠多系造血功能恢复,但对输入的外源造血干细胞植入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