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二苯乙烯苷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探讨二苯乙烯苷是否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调节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过氧化氢组和二苯乙烯苷组,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 p65、IκB、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过氧化氢能显著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凋亡率;并增加核因子κB p65蛋白的表达,降低bcl-2和IκB蛋白的表达.二苯乙烯苷预处理后显著增加氧化损伤内皮细胞的增殖率,并降低细胞凋亡率;与过氧化氢组相比,二苯乙烯苷组核因子κB p65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bcl-2和IκB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二苯乙烯苷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核因子κB/ IκB信号通路并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二苯乙烯苷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0.1、1、10 μmol/L)的二苯乙烯苷孵育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4 h后,用200 μmol/L 的过氧化氢作用内皮细胞24 h,采用电镜观察、MTT等方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RT-PCR检测核因子κB、IκB、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的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IκB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过氧化氢能明显造成内皮细胞损伤(P<0.01) ,引起细胞活性降低.与过氧化氢损伤组比较,不同浓度组二苯乙烯苷均可以提高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降低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其中以1 μmol/L 二苯乙烯苷组的作用最明显,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对IκB的mRNA及蛋白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二苯乙烯苷对过氧化氢所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NF-κB在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可促进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同时还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抗凋亡作用,针对NF-κB活性的激活与抑制,可以从不同环节寻找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酒精性肝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次性暴饮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并动态研究肝脏病理形态学、氧化应激因子、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将48只ICR小鼠随机分成2组,空白对照组一次性给予等热量、等体积的糖水6 g/kg灌胃,模型组一次性给予50%乙醇(6 g/kg)体质量灌胃,分别于灌胃后1.5、3、6、12 h动态监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lathione horm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肝组织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肝组织HE染色、苏丹Ⅲ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脂肪变性程度.结果:成功复制了一次性暴饮50%乙醇(6 g/kg)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无死亡,出现翻正反射消失、嗜睡等醉酒状态.模型组小鼠血清ALT、TG水平随时间逐渐升高,6 h达峰值,12 h略下降;肝匀浆GSH含量6 h降至最低;造模后1.5 h肝脏SOD含量下降最为显著,下降约24%;1.5 h肝脏MDA含量上升最为显著,上升至正常组的2.2倍;肝脏IL-1β、TNF-α水平升高,12 h达峰值;HE染色结果示,造模后12 h可见中央静脉及小叶间经脉周围出现肝细胞肿胀、水样变性等病理改变;苏丹Ⅲ染色结果显示随着造模时间延长肝脂肪变性程度加重.结论:此模型造模周期短、易复制、稳定性好,是研究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发病机制和筛选药物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叶下珠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小鼠每日以常规饲料和自来水喂养;酒精损伤组小鼠每日以白酒连续灌胃,常规饲料中拌有白酒;叶下珠保护组小鼠将白酒加浓度70%的叶下珠提取液按酒精损伤组动物灌胃。4周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血清和肝脏测定ALT、AST、MDA、SOD等指标。结果叶下珠处理能够抑制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肝脏的丙二醛(MDA)上升,其AST、ALT和MDA值比酒精损伤组分别下降了52.5%、41.4%和29.3%。同时叶下珠也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处理后SOD值上升了16.3%。结论叶下珠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特异性病变,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微血管病变、心肌纤维化等都参与其发生发展,而炎症反应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核因子κ-B(NF-κB)作为炎症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参与了多种炎症因子转录的调控,从而对糖尿病心肌病产生影响。该文阐述了炎症因子NF-κB在糖尿病心肌病病理生理中的作用以及对NF-κB通路的阻断策略。  相似文献   

8.
赵侠  田图磊 《山东医药》2014,(41):25-27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模型组(15只)、TGP低剂量组(15只)和高剂量组(15只)。采用高脂饮食联合乙醇灌胃6周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TGP低、高剂量组分别于每天早晨灌胃后2 h左右给予TGP 20、60 mg/kg灌胃6周。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水平和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NF-κB和TNF-α的表达。结果 TGP高剂量组血清ALT、AST及TB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0.01);TGP高、低剂量组肝匀浆MDA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均〈0.01),SOD及GPx活性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或〈0.01);光镜下显示TGP高、低剂量组肝脏脂肪变性明显减轻(P均〈0.01);免疫组化显示,TGP高、低剂量组肝组织NF-κB和TNF-α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 TGP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张雪  朱海 《内科》2007,2(6):975-977
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B NF-κB)是细胞中一个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静息状态下与IκBα(I kappa B alpha)相结合形成复合体,以无活性状态存在于胞浆中。当细胞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NF-κB暴露出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signal,NLS)并进入核内,使其具有生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柳叶蜡梅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为正常C57BL/6小鼠;模型组用75%酒精溶液(8 mL/kg)灌胃,每天一次,连续4 d ,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柳叶蜡梅组用柳叶蜡梅提取物(12 g/kg )溶于生理盐水后灌胃,每天两次,连续11 d;实验组先按柳叶蜡梅组方法灌胃11 d ,同时在最后4 d按模型组方法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通过比较各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并评价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观察柳叶蜡梅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柳叶蜡梅提取物可明显减轻酒精所致急性肝损伤,实验组小鼠血清ALT[(148.75±13.30) U/L]、AST [(170.75±16.96) U/L]与模型组ALT[(260.75±27.35) U/L]、AST[(337.75±37.68) U/L]相比明显降低,肝组织病理损伤和炎症反应减轻(P<0.05)。结论柳叶蜡梅提取物在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中起到保护作用,可能成为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发生过程中心脏组织病理改变、局部炎症细胞浸润,炎症通路及凋亡激活。方法 60只5周龄Balb/c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心肌炎组。对照组腹腔注射DMEM,心肌炎组小鼠腹腔注射104 TCID50 CVB3病毒(柯萨奇3型病毒)后,选取4d、7d、10d、14d、40d五个时间点,行心脏超声及心导管检测后处死动物,留取心脏,行HE染色和CD68免疫组化。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TNF-alpha、IL-17A、IL-13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观察磷酸化IκBα、IκBα、P65、BCL-2、β-actin。结果病毒组小鼠体重下降显著,心肌炎组累积生存率60%,心脏超声结果示FS、EF值在第4天开始下降,于7、10、14天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导管示心肌炎组各时间点dp/dt max及-dp/dt min均降低。HE染色可见心肌炎组各时间点均有心肌肿胀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以第10、14天为甚。免疫组化示CD68阳性巨噬细胞于心肌炎组第7、10、14大量聚集于心肌间质。Western Blotting示第7、10、14天磷酸化IκBα表达增高,BCL-2表达降低。结论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发生时心脏炎症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聚集,NF-κB通路及凋亡激活,大量炎症因子释放致使心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NF-κB的表达水平及黄芩苷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0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肝衰竭组和黄芩苷组。肝衰竭组和黄芩苷组采用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制备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黄芩苷组于造模后每隔12 h以120 mg/kg剂量腹腔注射。造模后24 h、72 h、120 h和168 h处死大鼠。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RT-PCR法检测肝组织NF-κB、TNFα、Caspase-3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NF-κB蛋白表达。结果黄芩苷组大鼠168 h存活率明显高于肝衰竭组。黄芩苷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清ALT、AST、TBil水平较肝衰竭组明显降低(F=173.584,158.329,74.902;P〈0.01)。黄芩苷组NF-κB、TNFα、Caspase-3 mRNA表达趋势与肝衰竭组相同,72 h达高峰,但表达量较肝衰竭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3.801,42.174,27.222,P〈0.001,P〈0.001,P=0.001)。黄芩苷组NF-κB蛋白的表达也于72 h达到最大值,但其表达量较肝衰竭组减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03,P=0.017)。结论黄芩苷对D-氨基半乳糖诱发的大鼠急性肝衰竭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黄芩苷下调NF-κB、TNFα和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过氧化氢作用内皮细胞建立细胞凋亡模型,再加入不同浓度的二苯乙烯苷作用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活力,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00μmol/L过氧化氢作用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Ho-echst33258染色可见大量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出明显的凋亡峰,Caspase-3的表达量显著增加;加入二苯乙烯苷作用后,与过氧化氢组比较,10μmol/L二苯乙烯苷能够显著提高细胞增殖率,抑制细胞凋亡,并且使Caspase-3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二苯乙烯苷能够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绿茶多酚对急性酒精性肝损害小鼠肝脏抗氧化能力及反映线粒体功能的细胞色素(Cyt)C释放调控的影响。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绿茶多酚低、中、高剂量组(100,150,200 mg·kg~(-1)·d~(-1)),每组8只,绿茶多酚各剂量组灌胃给予受试液,连续15 d,第16天起绿茶多酚各剂量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白酒12 ml/kg,连续3 d,造成急性肝损伤,酶标光度分析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ELISA法检测肝细胞胞质及线粒体Cyt C的表达水平。结果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绿茶多酚高剂量组肝脏指数、ALT、AST、MDA、胞质及线粒体Cyt C水平降低(P<0.05),T-AOC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绿茶多酚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阻抑Cyt C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胰腺腺泡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及血液IL-2、IL-6、IL-10、TNFα及ICAM-1含量的变化,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脂(PDT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腺腺泡细胞NF-κB活性和血液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管逆行注射制备SAP动物模型。SD雄性大鼠40只,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SAP( )PDTC治疗组和SAP(-)空白对照组。采用EMSA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胞核NF-κB活性、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胞质IκBa抑制活性及ELISA法检测血液IL-2、IL-6、IL-10、TNFα及ICAM-1含量。结果PDTC在1h、3h、5h及7h均可显著抑制SAP胰腺腺泡细胞胞核NF-κB活性(22.47±5.39 vs 31.36±5.72、27.92±4.75 vs 39.44±6.31、23.77±3.95 vs 33.80±5.96及19.78±3.48 vs 25.69±4.91)(P<0.01);显著增强SAP胰腺腺泡细胞胞质IκBa活性(8.55±1.26 vs 6.37±1.19、7.31±1.36 vs 5.91±1.65、9.53±1.73 vs 6.85±1.37及9.19±1.48 vs .97±0.86)(P<0.01);显著抑制血液中炎症细胞因子IL-2、IL-6、IL-10、TNFα及ICAM-1活性(P<0.05)。结论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可通过抑制SAP胰腺腺泡细胞NF-κB活性,增加胰腺腺泡细胞胞质IκBa抑制活性的能力,减少血液中炎症细胞因子活性,从而抑制SAP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柏海涛  陈文兵  刘欢 《肝脏》2020,(2):206-208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大鼠术后随机分为脓毒症模型组和白藜芦醇干预组,每组15只,干预组尾静脉注射无菌白藜芦醇(40 mg/kg),其余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ELISA法检测TBil、AST、ALT、TNF-α和IL-6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细胞核P65的表达。结果造模前三组TBil、AST、ALT、TNF-α和IL-6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24h后假手术组TBil、AST、ALT、TNF-α和IL-6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白藜芦醇干预组TBil、AST、ALT、TNF-α和IL-6表达显著低于脓毒症模型组(P<0.01)。肝组织细胞核P65相对灰度值在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和白藜芦醇干预组为0.22±0.05、0.48±0.11、0.34±0.07,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白藜芦醇下调了脓毒症大鼠肝组织细胞核P65蛋白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对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抵抗素(resistin)对脂肪变性肝细胞脂质代谢及核因子κB (NF-κ B)、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用软脂酸诱导L02细胞脂肪变性模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体外模型.分C组(正常对照组),P组(模型组:软脂酸20μg/ml)及分别加入重组人抵抗素50μg/L的CR组和PR组.各组给予相应处理72 h后,观察细胞的脂肪变并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甘油三酯(TG)、ALT、AST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浓度;采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NF-κB、TNFα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根据资料不同应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P组、CR组及PR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ALT、AST、GGT的浓度明显高于C组.分别与C组比较,P组、CR组及PR组NF-κ B mRNA相对表达量0.54±0.04、0.60±0.04及1.00±0.06,与C组的0.10±0.01比较,t值分别为17.64,22.03,26.06;TNFαmRNA相对表达量0.58±0.04、0.61±0.06及1.05±0.09,与C组的0.33±0.06比较,t值分别为5.67,5.38,11.64,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而IRS-2 mRNA (t值分别为8.19,9.23,20.93)明显降低,且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与CR组间比较,t值分别为1.75,0.58,2.14,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质表达变化趋势与mRNA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 抵抗素可能通过NF-κ B依赖途径对肝细胞脂肪变性胰岛素抵抗发挥促炎作用,从而促进NAFLD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山楂叶总黄酮(FMCL)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探讨其保肝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FMCL大、小剂量组和维生素E阳性对照组。56°白酒8 ml/kg灌胃小鼠,每天2次,连续灌胃10 d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同时按剂量每天给予FMCL保护,连续灌酒、灌药10 d后处死小鼠,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肝组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FMCL明显降低血清ALT、AST、TG、TC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MDA的含量,升高SOD、GSH-Px、GSH活性。并能改善由酒精引起的肝组织脂肪样变和炎症坏死。结论 FMCL对酒精所致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可能是FMCL保肝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血流量和脑室管膜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SG组,后两组采用4血管阻断法(4-VO法)建立V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麻醉及手术过程与模型组相同,但不电凝双侧椎动脉,不阻断双侧颈总动脉。水迷宫法评价行为学。应用氢清除法检测大鼠海马血流量。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 U)免疫荧光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室管膜下区(SVZ)干细胞增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表现为游全程时间延长,错误次数增加(P<0.01)。手术后7 d,与模型组比较,TSG组海马血流量明显提高和脑室管膜Brd U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1)。结论 TSG可改善VD大鼠海马血流量和促进脑室管膜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茶多酚对酒精性肝病肝脏核因子-κB(NF-κB)活性调节作用.方法 将2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6只,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7只,每天给予大鼠体积分数56%白酒8 ml/kg灌胃,每周递增2ml/kg直至总剂量达每天16ml/kg造模;茶多酚组9只,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给予茶多酚0.25 g/kg加入白酒中灌胃,7周后处死大鼠.同时培养人正常肝细胞株L02,分为5组: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加入0.6%乙醇;预防组:先加入200μg/ml茶多酚培养3 d后再加入0.6%乙醇培养;干预组:同时加入0.6%乙醇和200 μg/ml茶多酚培养;治疗组:先加入0.6%乙醇培养3 d后再加入200μg/ml茶多酚培养.各组细胞均以7d为周期传代,处理4周.实验重复3次.光镜观察肝细胞改变,分光光度计测各组大鼠血清丙二醛及L02细胞活性氧含量,RT-PCR测各组NF-κB和NF-κB抑制因子(I κB)表达;凝胶迁移电泳测各组NF-κB活性变化.结果 NF-κB mRNA表达:对照组为0.53±0.01、模型组为1.15±0.03、茶多酚组为0.58±0.16,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茶多酚组,F=2431.11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鼠肝组织NF-κB活性:模型组DNA染色:1410.78±22.19,蛋白染色:1426.08±33.15,对照组DNA染色:419.84±8.32,蛋白染色:419.99±7.06,模型组NF-κB活性比对照组强,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茶多酚DNA染色:669.85±41.34,蛋白染色:675.35±18.27,较模型组减弱,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02细胞NF-κB mRNA表达,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干预组、治疗组分别0.56±0.01、0.76±0.03,0.60±0.03、0.59±0.01、0.59±0.01,预防组、干预组、治疗组比模型组降低,F=46.35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02细胞NF-κB活性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干预组、治疗组DNA染色分别为:344.42±11.37、849.94±12.45、713.07±11.91,710.79±14.99和693.45±71.69;蛋白染色分别为371.20±13.51、925.96±5.78、758.88±34.65,753.07±76.78和725.77±36.09,预防组、干预组、治疗组比模型组减弱,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茶多酚对预防、干预和治疗酒精性肝病均有一定的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