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细胞凋亡是基因指导的细胞主动死亡。目前发现的促使细胞凋亡的基因有Bax,Bcl-Xs,Ced-3,Ced-4,p53,C-nyc等;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有Bcl-2,Ced-9.Bcl-X_L等。细胞凋亡机理的阐明将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人肺癌细胞凋亡与p53、bcl-2、Bax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人肺癌组织细胞自发凋亡的发生,p53基因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肺癌细胞凋亡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甲基绿-派诺宁染色检测50例肺癌组织切片中凋亡细胞,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和Bax的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方法检测bcl-2 mRNA的表达。结果:100%小细胞肺癌凋亡发生数10个/HPF,21%的肺鳞癌和15%的肺腺癌凋亡发生数〉10个/HPF。p5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营养缺乏及补充维生素A(VA)对胸腺细胞凋亡有关基因的影响,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了胸腺组织bcl-2mRNA,Fas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营养缺乏的大鼠胸腺细胞bcl-2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而Fas及Bax蛋白的表达则明显增强;补充VA后大鼠胸腺bcl-2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而Fas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本结果表明:营养缺乏时胸腺细胞凋亡增加导致免疫功能降低,补充VA可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促进bcl-2mRNA的表达,抑制Bax蛋白的表达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变过程中肿瘤抑制基因p53和癌基因c-myc、bcl-2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ABC)检测279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p53、c-myc、bcl-2的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从食管正常上皮到基底细胞增生、间变和癌,p53、c-myc、bcl-2免疫阳性表达率及细胞凋亡发生率和细胞凋亡指数(AI)均呈升高趋势,而且在同一阶段病变,p53和c-myc阳性表达时凋亡指数高于其阴性表达,而bcl-2阳性表达时凋亡指数低于其阴性表达。结论:在食管癌变过程中可能有多种肿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参与,细胞凋亡在食管癌变过程中可能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54例非霍奇金病Bcl-2、Bax、Fas和Fas-L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研究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Fas和Fas-L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4例NHL进行检测。结果:(1)Bcl-2、Bax、Fas和Fas-L阳性率分别为50%、83.8%、88.9%和88.7%。  相似文献   

6.
细胞凋亡与缺血性心脏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肌细胞除了有明显的坏死外,还有一部分发生凋亡。 Bcl2 家族( Bcl2 和 Bax) 、p53 、 Fas 抗原以及肿瘤坏死因子( T N Fα) 等可能参与了缺血性心脏病中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由于凋亡在细胞死亡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可复性,因此,凋亡的出现可能为人类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心脏保护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和腺瘤中的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表达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通过观察结、直肠腺癌和腺瘤中的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3、bcl-2的表达状态,探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在大肠上皮恶性转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中的作用。方法利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p53、bcl-2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原位观察32例大肠绒毛状腺瘤和33例大肠乳头状腺癌中的凋亡细胞和p53、bcl-2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的密度与分布,以15例非肿瘤大肠粘膜做为对照。结果腺瘤和腺癌中的凋亡细胞密度均显著高于非肿瘤粘膜(P<0.01);腺瘤高于腺癌(P<0.01)。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率和表达强度,腺癌和腺瘤高于非肿瘤粘膜(P<0.01),腺癌的表达强度也高于腺瘤(P<0.05)。腺瘤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组的凋亡细胞密度显著低于bcl-2阴性组(P<0.01)。结论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大肠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bcl-2蛋白在腺瘤和腺癌中均可抑制细胞凋亡,而突变型p53蛋白可能仅在腺癌中起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p53蛋白的信号区有1个SH-3区结合部位,非专一DNA结合区可促进顺序专一的DNA结合区与DNA损伤部位结合。p53蛋白可整合细胞对各种危急情况的反应,其信息传递途径上游是各种危急状况,有ATM类的基因起作用。p53蛋白通过靶基因p21WAF-1及GADD45调控G1关卡,也参加了G2/M关卡的调控;通过上调靶基因Bax、IGF-BP-3,抑制BcL-2基因表达,调控凋亡;维持基因组的遗传学稳定性,行使抑瘤基因功能。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提取物经HPLC,FPLC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了单一色谱峰,激光飞行时间质谱仪测分子量为4.020kD该单一组分(S4)对BEL-7402肝癌细胞有增殖回落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7.58mg/L。对BEL-7402细胞的基因表达影响研究,S4对P53,Fas表达有增强作用,而抑制Bcl-2,c-myc的表达,Southermblot技术表明,S4可抑制Bcl-2的mRNA转录,提示  相似文献   

10.
Bcl-2基因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控制基因,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延长细胞的寿命。此类基因已被称为除促癌和抑癌基因之后的第三类基因。本文主要讨论Bcl-2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EB病毒、Myc基因和p53基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Bcl—2及相关蛋白与细胞凋亡和前列腺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调控失调可引起许多临床疾病。Bcl-2为一抗凋亡基因,Bax能对抗Bcl-2的抑制细胞凋亡作用,共同调节细胞凋亡的发生,细胞凋亡能导致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有关p53介导细胞周期C1停滞和p53介导细胞凋亡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为细胞转录调节因子,细胞DNA受损甚至未受报时,p53或者主要通过影响其调控基因p21/Walfl/Cipl、mdm-2、CADD45等的表达介导细胞C1停滞,以利于受损DNA的修复。或者主要通过影响其调控基因bcl-2、bax等的表达,以及Fas/APO-1的表达,甚至通过p53自身的作用,介导细胞凋亡,除去DNA受损或碱基受损细胞,以防癌变和遗传性状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甲状腺髓样癌内凋亡细胞、bcl-2、p53和Ki-67,探讨其与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在21例甲状腺髓样癌内,用DNA末端标记方法检测凋亡细胞和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cl-2、p53及Ki-67的表达。结果:在21例甲状腺髓样癌标本中,凋亡细胞bcl-2、p53和Ki-67的检出率分别为81%,100%,62%和71%。bcl-2阳性物质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内,少数病例则位于膜上。p53蛋白阳性主要位于胞核内,少数病例也同时见于胞浆内。Ki-67抗原主要位于肿瘤细胞核内。本研究结果表明,bcl-2和肿瘤细胞凋亡之间有密切关系(P<0.01)。bcl-2阳性细胞检出率较高的病例,凋亡细胞检出率则较低;反之,凋亡细胞检出率则较高。p53和Ki-67阳性细胞检出率和细胞凋亡无相关性(P>0.05)。结论:bcl-2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上述各因素检测结果与患者存活率无统计学意义。bcl-2肿瘤蛋白在甲状腺髓样癌中高表达,可作为该肿瘤的一个新的标记物,对预后的判断可能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家族基因在脑缺血后表达规律及其调节细胞死亡的作用,通过阻塞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建立全脑缺血模型,观察了Bax、bcl-xL及bcl-2基因表达变化以及与细胞死亡的关系。在缺血再灌流6h,Bax免疫染色增加,24~48h达到高峰,bcl-xLmRNA在24h后表达下降,bcl-xL蛋白在48h可见明显降低,并且在缺血敏感神经元Bax和bcl-xL表达变化显著,与细胞凋亡发生的部位一致,相反,bcl-2mRNA和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提示bcl-xL和Bax可能参与脑缺血再灌流中神经细胞死亡的调节,其表达变化与神经元对缺血的敏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鼻咽癌组织中瘤细胞bcl2、bax和p53的表达及其与瘤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的关系。方法:对38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组织,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瘤细胞bcl2、bax和p53的表达;末端标记细胞死亡检测法(TUNEL)计算癌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1)37例(974%)中有90%左右的瘤细胞呈bcl2过表达;(2)38例(100%)中有70%左右的瘤细胞过表达bax;(3)29例(763%)呈p53过表达;(4)38例活检组织的平均AI为2602±2642/HPF;(5)AI与bcl2、bax和p53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1)本组大多数鼻咽癌组织的绝大部分瘤细胞均呈bcl2和bax高表达;(2)由于bcl2和bax的表达已在高水平达到相对平衡,因此在大多数人体鼻咽癌中它们可能并不起到介导瘤细胞凋亡的主导作用;(3)鼻咽癌组织中过表达的p53蛋白可能已失去了调节bcl2和bax的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探讨食管癌变过程中肿瘤抑制基因P535 基因c-myc,bcl-2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79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p53-,c-myc,bcl-2的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从食管正常上皮到基底细胞增生,间变和部,p53,c-myc-bcl-2免疫阳怀表达率及细胞凋亡发生率和细胞凋亡指数均呈升高趋势,而且在同一阶段病变,p53和c-myc阳性地凋亡指数高于其阴性表  相似文献   

17.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31例SLE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Bcl-2/JH基因重排现象和流式细胞仪间接双标记法分析其T(CD3)、B(CD19)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SLE病人T细胞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42.95%±28.47%对比9.94%±4.96%,P=0.0004),尤其以活动期SLE病人为明显,而B细胞Bcl-2蛋白表达与正常人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79.21%±10.69%对比81.96%±6.97%;P=0.4602)。7例SLE病人具有典型的Bcl-2/JH基因重排(占22.58%),且均为SLE活动期病人,其T细胞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无基因重排的SLE病人,其B细胞Bcl-2表达并无差异(P>0.3905)。说明Bcl-2/JH基因重排现象可见于SLE,并与T细胞Bcl-2蛋白高表达有关,表明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SLE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电离辐射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离辐射所致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为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机制精密而复杂,P53、bcl-2家族、Fas系统、c-myc、P34cdc2、caspases等均参与辐射性细胞凋亡的调控。细胞凋亡是细胞内一系列凋亡蛋白酶激活的级联反应和细胞表面死亡接受外部信号调节的结果。辐射性细胞凋亡的滞后期因细胞种类而异,线性能量传递(LET)及辐射剂量影响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组织中bcl—2,bax和p53的表达及其与瘤细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鼻咽癌细胞中瘤细胞bcl-2、bax和p53的表达及其与瘤细胞凋亡指数的关系。方法:对38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组织,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瘤bcl-2、bax和p53的表达;末端标记细胞死亡检测法(TUNEL)计算癌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1)37例(97.4%)中有90%左右的瘤细胞呈bcl-2过表达;(2)38例(100%)中有70%左右的瘤细胞过表达bax;(3)29例(76.3  相似文献   

20.
c-erbB-2、p53、bcl-2和nm23-H1在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erbB2、p53、bcl2和nm23H1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对原发性肺癌组织中4种基因的表达和突变进行检测。结果:58例肺癌中,31例(5345%)p53过度表达,18例(3103%)bcl2过度表达。cerbB2与nm23H1在10例小细胞肺癌(SCLC)中未见表达。而在4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s)中两者过度表达率均为50%。cerbB2与nm23H1表达呈正相关(P<005)。腺癌nm23H1的表达明显高于鳞癌(P<005)。p53、bcl2蛋白表达在肺癌分化程度中呈负相关(P<005)。nm23H1、p53和bcl2的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cerbB2、p53、bcl2和nm23H1基因蛋白产物的检测对肺癌患者的诊治和预后评估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