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难愈创面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组织成熟和重建3个阶段。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机体内非酶促糖基化反应加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升高,干扰内皮细胞与白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还能使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受抑,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下降,且在创面浸润的时间延长。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都是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主要修复细胞,两者膜表面均存在多种AGEs结合蛋白。AGEs可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并可以诱导其凋亡,而且与作用时间及含量相关。AGEs也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的能力。生长因子对细胞趋化、增殖,细胞间基质(ECM)的形成和血管生成有显著作用,而糖基化修饰后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有丝分裂的活性明显降低。AGEs水平的升高可进一步削弱机体的抗感染能力。总之,糖尿病难愈创面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参与的病理过程,尽管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非酶促糖基化反应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致病环节。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的动态组织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动态观察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及其组织学的特征,探讨糖尿病创面难愈可能的机制。方法:2001—06/2003—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采用15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手术患者的供皮区共45个创面为实验组,以瘢痕整形手术患者供皮区为对照组,分别对术后第3,7,14天创面的上皮葡行情况、肉芽组织成熟程度、创面组织学特征进行动态观察,并取材。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皮肤创面局部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结果:糖尿病创面上皮葡行以及肉芽成熟程度在早期与非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无明显差异(P&;gt;0.05),但在愈合过程的中晚期明显滞后于非糖尿病创面愈合,术后14d时,术后刨面残余面积实验组(0.92&;#177;0.09)cm^2,对照组(0.78&;#177;0.10)cm^2,肉芽组织成熟程度实验组“H”10例,“+++”3例,对照组“++”3例,“+++”5例,7“++++”例(t=4.0303.P&;lt;0.05,或χ^2=6.6516,6.7081,P&;lt;0.01)。组织学显示,糖尿病创面新生胶原稀疏、细小,极性差;新生的基底膜细小;已上皮化的创面仍可见较多的炎性细胞。糖尿病皮肤组织局部AGEs明显蓄积,而上皮化创面AGEs蓄积则不明显。结论:在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中胶原形成不良、上皮迁移延迟以及炎症反应异常可能是糖尿病创面难愈的组织学基础,而糖尿病皮肤局部AGEs的过多蓄积可能是糖尿病创面组织学异常改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动态观察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及其组织学的特征,探讨糖尿病创面难愈可能的机制。方法:2001-06/2003-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采用15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手术患者的供皮区共45个创面为实验组,以瘢痕整形手术患者供皮区为对照组,分别对术后第3,7,14天创面的上皮葡行情况、肉芽组织成熟程度、创面组织学特征进行动态观察,并取材。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皮肤创面局部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s)。结果:糖尿病创面上皮葡行以及肉芽成熟程度在早期与非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愈合过程的中晚期明显滞后于非糖尿病创面愈合,术后14d时,术后创面残余面积实验组(0.92±0.09)cm2,对照组(0.78±0.10)cm2,肉芽组织成熟程度实验组“10例,“3例,对照组“3例,“5例,7“例(t=4.0303,P<0.05,或χ2=6.6516,6.7081,P<0.01)。组织学显示,糖尿病创面新生胶原稀疏、细小,极性差;新生的基底膜细小;已上皮化的创面仍可见较多的炎性细胞。糖尿病皮肤组织局部AGEs明显蓄积,而上皮化创面AGEs蓄积则不明显。结论:在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中胶原形成不良、上皮迁移延迟以及炎症反应异常可能是糖尿病创面难愈的组织学基础,而糖尿病皮肤局部AGEs的过多蓄积可能是糖尿病创面组织学  相似文献   

4.
李爱萍  张灏  田波  陈宇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0):913-916
糖尿病的发病率正日益提高。高血糖作为糖尿病的重要指征,通过非酶促的糖基化反应促进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生成。而AGEs在血液和组织中沉积,通过直接修饰蛋白质使基质功能和脂质代谢紊乱,通过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机制与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作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相似文献   

5.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是指在持续高血糖状态下,蛋白质、核酸或脂类等大分子物质与还原糖发生非酶促反应形成的稳定化合物。AGEs及其受体介导的通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皮肤AGEs荧光强度可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AGEs蓄积程度和血糖控制情况,可评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本文就AGEs概述、AGEs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皮肤AGEs荧光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及并发症发生风险评估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AGEs与血管内皮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结合,刺激活性氧(ROS)生成,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脱落,内皮细胞损伤,低密度脂蛋白沉积于损伤部位,导致微血管的玻璃样变;在大血管则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动脉粥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与组织修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s)属糖蛋白二聚体(分子量27000~35000)家族,它向间质源细胞施以有力的促有丝分裂和趋化活性活动。PDGFs在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和对组织损伤的反应等过程中具有许多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创面愈合过程中较早出现的生长因子之一。特别是对一些慢性难愈性伤口,如糖尿病溃疡、慢性静脉性溃疡、压疮、放射性溃疡等PDGFs均有明显促进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任何干扰创面愈合调控环节的内源性或外源性不良因素均可影响创面愈合的生物学过程。氧化应激对许多疾病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现就氧化应激与创面愈合的关系做一阐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2001-01/2006-02关于氧化应激与创面愈合关系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oxidative stress,antioxidants,reactive oxygen species,wound repair,wound healing,diabetic wound,chronic wound,non-healing wound”,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并于清华同方,重庆维普中文数据库检索2001-01/2006-02关于氧化应激与创面愈合的关系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氧化应激、抗氧化剂,活性氧,创面修复、创面愈合、糖尿病创面、慢性创面、难愈性创面”,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筛,选择关于氧化应激与创面愈合关系的文献,对部分明显缺少随机对照的试验研究及重复研究进行筛除,并对剩余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108篇关于氧化应激与创面愈合关系的文献,32篇纳入综述。排除76篇为明显缺少随机对照的试验研究或重复研究。资料综合:①氧化应激是机体促氧化剂和抗氧化剂稳态失衡,自由基的产生增多,和(或)机体或组织抗氧化能力下降的一种机体状态。过度的氧化应激可导致组织损害,对许多疾病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②在发生氧化应激的过程中,自由基的产生相对增多。正常情况下,自由基反应对于机体防御机制是必要的,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保持平衡。③氧化应激与活性氧密切相关,活性氧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重要的生理学作用;当机体或组织不能抵御过度的活性氧,它也将导致组织或细胞损害。④皮肤创面在愈合的过程中产生过多的活性氧及其来源的降解产物。急慢性创面组织中促氧化能力增加,创伤后氧化应激的产生,慢性创面中抗氧化能力有所增加,间接反映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也反映出创面组织对氧化应激存在代偿和防御机制。⑤创面组织中氧化应激的产生可能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在创面愈合的炎症阶段,氧化应激作为促氧化剂与抗氧化剂内环境平衡失调而导致的组织损害。结论:在创面愈合的炎症时期以及慢性创面的治疗时应该考虑到氧化应激的存在,抗氧化治疗是一个治疗策略,适时给予抗氧化治疗将有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密切参与了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分化与增殖以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AGEs能通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ER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来诱导VSMCs的自噬作用,可依赖骨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CXCR4轴信号通路促进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的增生。AGEs-2和AGEs-3上调了单核细胞AGEs受体(RAGE)的表达。AGEs能抑制内皮祖细胞(EPCs)的增殖、迁移和黏附功能并诱导EPCs凋亡;能增加平滑肌细胞结缔组织因子(CTGF)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刺激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同时诱导Smad2及Smad4的表达。羧甲基赖氨酸(CML)/RAGE轴通过主动脉平滑肌成骨细胞的分化,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从而使AGEs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溶性RAGE(sRAGE)可作为RAGE配体的诱饵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其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在判定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方面均高于AGEs/sRAGE比值。ALT-711是一种AGEs的裂解剂,能明显抑制AGEs介导的活性氧(ROS)产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及环氧合酶-2的表达;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能抑制AGEs诱导的血小板CD40配体(CD40L)表达,从而有可能成为预防冠心病的一个治疗靶点。他汀类药物亦能抑制AGEs诱导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ROS的产生。通过以上诸多因素的研究,可揭示冠心病的某些发病机制,为相应干预药物的研究及调整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背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素1是血管形成过程中始动并且使之持续的重要因子,研究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促血管生成素1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与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在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大鼠脐静脉内皮细胞内单独或联合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素1后,划痕实验和MTT检测对细胞迁移与增殖的影响,观察内皮细胞形态、活性、迁移能力。结果与结论:划痕实验显示单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时,与空白对照组细胞迁移无明显差异,单独促血管生成素1作用时,不仅不能增加细胞的迁移作用,反较空白对照组有所减弱,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促血管生成素1联合作用时,细胞迁移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强;MTT实验结果表明:单纯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或促血管生成素1,均不能起到有效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联合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促血管生成素1可有效促进增殖。结果可见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促血管生成素1联合应用时,才能有效促内皮细胞迁移与增殖,发挥促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素1是血管形成过程中始动并且使之持续的重要因子,研究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促血管生成素1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与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在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大鼠脐静脉内皮细胞内单独或联合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素1后,划痕实验和MTT检测对细胞迁移与增殖的影响,观察内皮细胞形态、活性、迁移能力.结果与结论:划痕实验显示单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时,与空白对照组细胞迁移无明显差异,单独促血管生成素1作用时,不仅不能增加细胞的迁移作用,反较空白对照组有所减弱,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促血管生成素1联合作用时,细胞迁移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强;MTT实验结果表明:单纯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或促血管生成素1,均不能起到有效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联合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促血管生成素1可有效促进增殖.结果可见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促血管生成素1联合应用时,才能有效促内皮细胞迁移与增殖,发挥促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攀升,血管并发症是其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内皮功能障碍可导致一系列血管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糖尿病肾病等.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作为新一代降糖药物,既能改善血糖,又可调节内皮功能,GLP-1的出现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本文从宏观上把握了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诱导的细胞损伤和GLP-1对于内皮细胞的保护,以期在GLP-1对AGE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上有一个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3.
加强对尿毒症人群氧化应激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在十几年前就有学者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血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脓度升高,随之又有大量研究结果证实,蓄积AGEs诱发氧化反应,这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近来发现在非糖尿病尿  相似文献   

14.
创面愈合的评价指标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陈玉林  黄康 《中国临床康复》2002,6(8):1080-1081
为建立客观、准确地评价创面愈合的标准,该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献进行检索,总结和筛选了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组织病理学分析、巨噬细胞定量分析、羟脯氨酶含量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角质细胞胶原酶-1含量测定、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水平、单核细胞化学诱导蛋白-1水平和角质细胞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2水平等13种创面愈合评价指标。其中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组织病理学分析仍是最直接而有效的创面愈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文献报导单一局部应用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或胰岛素对糖尿病创面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拟验证局部联合应用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胰岛素对老龄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5在甘肃省中医学院SPF级动物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及分组:SPF级健康Wistar老龄大鼠88只,年龄1年以上,雌雄不限,体质量300~350 g.随机分为烫伤对照组20只,糖尿病烫伤对照组20只,糖尿病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照组16只,糖尿病胰岛素对照组16只,糖尿病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胰岛素治疗组16只.实验用鱼精蛋向锌胰岛素为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产品;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凝胶剂为北京金赛狮生物制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产品.②实验过程:除烫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通过高脂、高蛋白、高糖饲养后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建立老龄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并以高脂、高蛋白、高糖饲养.8周后各组给予深Ⅱ度烫伤.③实验评估:于伤后第1,3,7,14,21天时相点测量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观察组织形态学、检测创面羟脯氨酸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D34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实验过程对动物的处理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结果:与糖尿病烫伤对照组、糖尿病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照组、糖尿病胰岛素对照组相比,糖尿病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胰岛素治疗组老龄大鼠创面愈合率加快(P<0.05),创面上皮化加速,羟脯氨酸含量增加(P<0.05),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D34阳性表达,微血管密度值增加(P<0.05).结论: 局部联合应用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胰岛素可通过协同作用促创面胶原的合成,增加创面的血管形成,加速老龄性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损伤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组织损伤的修复是一个多种细胞参与,多种生长因子调控的复杂过程,其中生长因子的作用尤为关键.通过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factor,bFGF)促创面愈合及多种损伤修复的功能愈来愈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葛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0):2513-2514
近年来,随着对非酶糖基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的发现,AGEs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时,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AGEs具有诱发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并且在糖尿病易患AS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双层细胞种植能有效提高内皮细胞保留率,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转染到内皮细胞中能提高其细胞溶解纤维蛋白的能力.目的:采用双细胞种植及修饰内皮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提高内皮细胞保留率和抗栓能力,通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调控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观察对小口径人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以4种不同组合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SMC,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种植在PTFE管腔面.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4种人工血管经旁路分别移植在4组兔的腹主动脉上.结果与结论:移植后60 d,种植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组和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组内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 > 0.05).与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组相比,未转染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组(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膜明显增厚(P < 0.05);未转染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膜较薄(P < 0.05).提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转染可以促进血管内膜增生导致血管狭窄,但同时转入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可以抑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果近年来关于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的作用机制和相关治疗药物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结论本文主要综述了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结构、受体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相关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糖尿病通过增加常规的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高血压)或糖尿病特有的危险因子(如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AGEs作为蛋白质或脂质与还原糖糖基化的终产物,在血管细胞中通过与RAGE结合促进炎症因子的表达,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近年来,关于AGEs及其受体(RAGE)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研究较为深入。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有关AGEs/RAGE在糖尿病加速的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