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赤芍和赤芍肉桂复方在小鼠血浆中芍药苷浓度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小鼠口服赤芍和赤芍肉桂复方后血浆中芍药苷浓度的比较,讨活血温里复方的药物配伍机理.方法:色谱条件:固定相:C18(250mm4.6mm,7μm),流动相:甲醇-水(38:62),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30nm.比较鼠灌胃1h后实验组(赤芍肉桂复方)与对照组(赤芍)血浆中芍药苷浓度的差.结果:芍药苷与血浆中其它成分能很好分离,在5.0~250.0ng/μL范围内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52%;最低检测浓度1.49ng/μL.赤芍组小鼠均芍药甙血药浓度为42.28±4.43ng/μL,而赤芍肉桂复方组为54.285.81ng/μl(P<0.01).结论:在赤芍肉桂复方中,肉桂可提高赤芍主要有效成分芍苷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2.
血虚证与芍药苷血药浓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健康和血虚模型小鼠口服三种白芍复方后血中芍药苷浓度的对比性研究,从辨证药物动力学角度探讨"血虚证"与白芍效应成分芍药苷药代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固定相:C18(250mm×4.6mm,7μm),流动相:甲醇-水(38∶62),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30nm的色谱条件下,比较小鼠灌胃1h后对照组(健康)和实验组(血虚证)血中芍药苷浓度的差异.结果:芍药苷与血浆中其它成分能很好分离,在5.0~250.0n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52%;最低检测浓度1.49 ng /μl.实验组芍药苷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117.84±6.35)、(94.60±5.92)、(105.09±6.99)ng/μ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血虚证小鼠血中芍药苷浓度较健康小鼠高,说明血虚证与芍药苷血药浓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方法,并用于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MS/MS方法,色谱柱为Ultimate RXB-C18(2.1 mm×100 mm,3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30∶70,V/V),流速0.3 m L/min,柱温30℃,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230 nm;定量离子对为:m/z 525→120.9(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m/z 433→224.8(内标物栀子苷)。8只雄性SD大鼠,给予6 g原药材/kg白芍汤灌胃,分别于0、5、10、20、30、45、60、90、120、180、360、540、720 min眼眶静脉取血0.5 m L,测定血药浓度,采用DAS V2.1.1药动学软件计算其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分别在40~8000 ng/m L和40~10 00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值分别为0.999 6和0.999 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6%,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2.33%~95.43%和88.65%~95.62%,基质效应分别为99.29%~107.86%和93.79%~104.05%,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主要药动学参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C_(max)分别为(8.50±2.01)、(4.13±0.72)μg/m L,t_(max)分别为(10.00±1.73)、(20.00±2.11)min,t_(1/2)分别为(142.98±30.11)、(127.68±35.74)min。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MS/MS方法简单可行、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应用于研究与分析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霍晓光  王琨  冯心池  丁丽琴  邱峰 《中草药》2017,48(17):3582-3586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简便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及其代谢产物芍药内酯苷的暴露量,并研究单次ig给予大鼠低、中、高剂量(20、60、120 mg/kg)的芍药苷水溶液后,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以栀子苷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含0.1%甲酸)沉淀蛋白后,通过ACQUITY UPLC BEH-C_(18)柱(5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色谱运行时间为4.5 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扫描模式,以多反应监测方式(MRM)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为2.00~400 ng/m L,定量下限均为2.00 ng/m L,2者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9.10%。芍药苷在低、中、高3个剂量给药组中的t_(max)分别为(1.56±0.62)、(1.13±0.35)、(1.28±1.92)h,Cmax分别为(85.45±47.49)、(390.75±139.26)、(1 223.5±420.15)μg/L;其中芍药苷水溶液低、中剂量组未检测到代谢产物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水溶液高剂量组芍药内酯苷的tmax为(1.81±0.53)h,C_(max)为(19.81±8.98)μg/L。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适用于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5,(5):1064-106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肉桂酸和芍药苷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血浆样品用甲醇沉蛋白,采用Phenomsil 5u 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22∶78)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以芹糖甘草苷为内标,在254 nm下进行检测。结果: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Y=0.006X+0.042(r=0.995),日内和日间的RSD均小于4.7%肉桂酸的线性范围为Y=0.059X-0.074(r=0.994),日内和日间的RSD均小于5.5%。血浆样品的稳定性符合要求。结论:所建立的大鼠血浆中肉桂酸和芍药苷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适用于大鼠体内桂枝、白芍药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大鼠口服苦杏仁苷的组织分布和血浆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体内药物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使用Thermo BDS Hypsil C18色谱柱(柱长25cm,内径0.46cm,粒径5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8:92,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7nm,流速1.0m 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共分析实验动物(大鼠)血浆、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并测定该成分的血浆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苦杏仁苷在上述器官组织中的含量分别为44.774±7.397ng/m L、23.693±6.097ng/g、43.391±5.963ng/g、53.745±6.584ng/g、309.335±13.662ng/g、55.373±4.467ng/g,血浆中Tmax为0.25h,Cmax为93.871ng/m L,T1/2为1.21h,MRT为1.91h,AUC0-i为73.595hμg/m L,AUC0-∞为74.133hμg/m L。结论:口服苦杏仁苷后,苦杏仁苷集中分布于肺组织中,同时本研究所用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对该化合物的体内代谢情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玫瑰糠疹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玫瑰糠疹合剂中赤芍、防风进行定性鉴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芍药苷的色谱条件为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以乙腈-0.2%磷酸和0.04%三乙胺溶液(14∶86),柱温30℃,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30 nm;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色谱条件为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以乙腈-0.1%磷酸水(40∶60),柱温30℃,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赤芍、防风薄层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在10~60μg/m L范围内,芍药苷峰面积与质量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3%,RSD为1.18%;升麻素苷在5.98~35.88μg/m L范围内,升麻素苷峰面积与质量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RSD为1.77%;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在2.86~17.1 6μg/m L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7%,RSD为1.09%。结论:本实验方法可靠、准确,可以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白芍护肝片中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灌胃法给予大鼠白芍护肝片,不同时间点采血,甲醇水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气质联用法测定芍药苷血药浓度,并用DAS 2.0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血浆中的内源性杂质不干扰芍药苷测定,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10.0~2 000 ng/m L,定量下限为10.0 ng/m L (RSD<9.0%)。芍药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为(4.78±3.66) h;Tmax为(0.86±0.57) h;Cmax为(495.9±150.6)μg/L;CLz为(76.55±20.24) L/(h·kg);AUC((0-t))为(1 378.4±495.9);AUC((0-∞))为(1 407.9±477.4)。结论:本品将白芍总苷与白芍多糖按一定比例组合。经前期药理实验证实,本品对大鼠急性肝损伤和亚急性肝损伤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好,适于评价白芍护肝片在体内的吸收行为。本实验对大鼠口...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消癥散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ODS 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芍药苷浓度在12.05~192.7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为1.32%)。结论本实验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消癥散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8,(11)
目的建立HPLC-MS法同时测定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不同部位中11-O-罗汉果苷V、罗汉果苷V、赛门苷I、罗汉果苷IV的含有量。方法罗汉果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50 mm×2. 1 mm,3. 5μm);流动相0. 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 5 m L/min;柱温30℃。结果 11-O-罗汉果苷V在3. 5~24. 4μg/m L (r=0. 995 5)、罗汉果苷V在4. 0~193. 2μg/m L (r=0. 996 7)、赛门苷I在0. 1~4. 9μg/m L (r=0. 995 9)、罗汉果苷IV在0. 4~11. 5μg/m L (r=0. 995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6. 9~108. 7%,RSD 3. 2~7. 5%。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罗汉果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3.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4.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意义和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09年1月入住我院的98名不孕症妇女,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经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粘连Ⅰ~Ⅲ级者,不孕时间要短于输卵管Ⅳ级的患者。腹腔镜组术后妊娠2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8例,异位妊娠5例;经腹术组术后妊娠1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0例,异位妊娠3例。两组输卵管粘连Ⅰ~Ⅲ级的妊娠率均明显高于Ⅳ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诊治不孕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程永 《天津中医药》2012,29(6):552-555
[目的]探讨肩周炎的经筋病机实质与治疗方法。[方法]从《黄帝内经》原文及现代相关文献出发,分析经筋与肩关节的生理解剖联系、肩周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结果]生理上,肩关节与手六经之经筋和足少阳、足太阳经筋相联属;病理上,分为"瘀沫期"、"经筋拘急期"、"筋结病灶形成期",但三病理过程相互杂揉与绞结;治疗上,宜遵循"以痛为俞"、采用粗银质针温针治疗,是解除瘀、沫、筋结病灶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认真探讨中医生理、解剖学,有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入理解及拓展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8.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寻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取穴规律。方法:检索CNKI、VIP,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取穴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灸穴位共计72个,使用频次为1005次;所用腧穴归属为督脉、足少阳胆经、经外奇穴、足太阳膀胱经及足阳明胃经频次最多,其累积频率达82.29%;其中风池穴的频率为19.11%;夹脊穴的频率为17.13%;百会穴的频率为12.3%,三穴累积频率达64.28%。结论:针灸治疗本病,以疏通局部经络,调节阴阳气血,临床选取督脉、足少阳胆经、奇穴以及风池、夹脊、百会三穴治疗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