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二香 《临床医学》2013,33(7):54-55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治疗体会。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选取呼吸内科住院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记录其详细临床资料,10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9±8.8)岁,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平均为(2.8±0.5)种,所有使用的抗生素都是常规剂量,使用时间平均为(12.3±4.5)d。100例患者经确诊发现其中禁食55例、采用侵袭性措施27例,稀水样、草绿色或棕黄色便68例,脓血便9例。结果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的紊乱治疗,同时加入微生态制剂,对于脓血便患者让其口服甲硝唑,症状较轻者3~4 d病情有所缓解,1周左右症状基本消失;病情严重者要治疗3周左右,病情有所缓解,所以病情的轻重与治疗效果存在密切关系,症状较轻者缓解时间和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病情严重者。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常存在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侵袭性操作;早期肠内营养或进食;应用抗生素的同时补充益生菌以预防其发生。尽量把腹泻发生的几率降至最低,保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560例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住院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A AD的发生情况、发生因素、处理及预后。【结果】560例老年患者中发生A AD共50例(8.93%),46例为单纯性腹泻,4例为黏液脓血便伴不同程度的发热。A AD发生时间平均(4.12±2.78) d;引起ADD的抗生素共5类14个品种,按照发生频率依次为:头孢菌素、青霉素、碳青酶烯类、大环内酯类。禁食、应用抗生素种类多、腹部手术、实施侵袭性操作是引起AAD的相关因素。AAD组病死率8.00%(4/50)、住院时间(24.76±7.34) d分别高于未发生 AAD组的1.37%(7/510)、(15.78 ± 4.047) d( P<0.05)。【结论】住院老年患者AAD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多样,影响因素复杂,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积极防治老年患者A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调查住院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住院病例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符合UC诊断的144例患者病例资料,记录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UC患者中轻度37.4%、中度49.2%;、重度13.4%,临床类型以慢性复发型(45.7%)和初发型(37.4%)为主,主要症状有腹泻(73.5%)、腹痛(67.5%)、血便(63.7%)等,部分患者伴有肠外表现(13.8%)。辅助确诊手段主要是结肠镜(91.8%)及病理(45.1%)。UC治疗上以氨基水杨酸类(86.8%)和类固醇激素(34.7%)及中药灌肠治疗(43.1%)为主,仅2.08%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52.8%患者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17.4%患者配合应用镇静剂治疗。结论:UC以轻中度为主,疾病类型以慢性复发型和初发型为主,爆发型少见。肠外并发症少见。治疗以口服药物和局部用药及中药灌肠为主,部分患者联合应用抗生素、镇静剂;必要时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12年6月呼吸内科病房收治的诊断为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6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其分为轻、重症患者两组,给予相应治疗后观察其症状改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愈率。结果缩窄抗菌药物抗菌谱、对症支持治疗及服用益生菌等是有效的治疗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儿科病房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表现、影响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79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记为腹泻组;选取同期未患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患儿60例,记为未腹泻组。观察记录临床表现、影响因素及临床效果。结果:腹泻组中单纯性腹泻63例(79.75%)。导致患儿发病的抗生素主要有碳青酶烯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等。腹泻组在使用抗生素种类、种数及时长,侵入性干预,应用抗酸剂上显著高于未腹泻组(p<0.05),而年龄上显著小于未腹泻组(p<0.05)。经治疗腹泻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7%;病症消失平均时长(34.78±10.53)小时。结论:只有根据患儿具体病症合理应用抗生素,不盲目依赖抗生素,正确应用抗酸剂及降低侵入性干预几率,才能有效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使用微生态制剂纠正患儿肠道中菌群失调情况,重新建立正常肠道微生态环境能有效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6.
邓媛  吴建明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04-1805,1808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患有严重肺和(或)腹腔感染,静脉应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且连续治疗〉5d,排除慢性胃肠道疾病的住院成年患者150例患者,随机分思连康治疗组(A组,50例)和金双歧治疗组(B组,50例)及对照组(C组,50例)。入选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A组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B组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比较分析各组患者AAD的发生情况。【结果】C组患者AAD发生率(24%)明显高于A、B两组患者(P〈0.01);A组患者AAD发生率(4%)明显低于B组患者(10%)。【结论】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口服微生态制剂思连康或金双歧均能有效预防AAD的发生,且思连康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2月住院的AECOPD患者63例,随机分为A组35例(PCT指导治疗)和B组28例(经验治疗)。A组根据血清PCT水平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PCTI〉0.25ng/mL时使用抗菌药物,PCT〈0.25.g/mL停用抗菌药物;B组由经治医师根据AECOPD患者临床表现、WBC计数及严重程度决定抗菌药物的使用。测定2组患者出入院时PCT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住院总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加重例数、死亡例数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COPD病程、体温、严重程度分级及实验室指标等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CT值分别为(0.225±0.382)ng/mL和(0.076±0.044)rig/m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在临床有效率、加重例数、死亡例数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667、1.000、1.000);2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7.43±4.69)d,而B组为(12.64±4.01)d;A组的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P=0.019、0.020、0.027)。结论根据血清PCT水平来指导AECOPD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有可能避免抗菌药物过度使用,从而降低抗菌药物使用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86例AECOPD患者PCT含量,观察治疗过程中PCT含量监测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观察 PCT含量在不同病原体感染患者中的差异,观察 PCT 含量对指导抗菌药物应用的意义。结果186例AECOPD患者治疗前PCT含量(11.6±1.4)μg/L,治疗后呈逐渐下降趋势,与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体温下降程度呈正相关(r=0.898、0.762,P<0.05)。细菌感染患者PC T含量[(13.8±1.6)μg/L ]显著高于病毒感染患者[(2.8±0.4)μg/L , t=69.013,P<0.01]及特殊病原体感染患者[(2.6±0.3)μg/L ,t=73.155,P<0.01]。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PC T含量[(14.6±2.3)μg/L ]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9.6±1.8)μg/L ,t=22.993,P<0.01]。以 PC T 指导抗菌药物使用时间[(4.82±1.12)d]显著低于WBC及体温指导应用抗菌药物时间[(7.25±2.13)d ,t=8.4506,P<0.05],并且缩短了住院时间[(6.28±2.13)d和(8.69±2.11)d ,t=6.9229,P<0.05]。结论血清PC T 含量可判断A E-COPD患者的病情,并且有助于鉴别病原体感染类型,PCT指导AECOPD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可缩短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在指导停用抗生素方面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230例AECOPD患者,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全部患者血清sTREM-1水平,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5例。观察组在sTREM-11〉20ng/ml时,继续进行抗生素治疗;sTREM-1〈20ng/ml时,停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按照抗生素使用指南进行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与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1年后,两组间AECOPD再发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生素药物费用、抗生素使用天数与住院费用仅为(3491.27±651.37)元、(10.84±1.72)d和(6954.37±1130.47)元,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34.21±722.34)元、(16.14±2.31)d和(7634.08±1125.49)元(P均〈0.01)。结论血清sTREM-1水平可初步作为指导AECOPD患者停用抗生素的参考指标,有利于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0.
2005年5月-2008年5月在我科住院符合中医病征诊断疗效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4例,并经CT或MRI确诊,男58例,女46例;年龄(45.5±18.2)岁;病程(180.5±71.4)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区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为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区人民医院普外科2013年1~6月外科住院患者200份病历资料。选择2013年3月前的100份病历资料为对照组;2013年3月后医院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病例资料100份为干预组,对比两组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200例患者用药目的由高到低依次为预防+治疗36.5%(73/200)、预防35.0%(70/200),治疗28.5%(57/200);干预组用于预防的为21.0%(21/100),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用于治疗的高于对照组(P<0.05);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对照组为(9.2&#177;3.6)d,干预组为(7.8&#177;2.9)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抗菌药物2联用药为51.5%(103/200),单一用药为15.5%(31/200);干预组单一用药与二联治疗为19.0%(19/100)和56.0%(56/100),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三联及以上治疗低于对照组(P<0.05);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次由高到低为头孢他啶、哌拉西林/舒巴坦、五水头孢唑啉钠、左氧氟沙星、替硝唑和青霉素。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用药指导,对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者的饮食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4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饮食干预方法。结果本组40例患者,住院时间12—30d。39例痊愈,1例复发,复发率2.5%。皮肤紫癜消失时间为10-15d,平均(11.39±1.72)d;关节痛消失时间为3—7d,平均(4.51±1.91)d;蛋白尿消失时间为15—28d,平均(19±3.21)d;腹痛消失时间为5—8d,平均(6.03±1.44)d。结论严格的饮食控制,可限制异种蛋白进入机体,切断抗原与抗体的结合,缩短了病程,减少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相关腹泻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相关腹泻风险的列线图模型。 方法 纳入2019年1月—9月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病房住院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291例并收集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相关腹泻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预测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相关腹泻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便潜血[OR=4.517,95%CI(1.440~14.163)]、体重指数[OR=0.834,95%CI(0.735~0.947)]、血红蛋白浓度[OR=0.970,95%CI(0.946~0.994)]、院前使用抗生素[OR=2.957,95%CI(1.076~8.130)]及使用抗生素种类[OR=2.148,95%CI(1.146~4.026)]是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相关腹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相关腹泻的风险曲线下面积为0.779;校准曲线为斜率接近于1的直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 χ2=1.413,P=0.994)均显示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相关腹泻的风险。结论 该研究基于大便潜血、院前使用抗生素、体重指数、血红蛋白浓度、使用抗生素种类数这5项抗生素药物相关腹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可为临床个体化预测抗生素药物相关腹泻发生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大剂量泮托拉唑治疗胃石症,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经胃镜确诊为胃石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碳酸氢钠,静脉滴注雷尼替丁治疗;治疗组给予大剂量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并于治疗3d后行胃镜检查,观察胃石消失情况。结果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为(22.64±7.44)h,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为(6.55±4.62)h,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胃石消失9例(45%),治疗组胃石消失18例(90%)。结论大剂量泮托拉唑治疗胃石症,临床疗效可靠,症状消失快,无痛苦及任何不良反应,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安多福冲洗盆腔预防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50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设立应用安多福冲洗盆腔的安多福组50例,应用生理盐水冲洗盆腔的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在术后病率、局部感染、术后白细胞改变、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安多福组术后病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病率21%(P〈0.05);两组术后感染率和血象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多福组使用抗生素(4.45±2.2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54±1.8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多福组术后平均住院(6.42±2.30)d,对照组术后平均住院(7.14±2.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应用安多福冲洗盆腔,是安全、简便的预防术后感染方法,可降低术后病率及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早期评估细菌感染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细菌培养的相关性,协助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0例感染患者在诊断、治疗中的细菌培养与 PCT 检测结果,分析 PCT 检测联合细菌培养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意义。结果150例感染患者按照细菌培养结果分为3组:全身细菌感染组(26例),PCT 阳性率为92%(24/26);局部细菌感染组(56例),PCT 阳性率为77%(43/56);病毒感染组(68例),PCT 阳性率为4.4%(3/68)。PCT 检测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基本吻合。结论血清 PCT 与细菌培养相结合,为抗菌药物提供了经验用药的指征和目标用药种类的选择信息,将它们作为抗菌药物应用与否的指标,可大大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曲霉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17例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曲霉感染(观察组)与34例同期住院慢性重型肝炎未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TBil、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更低、WBC计数更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腹水及肝性脑病的患者例数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P%0.01);两组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均超过3周,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进行侵袭性操作的次数、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曲霉感染与肝病严重程度、并发症的发生、侵袭性操作次数、使用糖皮质激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U患者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时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AAD)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的ICU患者98例,其中发生AAD者35例为AAD组,未发生AAD者63例为非AAD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的ICU患者发生AAD的危险因素。结果 98例ICU患者中AAD发生率为35.71%;AAD组患者年龄[(62.06±23.44)岁]大于非AAD组[(48.03±20.61)岁](P0.05),男性、高血压比率(82.86%、48.57%)高于非AAD组(57.14%、20.63%)(P0.05),ICU住院时间[(18.77±10.85)d]和抗生素使用时间[(14.60±7.85)d]长于非AAD组[(12.49±8.48)、(9.76±5.63)d](P0.05),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比率(84.62%)高于非AAD组(60.42%)(P0.05),糖尿病比率、肠外营养、益生菌、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比率及入ICU时白蛋白水平、APACHEⅡ评分与非AA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OR=3.276,95%CI:1.041~10.310,P=0.043)、联合应用加酶抑制剂抗菌药物(OR=3.034,95%CI:1.047~8.788,P=0.041)是ICU患者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发生A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发生AAD时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较长,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或加酶抑制剂抗菌药物可能增加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ICU患者发生AAD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重症监护室患者侵袭性导管相关感染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永红 《上海护理》2008,8(2):21-2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内各种侵袭性导管监护治疗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系及其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0月ICU收治的73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ICU内侵袭性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结果739例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129例,医院感染发病率17.45%;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生率13.04‰;与尿道插管相关的泌尿道感染发生率11.57‰;与动静脉插管相关的血液感染发病率0.46‰;与使用呼吸机相关的肺部感染发病率9.78‰。侵袭性操作越多感染率相应增高。结论加强环境治理、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洗手制度、严格管理侵袭性操作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综合治理措施是预防和控制侵袭性导管相关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外周浅静脉输液技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由于使用广谱抗生素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肠道菌群失调症。据文献报道,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能引起腹泻,其概率大小取决于抗生素抗菌谱、肠腔内抗菌浓度、使用剂量与疗程、重复的抗菌治疗、配伍使用等因素。据临床观察.人住ICU的危重患者发生腹泻的比例较高。因此,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护士应密切关注AAD的发生,在应用抗生素期间要细心观察其不良反应,往往不难早期发现AAD,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