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本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反应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是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所释放的一种重要的过氧化物酶类,与炎症反应的氧化吸收过程有关,它既能间接反映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又能反映其激活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与冠状动脉炎症反应及其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78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患者纳入冠心病(CHD)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7例,对照组32例为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者.所有对象造影前采集血标本以检测MP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1)冠心痛组血浆MPO、hs-CRP均高于对照组(P<0.01);(2)AMI组与UAP组血MPO、hs-CR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均高于SAP组(P<0.01);多支血管病变组血MPO水平高于双支和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P<0.05).(3)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血清MPO水平与hs-CRP、Gensini积分水平呈显著相关(r=0.681、0.643,P<0.01).结论:血清MPO水平能反映冠脉炎症活动性状况,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Crouse积分联合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 收集131例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于入院第2天接受血浆MPO浓度检测,入院1周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CAG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计算颈动脉斑块的IMT积分及粥样斑块Crouse积分,应用ROC分析分别比较颈动脉IMT积分、粥样斑块Crouse积分、血浆MPO浓度及三者联合检测冠心病的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MPO浓度、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Crouse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IMT积分、Crouse积分及血浆MPO浓度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IMT积分、Crouse积分、MPO及三者联合检测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7、0.792、0.785及0.814,提示三者联合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优于单个指标.结论 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Crouse积分与血浆MPO浓度检测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不同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yeoloperoxidase,MPO)水平对狭窄侧颈动脉供血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对颈部血管彩色超声证实的120例单侧颈动脉狭窄病变行头颅CT扫描,以明确每个病例狭窄侧颈动脉供血区中有无梗死灶。将病例分为MPO水平升高组(n=57)和正常组(n=63),分析两组中梗死灶发生率的差异。根据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测量值计算狭窄程度,将上述病例按狭窄程度又分为≤50%组(n=68)、51%~69%组(n=36)和≥70%组(n=16),分析狭窄程度与病变同侧梗死灶发生率的关系,同时分析相同狭窄程度时不同MPO水平与梗死灶发生率的关系。结果:MPO升高组57例中,有梗死灶的患者为43例,占75.43%;MPO正常组63例中,有梗死灶者33例,占52.38%;两组间梗死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程度≤50%组、51%~69%组和≥70%组梗死灶的发生率分别为63.23%,63.89%和62.50%,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50%组的68例中,MPO升高32例,正常36例,分别有26例(26/32,81.25%)和17例(17/36,47.22%)发生梗死灶,梗死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动脉狭窄病例中,MPO升高组在狭窄侧颈动脉供血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较MPO正常组更大,而颈动脉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卒中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8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主要分支狭窄程度大于50%的患者和1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血浆神经肽Y浓度,并作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记分和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研究血浆神经肽Y浓度与冠状动脉记分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水平(348.4±46.8)ng/L明显高于对照组(224.2±42.5)ng/L(P<0.01);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记分呈显著正相关(r=0.64,P<0.01),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59,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左心室功能均有一定关系,血浆神经肽Y水平升高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随冠状动脉病变的加重而减退.神经肽Y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动脉弹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武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因拟诊为冠心病者123例,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造影前测定颈-桡脉搏波速度(CR-PW V)、颈-股脉搏波速度(CF-PW V),作为评估大动脉弹性的指标。结果:(1)冠脉造影阳性者的CR-PW V、CF-PW V较冠脉造影正常者显著增高(P〈0.05)。CF-PW V在1支病变组[(11.56±1.99)m/s],2支病变组[(12.49±1.21)m/s],多支病变组[(14.14±3.18)m/s]组间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CR-PW V随病变加重仅有较弱递增趋势(P〉0.05)。(2)预测冠心病的最佳指标是CF-PW V、年龄、性别、高脂血症、糖尿病。CR-PW V最终未进入回归模型。结论:(1)CF-PW V是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因素;(2)CF-PW V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冠心病患者137例,按Gensini评分分为三组,A组(〈20分组)、B组(20.40分组)、C组(〉40分组),另对照组患者131例。分别比较各组间外周血血浆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浆抗凝血酶Ⅲ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不同Gensini积分组血浆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浓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且可以预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以及影响它们之间关系的因素,以寻找预测ACS的联合标志物.[方法]将本院66例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研究分为ACS组(3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G,30例).2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CG).测定、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浆MPO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胆...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舒张功能异常是心脏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早期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对选择合理的治疗和改善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Rydberg等认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有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狭窄支数对左心室舒张功能影响的报道,但利用Gensini积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量化报道的甚少,现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的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 )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拟诊冠心病(无贫血)患者273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170例,阴性103例。阳性病例按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并按Gensini积分分为三组,〈20分组、20-40分组、〉40分组,分别比较各组间外周血RDW水平。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患者外周血RDW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且随Gensini积分的增加RDw值逐渐升高,Gensini积分〉40分组与〈20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ensini积分〉40分组与20-40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ensini积分〈20分组与20-40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DW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吸烟者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231例按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资料大致匹配的吸烟患者(n=143)与非吸烟患者(n=88)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所累及血管的数量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亚组和1支病变亚组、2支病变亚组及3支病变亚组,分析吸烟者与非吸烟者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吸烟者相比,非吸烟者的H DL-C水平更高(P<0.05),冠脉病变程度更轻(P<0.05或P<0.01).非吸烟者的各冠脉不同程度病变亚组与吸烟者各对应亚组比较,HDL-C和LDL-C/HDL-C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吸烟者中有更高的血脂异常发生率和更加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239例,分为非冠心病组、稳定性冠心病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检验3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稳定性冠心病组、非冠心病组CRP分别为(21.06±13.52) mg/L、(10.17±7.37) mg/L和(4.14±4.33) mg/L,3组FIB分别为(3.35±1.14) g/L、(3.02±0.84) g/L和(2.60±0.74) g/L; 统计学分析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CRP和FIB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冠心病组(P<0.01、P<0.05)和非冠心病组(均P<0.01),而稳定性冠心病组CRP、FIB水平又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均P<0.01);CRP、FIB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仍有很强的正向相关性(均P<0.01).结论炎症因子CRP、FIB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CRP、FIB可分别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CHD)的预防、治疗探索新思路。方法将116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CHD组)和非冠心病组(非CHD组),检测血清胆红素及冠心病一些重要传统危险因素,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对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双因素及多网素分析,对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低于非CHD组(P〈0.01)。(2)双变量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积分(LNCCS)与TBIL和DBIL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50(P〈0.01)和r=-0.774(P〈0.01)。(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DBIL进入回归方程,LNCCS和DBIL呈负相关。DBIL与LDL、性别、年龄相关,间接胆红素(IBIL)与HDL和LDL相关。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独立负相关,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狭窄及侧支循环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冠状动脉狭窄模型1.1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本模型的主要用途是模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自然形成过程。采用富含胆固醇和脂肪的饲料 ,促使动物的冠状动脉内膜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性斑块。1.1.1 兔模型 :体重 2kg左右 ,每天喂胆固醇 0 .3g ,4个月可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兔模型的缺点为血源性及肌源性泡沫细胞增多 ,冠脉病变与人有差异 ,大支较少累及病变主要在心肌内支[1] ,但此模型复制较快 ,易维持 ,价格便宜。1.1.2 大鼠模型 :86— 89g基础饲料添加 1— 4g胆固醇、10 g猪油、0 .2 g甲基硫氧嘧啶组成混合饲料 ,喂服 7— 10d …  相似文献   

15.
有资料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测定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血浆Hcy水平,并以正常人作对照,旨在探讨CHD患者Hcy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BIL)浓度变化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37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CHD组)和非冠心病组(非CHD组),采用Gensini法计算冠脉病变积分(CSS),检测空腹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CHD组 TBIL、DBIL、IBIL水平低于非CHD组(P〈0.01)。双变量分析显示TBIL、DBIL、IBIL与CSS呈负相关。TBIL、IBIL与 TC、LDL—C呈负相关,结论:血清BIL水平与CHD程度呈负相关,低血清BIL水平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与影响脂类代谢有关.[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资料表明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存在与否直接影响冠状动脉病 (CAD)患者的预后。丰富的侧支循环能够限制急性心肌梗死面积 ,改善左心室功能 ,减少室壁瘤的发生 ,预防猝死 ,提高 CAD患者生活质量〔1〕。我们通过对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 (SCA)的部分患者临床资料的总结、分析 ,试图揭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1 .1  1 998年 6月~ 1 999年 2月在我院行 SCA患者 34例。其中男 2 9例 ,女 5例。年龄 37~ 79岁 ,平均 (5 7.6 0± 7.1 3)岁 ;患者有吸烟史 1 7例。合并症 :高血压1 8例次 ,糖尿病 3例次 ,高脂血症 8例次 ;心功…  相似文献   

18.
血清补体C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体C3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防治提供应用基础、实验依据。方法:选择2003-09/2004-12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的胸痛患者178例,男110例,女68例,平均年龄(65±10)岁。纳入标准: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定血管狭窄程度,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严重感染、结缔组织疾病的患者。①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血管分为冠状动脉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4支,同一血管多处病变以狭窄最严重处计算。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分级根据国外文献的标准,冠状动脉内径狭窄程度小于50%视为正常,评分为0分,1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50%评为1分,依次如果有2支、3支或4支冠状动脉内径狭窄大于或等于50%则评为2分、3分或4分。②所有患者于住院后3d内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采用免疫沉淀法测定患者血清补体C3浓度,同时调查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根据本院正常值水平补体C3>1.20g/L视为高补体C3。根据血清补体C3的水平分为高C3组和正常C3组,其中高C3组56例,正常C3组122例。③计量资料如果符合正态分布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M、max、min表示,采用秩和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将两支以上冠状动脉病变视为严重病变,赋值为1,将无明显冠状动脉病变赋值为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度分析,计算比值比和95%可信区间。结果:胸痛患者17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①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补体C3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值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均显著低于正常补体C3患者。②相关分析显示:补体C3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补体C3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补体C3对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比值比为0.197,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能进入回归方程,吸烟、年龄和C反应蛋白对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比值比分别为21.301、1.211和1.112,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体C3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但可能不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杨葵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350-7350
目的总结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CTO)侧支循环形成因素。方法选择2001-2007年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80例无心肌梗死CTO患者,分为侧支良好组(甲组)和侧支不良组(乙组),对冠脉造影及临床特点分析。结果甲、乙组左冠脉优势分别为69.64%、23.0%(P<0.05),甲组近端病变、心绞痛病程(>3个月)明显多于乙组(P<0.01)。结论冠脉近端闭塞、左优势型、糖尿病及心绞痛病程长易建立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