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文献杂志》2014,(6):55-55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成立于1956年,是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之家。建馆至今,陆续聘请了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并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老中医作为馆员,承担弘扬中医、传承学术、建言献策的职责,发挥学术优势,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为了加强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整体实力,体现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特质,今年8月,文献馆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增聘馆员。  相似文献   

2.
<正>为庆祝《中医文献杂志》主办单位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建馆60周年,本刊即将于2015年11月出版增刊——"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经验专辑(二)"。增刊主要汇集了上海市中医文献馆32位馆员,以及原聘的3位馆员和2014年新聘的3位名誉馆员各具特色的学术经验。32位馆员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国医大师石仰山教授、严世芸教授、柏连松教授、蔡淦教授、石印玉  相似文献   

3.
<正>为庆祝《中医文献杂志》主办单位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建馆60周年,本刊即将于2015年11月出版增刊——"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经验专辑(二)"。增刊主要汇集了上海市中医文献馆32位馆员,以及原聘的3位馆员和2014年新聘的3位名誉馆员各具特色的学术经验。32位馆员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国医大师石仰山教授、严世芸教授、柏连松教授、蔡淦教授、石印玉  相似文献   

4.
<正>为庆祝《中医文献杂志》主办单位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建馆60周年,本刊即将于2015年11月出版增刊——"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经验专辑(二)"。增刊主要汇集了上海市中医文献馆32位馆员,以及原聘的3位馆员和2014年新聘的3位名誉馆员各具特色的学术经验。32位馆员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国医大师石仰山教授、严世芸教授、柏连松教授、蔡淦教授、石印玉教授、施杞教授、严隽陶教授、王翘楚教授、李鼎教授、唐汉钧教授、吴银根教授、陈以平教授、沈自尹教授、蔡小荪教授、张云鹏  相似文献   

5.
<正>为庆祝《中医文献杂志》主办单位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建馆60周年,本刊即将出版增刊——"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经验专辑(二)"。增刊主要汇集了上海市中医文献馆32位馆员,以及原聘的3位馆员和2014年新聘的3位名誉馆员各具特色的学术经验。32位馆员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国医大师石仰山教授、严世芸教授、柏连松教授、蔡淦教授、石印玉教授、施杞教授、严隽陶教授、王翘楚教授、李鼎教授、唐汉钧教授、吴银根教授、陈以平教授、沈自尹教授、蔡小荪教授、张云鹏教授、段逸山教  相似文献   

6.
<正>为庆祝《中医文献杂志》主办单位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建馆60周年,本刊即将于2015年11月出版增刊——"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经验专辑(二)"。增刊主要汇集了上海市中医文献馆32位馆员,以及原聘的3位馆员和2014年新聘的3位名誉馆员各具特色的学术经验。32位馆员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国医大师石仰山教授、严世芸教授、柏连松教授、蔡淦教授、石印玉教授、施杞教授、严隽陶教授、王翘楚教授、李鼎教授、唐汉钧教授、吴银根教授、陈以平教授、沈自尹教授、蔡小荪教授、张云鹏  相似文献   

7.
为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弘扬祖国医药,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自1956年成立至今,陆续聘请了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老中医作为文献馆馆员,共计95名(其中“文革”前馆员62人,1981年复馆后馆员33人)。他们热爱中医事业,呕心沥血,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繁荣上海的中医药事业,促进文献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功绩和品德理应载入史册,为后人所敬仰,所效仿。《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志》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留下这份珍贵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8.
正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原名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创办于1956年7月16日,顾渭川为首任馆长。该馆是全国最早从事中医文献研究的机构之一,汇集了上海中医界众多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名老中医,他们为中医临床文献、医史文献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海派中医"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祝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学术之树更加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9.
简讯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于11月7日下午召开了《继承整理老中医学术经验授奖表彰大会》。会上,对赠献医籍、文献。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医大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全国著名针灸学家、全国首批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国家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名中医,陕西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原针灸系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郭诚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7日18时38分在陕西成阳逝世,享年97岁。  相似文献   

11.
为庆祝主办单位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建馆60周年,我刊特编辑出版2015年增刊——"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经验专辑"。增刊主要汇集了上海市中医文献馆32位馆员,以及原聘的3位馆员和2014年新聘的3位名誉馆员各具特色的学术经验。32位馆员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国医大师石仰山、严世芸、柏连松、蔡淦、石印玉、施杞、严隽陶、王翘楚、李鼎、唐汉钧、吴银根、陈以平、沈自尹、蔡小荪、张云鹏、段逸山、王灵台、邱佳信、夏翔、许锦柏、朱培庭、彭培初、王霞芳、陈汉平、俞瑾、何立人、丁学屏、洗丕安、于尔辛、黄吉赓、马绍尧、奚九一。名誉馆员为国医大师朱良春、张灿玾,著名文献专家余瀛鳌。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建设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传承研究工程项目共同支持,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裘沛然工作室承担完成的"国医大师裘沛然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与上海市药材公司联合举办的老中医经验与民间医药开发座谈会,于1987年3月19日在市中医文献馆召开。参加座谈的有姜春华、陈苏生、王正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于1956年建立初期,为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吸收了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老中医为文献馆馆员,共63名。他们热爱中医事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发扬祖国医药为天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投身到中医文献的整理编写工作之中,他们根据各自的临证体会,发其精蕴,总结编写出临床治病心得和经验,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后人,还有许多老馆员无私地捐献出自己的藏书(包括祖传蕴藏之秘本)共达三千余册。为繁荣上海的中医事业,促进文献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光阴似箭,如今这批老馆员均已仙逝。由于年代日渐久远,尤其经过“文革”浩劫之后,相关资料散失不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珍贵的历史遗产将被时间所淹没……。为了使前辈们宝贵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得以流传发扬,中医文献馆的同仁们怀着对老馆员的诚挚敬意,组织力量,专项立题,旨在挖掘、抢救、整理、研究这珍贵的学术资料。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刊登相关文章以飨读者,借此亦向为中医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的老馆员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也欢迎全国各地的作者积极赐稿!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于1956年建立初期,为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吸收了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老中医为文献馆馆员,共63名。他们热爱中医事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发扬祖国医药为天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投身到中医文献的整理编写工作之中,他们根据各自的临证体会,发其精蕴,总结编写出临床治病心得和经验,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后人,还有许多老馆员无私地捐献出自己的藏书(包括祖传蕴藏之秘本)共达三千余册。为繁荣上海的中医事业,促进文献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光阴似箭,如今这批老馆员均已仙逝。由于年代日渐久远,尤其经过“文革”浩劫之后,相关资料散失不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珍贵的历史遗产将被时间所淹没……。为了使前辈们宝贵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得以流传发扬,中医文献馆的同仁们怀着对老馆员的诚挚敬意,组织力量,专项立题,旨在挖掘、抢救、整理、研究这珍贵的学术资料。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刊登相关文章以飨读者,借此亦向为中医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的老馆员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也欢迎全国各地的作者积极赐稿!  相似文献   

16.
王翘楚教授,生于1927年2月19日,江苏海安人。早年师从名医陈树森。现任上海市中医失眠症特色专科主任、教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历任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处副科长、中医处副处长、上海市中医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全国针麻研究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7.
张汝伟老中医生前为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馆员。江苏常熟颜港人,于1966年逝世。张老先生一生勤奋好学,孜孜不倦“精研岐黄,学识经验,均极丰富,而尤精心理学疗法,每能出奇制胜,有意想不到之效。”(见《复兴中医》1941年第3期47页)  相似文献   

18.
郭柏良(1884~1967年),上海近代著名的中医教育家、中医临床家。在民国时期与沪上其他名医共同创立中国医学院,并担任院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名家。新中国成立初期,郭氏担任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馆员,并捐赠大量书籍。郭氏重视阳气,临床擅长运用通阳化滞、温阳益气、扶阳建中等方法。郭老先生是上海近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但对其研究相对较少,作为新一代的上海中医文献馆工作人员,对研究老一辈文献馆馆员的学术思想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探讨郭氏临床经验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198 3年春夏之交,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刚刚复馆不久,复馆后首任馆长,我国著名的儿科专家董廷瑶主任医师就迫不及待地召集几位老馆员,研究办刊物的事。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创建于1 95 6年,当时,曾办过一本不定期出版的内部杂志,刊名《引玉》,取其抛砖引玉之意。尽管是油印本,发行量也不大,但在当时的中医界影响不小,后因“文革”而夭折。复馆之后,面临抢救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严峻形势和急待挖掘整理研究古藉的重要任务,而国内尚无一本这方面内容的专业刊物。研究的结果,决定根据现有的力量,先办一份以中医同道间交流为主的内部刊物,不定期出版,…  相似文献   

20.
李振华:1924年11月生,河南洛宁县人,出身中医世家。原河南中医学院院长。中共党员、终身教授、首届国医大师。国家首批全国500名名老中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近几年来,中医养生保健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门话题。然而社会上亦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这些人打着中医养生的幌子,忽悠百姓。谈及出现的这些不正常的人和事,李振华教授神情凝重地说:"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科学,应该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