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人神经母细胞瘤NB-1细胞神经元突触损伤的细胞模型,探讨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对神经突触损伤的机制。方法将NB-1细胞通过二丁酰环腺苷酸(db-c AMP)诱导为成熟神经元后,MTT检测ACR不同剂量(0、25、50、100、150、200和250μg/ml)和不同染毒时间(24、48和72 h)对NB-1细胞相对存活率的影响;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神经元突触损伤前后突触素I(Synapsin I)磷酸化和非磷酸化蛋白表达变化,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记录神经元突触损伤前后形态、结构变化,免疫共沉淀试验确定神经元突触损伤前后N-甲基马来酰胺敏感因子(NSF)附着蛋白受体(SNARE)的结合/解离的变化。结果根据MTT试验结果确定ACR染毒剂量为0、25、50和100μg/ml,染毒时间为48 h;随着ACR染毒剂量的增加Synapsin I磷酸化和非磷酸化蛋白表达降低;在25μg/ml ACR染毒剂量下可见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而在50μg/ml染毒剂量下可见抑制性递质;随ACR染毒剂量的增加SNARE复合体中突触融合蛋白(syntaxin)和突触小体相关蛋白(SNAP-25)呈解离状态。结论 ACR对NB-1细胞突触损伤后,SNARE复合体中syntaxin和SNAP-25结合状态与Synapsin I、P-Synapsin I蛋白表达降低呈正相关,与P-Synapsin I/Synapsin I差异性表达呈负相关;突触内特异性神经递质的传递和释放可能与P-Synapsin I/Synapsin I差异性表达所调控的SNARE复合体的解离状态导致的突触功能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体内实验条件下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所致神经损伤的干预效应。方法 3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DNF对照组(48μg/kg BDNF)、30 mg/kg ACR染毒组(腹腔注射,1次/d,6 d/周,3周)和低、高剂量BDNF干预组(12和48μg/kg BDNF,尾静脉注射,1次/2 d,自第2周始);染毒步态评分、后肢撑力试验评价神经行为改变;检测脑分区、脊髓、坐骨神经及神经外重要的组织脏器的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浆BDNF的含量。结果 BDNF高剂量(48μg/kg)干预组对ACR所致大鼠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BDNF高剂量干预组与ACR单独染毒组比较,对于实验动物的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试验结束时体重高于ACR染毒组,异常体征弱于ACR染毒组,步态评分显著低于ACR染毒组,后肢撑力距离较ACR染毒组缩短,血浆BDNF含量高于ACR染毒组(P0.05)小脑皮质空泡略少于ACR染毒组。所检测的神经外重要组织脏器未见明显的病理组织学异常。结论适当剂量外源性BDNF干预在实验动物水平对ACR所致短期重复剂量神经毒效应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麻黄碱对PC12细胞内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和神经突触素1(synapsin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麻黄碱对PC12细胞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不同浓度的麻黄碱处理PC12细胞后,采用噻唑蓝试剂(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BDNF、PSD95和synapsin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麻黄碱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C12细胞活力,其引起PC12细胞死亡的IC25和IC50分别为0.536 mmol和2.8 mmol。随着麻黄碱浓度的升高,PC12细胞体积变小,边界模糊,突触数减少,轴突长度减短;BDNF和PSD95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synapsin1的表达水平有所降低。结论 麻黄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BDNF、PSD95和synapsin1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煤焦沥青烟提取物对BEAS-2B细胞Nrf2、Keap1、NQO1的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煤焦沥青烟提取物在造成细胞氧化损伤过程中Nrf2-Keap1/ARE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设立未处理对照组、0.1%DMSO溶剂对照组、5μg/ml B(a)P阳性对照组、6μmol/L全反式维甲酸组、6μmol/L全反式维甲酸预处理0.5 h后5μg/ml CTP染毒组和CTP染毒组(1、5、10和20μg/ml),染毒3、6、12和24 h后提取总RNA;RT-PCR检测Nrf2、Keap1、NQO1 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测定Nrf2、Keap1、NQO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不同CTP染毒剂量作用后各个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时间点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CTP烟提取物染毒浓度的增加,Keap1蛋白无明显变化,NQO1蛋白表达量逐渐上升;Nrf2蛋白在5μg/ml染毒浓度时表达最高,在5μg/ml CTP染毒浓度作用下,BEAS-2B细胞Nrf2蛋白表达量随时间逐渐升高,在染毒6 h后达到最高,之后表达量又呈下降趋势。结论煤焦沥青烟提取物作用于BEAS-2B细胞后,代谢酶NQO1表达上调,推测Keap1-Nrf2/ARE通路可能通过上调细胞保护性基因NQO1的表达而对抗煤焦沥青毒性作用,降低细胞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连翘苷经血脑屏障的体外透过机制。方法:以0(阴性对照)、10、25、50、75、100μg/ml连翘苷溶液培养大肠癌MDR1基因转染的马丁达比犬肾上皮(MDCK-MDR1)细胞24 h,刃天青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细胞生存率。以10、25、50、75、100μg/ml连翘苷溶液培养MDCK-MDR1细胞10 min后,检测胞内连翘苷含量并绘制质量浓度-摄取速率曲线;0(阴性对照)、50、100μg/ml连翘苷溶液培养MDCK-MDR1细胞3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结构。结果:与阴性对照比较,10~100μg/ml连翘苷溶液培养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无明显改变。在10~1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MDCK-MDR1细胞摄取速率与连翘苷的质量浓度不呈线性关系,有逐渐饱和趋势。50、100μg/ml连翘苷溶液培养细胞3 h后,细胞紧密联接蛋白完整。结论:在透过模拟血脑屏障时,连翘苷的吸收可能为被动转运结合主动转运,其质量浓度对细胞紧密联接蛋白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氧化钕颗粒物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细胞毒性作用及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R8383细胞,暴露于终浓度为0、3.125、6.25、12.5、25和50μg/ml氧化钕混悬液6、12和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NR8383细胞抑制率;终浓度为0、3.125、6.25、12.5、25和50μg/ml氧化钕混悬液暴露24 h后,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氧化钕暴露不同时间后NR8383细胞的抑制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稀土氧化钕暴露NR8383细胞24 h后,12.5、25和50μg/ml染毒组随着染毒剂量增加,LDH水平逐渐升高;50μg/ml染毒组的T-AOC水平和12.5、25和50μg/ml染毒组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25和50μg/ml染毒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钕颗粒物暴露可致细胞毒性作用和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青蒿素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以44例AML患儿原代细胞及K562细胞株4株为研究样本,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12.5、25.0、50.0μg/ml青蒿琥酯),细胞计数法观察72 h内细胞生长趋势,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I3K、AKT、P-AKT、Bcl-2、Bax、caspase-3、PTEN)的表达。结果 AML原代细胞、细胞株K562 24 h内细胞存活率≥80%,对照组AML原代细胞、细胞株K562 48~72 h细胞存活率仍≥70%,而实验组AML原代细胞、细胞株K562培养48 h细胞存活率均降至50%以下,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青蒿琥酯呈浓度依赖性诱导人AML原代细胞及K562细胞株凋亡,且25.0μg/ml组、50.0μg/ml组的细胞存活率低于12.5μg/ml组及对照组(P<0.05),25.0μg/ml组、50.0μg/ml组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 h后,实验组原代细胞及K562细胞株的PI3K、P-AKT、Bcl-2均明显下调(P<0.05),而Bax、caspase-3、PTEN表达上调(P<0.05),且青蒿琥酯浓度为25.0μg/ml组各项指标变化最明显,AKT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青蒿素类衍生物青蒿琥酯可经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其Bcl-2、Bax、caspase-3、PTEN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促进人AML细胞凋亡,25μg/ml浓度时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8.
synapsinⅠ参与(-)黄皮酰胺增强齿状回突触传递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synapsinⅠ在(-)黄皮酰胺促进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传递功能中的作用。方法用电生理方法观察(-)黄皮酰胺对基础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方法及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了(-)黄皮酰胺对synapsinⅠ磷酸化的时间、浓度依赖关系,以及确定促进synapsinⅠ激活的上游蛋白激酶。结果在整体动物中,(-)黄皮酰胺可明显增加海马齿状回群峰电位,并且脑室给药5 min即可促进海马synapsinⅠ磷酸化增强,15 min时皮层synapsinⅠ磷酸化增强最明显。0.1、1、10μmol.L-1(-)黄皮酰胺可浓度依赖性促进PC12细胞中synapsinⅠ激活,且10μmol.L-1(-)黄皮酰胺在1~2 min均可激活突触体和PC12细胞中synapsinⅠ。PKA抑制剂H89可抑制(-)黄皮酰胺对synapsinⅠ的磷酸化。结论(-)黄皮酰胺通过PKA促进synapsinⅠ磷酸化而增强基础突触传递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内毒素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内毒素(LPS)处理组和氧化苦参碱(OMT 80μg/ml)+内毒素(LPS)处理组。MTT试剂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RT-PCR检测各组心肌细胞MAPK和ERK5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内MAPK和ERK5的蛋白表达。结果 OMT进行不同剂量干预后,内毒素诱导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上升,OMT剂量40μg/ml时,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LPS组(P0.05),OMT剂量80μg/ml时,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LPS组(P0.01)。OMT 80μg/ml干预后,UR、LR区的细胞比例较LPS组下降(P0.05)。OMT 80μg/ml干预后,能明显逆转内毒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内MAPK、ERK5 mRNA的表达(P0.05),同时,内毒素诱导心肌细胞内MAPK、ERK5蛋白的表达也得到明显逆转(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MT 80μg/ml抑制内毒素诱导的心肌细胞的凋亡可能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内MAPK/ERK5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常亮  徐璐  刘素云  郭炳彦  金鑫  贾妍  李拥军 《河北医药》2020,42(24):3685-3690
目的研究内脂素引起心肌细胞炎性反应相关机制。方法提取2~3 d 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后按照实验设计分组为(1)正常对照组,10、50、100 ng/ml浓度的重组内脂素,干预24 h;(2)正常对照组,100 ng/ml重组内脂素分别干预12、24、48、72 h;(3)正常对照组、重组内脂素100 ng/ml、SN50(20μmol/L)、SN50(20μmol/L)+重组内脂素100 ng/ml,干预48 h;(4)正常对照组、重组内脂素100 ng/ml、Y27632(10μmol/L)、Y27632(10μmol/L)+重组内脂素100 ng/ml、辛伐他汀(1μmol/L)、辛伐他汀(1μmol/L)+重组内脂素100 ng/ml,干预48 h。(5)正常对照组、重组内脂素100 ng/ml、sirtinol (200μmol/L)、sirtinol (200μmol/L)+重组内脂素100 ng/ml,干预24 h。,并予相应的干预。应用Real time-PCR检测心肌细胞TNF-αmRNA表达,应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S...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及浓度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标记效率、标记后细胞活力等情况,寻找最佳标记浓度和时间。方法配制含不同浓度SPIO培养基,加入MSCs孵育,于标记后不同时间行铁染色、细胞活力、铁含量测定。结果细胞活力检测显示标记1d和3d时,0μg/ml组与25μg/ml组,0μg/ml组与50μg/ml组,25μg/ml组与50μg/ml组的细胞拒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铁含量测定显示标记浓度在50μg/ml,标记时间3d时铁含量最高。结论50μg/ml浓度,标记3d不仅标记效率高对细胞活力无影响,而且细胞内铁含量最多,为最佳标记浓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澳洲茄碱对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对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澳洲茄碱组(以50μmol/L澳洲茄碱处理细胞)、激活剂组[以20μmol/L异丙肾上腺素(ISO)处理细胞]和激活剂+澳洲茄碱组(20μmol/L ISO处理细胞24 h后,以50μmol/L澳洲茄碱处理),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酸化ERK(p-ERK)、ERK、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激酶(MEK)和磷酸化MEK(p-MEK)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0μmol/L澳洲茄碱比较,10、20、30、40及50μmol/L澳洲茄碱均可降低细胞存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澳洲茄碱组细胞存活率、划痕愈合率,p-ERK、p-MEK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侵袭细胞数减少;激活剂组细胞划痕愈合率,p-ERK、p-MEK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侵袭细胞数增多,差异均有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别使用昆明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秀丽隐杆线虫毒性试验及CHL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研究纳米铜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采用霍恩氏法;线虫急性毒性试验对秀丽隐杆线虫L4期幼虫进行24 h染毒;体外细胞毒性试验采用CHL细胞中性红染色法。结果纳米铜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雌性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为14.0 mg/kg·bw,雄性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为8.8 mg/kg·bw;线虫急性毒性试验显示,随着纳米铜染毒剂量的增加,线虫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纳米铜对线虫IC50为12.6μg/ml;细胞毒性试验显示,随着纳米铜染毒剂量的增加,CHL细胞存活率呈下降趋势,纳米铜对CHL细胞IC50为2.33μg/ml。结论根据化学品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GB/T 21603-2008)的分级标准判定,纳米铜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属高毒;12.9和30μg/ml纳米铜对线虫有毒性作用;大于3.75μg/ml纳米铜细胞毒性为4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5,(19):2664-2666
目的:研究蛇葡萄素钠(AMP-Na)协同卡铂对肺癌Lewi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6.25、12.5、25、50、100μg/ml AMP-Na+3.125、6.25、12.5、25、50μg/ml卡铂培养细胞4 h,测定细胞活力并计算抑制率与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12.5、25、50、100μg/ml AMP-Na+12.5μg/ml卡铂培养细胞12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表达。结果:系列质量浓度AMP-Na与系列质量浓度卡铂联用后对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随质量浓度的升高,卡铂对Lewis细胞的IC50逐渐降低;AMP-Na质量浓度范围在6.25~50μg/ml时,与3.125~25μg/ml卡铂联用后,对Lewis细胞增殖的协同抑制作用最强。AMP-Na与卡铂联合培养细胞12 h后,细胞Caspase-3表达明显增强。结论:AMP-Na与卡铂合用对Lewis细胞增殖具有协同抑制效应,其机制可能与AMP-Na激活细胞Caspase-3,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讨胡桃醌对部分移植性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经72h的作用结果表明,胡桃醌对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浓度分别为:HeLa Cell IC_(50) 13.8μg/ml,P388 CellIC_(50) 9.8μg/ml,P388/ADR Cell IC_(50) 7.1μg/ml,S180 Cell IC_(50) 11.6μg/ml. 从胡桃醌对S_(18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以得出该化合物的作用方式有,杀伤细胞与浓度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术内酯Ⅰ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白术内酯Ⅰ(0、25、50、75、100、150μmol/L)处理子宫内膜RL-95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将RL-952细胞分为对照组(无处理)、白术内酯Ⅰ(50μmol/L)组、IL-6组(10 ng/mL)、白术内酯Ⅰ(50μmol/L)+IL-6组(10 ng/mL),MTT法、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qRT-PCR法检测细胞中IL-6、STAT3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MMP-2、Ki-67、IL-6、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0μmol/L比较,25μmol/L、50μmol/L、75μmol/L、100μmol/L、150μmol/L白术内酯Ⅰ干预的RL-952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白术内酯Ⅰ组RL-952细胞活力、增殖率、迁移和侵袭个数、IL-6和STAT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联合紫杉醇对胃癌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黄芪甲苷Ⅳ和紫杉醇按给药剂量分为0μg/ml组、5μg/ml组、10μg/ml组、20μg/ml组、40μg/ml组、80μg/ml组和160μg/ml组处理胃癌细胞AGS。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和STAT3-NF-κB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黄芪甲苷Ⅳ在20μg/ml、40μg/ml、80μg/ml和160μg/ml浓度下可明显抑制AGS细胞活力,黄芪甲苷Ⅳ IC_(50)=63.99μg/ml;紫杉醇在10μg/ml、20μg/ml、40μg/ml、80μg/ml和160μg/ml浓度下可明显抑制AGS细胞活力,紫杉醇IC_(50)=40.08μg/ml。与对照组相比,黄芪甲苷Ⅳ组、紫杉醇组和联合组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细胞迁移和侵袭数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Bcl-2、pSTAT3/STAT3和pNF-κB/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联合组比较,黄芪甲苷Ⅳ组和紫杉醇组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细胞迁移和侵袭数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Bcl-2、pSTAT3/STAT3和pNF-κB/NF-κ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黄芪甲苷Ⅳ联合紫杉醇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STAT3-NF-κB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制备炎症模型即条件培养基(CM),未加LPS诱导组为对照组即非条件培养基(nCM)。体外培养VSMC分为5组,分别予nCM、CM、CM+IGF-1 60 ng/ml、CM+IGF-190 ng/ml、CM+IGF-1 120 ng/ml干预,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吸光度(A)值,以A值反应各组VSMC的数量。结果巨噬细胞RAW264.7在LPS 0 ng/ml、10 ng/ml、100 ng/ml、1μg/ml、10μg/ml浓度刺激下各组上清液中IL-6的浓度分别是(6.75±0.12)pg/ml、(7.82±1.53)pg/ml、(44.09±1.58)pg/ml、(155.71±23.93)pg/ml、(436.59±3.1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SMC在5组不同干预下各组A值分别是(0.53±0.07)、(0.26±0.06)、(0.30±0.10)、(0.62±0.09)、(0.5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1型巨噬细胞可抑制VSMC增殖,但IGF-1可拮抗M1型巨噬细胞对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本实验中IGF-1促进VSMC增殖的最适浓度为90 ng/ml。  相似文献   

19.
徐宏峰  张耕  王富乾  胡松 《中国药房》2014,(39):3659-3662
目的:研究徐长卿6个提取部位体外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作用。方法:以MTT法测定312.510 00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徐长卿6个提取部位对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的毒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187.510 00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徐长卿6个提取部位对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的毒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187.53 00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徐长卿6个提取部位抗VZV吸附的作用;计算半数有效浓度(EC50),以评价187.53 00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徐长卿6个提取部位抗VZV吸附的作用;计算半数有效浓度(EC50),以评价187.53 00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徐长卿6个提取部位对VZV的杀伤作用与抑制VZV在Vero细胞中的增殖作用。结果:徐长卿提取物6个部位药物质量浓度与细胞存活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除200μg/ml徐长卿石油醚部位对VZV无吸附作用外,其余各提取部位均在相应质量浓度下对VZV吸附有一定抑制作用;徐长卿6个提取部位在相应质量浓度下对VZV有一定杀伤作用与抑制VZV在Vero细胞中的增殖作用。结论:徐长卿超临界萃取部位具有较强的体外抗VZV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对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酯(AZ)对人肝癌细胞Hep G2脂肪累积的干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p G2细胞,用油酸诱导复制脂肪累积模型,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辛伐他汀100μg/ml)组和15.63、31.25、62.5、125、250、500、1 000μg/ml AZ组,另设正常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按试剂盒操作检测各组细胞中甘油三酯(TG)含量,计算TG清除率;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内脂滴形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15.63~125μg/ml AZ组细胞的存活率差异无明显变化,250~1 000μg/ml AZ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TG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62.5、125μg/ml AZ组细胞中TG含量降低,TG清除率依次为(28.58±0.15)%、(14.51±0.09)%、(29.72±0.16)%,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出现大量脂滴,AZ组随给药浓度的增加,脂滴逐渐变少、变小。结论:AZ对Hep G2细胞脂肪累积具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