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春锋  王苏杭 《医学综述》2012,18(17):2921-2923
目的评价导管直接溶栓治疗(CDT)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然后经小隐静脉/腘静脉路径置入溶栓导管,接微泵持续泵入尿激酶直接溶栓治疗,以静脉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评价疗效。结果溶栓导管平均放置时间(7.6±2.1)d。CDT后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P<0.05),静脉通畅率为(70.2±12.6)%。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出血、肺动脉栓塞病例。结论 CDT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满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导管直接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给予CDT,溶栓导管外接微量泵持续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应用静脉通畅评分、静脉通畅率以及健患侧肢体周径差指标评估疗效.结果 21例患者给予CDT,治疗前后静脉通畅评分及健患肢体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通畅率为(52.6±14.1)%.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完成随访11例(随访率为52.4%),随访时间6~12个月,其静脉通畅评分及健患肢体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DVT患者治疗后静脉通畅率为(63.4±12.9)%,深静脉瓣膜保存率为81.8%.结论 CDT治疗急性下肢DVT患者效果良好,且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致急性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致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肺动脉碎栓、局部置管溶栓治疗,以开通肺动脉。结果滤器和导管均成功安全置入,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发脑出血1例,死亡1例;31例患者随访5~48个月,无再发肺动脉栓塞。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和经导管栓子祛除术是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致急性肺动脉栓塞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患侧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8月间,36例下肢DVT患者行经健侧股静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患侧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36例均成功;溶栓治疗疗效显著效31例,其中24例血栓溶解完全,无肺动脉栓塞症及严重出血发生,下肢症状消失,7例血栓溶解不完全,但下肢水肿及症状消失;3例下肢水肿减轻但未完全消退;2例疗效不明显。结论采用经皮经股静脉穿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患侧股静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金忠余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6):539-540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静脉置管定向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再经溶栓导管行药物溶栓治疗.结果 本组治疗有效率达85.71%,随访发现均无临床可察的肺动脉栓塞发生.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静脉置管定向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CDT和ST两种方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对比哪种治疗方案能有效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方法将8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CDT组和ST组,分别给予经导管接触性溶栓和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治疗,计算CDT组和ST组治疗前、后大、小腿周胫差,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Villalta评分,统计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例数,计算两组患者PTS的发生率。结果 CDT组治疗前、后患者大、小腿周径差大于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T组Villalta评分(3.26±0.78)低于ST组(5.57±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T组PTS征的发生率30%低于ST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接触性溶栓较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更能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胭静脉置管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应用导管溶栓联合滤器置入和经外周静脉溶栓的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肢体肿胀消退及并发症情况。结果52例导管溶栓患者肢体肿胀均消退,无出血并发症,其中44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未发生肺栓塞。8例因拒绝而未放置滤器的患者,2例发生肺栓塞;而46例行外周静脉溶栓患者,26例肢体肿胀完全消退,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尿道出血3例,肺动脉栓塞10例。结论导管溶栓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等优点,早期及时的滤器置人是防止肺栓塞的关键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患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导管溶栓疗法。采用静脉通畅评分、静脉通畅率和健患侧肢体周径差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静脉通畅评分和健患肢体周径差可见,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患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针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病患采用导管溶栓治疗法不仅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减少了病患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安全系数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途径直接置管灌注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5例,其中合并肺动脉栓塞7例,在B超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入灌注溶栓导管至髂股静脉血栓中,以3×104~4×10^4U/h微注泵持续推注尿激酶,总量(431.08±83.63)×10^4U。结果全组患者溶栓后症状明显改善,下肢肿胀消退,肺部症状缓解,溶栓前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分别为(5.97±1.91)cm、(1.83±1.12)c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3.56,P〈0.01);小腿周径差分别为(5.47±1.37)cm、(1.51±0.95)c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5.68,P〈0.01);溶栓前静脉通畅评分(16.31±3.84)分,溶栓后(5.47±4.71)分,静脉通畅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6.616,P〈0.01),平均静脉通畅率为67.64%。合并肺动脉栓塞的7例患者中,栓子完全溶解6例,大部分溶解1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2例,时间3~20月,未发现有血栓再发。结论经腘静脉置管直接灌注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25-28,34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知情同意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量肝素结合华法林进行单纯抗凝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置入腔静脉过滤器,并采用经腘静脉介入导管,给予尿激酶进行导管溶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下肢患侧周径差、静脉通畅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静脉通畅评分优于对照组[(5.02±1.22)分vs(8.07±1.12)分],深静脉通畅程度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44.19%vs 27.91%,90.70%vs 67.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性溶栓治疗能获得优于单纯抗凝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置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38例行颈内静脉置管后采用抗凝及经溶栓导管脉冲式灌注尿激酶综合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包含11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另15例行患侧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术后3、6、12个月行彩超复查评价静脉通畅程度。结果经颈内静脉置管溶栓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彩超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随访1年,无出血、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综合有效率达100%(38/38),高于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组的86.7%(13/15),在α=0.1的水平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76)。结论经颈内静脉置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介入治疗,利用溶栓导管将大量尿激酶灌注到血栓内或血栓形成远端,进行直接溶栓治疗。结果 9例患肢肿胀与疼痛均完全消失,3周后彩色多普勒复查,下肢静脉完全通畅8例,部分通畅1例,无效0例;所有患者溶栓过程中均未出现肺动脉栓塞症状。结论 利用介入技术将大量尿激酶灌注到血栓内或血栓形成远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高、疗程短。  相似文献   

13.
顺行法保留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胫后静脉顺行保留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59例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左侧46例,右侧13例?起病时间0.5~21.0天,平均5.9天?采用超声多普勒或X线透视引导技术,穿刺患侧腘静脉/胫后静脉?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留置溶栓导管于髂股静脉血栓近心端,溶栓治疗3~7天,平均5.6天?合并髂/股静脉明显狭窄者结合球囊扩张技术?术后3~7天造影复查血管通畅度及调整溶栓导管留置水平?术后随访包括患肢周径?血栓复发和相关并发症等?结果:术前经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52例,透视监视引导下穿刺7例,穿刺成功率100%?尿激酶总用量300 000 0~500 000 0 U?患肢肿胀于溶栓后第2~3天开始消减,第7天完全消退47例(79.7%),部分消退12例(20.3%)?38例辅助球囊扩张技术,髂/股静脉7天通畅率84.2%(32/38);21例单纯保留导管溶栓,髂/股静脉7天通畅率61.9%(13/21)?11例髂总静脉主干未复通,盆腔侧枝循环均开放充分?随访3~12个月,均无症状性复发,无肺动脉栓塞?脑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顺行法保留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总体疗效优良,技术操作相对简单,无严重并发症,是下肢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广举 《当代医学》2008,2(19):316-317
目的 研究在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进行下肢急性深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 方法 对13例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滤器后进行导管内溶栓治疗,观察随访临床症状变化和有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并分析疗效. 结果 溶栓 结果,6例完全溶解,7例部分溶解,溶栓时间平均为72.6 h.溶栓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症状性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在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手术取栓,经皮-大隐静脉置管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采用股静脉切开导管取栓,经皮、大隐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静脉造影评价静脉通畅程度.10例均在术前行腹部和下肢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7例增强CT见下腔静脉内血栓者行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股静脉切开导管取栓,取栓术后经皮、大隐静脉置5 F导管鞘溶栓;3例直接行取栓溶栓治疗.10例均行球囊扩张及髂静脉支架置入术.结果 静脉造影示髂静脉再通率100%;术后患肢肿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手术取栓、经皮经大隐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是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前腹部和下肢增强CT检查可明确下腔静脉有无血栓形成从而为置入滤器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 3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于DSA下,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微泵持续注入尿激酶溶栓。治疗过程中及结束时,以静脉通畅改善率,及健患肢周径差指标评价疗效,并于出院1年内随访。结果 32例患者溶栓后静脉造影复查显示,静脉通畅度显著改善(P〈0.01);健患肢大、小腿平均周径差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32例患者取得随访,静脉造影或Duplex检查,静脉通畅度显著改善(P〈0.01)。结论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直接溶栓治疗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12月我科对12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经静脉置入溶栓导管,用尿激酶对髂、股静脉进行持续溶栓治疗,必要时配合髂总静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等。结果 1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过介入治疗,114例症状完全缓解,另6例症状明显减轻。结论经静脉置管持续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孟庆波  赵林 《疑难病杂志》2009,8(11):654-656
目的观察导管取栓及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2008年11月,对急性下肢DVT患者56例于DSA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应用10F导管取栓,取栓后将5F直头多侧孔导管置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内,应用微量推注泵经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每小时5万U左右,行溶栓治疗。21例患者于取栓后溶栓治疗之前行单纯球囊扩张治疗,6例患者于溶栓后行髂总静脉及髂外静脉支架植入术治疗,以静脉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及健、患肢周径差等指标评价疗效,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56例患者于治疗3个月左右复诊,患侧大腿、小腿周径差均低于治疗前(P<0.01);行下肢静脉造影复查,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率为(65.2±14.6)%。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导管取栓及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曹生军 《陕西医学杂志》2014,(12):1622-1623
目的:探讨几种途径置管方法行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优缺点。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3年10月69例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各种途径置管溶栓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不同途径置入溶栓导管致深静脉血栓部位,各有优缺点。结论:几种置管方法行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直接穿刺胫后静脉的方法简单、方便、并发症少、术后管理方便、处理髂静脉病变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经颈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术(CDT)联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法治疗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分析12例行颈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行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术后的综合护理.结果 12例患者术前、术后均能密切配合治疗与护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护理经颈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术(CDT)联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法治疗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过程中,要求护士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高度的责任感,给患者术前、术后提供优质的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