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介绍了我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政府对农村基层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欠缺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建立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继续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倾斜力度、完善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了解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之后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对四川省泸州市各区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不同区县农村医疗卫生源配置差距很大,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政府投入不足、医疗网点布局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及"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普遍存在等问题,提出了增加政府投入和拓展筹资渠道、合理调整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和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继续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江苏城镇化与老龄化交织迅猛发展,对现有的农村老人医疗保障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当前,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异较大,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状况长久处于边缘化状态,表现为城乡卫生资源共享不够、政府经费投入不足、科学的诊疗卫生服务体系缺失、优质卫生人才匮乏等问题。该文从健全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筹资水平、促进城乡医疗纵向合作和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几方面提出健全江苏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2—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人口老龄化、地方财政能力对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存在正向影响;地方财政能力对医疗卫生财力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投入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地方财政能力一定程度可以降低人口老龄化对卫生资源供给产生的边际效应。因此,需紧扣区域人口结构变动特征,协调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在强化乡村卫生机构职能、合理配置农村卫生资源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农村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或分布不均,乡村医疗机构诊治水平明显偏低,导致广大农村群众就医需求矛盾日渐突出。本文通过对农村医疗资源配置情况的分析,提出完善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建设、重视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和倾斜力度的策略,从而切实改善农村医疗机构的办医实力,彻底解决农村人群"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运用BCC-DEA和Malmquist-DEA模型,对2016—2020年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及投入冗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升,技术进步是导致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从投入冗余看,仅9个区县零冗余。因此,市政府需优化医疗卫生政策,引导区域合理配置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各区县应以医疗卫生需求为基础、资源均衡为出发点、技术进步为动力、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实施具有地方特色的医疗卫生政策,提高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全国2010—2017年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绩效,分析东部、中部、西部投入产出效率的差异性,为提升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有关医疗卫生投入和产出的相关面板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2010—2017年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投入变化趋势以及投入产出效率。结果:全国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绩效整体较低,东部地区医疗资源配置效率高于中部,西部最低,且不同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政府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医疗资源配置,尤其要加大对中部与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行数据包络分析,提出加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的改进措施及建议,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方法 选取3个投入指标(机构数、床位数、人员数)与2个产出指标(诊疗人次、入院人数),资料来源于公开统计年鉴。利用DEA-BCC模型对202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进行静态分析,利用Malmquist指数对2011—2020年的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738,15个省份DEA无效,存在投入冗余;2011—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0.970,各年在1上下波动。结论 资源配置效率水平整体不高,资源配置效率水平不稳定,地区间资源配置不均衡,部分地区投入冗余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医疗费用控制约束下2004—2015年中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绩效。方法:基于医疗费用控制约束构建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水平进行测度。结果:全国和区域层面按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均显著低于传统CCR模型;全国和区域层面非期望产出冗余率和期望产出不足率远大于卫生资源投入冗余率;区域内部各省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的原因不尽相同。结论:传统DEA模型高估了中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绩效,且对其变化特征敏感性较弱;非期望产出冗余和期望产出不足是中国卫生资源配置绩效损失的主要原因。应建立"投入—期望产出—非期望产出"一体化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发与之契合的评价技术;并建立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绩效考核与评价、监督与反馈机制,健全区域医疗卫生规划政策内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陕西省较具代表性的10个市的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情况进行研究,探索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措施和建议。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陕西省卫生资源配置的横向及纵向效率状况进行有效性评价及分析。结果陕西省各市医疗卫生系统的资源配置情况相差较大,10个市中医疗卫生系统技术效率有效的市只有3个(安康市、铜川市和西安市),纯技术效率有效的市有5个(安康市、商洛市、宝鸡市、铜川市和西安市),10个市中规模效率有效的市有3个(安康市、铜川市和西安市)。结论陕西省大部分市仅需要细微的调整投入-产出结构就能实现规模效率的最佳状态,而效率无效的医疗卫生系统主要原因为投入过多,即当前医疗卫生系统不断扩大的规模反而导致了当前的低效率,需要合理调整医疗卫生系统的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18个省市的政府卫生投入作为决策单元,分别从经费投入、人员投入和资本投入3个方面选择投入指标,从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与服务数量两个方面选择产出指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研究我国政府卫生投入效率,进而对我国政府卫生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我国政府卫生投入效率较高,但是有的省市实际投入较少,还有一些省市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和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等情况,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增加政府卫生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等措施,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一、制约当前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城乡之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失衡。据统计,目前占全国总人口20%的城市,拥有47%以上的大中型医院和49%以上的卫生技术人员,许多地方80%以上的高精尖设备集中在城市医院。这种资源分配不公使城市与农村形成极大反差。城市的卫生资源配置和医疗服务供给过剩,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农村由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足,一方面许多农村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缺医少药和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仍相当突出;另一方面农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需求不足。2、农村的经济状况,制约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广东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及发展趋势,为广东省制定"十三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经济学的Lorenz曲线计算Gini系数以及HRDI(卫生资源密度指数)数学模型对广东省"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 (1)医疗卫生资源人口学配置明显优于地理学配置;(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硬件资源公平性明显优于软件资源;(3)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区域性差异显著。结论建议广东省"十三五"期间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强化政策引导,着重优化卫生人力资源的区域配置和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4.
该文借鉴卫生经济学投入产出原理,将上海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状况相结合,以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分析上海市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模型测算得出配置效率值,理论上为地区医疗卫生改革提供分析路径,研究发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完善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省际间的配置公平性和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提取出我国31个省区医疗卫生资源的7项指标及其数据,计算投入指标的基尼系数,研究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构建DEA的C2R模型,研究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文献分析,提出影响我国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因素,通过线性回归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相对公平;利用效率有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经费投入是瓶颈,需求不足是根源;人口密度、居民可支配收入等4种因素对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有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调查,认识到近些年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需要持续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17.
广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及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西县级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及聚集性,为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插值法、Moran’s I空间自相关分析和Getis-Ord Gi*热点分析方法对2014年广西县级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结果:广西医疗卫生资源在城中区、青秀区、鱼峰区、象山区、右江区周边县(区)配置较高,分别以这些区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降低。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医疗机构床位配置呈正相关,卫生技术人员和执业(助理)医师配置在总体上无聚集现象,但存在局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结论:广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较低,存在空间分布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等特点,其中医疗机构床位配置公平性优于医疗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应进一步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力度,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广东省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方法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Global Moran’s I)和空间热点分析方法(Getis-Ord Gi*),对2016年广东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广东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热点在以广州市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和部分粤北地区,配置冷点在粤东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万元以上设备台数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和空间自相关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与上述后3个指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广东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空间分布不均衡,人均GDP高的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总体较高。需加大对配置冷点地区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广西县级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等方法,从人口和地理分布对广西91个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医生)的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栗广西县级医疗卫生资源中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医生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303、0.2396、0.2504,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461、0.3534、0.3523。结论广西县级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较好,其中人口分布优于地理分布,床位分布优于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广西县级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低于广西总体水平,但优于城区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应进一步加大县级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县级医疗卫生资源在人口和地理配置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西藏3地区当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状况,为进一步合理配置西藏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数据包络法对西藏样本地区40家乡镇卫生院、13家县级和8家地区级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西藏当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低下,基层乡镇一级配置效率最低。结论:应加大对基层卫生资源的投入力度,并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