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临床应用,并为日后的采血工作总结相关经验.方法:选取我县血库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接受无偿献血者5846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献血者心理护理干预,后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献血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及二次献血的比例.结果:经精心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二次献血比例亦明显较高,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献血者紧张、焦虑等献血情绪的发生,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对无偿献血的招募及保留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崇健 《药物与人》2014,(9):255-255
目的探析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有对针对性护理,以降低或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方法选择本血站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无偿献血者1426例资料.将1426例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3例。对观察组采取科学化和个性化护理对策,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策。观察两组献血者献血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均采血穿刺一次成功,发生献血反应3例,占0.42%;对照组采血静脉穿刺2次者6人次,占0.84%,发生献血反应19例,占2.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心理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高献血成功率,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rrjk》2017,(16)
目的 :探讨人性化服务与护理在无偿献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站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中抽选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实施人性化服务与护理。比较两组献血者护理满意度、再次献血意向。结果 :观察组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再次献血意向的献血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采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人性化服务与护理在无偿献血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增加献血回头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姬燕杰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453-1454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120例献血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献血过程对献血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献血者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分析人性化护理对献血者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情况较好,忧郁和恐惧等心理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在无偿献血过程中可以有效的缓解献血者的焦虑、恐惧心理,确保献血者可以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顺利完成献血,减少献血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实际操作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有效心理护理的研究。方法选择在201 2年5~9月来我院无偿献血的300例患者,将这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 5 0例。在观察组中对献血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在对照组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献血顺利程度及献血之后的心理情况。结果观察组采血的顺利程度以及采血后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对献血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采血顺利程度,同时减少了机采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州市高校无偿献血学生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观察献血反应及心理问题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5月温州市高校无偿献血学生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心理状态评分、疼痛情况、满意度及再次无偿献血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献血反应总发生率1.25%,对照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P0.05)。研究组献血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8.28、-38.56,P0.05)。两组献血者均以轻度疼痛为主,研究组无痛比例高于对照组(Z=5.14,P0.05)。研究组献血者满意度98.75%,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P0.05);研究组献血者再次无偿献血率为56.25%,高于对照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0,P0.05)。结论对高校无偿献血的学生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献血疼痛度,提高其满意度及再次无偿献血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月06月~2015年09月我站献血者600例为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00)与对照组(n=300),分别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献血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献血反应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可降低献血者的献血反应,促进献血事业的发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献血人员进行管理以防止产生非标示量血液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中心无偿献血的健康人资料2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43例。采用常规献血管理模式对对照组研究对象实施管理;采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观察组研究对象实施管理。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中出现非标示量血液等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无偿献血期间护理管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献血人员进行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有效防止非标示量血液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ACS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7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给予关注,发现问题及时实施心理疏导。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疏导能够改善ACS患者的情绪状态,使患者维持情绪稳定,形成患者生理、病理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献血人员进行管理以防止产生非标示量血液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中心无偿献血的健康人资料2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43例。采用常规献血管理模式对对照组研究对象实施管理;采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观察组研究对象实施管理。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中出现非标示量血液等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无偿献血期间护理管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献血人员进行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有效防止非标示量血液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献血护理服务在血站中的运用。方法:选择98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两组常规献血管理、献血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献血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献血护理服务用于血站管理,可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增强献血者的献血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手术室麻醉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从自2016年4月到2016年11月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手术室麻醉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手术室麻醉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90例手术室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反应和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从心理反应来看,麻醉前、麻醉中和麻醉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明显减少,且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形成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室麻醉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不同时期的恐惧、顾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人工流产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11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本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人工流产患者增加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人工流产患者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7.02%),明显优于对照组(26.32%)(即P小于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的方式,能有效的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血站采血护士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和方法。方法:选取我血站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间进行无偿献血者500例,随机将符合条件的献血者分为对照组250例和观察组250例,对照组献血者给予常规献血护理,观察组献血者在常规献血护理下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据焦虑自评量表对献血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记录献血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站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护理对改善献血者心理状态有明显作用,可降低献血者焦虑测评得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激励式心理护理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机采血小板献血者280人均为首次献血小板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40例。实验组在整个献血过程中由专人全程陪护并给予激励式心理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有4例轻度献血反应;对照组有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两组经卡方检验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激励式心理护理可以减轻献血者精神紧张、焦虑,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保证献血者心身健康和献血过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对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涉及心理疏导、膳食指导、并发症预防及康复护理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涉及口头宣教、病情监测等.对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谵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ICU于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谵妄及生活质量评分.结...  相似文献   

18.
高海林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9):4560-4561
目的:探讨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特点、心理疏导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86例未婚行人工流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心理,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疏导有利于减轻未婚先孕患者的不良心理现象,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减轻首次全血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流动献血车进行首次献血者79例,按照献血者的献血日期,划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献血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献血者在对照组献血者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献血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4.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次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助于献血者有效排解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减少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对老年慢性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4例老年慢性病诱发抑郁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2例: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1个月、3个月后老年抑郁量表(G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给予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