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经CT或MRI确诊并有明确临床症状的11例骶管蛛网膜囊肿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疗效.结果:11例患者术后症状大部分消失,仅2例遗留部分感觉障碍,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及时的外科手术干预可有效的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减少神经根或脊髓的永久性损害.  相似文献   

2.
骶管硬膜外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骶管硬膜外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②方法回顾分析36例经手术证实的骶管硬膜外蛛网膜囊肿病人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术中的病理特点。③结果骶管硬膜外蛛网膜囊肿临床症状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囊肿与硬膜囊一般有交通孔。X线检查示骶骨骨质侵蚀9例,有腰骶部先天畸形5例;CT显示骶骨侵蚀性改变及骶管内囊肿11例;MRI示硬膜囊末端均为梭形的囊性肿物,与脑脊液信号相同。本组病人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31例得到6~149个月的随访,平均36.6个月,29例病人疗效优良。④结论MRI是骶管硬膜外蛛网膜囊肿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神经症状重、影像学显示囊肿大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骶管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治疗的骶管蛛网膜囊肿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骶管蛛网膜囊肿临床症状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临床症状与体位改变关系密切,行X线及CT检查多不易发现;MRI显示硬膜囊末端为圆形、椭圆形、梭形的囊性肿物,且与脑脊液信号相同。本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19例得到6~30个月的随访,平均18.6个月,18例患者疗效优良。结论MRI是骶管蛛网膜囊肿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对临床症状重且影像学显示囊肿大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能有效防止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小儿中颅窝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35例小儿中颅窝蛛网膜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术前有症状的28例患儿,术后症状消失17例,症状改善8例,无变化3例;7例术前无症状的患儿,术后随访无新症状出现。35例均有影像学随访结果 ,囊肿消失11例,缩小19例,无变化5例。结论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小儿中颅窝蛛网膜囊肿损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白宗旭 《吉林医学》2010,31(21):3439-3440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采用囊肿切除加脑池沟通术,总结治疗结果,最后作出结论。结果:本组20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头颅CT证实囊肿消失或缩小者16例,影像学有效率80.0%;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者17例,临床有效率85.0%。术后颅内压增高反应6例,颅内出血2例,伤口感染1例。结论:对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应慎重,采用囊肿切除加脑池沟通术是一种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梁敏  汤树洪 《微创医学》2007,2(6):551-552
目的探讨脑室镜技术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运用脑室镜技术设计理想手术切口和入路行囊肿-脑池造瘘术或脑室-囊肿─脑池造瘘术。结果术后随诊3~18个月,18例患者症状改善或消失,囊肿影像明显缩小或消失。1例患者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经治疗后痊愈。结论脑室镜下行囊肿-脑池或脑室镜造瘘术,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间46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行神经内镜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手术方法和适应症以及手术效果。结果:本组的46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造痿术,术后住院时间为7~13d,平均住院时间为(8.4±1.2)d。术后4例出现发热,均经过对症处理恢复正常。1例术后出现眼睛神经麻痹,并经过对症的处理症状消失。术后1周的影像学检查患者的囊肿张力均消失,且囊腔也明显的缩小。术后3~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7.8±1.3)个月。影像学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且术后无1例出现复发。结论:临床中对于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应用神经内镜治疗是可行的,创伤小,临床中应加强适应症的掌握,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采用囊肿切除加脑池沟通术或囊肿-腹腔分流术,总结治疗结果.结果 本组32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头颅CT证实囊肿消失或缩小者29例,影像学有效率为90.5%;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者31例,临床有效率为96.8%,颅内压增高反应2例,颅内出血1例,伤口感染1例.结论 对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应慎重,采用囊肿切除加脑池沟通术是一种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郭剑峰   《中国医学工程》2013,(8):163-163
目的探讨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症状性骶管囊肿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症状性骶管囊肿的患者16例进行研究,全部采用手术进行囊肿部分或全部切除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复查显示囊肿消失,无脑脊液漏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均可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活动,术后随访3~5月,未出现复发,1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部分缓解。结论显微镜下进行骶管囊肿部分或全部切除、囊肿交通孔寻找、修补及封闭,是治疗症状性骶管囊肿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骶管内硬膜外囊肿的诊断和治疗(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波 《广西医学》2002,24(8):1270-1271
骶管内硬膜外囊肿临床上并不多见 ,由于其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及骶神经或坐骨神经压迫症状 ,临床上常易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或椎管内肿瘤混淆( 1 ) 。我院从 1 990年 3月至 2 0 0 0年 1月共收治 1 6例经手术证实的骶管内硬膜外囊肿。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男性 9例 ,女性 7例 ;年龄 2 1~ 68岁 ,平均 42 .8岁 ;病程 4~ 3 8个月 ,平均 1 7.6个月。手术后病理证实 :蛛网膜囊肿 1 0例(其中 2例合并 L5S1 椎间盘突出 ) ,神经鞘膜囊肿 4例 ,滑膜囊肿 2例 ,5例合并先天性骶椎隐裂 ,3例合并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 探讨骶管囊肿影像诊断及治疗方法.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骶管囊肿患者的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③结果 MRI容易显示病灶,行X线及CT检查多不易发现.骶管囊肿临床症状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临床症状与体位改变关系密切.本组32例骶管囊肿患者中9例临床症状明显者采取手术治疗,症状改善明显.④结论 MRI是骶管囊肿诊断的主要依据.对MRI确诊骶管囊肿较大且临床症状明显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袁志友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1):968-97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纤维蛋白黏合剂治疗骶神经根囊肿的疗效。方法对16例骶神经根囊肿患者,在高分辨CT引导下定位,行穿针经骶孔刺入神经根囊肿内,抽尽囊肿内液体。将医用生物蛋白胶(FG)的主体和催化剂溶液,同时等量注入囊腔内。结果16例骶神经根囊肿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压迫症状解除,术后随诊1个月 ̄26个月无神经损伤、无感染、无复发。术后CT复查显示囊肿内CT值增高,无脑脊液存留。MRT示囊肿消失。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囊肿内注射FG黏合剂治疗骶神经根囊肿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3.
袁志友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968-97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纤维蛋白黏合剂治疗骶神经根囊肿的疗效。方法对16例骶神经根囊肿患者,在高分辨CT引导下定位,行穿针经骶孔刺入神经根囊肿内,抽尽囊肿内液体。将医用生物蛋白胶(FG)的主体和催化剂溶液,同时等量注入囊腔内。结果16例骶神经根囊肿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压迫症状解除,术后随诊1个月~26个月无神经损伤、无感染、无复发。术后CT复查显示囊肿内CT值增高,无脑脊液存留。MRT示囊肿消失。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囊肿内注射FG黏合剂治疗骶神经根囊肿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例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核磁共振(MRI)特点和手术效果。结果20例中12例全切,8例次全切;随访2月~2年,神经功能恢复,无复发。结论骶管内蛛网膜囊肿多发于硬脊膜外背侧方,常合并骶管先天性畸形或腰椎间盘突出,MRI是有效的检查方法,显微镜直视下行囊肿壁切除术有利于神经的充分减压和保护,并能同时处理合并的腰椎间盘突出及畸形,"交通孔"结扎、囊腔填塞能有效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根袖重建术在包含神经根骶管囊肿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8例骶管囊肿患者,按照根袖重建术标准程序进行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手术结果。结果57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11例患者因伤口红肿出现延迟愈合,术后JOA评分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状况改善率在71.35%~76.20%之间,术后随访及影像学检查显示囊肿均完全消失,未出现囊肿残留或术腔残留积液的情况。结论对包含神经根骶管囊肿患者实施根袖重建术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状况,有效清除囊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结果 神经内镜下囊肿壁部分切除及邻近脑池-蛛网膜下腔-脑室造瘘术34例, 显微镜下开颅囊肿壁切除术8例,囊肿-腹腔分流术3例.45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33例,改善10例,无变化2例.术后3~6个月复查CT或MRI,见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影像学和临床特点,以助于临床诊断,方法:观察24例经手术证实的骶管内蛛网膜囊肿患的X线片,CT,造影后CT,MRI等影像学资料中的影像改变,分析该组患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手术中的病理特点,结果:X线片,CT,及MRI中均可显示出骶骨的骨性改变,造影后CT囊肿内造影剂显影,MRI可以清楚的显示出囊肿呈长T1及T2信号,信号强度与脑脊液一致,临床症状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囊肿与硬膜囊一般有交通孔,结论:MRI是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发生是由于先天的硬膜缺损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症状性骶管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症状性骶管囊肿患者15例,采用在显微镜下切除部分囊壁,并用腰背筋膜及生物胶严密修补交通孔的手术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无脑脊液漏及感染发生,经复查腰骶椎MRI示囊肿消失,术后随访3个月~5年,均未见囊肿复发,临床症状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2例,所有患者均恢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术中在显微镜下仔细寻找到交通孔、切除部分囊壁并用腰背筋膜及生物胶严密修补交通孔是治疗症状性骶管囊肿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华东 《中外医疗》2009,28(24):16-17
目的探讨骶管蛛网膜囊肿的MRI特点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治疗的骶管蛛网膜囊肿病人MR及手术资料,分析其MR特点,总结手术方法。结果MRI显示硬膜囊末端囊性肿物,与脑脊液信号相同。本组11例获6个月~3年3个月(平均31.2个月)随访,优:9例,可:2例。结论MRI诊断骶管蛛网膜囊肿准确,是诊断主要依据。对临床症状重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骶管内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2例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明确诊断,术中根据不同病理特点分别行囊肿切开减压引流、囊壁部分或全部切除,"交通孔"封闭,术后3个月评估疗效.结果 5例会阴部烧灼感患者4例完全缓解,1例减轻;3例腰骶部疼痛并会阴部麻木患者减轻;3例大小便功能障碍患者2例减轻,1例改善不明显;2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患者转为阴性.随访时未发现症状再加重.结论 腰骶椎MRI检查是诊断骶管内囊肿的最好方法,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