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噬是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一种由溶酶体介导降解衰老细胞器或蛋白质,产生氨基酸或脂肪酸供细胞再利用的自我吞噬现象,参与生物体的多种生理过程,当存在氧化应激、营养物质不足时,自噬活性显著增强,且其在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点已被证实,自噬作为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并非十分清楚,仍需深入研究。本文就自噬及其在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自噬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生物中的一种细胞自我吞噬的现象。在生理状态下,可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在多种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自噬也发挥重要作用。实验证明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整个过程中,均有自噬的参与,但在缺血阶段和再灌注阶段,自噬有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在缺血阶段,自噬发挥保护细胞的作用,而在再灌注阶段,自噬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细胞损伤甚至导致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3.
<正>自噬是细胞内利用溶酶体内水解酶作用对胞质内容物进行降解,以实现细胞本身代谢所需的能量和某些细胞器更新的过程。自噬不仅可以使细胞在缺乏营养及其他恶性条件下维持生存,而且和很多疾病相关,例如神经退行性变,心脏疾病和肿瘤。通过对自噬作用的研究,可进一步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1自噬的生物学过程根据胞质内容物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不同,自噬分为三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神经细胞死亡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因缺血时间不同出现缺血中心区细胞坏死和缺血半暗带区的细胞凋亡。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新型无创、无痛的绿色疗法,其磁场刺激可有效穿透颅骨引起大脑皮质电信号的改变。研究发现,寻求rTMS针对缺血半暗带抑细胞凋亡和促缺血区神经可塑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r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阐明rTMS抗神经细胞凋亡和促神经可塑性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刘穗玲  李小毛 《新医学》2014,(4):218-222
自噬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细胞通过自噬作用维持细胞内合成和分解代谢的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紫杉醇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同时,也可诱导自噬发生,紫杉醇诱导的自噬可抵抗凋亡,亦可作为凋亡的前提条件或与凋亡协同作用促进肿瘤细胞死亡。调控自噬表达可增加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紫杉醇联合自噬调控治疗有望提高抗肿瘤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为特点的疾病。自噬在维持β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上起重要作用。自噬是一种细胞内的分解代谢过程,是维持体内平衡及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胰岛β细胞可通过自噬途径降解细胞器及异常聚集的蛋白,减少细胞死亡,从而抑制糖尿病的发生。本文就自噬及其在2型糖尿病状态下对β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自噬是一个自我消化的过程,通过吞噬自身细胞质或细胞器以维持自身代谢所需和细胞稳态。虽然自噬失调会引起非凋亡性细胞死亡,但人们还是普遍认为自噬是一个保护性机制。自1962年自噬被发现以来,近年对其研究愈来愈热。就目前研究来看,自噬对多种疾病的发生有保护作用,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肝病、糖尿病、自身免疫病及感染等。近来,自噬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也得到深入调查,本文就自噬的发生及调控机制和其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细胞自噬是细胞在某些刺激因素下,细胞内膜性结构包绕损伤的蛋白或细胞器,并通过溶酶体融合降解损伤的蛋白质或细胞器的过程;生理状况下的自噬,对于维持细胞稳态有积极作用;肿瘤形成以后,细胞自噬反为癌细胞提供更多的营养,起到促进肿瘤发展的功能。自噬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微自噬和巨自噬,均通过两个泛素化途径实现。细胞自噬可以通过影响DNA损伤修复、细胞应激反应、肿瘤基因表达、凋亡及病毒感染反应等诸多过程参与细胞癌变,也可能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降低了对于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但是在肿瘤进展的不同时期,不同肿瘤之间自噬活性的变化不一。自噬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或关键酶可能成为抗肿瘤药物的靶标,拓展了肿瘤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9.
自噬作为一个重要的自我平衡的细胞回收机制,现逐渐发现在新陈代谢和治疗应激中起了关键作用。它通过消除细胞内过多不必要的蛋白质及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成分来维持/恢复新陈代谢的稳定。在代谢应激的情况下,自噬被激活。在癌细胞中自噬有两个方面的作用:肿瘤促进作用和肿瘤抑制作用。有功能的自噬可防止会导致遗传不稳定性发生的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另一方面,自噬通过不利代谢环境的循环机制提供能量对肿瘤进程起了重要作用。最近,许多研究表明,自噬在鼻咽癌的治疗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自噬所依赖的信号转导途经、自噬与肿瘤的关系、自噬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便对自噬功能有个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自噬是真核细胞中一种普遍而又重要的生命现象,是维持细胞内环境自稳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其主要作用是清除和降解自身受损的细胞器以及多余的生物大分子,并利用降解产物提供能量和重建细胞结构,是由溶酶体介导的降解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或者细胞器的代谢过程。在维持细胞稳态和细胞生命等方面发挥至关作用。本文就自噬的含义、分类、功能、自噬过程、自噬信号转导途径以及自噬的调控机制、自噬与多系统疾病等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刘志攀  周佳秀  帅念念  李祥  旷昕 《新医学》2021,52(12):893-896
自噬作为真核生物中存在的一种基本的细胞降解机制,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调节细胞内的基本代谢功能到各种疾病,自噬已成为控制人体内环境稳定的中心调节点。近年来研究者发现自噬异常也出现在精神疾病中,提示自噬可能是某些精神疾病病理生理过程的一部分。该文就自噬及其与一些常见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自闭谱系障碍等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的发生与胰岛素分泌异常密切相关,以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为特点。自噬是溶酶体对细胞组分的分解代谢过程,在维持胰岛β细胞结构功能及内环境稳定上起重要作用,可改善炎症、氧化应激等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延缓糖尿病的病程。本文就胰岛β细胞自噬及自噬在糖尿病代谢和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自噬是一种蛋白或细胞器在溶酶体的降解途径,也是细胞面对应激时的一种反应.在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中存在低水平的自噬,其对于MM细胞的存活是非常重要的.使用不同药物作用于MM细胞时,可诱导MM细胞自噬,但自噬对于MM细胞的作用却是双面的,既可保护MM细胞免受药物治疗的毒性作用,又可导致MM细胞发生自噬性细胞死亡.笔者拟就MM细胞在不同药物作用后其自噬水平的改变及自噬对MM细胞存活或凋亡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全面探讨药物治疗对MM细胞自噬及自噬对MM细胞存活的影响,以便更好的治疗M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心肌缺氧损伤中,番茄红素的作用及对自噬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予以无血清、无糖培养及缺氧干预,模拟心肌缺血,用番茄红素干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缺氧后心肌细胞的形态;利用CCK-8法测量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3蛋白表达。结果 1番茄红素提高了心肌缺氧时细胞的存活率。2番茄红素增加了LC3蛋白的表达。3自噬的阻断剂3-甲基腺嘌呤(3-MA)削弱了番茄红素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结论番茄红素可能通过激活自噬来提高心肌细胞抗缺血缺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髓系造血干细胞恶性疾病,自噬是溶酶体介导的清除受损细胞器、蛋白质和其他细胞物质的过程.自噬在细胞缺乏营养或其他应激条件下,维持其生存.自噬在AML发病及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能影响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生存、死亡和耐药等[1].笔者拟讨论自噬在AML中的作用,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徐树莹  乔录新  张玉林  陈德喜 《临床荟萃》2012,27(13):1181-1184
近年来,自噬功能越来越成为除细胞凋亡之外备受关注和研究的领域。自噬不仅被证实是一种细胞自我死亡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肿瘤、老化和神经退化等细胞增殖和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17.
缺氧微环境是大多数肿瘤的重要特征。缺氧条件下,一方面缺氧诱导因子家族表达增高,促使肿瘤及其微环境分泌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促进异常血管形成;另一方面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向促瘤表型转化,抑制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作用,使肿瘤细胞具有免疫逃逸能力。此外,缺氧时环状RNA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及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肿瘤转移或细胞衰老,但调控机制尚未明确。因此,增加自然杀伤细胞及T细胞的杀伤能力,沉默或上调某些特定环状RNA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辅助方式。本文就缺氧微环境调控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细胞自噬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细胞生物学行为,是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清除或降解细胞内受损伤的细胞结构、衰老的细胞器及不再需要的生物大分子等,同时也为细胞器的构建或细胞结构的再循环提供原料。细胞自噬作用在生物体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及对环境应激的应答方面极为关键。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自噬在多种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噬是真核细胞中进化上高度保守、用于降解和回收利用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和受损细胞器的过程.自噬在细胞应对外界刺激、清除受损物质及细胞生长、分化、死亡中有重要的作用.自噬作为调节机体细胞生长发育和病理生理的重要过程,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自噬的发生机制,为开发更多治疗有关疾病的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而微小RNA(miRNA)在多种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介绍一些对自噬有重要调控作用的miRNA,并阐述其在各阶段调控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机制及其对一些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线粒体自噬通过调节自噬小体特异性吞噬、降解和清除受损线粒体,是线粒体损伤后修复机制,在维持线粒体功能和细胞存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线粒体自噬具有促进细胞分化和延缓衰老等生理功能。近年来,线粒体自噬在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病等疾病中研究众多。线粒体自噬也是肾脏疾病中研究的热点。本综述旨在概述线粒体自噬的机制以及线粒体自噬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